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第4卷  抗日战争胜利与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第4卷  抗日战争胜利与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第4卷 抗日战争胜利与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再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7510980
  • 页数:123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第4卷 抗日战争胜利与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目录

第十六篇 形势、特点和争斗(1945年8月—1949年9月) 1

第一章 突然的胜利和短暂的出版复兴 1

第一节 新闻出版业复员东返 掀起出版新热潮 2

一 中央日报、扫荡报、新民报复员南京,新闻报、申报被改组 3

二 大公报、世界日报、文汇报、大光报、东南日报先后复员 4

三 救亡日报、华商报复刊,新华日报上海版受阻 4

四 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战后大发展 5

五 正中书局复员南京,商务、中华、三联、大东、开明等返沪复业 6

第二节 以上海为中心的京沪杭地区成为全国出版中心 8

一 上海期刊增长突破历史记录 8

二 南京出版业发展迅猛,繁荣空前 11

第三节 抢占宣传阵地,新出版机构涌现 13

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系统纵深布置,深入各地 13

二 政党竞相办出版,民办书局应运而生 16

北平中外出版社、天津知识书店和读书书店及正风出版社 17

北平北方书店、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苏州朝花书店及其他 18

新路南出版社、群益出版社、上海出版公司和新群出版社 20

晨光出版公司、海燕书店、棠棣出版社、国讯书店及其他 21

三 国民党营出版机构发展迅猛 22

正中书局、中国文化服务社、独立出版社、拔提书局 23

国立编译馆、国史馆和铁风出版社 24

第四节 图书生产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26

表 30

表16—1 抗战胜利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主要书籍一览 30

表16—2 抗战胜利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书籍出版概况 152

第五节 报刊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两组数字和两种估计 153

第二章 出版增长原因及新闻出版业的新特点新形势 158

第一节 出版增长原因的探讨 158

第二节 新闻出版业的新特点、新形势 160

一 新闻出版业的布局新变化,重心回归东南,以上海为中心的京沪杭地区成为全国出版中心 160

二 中国报业、通讯广播系统和出版集团开始形成。在这个时期的头几年,执政的国民党在宣传机构和宣传手段的占有率方面居于垄断地位 161

文中插图 163

图16—1 《和平日报》——国民党军报 163

三 这个时期是大发展、大冲突、大过渡的时期,民主、自由、开放党禁和成立联合政府是这个时期斗争的焦点。斗争的结果,中共从弱转强,最终取而代之。美国希望的第三种力量未告成长 166

第一节 由弱变强,由少变多,中共新闻出版系逐步形成 170

第三章 风云突变,出版市场换新貌 中共新闻出版业的大发展 170

图16—2 《察哈尔日报》《冀中导报》和《冀热察导报》 17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报刊事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173

一 中共控制区主要报刊一览 173

表16—3 抗战胜利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共控制区主要报纸一览 174

表16—4 抗战胜利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共控制区刊物一览 201

二 中共出版物的特点和趋势 236

表16—5 中共控制区报纸分类统计 1945年8月—1949年9月 237

表16—6 中共报刊持续出版时间 1945年8月—1949年9月 238

表16—7 中共控制区报纸刊期分类 1945年8月—1949年9月 239

表16—8 中共控制区期刊刊期分类 1945年8月—1949年9月 239

表16—9 中共报刊印刷方式 1945年8月—1949年9月 240

第三节 从乡村、山区进入城市,新华书店系统初成 240

第四章 争取出版自由和撤销书刊审查制度的斗争 249

第一节 民主政治向一党专政的挑战 249

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对时局宣言 249

文化界发表对时局进言 253

文化界发表为争取胜利敬告国人书 257

29家出版单位联名发表出版业紧急呼吁 258

民盟紧急呼吁:要求民主改革,反对一党专政 261

图16—3 中国民主同盟在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 263

不送审运动的发动和八大杂志及成都文化界的声明 265

国民政府宣布废除出版检查制度和斗争的继续 266

第二节 围绕撤销新闻和书刊审查制度的一场斗争 267

一 胜利日文告、自动不送检行动和报纸通讯社复员办法的公布 268

图16—4 中国政府《胜利日文告》 268

二 国民政府明令宣布废除出版检查制度办法 271

重庆大公报评论《新闻言论自由之始》 273

重庆新华日报社论《言论自由初步收获》 275

重庆中央日报社论《舆论政治时代的来临》 277

三 宣布取消收复区新闻检查制度,查禁与反查禁斗争依旧 281

四 斗争加剧,禁网又张 287

五 出版法修正草案公布,出版形势依然险峻 292

第三节 拒检运动的突破口和斗争的延伸 294

拒检运动突破口——延安归来一书的出版经过 295

拒检运动的酝酿和推动过程 297

中共能否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延安归来一书的警示 301

图16—5 中共能否跳出《周期率》支配?——《延安归来》一书的警示 302

第一节 暴徒逞凶,重庆《新华日报》营业部遭砸 303

第五章 从前台到后台——新华日报被砸和李闻惨案 303

第二节 下关“难民”动武,李闻惨遭暗杀和封禁报刊加剧 310

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赴京请愿团与下关“难民”动武 311

没落者的愚蠢政策,李公朴、闻一多惨遭杀害 313

出版形势严峻,镇压封禁加剧 318

第一节 围绕新华日报、建国日报、群众周刊迁沪出版展开的一场斗争 323

第一章 上海出版业的短暂复兴和国共在宣传阵地上的争夺战 323

第十七篇 上海江浙 重显光辉(1945年8月—1949年9月) 323

一 软磨硬拖,新华日报在沪出版受阻 324

二 建国日报短暂复刊和横遭封禁 328

三 中共对策:改变方式,坚守和扩展阵地 331

第二节 上海的出版态势和报业的复兴 332

上海中央日报、和平日报 333

一 上海出版业的态势 333

二 上海的主要报纸 333

东南日报和前线日报 335

新闻报、申报 337

大公报和上海新民晚报 338

文汇报、时事新报和中华时报 340

正言报、建国日报、铁报和时代日报 342

联合日报、联合晚报、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及经济新闻稿 344

民国日报、神州日报、益世报和商报 346

世界晨报、新夜报、大晚报、大众晚报及侨声报 347

三 上海市主要报纸概况一览 348

表17—1 上海市主要报纸概况 1945年8月—1949年9月 349

第三节 政治搏斗的主战场:杂志业空前繁荣 353

杂志的数量和概况 354

表17—2 上海市杂志名录暨概况 1945年8月—1949年9月 355

一 基本情况 412

第四节 基本情况分析和主要杂志介绍 412

表17—3 上海期刊历年创刊数量 1945年8月—1949年9月 413

表17—4 上海期刊停刊时间统计 1945年8月—1956年后 415

二 主要杂志介绍 416

周报 416

图17—1 《周报》创刊号 417

民主周刊 421

图17—2 《民主》周刊创刊号 422

消息和文萃周刊 433

图17—3 《消息》半周刊 434

图17—4 《文萃》创刊号 435

上海文化、密勒氏评论报和文艺复兴 445

图17—5 《上海文化》刊影 446

文汇周报、群众、现代妇女和小朋友 449

图17—6 《文汇》周刊胜利后迁沪 449

图17—7 《群众》周刊迁上海出版的第一期 451

科学、观察周刊和学生报 454

国讯周刊和展望周刊 457

图17—8 《展望》周刊2卷1期 实际上的创刊号 459

图17—9 上海市社会局对《展望》的查封令 462

第五节 出版社鸟瞰 464

一 出版社鸟瞰 464

国讯书店、晨光出版公司和中国文化服务社 470

二 主要出版社简介 470

竞文书局、民声书店、上海出版公司和佛学书局 473

联营书店、时代出版社和儿童书局 477

三 利群事件和富通事件 480

四 简要的分析 482

表17—5 中共主办的出版社 地点上海 1945年8月—1949年9月 483

表17—6 上海出版的部分书目 1945年8月—1949年9月 484

第六节 图书出版 484

图17—11 《思想方法和读书方法》胡绳著 496

图17—10 《新人生观》俞铭璜著 496

图17—13 《恩格斯传》郭大力编译 504

图17—12 《鲁迅传》王士菁著 504

图17—15 《苏联第二次五年计划》商务印书馆出版 505

图17—14 《马克斯传》罗稷南译 505

一 胜利复员南京的中央日报和马星野 510

第一节 南京中央日报和中央通讯社的兴衰起落 510

第二章 石头城内争夺战,复员、发展和角色转换 510

图17—16 《中央晚报》1946年7月1日复员南京 511

二 中央通讯社的复员、发展和衰退 515

第二节 中央广播电台的战后大发展 517

第三节 一时兴盛起来的南京报业 520

第四节 杂志业的兴旺和衰落 525

一 杂志的数量与概况 525

表17—7 南京市主要杂志概况 1945年8月—1949年9月 526

图17—18 《学原》创刊号 545

图17—17 《报业杂志》创刊号 545

图17—19 《总统府公报》和《国民政府公报》 553

二 南京杂志业的特点 558

图17—20 南京市杂志业发展和衰落曲线图 562

正中书局、独立出版社和中国文化服务社南京分社 564

第五节 出版机构的迅速增加及其图书生产 564

主要出版社名录 564

拔提书局、军用图书社和正风出版社 565

国立编译馆、金陵神学院、支那内学院刻经处 566

其他书局一览 569

第六节 中共地下党的报刊宣传和占领南京前后的出版活动 571

一 中共秘密办的或领导的出版物 571

二 中共的伪装书刊 576

三 占领南京后的接管工作和出版活动 中央日报的接管及解放新闻的创办 577

四 四天的解放新闻和耐人寻味的插曲 580

图17—21 《解放新闻》—南京解放后的第一张报纸 580

五 国民党报纸被接管,中共报纸书店开张和初期的私营报业 582

第一节 江苏地区的出版活动 584

第三章 华东各地的出版活动和新旧交替 584

一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出版活动 584

二 解放初期的出版活动 591

图17—22 《毛泽东论》苏北新华书店南通分店翻印 592

一 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出版活动 594

第二节 浙江地区的出版活动 594

二 中共在游击区和国统区的出版活动 608

三 解放初期的出版活动 610

第三节 山东地区的出版活动 611

一 出版机构大发展 612

图17—23 《毛泽东文选》山东新华书店出版 617

二 报业复兴 619

山东新报、大华日报、青联报和华北新闻 619

大众日报、胶东日报、鲁南时报、渤海日报、芝罘新闻及其他 621

三 期刊出版的短暂繁荣 622

表17—8 山东主要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623

四 济南及山东全境解放后的出版活动 629

第四节 安徽、江西、福建的出版活动 631

一 出版活动的短暂发展与出版阵地的争夺和转移 631

(一)安徽地区 631

(二)福建地区 639

图17—24 《新福建》月刊 胜利后由永安迁福州 643

(三)江西地区 646

(一)国共双方出版力量的消长 650

二 国民党军败退后,中共的接管工作和出版活动 650

表17—9 安徽国民党统治区报刊创停刊时间 1945年8月—1949年9月 651

(二)城市转手后,中共的接管工作和新机构的建立 657

图17—25 《通俗社会科学讲话》皖北新华书店出版 660

第一节 蓬勃发展中的报刊出版 663

第十八篇 不宁岁月 再度奋起 西南西北的出版活动(1945年8月—1949年9月) 663

第一章 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的出版活动 663

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大公报 664

新民报、益世报、扫荡报和世界日报 667

西南日报、重庆日报和新中国日报 670

民主报、民众时报、国民公报、商务日报和时事新报 671

成都社会日报、新华时报、西南新华日报、成都工商导报及其他 675

第二节 关于期刊的出版 680

表18—1 四川省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681

第三节 主要期刊介绍 712

挺进报、反攻报和突击报 712

中国学生导报、联合特刊、萌芽和中华论坛 714

图18—1 《中华论坛》中国第三党机关报 716

客观、诗激流、大学月刊、平民和西风 717

第四节 出版机构、书籍出版和疯涨的书价 721

一 出版机构和它的产品——书籍 附重庆、成都出版和发行的部分主要书目 722

二 疯涨的书价 738

第五节 国民党军败退,中共进行接管 741

第二章 边陲重镇,民主烽火席卷——胜利后云南的出版活动 744

第一节 民主主义思想浡兴,报纸大发展 744

军民日报、朝报副刊、青年日报、和平日报和新华社电讯 746

第二节 战后报纸一览与中共对报纸的接管 746

民意日报、观察报、复兴晚报和平民日报 748

现代日报、昆明新报、消息报、西南快报及其他 751

大众新闻、红河报、滇南日报、滇西北日报、云南人民日报及其他 752

表18—2 云南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755

第三节 西南边城,期刊风行 附云南期刊一览 755

第四节 战斗在民主运动中的各派刊物 767

民主周刊 772

图18—2 《民主星期刊特别增刊》 778

“一二·一”学生民主运动与罢委会通讯 781

图18—3 《罢委会通讯》创刊号 783

图18—4 《学生报》创刊号 785

学生报 785

妇女旬刊和时代妇女 787

文艺新报、新真导报和正论周刊 790

海鸥周刊 792

图18—5 《时代评论》周刊 797

时代评论、青年新报、民主与时代和大众报 797

图18—6 《大众报》创刊号 799

青年军复员周刊、生产旬报和小时报 799

新云南周刊、新昆明周报和中国周报 801

第五节 创建新华书店 803

图18—7 《反内战》中法大学罢课委员会编印 804

第一节 新闻和图书出版业的持续发展 805

一 新闻事业的发展 805

第三章 黔康藏等地的出版活动 805

二 图书出版的发展 806

表18—3 文通书局出书概况 1946年—1949年 806

第二节 期刊发展——战后更比战时强 808

表18—4 贵州、西康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809

图18—8 《整训材料》(油印) 818

第三节 胜利接管和新报业新书店的建立 819

第一节 西安、延安的出版活动 822

第四章 陕甘宁青新等地的出版活动 822

第二节 发展迅速的甘肃出版业 825

一 繁荣的战后报业 826

二 出版机构和书籍出版 827

表18—5 甘肃产图书一览 1945年—1949年 828

三 关于期刊出版 830

表18—6 甘肃产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830

四 政权更替后的接管工作和新机构的创设 832

第三节 青宁新三省区的新闻出版业 833

一 报业和出版机构 834

二 书刊出版 836

三 政权更替后的出版活动 837

图18—9 《论人民民主专政》西北新华书店出版 838

第十九篇 北国江山 重现风雷 华北东北的出版活动(1945年8月—1949年9月) 841

第一章 蒙尘故都 重显风采 北平新闻出版业的复苏和发展 841

第一节 新闻业的复苏和发展 841

一 复苏概况 842

表19—1 胜利后北平核准登记的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统计 1946年—1947年 843

北平世界日报 847

二 主要报纸简介 847

华北日报、北平导报 850

北平解放报 851

图19—1 北平《解放》报创刊号 852

平明日报 854

第二节 出版机构的复苏 858

一 出版机构沿革 859

二 北平出版业的特点 869

三 北平的古旧书业 871

北平中外出版社 875

四 主要出版单位简介 875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877

文化学社 879

朝华书店 880

北平科学社 882

五 期刊的发展 882

表19—2 胜利后北平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882

图19—2 《民主周刊》创刊号 890

六 透视胜利后的北平期刊 903

第三节 和平解放,中共新闻出版系统创建 905

一 中共的地下出版活动 906

二 解放军入城,中共新闻系统大发展 911

人民日报北平版和人民晚报 912

光明日报、北平解放报及其他 913

三 绘新图,出版事业大发展 915

四 大量马列著作问世 917

第二章 天津地区的新闻出版业 919

第一节 报纸的恢复、发展和接管 920

纠正所有报纸一律停刊做法,严禁采用外国通讯社电讯 922

第二节 出版业的恢复、发展和接管 925

大公报的改造和天津日报的诞生 925

一 出版机构和图书生产 926

二 天津新华书店在战火中诞生,新中国书局随军入城 933

图19—3 《天津画报》创刊号 934

三 相对繁荣的期刊市场 934

表19—3 战后天津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935

奋斗日报 944

第三章 河北、绥远、山西及其他地区的出版活动 944

第一节 活跃的报业活动 944

一 国民党控制区 944

绥远民国日报、石门日报、蒙古人民报及其他 948

张垣日报、新张家口报、晋察冀日报和察哈尔日报 949

二 中共控制区—晋察冀边区、河北省 949

冀热辽日报、长城日报、新唐山日报、冀东日报、新石门日报及其他 951

三 中共控制区—晋绥边区、察哈尔、热河一部分 953

晋绥日报和新华社晋绥总分社 953

图19—4 《晋绥日报》 953

临汾人民报—晋南日报、绥蒙日报、晋西北大众报及其他 955

第二节 中共进城,图书业呈新貌 956

一 晋察冀边区—河北省出版机构 957

新华印刷局、冀中和冀东新华书店及其他 957

华北新华书店、河北省联合出版社、河北日报及其他 959

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新华书店太原总分店及其他 960

二 晋绥边区出版机构 960

三 编辑出版的主要书目 963

表19—4 晋察冀边区、晋绥边区主要书目 1945年8月—1949年9月 964

图19—6 《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著 967

图19—5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冀中导报社印 967

图19—8 《李盛兰献古钱》教育阵地社印 968

图19—7 《李家庄的变迁》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印 968

图19—10 《论文艺问题》冀东新华书店出版 969

图19—9 《新闻摄影集》第八军分区出版 969

四 期刊发展,深入中小城镇和山城 975

(一)期刊出版一览 975

图19—11 《时代青年》半月刊创办于张家口 976

图19—12 《北岳画报》读者对象为农民 977

图19—13 《晋察冀画刊》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办 980

图19—14 《黑白画报》河北石门出版 982

图19—15 《冀中画报》创刊号 986

(二)主要期刊简介 988

新群众、长城、北方文化和热潮 988

图19—16 《长城》创刊号 988

工农兵、华北文艺、河北教育和西北之声 989

内蒙古周报、黎明、人民时代和晋绥人民画报 990

第四章 东北新闻出版业的新生 992

第一节 新闻业的新生、斗争和发展 993

一 复杂的形势和尖锐的斗争 993

二 战火中的新闻业 993

三 朝鲜文报刊的大发展 1001

第二节 出版业的复苏与发展 1003

一 胜利后出版业的复兴 1003

二 印刷业的新生和发展 1006

东北书店系统的建立 1009

三 中共出版业的创建和发展 1009

三联书店系统在东北的发展 1013

四 战火中的图书出版 1013

图19—17 《斯大林选集》东北新华书店印行 1015

图19—18 《毛泽东选集》大连大众书店印行 1015

图19—19 《西洋哲学史简编》王子野译 1017

图19—20 《平分土地文献》东北书店印行 1017

图19—21 《十万个为什么》大连大众书店印行 1018

图19—22 《升官图》东北书店印行 1018

图19—23 《刘志丹》董均伦作 古元插图 1021

图19—24 《暴风骤雨》周立波著 东北书店印行 1021

五 战火中的期刊出版 1023

表19—5 东北期刊一览 1945年—1949年 1024

图19—25 《东北画报》 1026

第五章 从北平发出的第一个信息:报纸杂志通讯社登记暂行办法 1028

表19—6 北平市已登记的报纸杂志通讯社一览表 1949年9月10 1030

第一章 以武汉为中心的新闻出版业 1035

第二十篇 逐鹿中原 再建江山 两湖和河南地区的出版活动(1945年8月—1949年9月) 1035

第一节 兴旺的报业 1035

一 抗战胜利后的武汉报业 1035

武汉日报、新湖北日报 1037

华中日报、和平日报、大刚报、武汉时报及其他 1038

图20—1 《华中日报》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机关报 1039

二 中共控制区的报业 1042

七七日报、江汉日报及其他 1042

图20—2 《长江日报》创刊号 1043

三 新中国成立前夜创刊或获准继续发行的报纸 1043

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农民及其他 1043

图20—3 《湖北日报》创刊号 1044

一 武汉出版业的复兴 1045

第二节 以武汉地区为中心的出版业 1045

表20—1 抗战胜利后武汉出版业名录 1945年—1949年 1047

二 武汉解放后的接收工作和中共出版发行系统的建设 1052

三 武汉地区的期刊 附武汉地区期刊一览 1056

表20—2 武汉地区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057

主要期刊介绍:信义报和武大新闻 1064

第二章 河南的新闻出版业 1069

第一节 报业的恢复和发展 1069

豫西日报和开封日报 1070

中原日报、河南日报及其他 1072

第二节 河南省新华书店的建立 1074

第三节 小石印厂起家,印制中州农民银行钞票 1075

第四节 期刊的出版 1077

表20—3 河南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077

第三章 湖南新闻出版业的恢复和发展 1081

第一节 以长沙为中心的报业 1082

湖南中央日报 1083

力报、国民日报和晚晚报 1088

图20—4 《国民日报》湖南和平解放之号外 1090

图20—5 湖南省会警察局查封《晚晚报》令 1091

实践晚报、长江日报、大华晚报和新潮日报 1092

图20—6 《实践晚报》 1093

中兴日报、湖南日报、昭报及其他 1095

第二节 关于图书出版 1097

一 胜利后的出版形势和产品种类 1097

表20—4 湖南出版图书分类统计 1912年1月—1949年7月 1099

二 出版机构数量和分布 1100

三 接收工作和中共出版系统的建立 1103

四 湖南出版主要书目一览 1104

表20—5 湖南出版主要书目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104

第三节 期刊的出版和主要期刊简介 附湖南期刊要目一览 1108

表20—6 湖南期刊要目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111

图20—7 《天下文萃》创刊号 1124

第二十一篇 再战南国 重塑山河 两广和香港地区的出版活动(1945年8月—1949年9月) 1129

第一章 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新闻出版活动 1129

第一节 复兴、争斗和衰退 胜利后的广东新闻业 1129

一 复兴概况 1129

表21—1 广州市报社概况 1947年1月 1133

二 报业简介 1133

三 衰退和败退 1139

第二节 极度兴旺和遽然萧条的出版 1140

一 出版发行机构和出书数量破历史记录 1141

表21—2 广州出版的主要图书 1945年8月—1949年 1144

二 猛起猛落的杂志生产 1148

表21—3 广东省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 1150

主要期刊简介 1170

图21—1 《文艺生活》光复第一号 1171

三 败退与接收 1173

一 海南报业渐见增多 1174

第三节 战后海南出版业 1174

二 中共报业从困难中崛起 1175

一 胜利后的广西报业 1177

第一节 广西的报业 1177

第二章 广西新闻出版业 1177

二 新中国报业的创建 1178

第二节 广西的出版业 1179

一 不景气笼罩下的出版社和书籍出版 1179

书籍出版“晴转阴” 1181

表21—4 广西省书籍出版一览 1945年—1949年 1182

二 调整期中的期刊出版附胜利后期刊目录 1188

表21—5 广西省期刊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 1190

三 重塑天地,新华书店创办 1196

第三章 香港的新闻出版活动 1198

第一节 宣传战的海外主战场——战后香港报业大发展 1199

一 概况 1199

二 主要报纸简介 1201

正报、华商报 1201

图21—2 《正报》新一号 1201

国民日报、香港时报和中国日报 1203

星岛日报、人民报 1205

第二节 “文化沙漠”现绿洲 胜利后出版业的苏醒 1206

一 中共在香港的出版机构 1208

图21—3 《生产组织与农村调查》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印行 1208

二 恢复中的杂志业 1210

表21—6 香港杂志一览 1945年8月—1949年 1211

图21—4 《群众》和《光明报》 1217

附录 1218

一 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民国34年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1218

二 出版法修正草案民国36年10月24日行政院第12次临时会议决议修正通过送立法院 1220

三 解释出版法第二十四、四十五条 民国36年司法院解释 1229

参考文献 1230

索引 12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