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

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阎庆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5820858
  • 页数:2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哲学新纲要》的修订本,从本体论、认识论、概念论进行论述,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的哲学理论。
《哲学》目录
标签:编著 哲学

目录 1

前言 1

绪论 1

一 什么是哲学 1

〔注释1〕哲学的五个基础性问题与哲学由前科学向科学的转变 4

〔注释2〕关于把本体论、认识论、概念论并列作为哲学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有关问题 26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31

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32

一 世界的物质性 34

第一章 本体论(上)世界统一于物质 34

二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37

三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0

第二章 概念论(上)思维形式 42

一 概念 42

〔注释3〕黑格尔论未经思维规定的自在之物 50

二 判断 51

〔注释4〕区分分析判断、综合判断以及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的重大贡献 53

三 推理 57

四 思辨(先天)逻辑与实证逻辑 59

五 思辨(先验)科学与实证科学 61

〔注释5〕思辨科学方法与实证科学方法区别一例 62

第三章 认识论(上) 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客观认识 63

一 客观认识的的两种源泉和两类对象 63

二 以感性直观为源泉的客观认识(实证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65

三 以理性直观为源泉的客观认识(思辨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77

四 认识与实践 理论观念与实践观念 81

五 价值 理论观念与价值观念 83

〔注释6〕把人的认识封闭在感觉阶段是唯心主义的基本特征之 89

〔注释7〕把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划分开来的若干意义 90

〔注释8〕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93

第四章 概念论(中)思辩(先天)逻辑基本规律 98

一 思辨形式逻辑基本规律 99

〔注释9〕把抽象概念规定性同事物规定性区分开来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103

〔注释10〕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的本质是向思辨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挑战 104

二 思辨辩证逻辑基本规律 107

〔注释11〕关于类概念 115

〔注释12〕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116

三 思辨逻辑基本规律的先天性并关于先天与先验两个概念的说明 117

〔注释13〕关于纯概念 118

第五章 本体论(中)个体性范畴与规律 120

一 和谐与矛盾规定性与非规定性和谐规律与矛盾规律 120

〔注释14〕对矛盾范畴的规定不允许出现逻辑矛盾 128

〔注释15〕要正确理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130

〔注释16〕必须从系统的角度理解和谐范畴与矛盾范畴. 133

〔注释17〕“存在”的含义以及世界的本原并对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存在”含义的批评 134

〔注释18〕规定性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 141

二 质与量 质量互变规律与质量单变规律 142

三 肯定与否定物极必反规律与物极必合规律 146

第六章 概念论(下)实证逻辑基本规律 150

一 实证形式逻辑基本规律 150

二 实证辩证逻辑基本规律 152

〔注释19〕关于两个上升 155

〔注释20〕关于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鉴别问题 157

〔注释21〕关于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与辩证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问题 158

三 实证逻辑基本规律的先验性 160

〔注释22〕关于黑格尔的逻辑学 161

第七章 本体论(下)本质性范畴 165

一 本质和现象 166

二 内容和形式 169

三 原因和结果 171

四 必然和偶然 172

一 纯粹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175

第八章 认识论(中)对认识自身的认识——纯粹认识 175

二 认识对象独立于人的认识而存在的证明 177

三 先天自我还原与显现:人类思辨理性的基点——思辨形式逻辑不矛盾律 179

四 认识规律的先天性和认识论的先验性 183

五 认识规律与思辨逻辑规律先天性的唯物论说明 184

〔注释23〕关于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通论》 186

第九章 认识论(下)真理 192

一 真理是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理论体系 192

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并本体论证明 193

三 真理的发展 199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03

第十章 社会历史哲学提纲(历史唯物主义提纲) 203

〔注释24〕把人的的自然属性和普遍属性即本性引入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10

〔注释25〕人的“自我性”不等于自私性 211

〔注释26〕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动因和特定水平抽象考察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合理 212

〔注释27〕生产力水平与人的自我性 213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13

〔注释28〕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作的经典表述的若干理解 217

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220

四 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 225

〔注释29〕关于自由的两种不同含义 2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