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为正义而辩  女性主义与罗尔斯
为正义而辩  女性主义与罗尔斯

为正义而辩 女性主义与罗尔斯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夏娟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1004371X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罗尔斯正义论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这正是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时期。本书通过女性主义与罗尔斯的正义之辩,审视当今西方的正义理论究竟发生了什么,反思罗尔斯的契约论方法及其两个正义原则。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否具有父权主义特征?两个正义原则运用的范围是否包含了女性的生活领域?以差别原则为核心的正义的分配模式是否涵盖了全部的社会正义问题?女性主义追求的又是怎样的正义理想?在女性主义的视野里,可以发现,正是在普遍正义的形式下,将不平等的性别制度更深地掩藏了起来。女性主义揭示罗尔斯正义论的性别特征,意在解构正义理论中的性别“盲区”,把女性的正义要求与理论建构融入主流正义理论,以“移情的”态度寻求包容两性价值的正义社会。本书的视角与内容在同类研究中具有开创性,选择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展示当今西方正义理论的发展动向, 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审视以罗尔斯为代表的男性自由主义正义观,对揭示我国性别制度的不足,确立女性的正义价值体系,完善正义的社会制度,形成正义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为正义而辩 女性主义与罗尔斯》目录

第一章 反思正义的方法与视角 1

1 经验论方法与背景视角 1

1.1 “坏科学”及其缘由 2

1.2 “自下而上”的背景分析 6

1.3 发现“被遗忘的”经验 10

2 立场论方法与女性视角 13

2.1 “受压制的”立场与观点 14

2.2 超越单一的女性视角 18

3.1 “自我”与“他者”的分离 22

3 性别分析方法与心理视角 22

3.2 性别“分离”的途径 25

3.3 “男性模式”的形成 30

3.4 单向性“承认”的性别偏见 32

4 后现代主义方法与多元视角 38

4.1 两性对立的“消解” 39

4.2 具有包容性的“商谈” 43

4.3 “移情”的共建 47

第二章 社会契约的性别缺失 50

1 性的契约:正义论遗忘的另一半 50

1.1 原初契约的完整含义 51

1.2 “性的契约”的“非契约性” 55

1.3 “性的契约”为何消失? 61

2 “性的契约”消失在何处? 69

2.1 “无知之幕”与“性无知” 70

2.2 性的无知是否可能? 76

2.3 可疑的一致性 81

3 不必要的迂回:对“性无知”的批评 83

3.1 从否定(A)到否定(B) 85

3.2 从心理立场否定(A)的合理性 88

3.3 欧金论证中的问题 89

4.1 契约论的“个人”模式 96

4 另一种契约关系:行使母爱者与孩子 96

4.2 传统契约关系的替代 101

4.3 完整契约中的正义道德 108

第三章 正义的领域及其解构 112

1 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家庭 112

1.1 社会基本结构的“某种形式” 113

1.2 学习正义感的“第一学校” 117

1.3 短暂的默契 123

2 作为私人领域的家庭 132

2.1 家庭的消失 132

2.2 应用正义原则的障碍 138

2.3 无法回避的陷阱 140

3 “边界”的划分与消解 150

3.1 “两分法”的理论渊源 150

3.2 女性的“私人”角色与职能 156

3.3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165

第四章 平等自由原则的另一种解读 174

1 正义原则与自由优先 174

1.1 第一原则及其范围 175

1.2 自由优先 180

2.1 平等自由原则的性别基础 186

2 “背景”视域中的第一原则 186

2.2 另一种平等自由 193

3 自由与平等 201

3.1 “自由”与“自由的价值” 201

3.2 “自由的价值”是平等的 209

第五章 正义的分配模式及其转换 222

1 适合于分配模式的正义原则 222

1.1 分配模式中的“差别原则” 223

1.2 分配模式中的“公平的平等机会原则” 227

1.3 谁是“最少受惠者”? 230

1.4 “更深层次的缺陷” 236

2.1 正义的分配模式 243

2 分配模式的困境 243

2.2 简单的分配模式是不够的 247

3 超越分配正义的局限 263

3.1 源自“统治与压迫”的不正义 264

3.2 女性的受压迫地位 267

3.3 正义的结构与交往关系 276

第六章 尚未有定评的正义理想 280

1 “非性别”的家庭与社会模式 280

1.1 无性别差异的正义社会 281

1.2 消除“性别”的途径 284

1.3 保护弱势群体 288

2 正义社会中的自由平等目标 292

2.1 “等同论”的平等 293

2.2 “差异论”的平等 295

2.3 “男女同体”的平等 305

3 争论仍在继续 309

3.1 是否需要绝对的正义? 309

3.2 重新表述的正义原则 313

3.3 性的正义:不懈的追寻 320

4 简短的结语 327

后记 328

参考书目 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