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文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4935549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角度,利用实证分析的若干结论,对我国农业保险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上一篇:时风之路下一篇:经济发展中的利率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目录

目录 1

导论 1

一、关于选题 1

二、研究方法 5

三、逻辑与篇章结构 7

四、主要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0

第一章 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14

第一节 制度均衡理论 14

一、制度内涵 14

二、制度构成 17

三、制度需求 20

四、制度供给 22

五、制度均衡与非均衡 23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 34

一、制度变迁的内涵 34

二、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 35

三、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 37

四、制度变迁的主体 39

五、制度变迁的类型 40

六、制度变迁的时滞 44

第二章 农业保险的福利功效与市场失灵 47

第一节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与农业保险 47

一、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48

二、我国“三农”问题与福利增进 53

三、农业保险的政策功能定位与福利增进 59

第二节 农业保险的福利功效分析 65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 65

二、提高农业贷款人的预期收益和经营业绩 68

三、保障农民收入稳定 76

四、农业保护的重要政策工具 80

五、实现支农性国民收入再分配 83

六、对经济带来有利的乘数效应 83

第三节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分析 84

一、市场失灵与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 85

二、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表现 88

三、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一般成因 93

四、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 106

第三章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非均衡与制度变迁 109

第一节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非均衡 109

一、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109

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保险制度需求的案例分析 127

三、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供给 133

四、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非均衡 136

第二节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思路 143

一、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条件 143

二、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必要性 145

三、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范围 145

四、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关键问题 146

五、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主体 147

六、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方式 149

七、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方法 150

第四章 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制度供给 152

第一节 纠正农业系统性风险的制度供给 152

一、建立农业再保险计划 152

二、利用区域产量再保险合同 163

三、利用区域产量期权合同 164

第二节 纠正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的制度供给 165

一、选择理想的经营机构 165

二、合理设计保险合同 174

一、庇古关于外部性纠正的主张 177

第三节 纠正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制度供给 177

二、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两种主张 179

三、纠正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政策主张 182

第五章 美国、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比较及我国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 187

第一节 美国的农业保险制度 187

一、美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 187

二、美国农业保险险种 196

三、美国农业保险《标准再保险协议》 199

第二节 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 206

一、日本农业保险的组织架构 207

二、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的特点 210

三、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的绩效 211

一、美国、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比较 214

第三节 美国、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比较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体系构建 214

二、美国、日本农业保险制度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217

三、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体系构建 220

四、对法国安盟公司经营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评析 223

第六章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供给 229

第一节 我国农业保险立法设计 229

一、总则 230

二、设立农业风险管理局 231

三、组建农业保险合作社 232

四、承保范围和费率负担 235

六、税收减免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 236

七、农业风险准备基金 236

五、再保险和手续费返还 236

八、农业风险管理基金和优惠贷款 237

九、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监督管理 237

第二节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制度选择 238

一、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选择 238

二、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选择 239

三、全面补贴和部分补贴选择 240

四、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选择 242

五、单一险和综合险选择 246

六、赔偿金单独计算和集体计算选择 248

七、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选择 249

后记 2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