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0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2515700
  • 页数:37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2000》目录

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负责人:凌云 魏修成 牛滨华) 1

一种新的二进小波变换自适应反褶积方法 董恩清 刘贵忠等 1

地震道多尺度反演 张玉芬 罗延钟等 2

地震资料处理和地震信号 吴顺和 李跃刚等 3

叠前压制噪声方法研究与应用 赵波 4

虚反射信息的现场处理、显示与分析 王广智 杨汝超等 5

一种确定地震子波长度的方法 张广智 印兴耀等 6

三维折射波静校正新方法 张建中 周熙襄等 7

环境噪声的统计特性分析 曹思远 蔡志光等 8

不同接收条件下地震信号的统计特性 曹思远 蔡志光等 9

用小波反演预测去噪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张繁昌 印兴耀等 10

分频混合模拟合零炮检距剖面 李晓昉 陈丽梅等 11

基于不叠加的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及效果 温书亮 何汉漪等 12

大炮检距二维射线正演的必要性与实现 周亚同 吴建军等 1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边缘检测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高美娟 田景文等 14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地震勘探中应用探讨 高美娟 田景文 15

黄土塬煤炭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研究 朱芳香 王中锋等 16

利用多频点技术探测顶底板含水构造埋深问题的尝试 王信文 张仲礼等 17

煤矿工作面顶底板导含水构造探测新装备——DTS-Ⅰ型防爆音频电穿透仪 张仲礼 王信文等 18

电场差分法理论研究 刘 崧 薛继安等 19

油气藏自然电位法勘探技术研究 王君恒 20

分布式智能化高密度电法仪的特点及应用 董浩斌 王传雷等 21

24位A/D转换技术及其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 董浩斌 周东祥 22

弹性波对多孔介质电导率的瞬态影响 李丽 陶果等 23

辽河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机理研究及在海南3块的应用 赵继文 李瑞等 24

用逐次寻极二分法对测井曲线进行自动分层 张二华 费琪 25

非零偏VSP技术在辽河油田的应用 张振国 张德伟 26

改进非零VSP观测的一种新方法 张振国 27

电磁测深高分辨率处理方法及效果 苏鸿尧 何展翔 28

多分量地震数据的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 杜丽英 王赟等 29

三分量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微动信号监控 杨德义 王赟等 30

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交互处理系统PSD3的研制 冯太林 张学工等 31

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CCP道集快速抽取 冯太林 张学工等 32

多次覆盖地震记录中的折射波成像 冯太林 张学工等 33

发展三分量反射的矢量波场分离技术 姚 陈 34

油田开发地震动态监测问题研究 姚 陈 郝重涛 35

Kirchhoff-型有限孔径反偏移的基本理论 孙建国 36

有限孔径多分量真振幅偏移 孙建国 37

三维复杂结构的整体迭代射线追踪法 高尔根 蒋先艺等 38

三维声波方程正演的高阶差分格式及其数值频散关系 何兵寿 魏修成等 39

改进的Dirac方程偏移算法 石殿祥 40

稳定的Born近似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陈生昌 曹竟忠等 41

广义相位屏法叠前深度偏移 张文生 张关泉 42

探地雷达资料的有限元偏移研究 底青云 王妙月 43

叠层和裂隙介质条件下反射纵波的叠加剖面特征 郝重涛 姚陈 44

三维地震勘探物理模型的研究 魏建新 狄邦让等 45

TI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特性 苑书金 董敏煜等 46

TI介质中的反射波旅行时分析 苑书金 董敏煜等 47

利用纵波方位速度检测裂缝方法探讨 范国章 48

井约束地震资料压力预测及其在东营凹陷的应用 张世晖 刘天佑 49

能源与地震难题一并解决的研究及实验 游永雄 50

三维相干体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 王永刚 张军华等 51

柯坪地区构造性质及找油气远景 张德润 王觉富等 52

多波AVO研究与岩性分析 张广娟 胡天跃 53

随时间推移地震勘探处理方法研究 凌云 高军等 54

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周小鹰 董宁 55

与自由界面有关的多次波的波场模拟 牛滨华 沈操等 56

用自适应滤波消除与自由界面有关的多次波 沈操 牛滨华等 57

TI介质纵波能量反射叠加剖面的地震学含义 姚 陈 58

油气储层预测和描述(负责人:黄绪德 牟永光 陈小宏) 60

模式识别法地震储层预测中训练样本研究 陈遵德 贺振华等 60

地震旋回分析方法在识别特殊岩性油藏中的应用 王永刚 张军华 61

基于演化神经网络训练的储层参数预测方法 彭真明 竺知新等 62

地震资料解释中模式识别方法的应用研究 曾 锐 王润秋等 63

薄互层油藏时间推移地震资料处理分析 陈小宏 易维启 64

克里金技术在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转换中的应用 张军华 王永刚等 65

非线性地震信息油气检测 安鸿伟 李正文等 66

复杂小断块油田油藏描述技术 白兴盈 张玉体 67

新疆塔北地区油气藏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边西燕董 宁等 68

松辽盆地储层及含油气性预测 董宁 周小鹰等 69

沉积微相与储集层孔隙结构关系研究 孙宏智 70

薄互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研究 高美娟 田景文等 71

关于Biot理论中快纵波动力协调问题的讨论 胡恒山 王克协 72

克希霍夫型叠前深度偏移孔径的计算方法 王润秋 73

地震记录中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彭真明 刘克文等 74

应用联合时频分析的迭代时变滤波方法进行地震信号去噪 董恩清 刘贵忠等 75

委内瑞拉卡拉高莱斯三维工区断裂特征再认识 张 研 76

温度、压力与油气成藏、分布关系 刘丽峰 77

多波勘探中的陷阱 於文辉 张丽琴等 78

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中的抽道集 王赟 于光明等 79

测井与地震联合反演中的数据匹配和转换问题讨论 张学庆 肖慈珣等 80

感应测井自适应反褶积处理与地层参数的提取方法 李曙光 杨善德 81

高频电磁波测井资料的反演方法与目标函数研究 张美玲 邢光龙等 82

高频电磁波测井的灵敏度分析与特征识别 邢光龙 冯庆国等 83

岩石声频散实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张元中 楚泽涵等 84

声波测井仪器发展评述 薛梅 楚泽涵 85

对声波固井质量解释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薛 梅 楚泽涵等 86

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中短源距声波资料处理 李 铭 楚泽涵等 87

黄骅坳陷第三系砂岩弹性波参数的超声波实验研究 毛宁波 彭大均 88

世纪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李艳丽 楚泽涵 89

油井内流体非稳定流动分析模型 吴锡令 王界益 90

大庆油田储层渗透率分布概型特征的地质解释 卢颖忠 楚泽涵等 91

生产测井多井资料井间对比方法研究 赵 亮 吴锡令 92

多参数判别分析技术在解决油田高阻水层问题中的应用 孙宏智 李晓辉 93

变质岩裂缝性储层测井孔、渗评价模型 黄 飞 张晓燕等 94

金属与非金属矿勘查技术及成果(负责人:吕庆田 王艳君 熊盛青) 95

改进的模拟退火法在3D重磁位场反演中的应用 黄临平 95

复杂重磁异常的多阶段决策最优化反演 刘天佑 朱立新 96

以成矿年代学为基础的磁法勘查新技术的试验研究 郭友钊 郝国江 97

磁充电法应用软件系统研究 赵连锋 严忠琼等 98

朱棣文及其同事研制的原子干涉重力仪简介 张昌达 99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找矿新方法 万骏 叶树林等 100

时间谱电阻率法的野外数据的去噪处理 昌彦君 罗延钟 101

安徽省区域岩石物性(密度)参数模型构建及地学意义 陈有明 戴 峰 102

安徽皖南重磁场特征与构造矿产关系 王晓莺 王建伟 103

皖浙赣碰撞造山带的莫霍面特征分析 刘同庆 高尔根等 104

航空物探在新疆雅满苏地区岩性构造填图中的应用 梁月明 黄旭钊等 105

兰坪构造盆地航磁弱缓异常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王德发 乔春贵 106

呷村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的综合勘察模式 吕庆田 侯增谦等 107

水资源、环境、工程勘察及工程质量监测 108

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负责人:程业勋 钟世航 钱玉好) 108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探测堤坝蚁穴中的应用研究 张国鸿 程乃福等 108

CSAMT法在北京市地下热水探测中的应用 王 若 石昆法等 109

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对堤坝隐患的探察 底青云 王妙月 110

用双滤膜法测定环境氡析出率 杨亚新 吴亚梅等 111

住宅区环境氡危害调查研究 刘庆成 万俊等 112

反射系数法作高分辨率水文地质勘察 万兆昌 113

提高隧道折射波法探测精度的方法 方根显 114

测井技术在某核电厂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潘显军 曹俊兴 115

一种计算层状介质瑞利面波频散函数的新方法 凡友华 肖柏勋等 116

多层含水系统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模型研究——以苏州为例 裴顺平 陈崇希 117

186km探地雷达测线检测朔黄铁路45座隧道衬砌 钟世航 王荣等 118

探地雷达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莫撼 邓居智 119

综合电法在温州市蒲州新闸消力池上的应用 邓居智 莫撼 120

浅谈物探方法在隧道勘查中确定构造倾向和深度的应用 龚育龄 汤洪志 121

江底沉船的勘察及打捞质量检测 王传雷 陈超等 122

世界地热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张季生 吴功建 123

井间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多尺度逼近遗传进化反演方法 裴正林 余钦范 124

探地雷达在综合地下管网(隐蔽设施)探测中的应用 何 辉刘陈生 125

二维频谱任意截取法滤波消除探地雷达地面干扰波 余海忠 刘陈生 126

堤坝渗漏探测的动态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刘占永 王传雷 127

武汉市司法学校地面塌陷的地球物理勘察及地质成因分析 徐天吉 王传雷 128

基桩受荷前后应力波反射法实例分析及其应用效果 苏鸿尧 曾俊容等 129

地球物理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中的应用 何雪洲 130

极地冰芯记录揭示的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康建成 JOUZELJ等 131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信号的正演计算结果及其应用 潘玉玲 尹成勇 132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找水与传统电法找水的对比研究 李振宇 潘玉玲 133

瑞利面波法在高等级公路路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刘江平 张友明等 134

探地雷达回波信号处理和速度估计方法的研究 张安学 陈文超等 135

防渗墙质量检测中的综合浅层地震技术 刘江平 杨永清等 136

航空磁测在核电站选址中的应用 徐昆 黄旭钊 137

探地雷达在水库渗漏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温佩琳 谢忠球 138

地下岩溶水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张 钊 黄潮科 139

瑞利波法在公路桥基勘察中的应用 张钊 王赞文等 140

水利工程隐患的地球物理模型及探测 曾昭发 王者江等 141

“水线区”深埋相邻电缆的精确定位方法技术 鲁永康 曲赞等 142

探地雷达与瑞利波在地基检测中的综合应用 孟照辉 段道景等 143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方法高质量信号采集的技术保障 袁照令 李大明等 144

探地雷达在工程施工质量监测与工程设施现状检测中的应用 邓世坤 145

我国南方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勘探新方法新技术 万乐 罗延钟 146

湿度对氡测量的影响 万骏 李 英等 147

探地雷达在新疆轮胎县迪那河拉依苏水库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初步应用 王 明 148

地质雷达在混凝土路面强度检测中应用与研究 王者江 曾昭发等 149

地震台阵数据处理研究 朱元清 佟玉霞 150

地球物理观测实验技术的新进展及新应用(负责人:刘宝诚 陆其鹄) 150

地震台阵技术的研究 佟玉霞 朱元清 151

微动探测地下构造的原理和方法 姚运生 付少兰 152

山西地震带震前大地准静电场异常特征 李彦堂 郭勇等 153

模型井中声电转换波场的实验研究 胡恒山 李长文等 154

原始电阻率各向异性岩石的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实验研究 陈峰 廖春庭等 155

磁通门磁力仪的主要问题 丁鸿佳 156

地磁场对彩色显像管的影响 温佩琳 管业鹏 157

彩色显像管地磁屏蔽 管业鹏 温佩琳 158

瞬变电磁测深快速拟地震解释方法及应用效果 李 貅 郭文波 159

迭代Born和QL近似法联合电磁成像 潘显军 曹俊兴 160

CUGTEM-2000型瞬变电磁仪 梁咏仁 梁庆九等 161

LGM-2000型高密度电法仪 梁庆九 梁咏仁等 162

现场X荧光全谱仪的小型化研究 乐仁昌 贾文懿等 163

基于小波分析的带阻滤波技术在MT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何兰芳 王绪本 164

地磁与高空大气物理(负责人:刘振兴 徐文耀 濮祖荫) 165

2000年4月磁暴期间低纬F电离层响应 刘立波 万卫星等 165

苏北大陆科学钻探靶区重磁异常处理解释 余钦范 姚长利等 166

E3出现率的全球分布和季节变化 左小敏 万卫星 167

中国中部地区大尺度电离层行扰的传播特性 汤秋林 万卫星等 168

中国中部地区观测到的与极区相关的电离层行扰 万卫星 袁洪等 169

电离层潮汐变化的纬度和季节分布 陈艳红 万卫星 170

南极中山站日地物理观测和研究 刘瑞源 杨惠根等 171

1998年5月初磁暴期间南极中山站的电离层吸收 刘瑞源 贺龙松等 172

极隙区和极光带宇宙噪声吸收Pc5脉动特征比较 刘勇华 刘瑞源等 173

1997年11月初太阳事件在极区引起的近地空间效应 刘顺林 贺龙松等 174

午后极光的概要分布特征 杨惠根 佐藤夏雄等 175

可压缩等离子体中涡旋诱发重联特性 沈 超 刘振兴 176

暴时环电流ENA观测特性的模拟研究 沈 超 刘振兴 177

磁暴和亚暴的物理预报模式 沈 超 刘振兴 178

火星磁层顶位形的理论研究 史建魁 朱 曦等 179

离散和连续随机媒质的散射类似性 郭兼善 尚社平等 180

全球性电离层模型初探 尚社平 张满莲等 181

赤道异常对磁暴响应的模拟研究 尚社平 郭兼善等 182

基于观测资料的理论电离层数值模式 张满莲 尚社平等 183

1998年5月磁暴事件期间的全球电离层响应 张满莲 尚社平等 184

应用耦合应力释放模型对华北地区十年尺度的地震预测 朱守彪 石耀霖等 185

地震预测和地震学研究(负责人:王培德 陈颙) 185

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矩张量反演——西藏玛尼地震 高原 Suzan van der Lee等 186

地震近场记录中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震相 王培德 克劳茨S 187

张北地震余震Lg尾波Q的初步研究 阎晓蔚 刘建华 188

甘肃近期两次中强地震前后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研究 荣代潞 李亚荣 189

南天山东西两段地震活动的关联性及其内涵 苏廼秦 190

大尺度岩石破裂声发射活动性图像的处理 和雪松 191

广义前震特征震级结构的实验研究 李世愚 和雪松等 192

Y形雁列式块体交界处多点大破裂的模拟实验研究 许昭永 熊秉衡等 193

强地震震源动力学过程研究 郑文卿 陈瑶 194

从大陆磁性构造特征论板内地震成因 张先刘 敏等 195

水动态异常与局部构造的关系 邵永新 李君英等 196

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地震破裂特性的初步研究 周仕勇 陈晓非等 197

海洋地球物理(负责人:王光宇 王家林 宋海斌) 198

重磁资料进行海区地学断面研究的方法技术 高德章 唐建等 198

原始多波束数据的处理与提取 方银霞 高金耀等 199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的概念模型 黎明碧 金翔龙等 200

关于南海海山性质的一些讨论 杨金玉 张训华 201

三维偏移方位各向异性误差的消除 张文生 单国建 202

合成炮叠前偏移速度分析初探 张文生 宋海斌 203

水压记录剖面上径向波性质和传播机理 姚陈 王迅等 204

对海底径向波介质条件的理论地震图研究 王迅 姚陈 205

航空物探在中国海域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张德润 刘英会等 206

海底地形地貌资料人机交互解释系统:总体设计 吴能友 吴新林等 207

海底地形地貌资料人机交互解释系统:实现方法 李绍荣 吴新林等 208

海底地形地貌资料人机交互解释系统:主要功能 吴新林 李绍荣等 209

多波束声速改正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精度控制方法 李家彪 郑玉龙等 210

南海东部海盆多波束数据处理及其构造意义 李家彪 金翔龙等 211

南海中央海盆地震反射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刘建华 212

利用地震资料研究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 宋海斌 耿建华等 213

利用测井与地热资料研究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 宋海斌 张文生等 214

多金属结核分布与海底地形坡度的关系 王英 吕文正等 215

南海深部地热及流变学特征 张健 汪集旸 216

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热物理参数的方法 金春爽 汪集旸 217

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工作现状与成因模式 许红 刘守全等 218

多波束勘测数据高精度综合处理技术研究 吴自银 李家彪 219

基于图层的海底地形电子成图子系统MBMap 吴自银 高金耀 220

深海声波资料的动力学解释 王公念 梁东红等 221

海上地震介质吸收衰减机制及其模型研究 王复元 姜玉坤等 222

海洋大地电磁正反演初探 杨梅霞 张胜业 223

双船广角反射/折射地震勘探数据特殊处理方法 徐峰 山连根等 224

东海盆地海礁隆起重磁力特征综合研究 陈冰 王家林等 225

海洋工程和地质灾害调查中海洋电法研究的几点设想 王家林 吴健生等 226

江苏某沿海区综合物探研究技术 吴健生 王家林等 227

应用模糊神经网络实现东海盆地海礁隆起新旧重力测线的拼接 陈华根 吴健生等 228

FMI成像测井资料图像处理及应用 刘瑞林 周云才等 229

我国多波束数据综合处理成图技术的现状和对策 金翔龙 高金耀等 230

多波束海底地形电子成图系统MBChart的技术实现 高金耀 陶春辉等 231

海量多波束数据的网格化技术 关永贤 232

中国大陆及邻域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黄忠贤 郑月军等 233

中国东部海域岩石层S波速度结构 郑月军 黄忠贤等 234

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预测及灾害链(负责人:耿庆国 曾小苹 秦保燕) 235

三性法的物理基础 郭增建 吴瑾冰 235

做好巨灾综合预测研究 确保可持续发展 耿庆国 236

“幔羽”现象与地震磁效应的可能联系 曾小苹 林云芳等 237

中国西部沙漠化问题的思考 叶民权 胡文康 238

北京市区县震害预测研究 姜庆寰 赵希俊等 239

对辽宁省岫岩地区两次5级多地震的短临预测及其思考 陈荣华 240

小震调制比的异常判别 杨 毅 秦保燕 241

南黄海地区6级强震预测的论证分析 门可佩 242

地球的加速运动与冷冻低温 杨孝英 杨学祥 243

气候变冷导致的自然灾害及其周期 陈殿友 杨学祥 244

地磁场强度的轨道调制与自然灾害周期 杨学祥 陈殿友 245

地震发生时间的指数分布、Gamma分布和Weibull分布关系研究 龚平 曾心传等 246

华北地区构造块体的应变 陈庭 许才军等 247

应用重力和深部资料探索山西中南部地区地震危险性 秦建增 李清林等 248

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负责人:滕吉文 孙荀英 李惠民) 249

中国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面波波形反演 曹小林 朱介寿 249

中国东北及其邻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的面波层析成像 李平 王椿镛等 250

安徽省深部构造特征 王建伟 王晓莺等 251

东亚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图的编制 许忠淮 252

中国及邻区D″顶面反射震相探查方法及其埋藏深度研究 马延路 周蕙兰 253

中国大陆及其邻域的瑞利波群速度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何正勤 丁志峰等 254

再论扬子板块断离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 徐佩芬 刘福田等 255

中国及邻区核幔边界起伏变化特征研究 刘希强 周蕙兰 256

中国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刘希强 周蕙兰 257

青海东部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 胥颐 刘福田等 258

中国大陆及海域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及岩石圈热结构 汪洋 汪集旸等 259

大别山大冶—六安深地震测深剖面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徐新忠 雷江锁 260

兰州环形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高鹏飞 梁月明等 26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傅容珊 李祖宁等 262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反演地幔热对流模型 傅容珊 黄建华等 263

核幔边界地形起伏对核幔耦合力矩的影响 董树谦 傅容珊等 264

上地幔温度结构和小尺度对流模型 王景赟 傅容珊等 265

用伪弯曲法研究中国及邻区地壳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 雷建设 赵大鹏等 266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及邻区上地幔间断面的埋藏深度 杨毅 周蕙兰 267

俯冲带几何特征的一些研究 姚华建 陈敏等 268

下地幔结构与地球内部动力学 朱介寿 269

青藏高原面波高分辨率层析成像——地壳流变及岩石圈板片俯冲拆离 朱介寿 曹家敏等 270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岩石圈结构样式及地球动力学 蔡学林 朱介寿等 271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三维地球模型的建立 曹家敏 朱介寿等 272

全射线追踪(CRT)在东亚西太平洋地球三维速度模型中的应用 梁春涛 朱介寿等 273

五大连池火山群深部结构的接收函数反演研究 贺传松 王椿镛 274

中国西部大陆构造的新认识 葛肖虹 275

地球内部物理化学性质结构与动力学(负责人:蔡永恩 马石庄 石耀霖) 276

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站由超导重力仪观测获得的最新重力潮汐参数结果 孙和平 许厚泽等 276

不同围压下岩石样品中微裂纹的闭合 刘斌 王宝善等 277

随机大地边值问题及其最大信息熵解 黄金水 朱灼文 278

大规模超高压变质带形成的力学机制——海洋板片拖曳陆壳窄条俯冲模型 石耀霖 范桃园 279

青藏高原重力位能分布特征及对板内构造变形的影响 张健 石耀霖 280

新西兰北岛构造特征的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拟 范桃园 石耀霖 281

非均匀岩石钻孔崩落方位的模拟与研究 刘威 石耀霖 282

连续时间有限元方法在求解非稳态热传导的应用 许鹤华 283

洋岛玄武岩氦同位素特征的成因 汪洋 284

地壳岩石脆延性\脆塑性转化 周永胜 何昌荣 285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应变的地震矩张量和GPS反演分析 许才军 刘经南等 286

河北汉诺坝地区麻粒岩相地体与包体的磁性岩石学研究 刘庆生 胡祥云等 287

西太平洋俯冲带流变结构的研究 臧绍先 宁杰远等 288

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与深源地震的发生 景志成 宁杰远等 289

亚洲大陆下的地幔流动及其对亚洲地壳作用的应力 孙荀英 张怀等 290

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和应变率效应 席道瑛 刘斌等 291

高温高压下岩石声波速度研究 章成广 李先鹏 292

地震应力场与断层面解 蔡永恩 王仁 293

岩石圈流变强度及存在问题 李昶 臧绍先 294

中国东北660km间断面的结构及其与俯冲带的相互作用 臧绍先 周元泽 295

外核流场的周期性制约条件 薛霆啸 傅容珊等 296

菲律宾海板块欧拉参数的确定及板内变形 陈起永 臧绍先 297

苏北大陆科学钻探靶区岩石物理性质特征 余钦范 郭友钊等 298

流体地球科学(负责人:杨玉荣 杜乐天) 299

流体地球科学与工程流体力学的异同 关凤晨 申庆玉等 299

岩石圈内流体通道形成过程中某些问题的讨论 施锦 刘耀炜 300

论流体包裹体对热液活动及油气运移的示踪作用 程本合 熊亮萍 301

板内地震成因的一种新设想——软流圈涌动构造成因 毛桐恩 302

“流体致震”的观测事实 杨玉荣 刘晓红 303

流体——信息的载体 冯绚敏 304

强震地下流体前兆信息特征 刘耀炜 施锦 305

台湾特大地震群的强余震的预测 强祖基 赁常恭等 306

地下流体和微量元素流体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杨学祥 陈殿友 307

天气与地气是不可分割的地球气体整体系统内外两大部类 杜乐天 308

沙尘暴、干旱、热灾、缺水、沙漠化的地球深部气流祸因 杜乐天 强祖基 309

空难、海难的可能原因初议 杜乐天 310

河南西峡盆地晚白垩世沉积环境的磁组构研究 李永涛 徐世球等 311

一种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闫辉 张学工等 312

21世纪地球物理中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负责人:郑治真 沈萍 张学工) 312

考虑加权系数的全球观测应力场的长波分析 魏东平 左如斌 313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三维可视化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狄邦让 孙吉定 314

三维地球结构数据与图像管理系统 洪学海 朱介寿 315

图像形态学理论在DEM高精度内插中的研究 冯桂 林其伟 316

利用小波分析处理地磁微脉动信号 刘向红 赵正予等 317

强震成核过程中的触发频率 郑治真 沈 萍等 318

地震科技情报服务发展趋势和模式探讨 李红 梁凯利 319

Web与数据库的集成及其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刘治 汤彦红等 320

中国地震局计算机通信网络现状 王松 321

Sybase数据库与MS SQL Server数据库的异构透明链接 周克昌 322

常规仪器标定数据处理软件 马宝君 肖迎春等 323

空间天文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负责人:黄珹 周硕愚 傅容珊) 324

利用非差资料的精密点位确定方案解算区域GPS网 黄珹 胡小工等 324

基于GPS数据研究新疆伽师地区地壳块体运动变形 秦小军 吴云等 325

大西洋扩张的现代空间技术测定 杨志根 舒逢春 326

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海现代地壳运动与区域地震动力学 周硕愚 327

平极长期漂移与地球平均下地幔粘性估计 杨志根 328

中性大气折射映射函数和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 严豪健 周瑞仙 329

GPS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的算法探讨 蒋虎 黄珹等 330

利用SLR和PRARE综合确定ERS-2卫星的精密轨道 张飞鹏 黄珹等 331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监测全球海平面变化 董晓军 黄珹 332

第23周太阳黑子相对数的预报尝试 廖德春 廖新浩 333

地球爆抛月球的地貌痕迹和月貌痕迹 郑翠英 冯宜全 334

洋幔锥下沉扩张挤压陆幔锥之地球动力新观 冯宜全 郑翠英 335

计算地球物理(负责人:杨文采 徐果明 陈晓非) 336

基于Krylov子空间的三维地震波场外推算法 石殿祥 冯海涛等 336

地球物理线性、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研究 侯遵泽 337

井壁超热中子测井MC模拟 庞巨丰 石旺年等 338

高频电磁波测井资料反演的优选调参子空间方法 张美玲 邢光龙等 339

改进的阻尼型高斯-牛顿法及其在高频电磁波测井资料的反演 张美玲 邢光龙等 340

三维大地电磁模拟 鲍光淑 鲁来玉等 341

瑞利波“之”字形频散曲线分析 鲁来玉 张碧星等 342

有限形式声衍射吸收型散射体重建算法及其数值模拟 谭春虎 陆振球等 343

Rytov二阶微扰近似超声衍射重建算法及其数值模拟 陶智勇 陆振球等 344

套管井非轴对称声场三维应力——速度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刘继生 马俊等 345

地震勘探中波动方程正演的自适应小波配点法 刘永亮 韩波等 346

三维地形频率域垂直磁偶极子场边界元模拟方法 阮百尧 村上裕等 347

基于二维小波多尺度分析的重力异常分解及应用 张大力 何向晨等 348

三维结构下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方法 高尔根 徐果明等 349

层状介质中感应测井的响应特征与反演结果的误差分析 汪宏年 杨善德等 350

层状介质中双侧向资料的反演理论与误差分析 汪宏年 其木苏荣等 351

非线性地声学与声测井理论研究初步 王克协 352

套管井水泥环空间介质波阻抗与厚度反演的方法研究 姚桂锦 王克协等 353

复杂地质结构条件下的三维建模和射线追踪 徐果明 徐涛等 354

三维奇性直接成像 李世雄 陈东方 355

基于综合的混沌优化算法的地震子波估计 尹成 赵志伟等 356

从海底多分量记录中提取海底各层反射振幅系数方法 顾汉明 王家映等 357

求解地震波波动方程的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 贾晓峰 王润秋等 358

边界元方法讨论几种典型构造 刘绮亮 李世愚等 359

震中距校正在倾斜叠加中应用的研究 周元泽 臧绍先 360

横向非均匀介质中面波的变形振型和频散曲面 盖增喜 陈晓非 361

具有不规则界面的分层介质理论地震图的计算——二维P-SV问题的数值检验与应用………………………………………张坚 陈晓非(362)利用简正振型反演地球横向非均匀性的理论基础(1) 环型振荡本征值问题的求解一种计算分层半空间远场格林函数的有效方法:自适应的Filon积分 364

时间域电磁场的二维有限单元算法 孟永良 王华军 365

一种计算分层半空间浅源Green函数的数值方法:重复平均法 张海明 陈晓非等 366

台湾集集地震近场位移特征的初步研究 张海明 陈晓非等 367

有限破裂震源的近场辐射特征 张献兵 杨朝晖等 368

附录一:经审查在年会上发言的论文 369

附录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纪要 371

附录三:ANNUALOF THE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2000 3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