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吴泽文集  第1卷
吴泽文集  第1卷

吴泽文集 第1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泽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1726317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
《吴泽文集 第1卷》目录
标签:文集

我的治学历程——代序 1

二版序言 1

整理说明 1

第一编 殷代世系·地理与殷族的建国 3

第一章 殷代帝王名谥·世次·世系及年数 3

第一节 帝王名谥·世次与世系 3

殷代地理与帝王名谥·世次·世系及年数研究的必要 3

《殷本纪》中载殷帝王的名谥世次与世系 3

卜辞中所见殷代先公先王的名谥 4

1 上甲至示癸六示卜辞 6

卜辞中所见殷先公先王之世次 6

3 祖乙至武乙六示卜辞 7

2 上甲至祖乙十三示卜辞 7

卜辞所见殷代世次与《殷本纪》世次之比较 8

卜辞中所见殷先公先王世系 9

第二节 殷代的年数 10

帝喾至主癸的年代 10

汤至纣的年代 11

关于殷代年数问题 12

第二章 般代的政治地理与自然环境 16

第一节 政治地理 16

一、中商·西土与北土之地名 16

研究殷代地理的困难 16

五方的划分与中商地望 17

西土的疆域和方国 18

北土的疆域和方国 24

东土的疆域和方国 25

二、东土·南土·邦畿及佃猎区的地名 25

南土的疆域和方国 26

邦畿与佃猎区 28

三、国内都邑·属国方位与国外世界形势 30

都邑·属国方位 30

国外的世界形势 32

4 殷代四疆异族邻邦图 33

5 殷代时的世界 35

第二节 自然环境 36

埃及、巴比伦的文明与地理环境 36

黄土的特性与农业生产 37

殷代的文明与地理环境 37

第三章 殷族的起源与殷族的建国研究 43

第一节 从龙山小屯文化之分布与发展研究起 43

一、仰韶、小屯、龙山与后冈文化出土情形及其特点 43

仰韶、龙山、小屯三系文化的出土及其特点 43

后冈三层出土情形与实物 46

二、小屯、龙山、仰韶与后冈三层及其他文化之关系 47

小屯、龙山、仰韶与后冈三层出土文化之关系 47

其他出土遗物及其文化系统 48

三、龙山、小屯与仰韶三系文化之关系 49

后冈仰韶层与龙山层及仰韶系与龙山系文化之关系 49

后冈龙山层与小屯层文化及龙山系与小屯系文化的关系 51

第二节 殷族源流及其建国过程 54

一、龙山、小屯、仰韶文化与夏殷族的关系 54

仰韶文化与夏族的关系 54

龙山、小屯文化与殷族之关系及殷族源流 54

从仰韶、龙山、小屯文化看夏族、殷族的关系及殷族的建国过程 56

二、夏族、殷族的关系及殷族的建国过程 56

6 殷帝喾前(后冈仰韶文化时)夏殷二族的地域 57

7 殷祖契至上甲微时(后冈龙山文化时)夏殷二族的地域 59

8 殷祖上甲微到殷代(后冈小屯文化时)夏殷二族地域 61

问题的提起 65

第二编 殷代社会的经济构造 65

第一章 生产技术基础——青铜器 65

第一节 殷代青铜器的渊源·成分·形制与时期 65

一、殷代青铜器的渊源与成分 65

9 殷虚文化层铜范 66

殷虚中铜器、石器、骨器的出土情形 66

石器、铜器、骨器的关系如何 67

10 矢的演进 68

11 刀的演进 69

殷代青铜器的合金成分 70

铜斧的形制及其时期 71

二、殷虚铜器形制及其时期 71

12 斧的演进甲 72

13 斧的演进乙 73

15 殷虚出土铜矛 74

铜矛、铜刀的形制及其时期 74

14 矛的演进 74

为什么石矢多铜矢少? 75

第二节 殷虚石器青铜器并存问题 75

一、生产技术基础是青铜器?金石器?石器? 75

石器、金石器、青铜器并存问题 76

二、殷代农耕工具的性质问题 79

殷虚尚未有铜制农耕工具出土 79

殷虚铜制耕具少出土可能 79

殷代耕具是青铜器不是石器 80

16 空头环筒斧瞿 81

殷代是青铜器时代 84

三、关于殷代用铁问题 84

殷代用铁论者的见解 84

殷虚尚无铁器之出土 85

关于“取厉取段”问题 86

结语 87

17 将军盔(炼锅)竖剖图 87

第二章 耕地土壤·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 90

第一节 耕地土壤·地形·土地占有制与耕地区划 90

一、耕地土壤、水利与农业灌溉 90

耕地、土壤、水利 90

地形方景与主要农业谷物 92

二、土地占有制与耕地区划 93

殷代土地占有制 93

耕地区划 97

一、谷物种类·耕作技艺·方式与步骤 98

第二节 农业生产状况 98

怎样插苗栽禾的 99

谷物种类 99

甲骨文字上所见到的犁耕 101

所谓耤田耤农——殷人怎样耕地的? 102

所谓“耦耕”——协力合耕 104

关于犁耕与耦耕问题 105

农业植物与蚕桑的种植 107

关于水利灌溉问题 107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109

怎样舂米舂麦怎样吃食 111

酒鬯的酿造与消耗 112

二、农业生产的发达状况 112

农业贞卜与帝王亲耕 116

畜类的名称 123

第三章 畜牧经济与渔猎经济 123

第一节 畜牧经济状况 123

一、家畜种类与家畜劳动 123

家畜牛马的劳动 125

怎样养猪养马的呢 128

二、用牲方法与数量问题 129

怎样吃羊肉的? 129

祭祀用牲的方法与数量 130

关于用牲数量问题 132

三、关于畜牧与农业在生产中的地位问题 134

从卜辞风雨贞卜记录看畜牧与农业的地位 134

以武丁时贞卜帚妌农事之辞为例 135

第二节 渔猎经济状况 136

一、渔业意义及其概况 136

渔业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136

捕鱼技术与矢问题 137

二、狩猎概况与帝王“逸”的生活 139

狩猎物及狩猎物之应用 139

狩猎的方法 140

关于“骑射佃猎” 143

所谓“焚田”与“火田为狩”辩 144

狩猎贞卜数量及殷末狩猎之盛 145

三、狩猎的意义与狩猎的经济地位 148

狩猎地域与狩猎之政治意义 148

狩猎业的经济地位 149

第四章 手工工艺与商业经济 155

第一节 手工工艺及其分工 155

一、工事种类及其作物 155

土木工事与居屋建筑 155

18 殷虚出土铜针、铜锥、石纺坠图 159

缝工皮革工及其作物 161

19 斝爵的原始 161

20 觚的起源 161

陶工金工及其作物 162

22 觯的起源 162

21 觵的起源 162

23 陶瓿陶罍图 164

24 鼎鬲的原始 164

25 甗甑图 165

26 皿盘系饭洗器 166

从工艺制作所示文化时代 168

27 蓝纹图 169

骨工石工竹工及其作物 169

手工工艺之繁荣 172

二、手工工艺与分工之发达 172

分工的发达 174

一、商业都市与交通 175

第二节 商业经济状况 175

商业都市的存在 175

商业交通的范围与交换物 178

商业交通时间与工具 180

货币经济的发达 181

二、货币经济与奴隶卖买 181

奴隶的买卖与赏赐 185

奴隶的产生 191

第一节 劳动生产的基本担当者是谁 191

第五章 殷代社会的经济关系 191

卜辞中所见之奴隶——奴、仆、奚、俘、臣、民、童、妾、宰 192

奴隶怎样生产工作及其他劳动? 194

以羌奴担当的生产劳动情形为例 198

第二节 贡纳制 201

贡物的种类:屯、冎、?、盘及其他 201

一、贡物 201

骨臼刻辞中所见“示屯”的诸侯、地域、次数及屯数 203

其他次要贡物之次数与数量 205

殷代贡纳制之形成 206

二、贡纳制之内容及其本质 206

进贡制的政治形态 208

贡纳内容:奴隶、土地、实物、美女的贡纳 210

劳动力与土地所有的特性 213

第三节 殷代社会的性质问题 213

殷代是奴隶制社会 215

第六章 殷代社会经济的亚细亚的特点 219

土地国有、农村公社的保存与家属小土地的生产制 219

原始氏族组织的残存 220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贡纳制 221

殷代社会“亚细亚”的特性 222

第七章 殷代经济的发生发展与没落 224

奴隶制经济的成立 224

第一节 奴隶制经济的成立与发展 224

殷代奴隶制经济发展程度 226

第二节 殷代奴隶制经济的解体 227

奴隶制生产的特点与进步性 227

28 “我奚不足”甲片 227

奴隶劳动的缩小与封建生产方法的孕育 228

奴隶与自由民的反抗破坏经济机构 229

周族的革命摧毁了殷代经济机构 231

殷代给西周封建制经济的历史准备 232

第三编 殷代社会的政治构造与家族制 237

第一章 社会构成 237

第一节 社会构成的具体内容 237

一、帝王贵族们的一群 237

王或帝或子的社会地位 237

世俗贵族诸侯伯——侯伯妇子男田 240

诸侯伯之由来及其分布情形 242

侯伯之分布与“等爵制”、“畿服说” 245

僧侣贵族御史卿吏 246

御、史、巫、吏、尹等的职位及分布 248

异族酋长生卿邦伯 249

帝王贵族间之主属关系 249

二、童仆臣妾奴牧与自由民 251

奴隶:童、仆、射、御、奴、牧 251

关于“臣”、“小臣” 252

惰农、畜民等自由民 255

三、关于殷代封建制社会论 255

殷代社会关系构成的特点与殷代封建社会论的提出 255

关于封赐贡纳的意见 256

关于公侯伯子妇之称的考察 257

所谓“六等爵”制 257

“称册受命”与“令周侯”的册令封爵说 258

关于防边、征伐服役等所谓“封建侯伯”的义务 258

问题的重点在哪里? 259

结论——殷代非封建制社会 260

第二节 殷代政治形势之发展 261

一、汤至盘庚时代的政治形势 261

殷代政治形势的三阶段 261

定制建国,伊尹放逐太甲 262

大戊中兴与盘庚迁都 263

武丁的武功政绩——“盛天子” 264

二、小辛至武乙时的政治形势 264

祖甲的昏庸,武乙射天 266

奴隶、自由民的暴动革命 267

三、文丁至帝辛时的政治形势 267

贵族诸侯伯的反抗 268

异族联盟的革命进军、武王伐纣 269

第三节 神权与王权的遽变 270

一、科学·鬼神观念与僧侣贵族的关系 270

古代科学与僧侣贵族 270

僧侣贵族与鬼神观念 272

二、神权政治的确立与僧侣特权 274

神权政治之确立 274

僧侣贵族的政治权力 275

三、神权的消沉与君权的抬头 278

神权的消沉与君权的抬头 278

王权抬头的原因 281

第四节 军事组织与军事战争 282

一、对外作战的意义、作战技术与军事组织 282

殷帝国对外战争的意义和性质 282

用什么武器作战的呢? 284

怎样作战的? 286

军事组织 288

二、殷鬼·殷土·殷苦与殷人战争 289

殷鬼、殷土、殷苦战争 289

帝辛征人方 292

第五节 殷帝国的覆亡 294

君主贵族生活的腐化 294

一、贵族生活的腐化与统治机构的败坏 294

统治机构的败坏 295

二、奴隶自由民异族的解放运动与殷的覆亡 297

从属异族的解放运动的高涨 297

自由民的解放运动的高涨 297

牧野之战与殷帝国的灭亡 298

殷代国家的起源 307

一、帝国的起源与机构 307

第一节 帝国的起源及其机构 307

第二章 殷帝国的构成及其具体形态 307

政治组织与制度 308

帝王的特权的本质 310

二、帝王特权与国家的本质 310

殷代国家的性质 312

公共的强制权力——刑罚、牢狱 313

三、公共的强制权力与国家的特点 313

“领受贡纳物的国家” 316

第二节 帝国权力的形态 317

历史上国家权力的两种形态 317

殷代专制主义君主制的国家形态 319

关于“民会”或“协议会”的性质问题 322

29 三商句刀 323

一、半群婚制?还是一夫一妻制? 325

第三章 家族制与继承制 325

第一节 家族制度问题 325

卜辞中所见亲属称谓 325

殷代半血缘家族论者的论据是什么 326

二、是一夫一妻制 329

所谓“多母”或“多妻” 329

所谓“多父”或“多夫” 331

殷代是一夫一妻制家族 332

第二节 继承制度问题 333

殷帝王继承系统 333

一、所谓“兄终弟及” 333

所谓兄终弟及制问题 334

嫡庶之分与嫡长继承制的确立 336

二、是嫡长继承制 336

几句结语 340

30 殉葬图 342

31 用作明器的铜戈 343

第一章 古代宗教的体系及其具体形态 345

第一节 宗教体系及其本质 345

一、殷人的鬼神思想 345

殷人对鬼的崇拜 345

第四编 殷代社会的意识形态 345

32 明义士藏龟 346

殷人对自然神的崇拜——多神教诸崇拜 349

鬼神对于人类的祸福休咎的作用 353

古代宗教体系的建立、主宰神天帝的确立 355

二、古代宗教体系及其本质 355

古代宗教的本质 357

33 殷虚出土大龟四版钻灼图 358

巫教的形成及其种种 359

第三节 巫·巫教与巫术 359

一、巫、巫教及其宗教形态 359

巫的性别与职事 360

巫,如何通上下神明的呢 362

二、祓禳的巫术与思想 363

鬼神的善恶祓禳与祭祀 363

关于巫舞与王舞 368

祭祀用牲祭法与种类 369

祭祀仪式 371

祭祀种类 372

34 石宗图 374

第二章 古代科学·文字·艺术 380

第一节 科学·文字与文体 380

一、古代科学 380

风雨气候丰歉与疾病死亡的观察 380

天文历数 381

35 龟甲文字 381

36 甲骨片上的象征画甲骨文字 383

甲骨文字的体例及其演变 385

二、文字·书法·典册 385

37 甲文书体文笔作风 386

文字的书写作风与典册 388

38 甲文刻笔次序 391

第二节 艺术·歌舞与音乐 393

一、艺术——铜器陶器之形制雕刻及花纹 393

由原始艺术到古代艺术 393

39 兽头铜饰 394

铜器陶器形制艺术的进步 394

铜器陶器的镂刻与纹之进步 395

40 蝉纹图 397

殷代陶器刻纹及其特色 398

其他饰物艺术 399

殷代宫廷艺术的特色 402

二、歌舞与音乐 403

歌舞:九代与九歌 403

41 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收藏甲子表 404

42 甲文刻笔次序 406

音乐与殷纣的亡国 406

跋 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