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实用家畜传染病学
实用家畜传染病学

实用家畜传染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宝祥等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2307530
  • 页数:548 页
图书介绍:
《实用家畜传染病学》目录

目录 1

第一篇 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防疫措施 1

一、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1

(一)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1

(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2

(三)传染病流行特点 5

(四)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6

二、综合性防疫措施 7

(一)疫情报告和诊断 7

(二)检疫 10

(三)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11

(四)隔离和封锁 16

(五)消毒、杀虫、灭鼠和尸体处理 21

(六)传染病病畜的治疗和淘汰 28

(七)集约化畜牧业的综合防制措施 31

一、痘病毒感染 33

第二篇 病毒性传染病 33

(一)绵羊痘 34

(二)山羊痘 35

(三)牛痘 36

(四)马痘 37

(五)骆驼痘 37

(六)猪痘 37

(七)鼠痘 38

(八)禽痘 39

[附]鸽痘 41

(九)羊脓疱性皮炎 42

(十)块状皮肤病 44

(十一)伪牛痘 45

(十二)牛丘疹性口炎 45

(十三)兔粘液瘤病 46

(十四)兔纤维瘤病 47

二、疱疹病毒感染 48

(一)伪狂犬病 49

(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53

(三)牛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 55

(四)牛溃疡性乳头炎 56

(五)牛恶性卡他热 57

(六)马鼻肺炎(马病毒性流产) 59

(七)绵羊肺腺瘤病 61

(八)马立克氏病 62

(九)鸭瘟 67

(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71

三 腺病毒感染 73

(一)犬腺病毒感染 74

(二)家禽腺病毒感染 75

(三)其他动物腺病毒感染 77

四、非洲猪瘟 77

五、细小病毒感染 80

(一)猪细小病毒感染 81

(二)牛细小病毒感染 83

(三)犬细小病毒感染 84

(四)猫细小病毒感染 85

(五)水貂阿留申病 85

(六)小鹅瘟 87

六、正粘病毒感染 90

(一)马流行性感冒 91

(二)猪流行性感冒 93

(三)禽流行性感冒 95

七、副粘病毒感染 97

(一)鸡新城疫 98

(二)牛瘟 104

(三)牛副流感 107

(四)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 108

(五)犬瘟热 109

(六)貂瘟热 111

八、反录病毒感染 112

(一)禽白血病肉瘤复合症 113

(二)猫白血病肉瘤复合症 116

(三)牛白血病 117

(四)维斯纳和梅迪病 121

(五)马传染性贫血 123

九、冠状病毒感染 129

(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130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 132

(三)猪流行性腹泻 135

(四)猪血凝病毒性脑脊髓炎 136

(五)新生犊腹泻 137

十、弹状病毒感染 138

(一)牛流行热 139

(二)水疱性口炎 141

(三)狂犬病 142

十一、披膜病毒感染 145

(一)猪瘟 146

(二)牛病毒性腹泻 153

(三)羔羊边地病 155

(四)马病毒性动脉炎 155

(五)西部型和东部型马脑脊髓炎 157

(六)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 158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 158

十二、微核糖核酸病毒感染 163

(一)口蹄疫 164

(二)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171

(三)猪水疱病 172

(四)猪传染性死木胎(SME-DI)病毒感染 175

(五)猪水疱性疹 176

(六)鸭病毒性肝炎 177

(七)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179

十三、呼肠孤病毒感染 179

(一)轮状病毒感染 180

(二)蓝舌病 183

(三)非洲马瘟 185

(四)鹿流行性出血热 187

(五)传染性法氏囊病 188

(一)绵羊痒病 190

十四 未分类病毒所致的传染病 190

(二)水貂脑病 192

(三)苏联传染性马脑脊髓炎 193

(四)波那病 194

(五)幼犊传染性肺炎 195

(六)水牛类恶性卡他热 196

(七)兔传染性口炎 198

(八)兔病毒性出血症(暂定名) 198

第三篇 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 201

一、螺旋体病 201

(一)钩端螺旋体病 201

(二)猪痢疾 208

(三)兔密螺旋体病(兔梅毒) 212

(四)禽疏螺旋体病 213

二、鼻疽 214

三、大肠菌病 223

(一)初生仔猪大肠菌病 225

(二)仔猪白痢 227

(三)猪水肿病 228

(四)断乳猪腹泻 229

(五)犊牛大肠菌病 229

(六)绵羊羔大肠菌病 230

(七)幼驹大肠菌病 230

(八)禽大肠菌病 231

四、沙门氏菌病 232

(一)猪沙门氏菌病(猪副伤寒) 235

(二)牛沙门氏菌病(犊牛副伤寒) 236

(三)马沙门氏菌病(马沙门氏菌流产与马副伤寒) 237

(四)羊沙门氏菌病 238

(五)鸡白痢 239

(六)鸡伤寒 241

(七)禽副伤寒 241

(八)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243

五、耶尔赞氏菌感染 244

(一)兔伪结核病 245

(二)小肠结肠炎耶尔赞氏菌感染 246

六、嗜血杆菌感染 247

(一)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 247

(二)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249

(三)牛传染性脑膜脑炎 249

(四)鸡传染性鼻炎 250

七、巴氏杆菌病 251

八、波氏杆菌感染 258

(一)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258

(二)兔波氏杆菌病 262

(三)犬波氏杆菌病 262

九、摩拉氏杆菌病 262

十、土拉菌病(野兔热) 264

十一、布氏菌病 266

十二、弯杆菌病 277

(一)弯杆菌性流产 279

(二)弯杆菌性腹泻 281

十三、坏死杆菌病 282

十四、葡萄球菌病 285

十五、链球菌病 288

(一)猪链球菌病 290

(二)马腺疫 291

(三)羊链球菌病 294

(四)乳房炎 295

十六、猪丹毒 297

十七、炭疽 301

十八、梭菌病 307

(一)破伤风 309

(二)肉毒梭菌中毒症 313

(三)气肿疽 316

(四)恶性水肿 318

(五)羊快疫 321

(六)羔羊痢疾 322

(七)羊肠毒血症 323

(八)羊猝狙 326

(九)猪梭菌性肠炎 326

(十)兔韦氏梭菌病 328

(十一)羊黑疫 329

(十二)溃疡性肠炎 330

十九 李斯特氏菌病 331

二十、棒杆菌病 334

(一)化脓棒杆菌感染 335

(二)假结核棒杆菌感染 336

(三)肾棒杆菌感染 337

(四)马棒杆菌感染 337

(五)猪棒杆菌感染 338

二十一、放线菌病和放线杆菌病 339

二十二、分枝杆菌病 341

(一)结核病 342

(二)副结核病 349

(一)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352

二十三、霉形体病(支原体病) 352

(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356

(三)猪霉形体性肺炎 357

(四)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362

(五)禽霉形体病(慢性呼吸道病) 363

二十四、立克次氏体病 366

(一)Q热 367

(二)心水病 368

(三)蜱传热 369

(四)传染性眼炎 370

二十五、乏浆体及其所致疾病 371

(一)乏浆体病 371

(二)附红细胞体病 372

(三)血巴通氏体病 374

二十六、衣原体病 374

(一)鹦鹉热-鸟疫 376

(二)牛、羊地方性流产 377

(四)牛散发性脑脊髓炎 379

(三)牛、羊多发性关节炎 379

(五)牛衣原体性肠炎 380

(六)猫肺炎 380

二十七、真菌性疾病 381

(一)皮肤霉菌病 383

(二)曲霉菌病 386

(三)念珠菌病 388

(四)流行性淋巴管炎 389

(五)真菌性流产 392

(六)真菌性乳房炎 393

(七)真菌性瘤胃炎(真菌性胃炎) 394

第四篇 实验室诊断技术 397

一、实验室工作注意事项 397

二、实验室准备工作 399

(一)高压蒸气灭菌 399

(二)干热灭菌 400

(三)玻璃器械的清洁和灭菌 400

(五)过滤灭菌 403

(四)橡胶器材的清洁和灭菌 403

(六)缓冲溶液的配制 407

(七)分析天平的使用 412

(八)pH值指示剂 414

(九)常用元素原子量表 415

(十)常用的一些法定计量单位 416

(十一)层析技术 416

(十二)去离子水的制备 423

(十三)传染病诊断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425

三、病料的采取、送检和常规检验 426

(一)一般注意事项 426

(二)分离细菌的病料 427

(三)分离病毒的病料 429

(四)分离真菌的病料 433

(五)供血清学检验的样品 433

(六)组织学检查用病料的固定 434

(七)病料的包装与送检 434

(八)病料的常规检查步骤 436

四、生物学试验 438

(一)实验动物的接种及检验技术 438

(二)鸡胚的接种及检验技术 443

(三)细胞培养及检验技术 446

五、细菌学检验 452

(一)细菌标本片的制备及染色 452

(二)细菌用培养基的制备 456

(三)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468

(四)细菌生化试验 472

(五)检测细菌内毒素的鲎试验 480

(六)细菌的药敏试验 483

六、病毒学检验 485

(一)电镜检查 485

(二)病毒核酸类型的测定 486

(三)病毒囊膜的检定 488

(四)病毒理化特性的测定 489

(五)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490

(六)血吸附和血吸附抑制试验 494

(七)包涵体的检查 495

(八)细胞病变效应的检查 496

(九)空斑形成试验 497

七、血清学试验 501

(一)凝集试验 502

(二)沉淀试验 508

(三)荧光抗体技术 513

(四)免疫酶技术 517

(五)放射免疫测定 521

(六)补体结合试验 522

(七)免疫粘附血凝试验 526

(八)团集性补体结合试验 527

(九)中和试验 528

八、菌种、毒种和细胞的保存 535

(一)菌种的一般保存 535

(二)冷冻真空干燥保存 536

(三)冻结保存 53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