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导论
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导论

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德纯,王兴亮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60614361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深入系统地介绍了信源编码、高效能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现代通信的主要理论与技术知识。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应用下一篇:元器件
《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导论》目录

目录 1

第1章 绪论 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1.1 通信的定义 1

1.1.2 通信的分类 2

1.1.3 信号的传输技术 4

1.1.4 主要的远距离传输方式 5

1.1.5 通信的基本问题 7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8

1.2.1 一般通信系统的组成 8

1.2.2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 9

1.2.3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10

1.2.4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缺点 12

1.3 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13

1.3.1 一般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13

1.3.2 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14

1.3.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14

1.4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16

1.4.1 通信发展的历史 16

1.4.2 当前通信的研究热点 17

1.4.3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9

2.1.2 信源的分类 22

2.1.1 引言 22

2.1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 22

第2章 信源编码技术 22

2.1.3 信源的统计特性模型 24

2.1.4 信源的信息度量 26

2.1.5 信源编码的目的 34

2.2 无失真信源编码 35

2.2.1 基本原理 35

2.2.2 哈夫曼(Huffman)编码 36

2.2.3 算术编码 41

2.2.4 游程编码 43

2.3 限失真信源编码 46

2.3.1 基本原理 46

2.3.2 连续信源的限失真信源编码 47

2.3.3 离散信源的限失真信源编码 75

第3章 现代调制解调技术 91

3.1 引言 91

3.1.1 新型数字调制的分类 91

3.1.2 数字调制技术的性能指标 93

3.1.3 已调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94

3.1.4 已调信号的空间表示 94

3.2 正交振幅调制(QAM) 97

3.2.1 正交振幅调制信号的表示 97

3.2.2 正交振幅调制系统的调制和解调 98

3.2.3 正交振幅调制的性能 99

3.2.4 叠加式QAM(SQAM) 102

3.3.1 最小频移键控(MSK) 105

3.3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 105

3.3.2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 109

3.4 π/4偏置的四相相移键控(π/4-QPSK) 114

3.4.1 一般原理 114

3.4.2 π/4-QPSK的调制与解调 115

3.4.3 π/4-QPSK的功率谱特性 118

3.4.4 π/4-QPSK的误码性能 118

3.5 可变速率调制(VR-QAM) 119

3.5.1 VR-QAM的基本原理 119

3.5.2 VR-QAM的性能 122

4.1 离散信道模型 123

4.1.1 离散无记忆信道 123

第4章 信道编码技术 123

4.1.2 离散输入、连续输出信道 124

4.1.3 波形信道 125

4.1.4 信道容量 126

4.2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128

4.2.1 差错控制方式 128

4.2.2 差错控制编码分类 129

4.2.3 检错与纠错的基本原理 130

4.3 分组码 131

4.3.1 线性分组码 132

4.3.2 循环码 135

4.3.3 BCH码 138

4.3.4 软判决译码 143

4.3.5 硬判决译码 146

4.3.6 译码性能和最小码距的定界 149

4.4 卷积码 151

4.4.1 卷积码的表述方式 152

4.4.2 二进制卷积码的距离特性 155

4.4.3 卷积码的最佳译码——维特比译码 162

4.4.4 维特比译码的性能分析 169

4.4.5 其他译码算法 172

4.4.6 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76

4.5 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 177

4.5.1 问题的提出 178

4.5.2 TCM的集分割原理 179

4.5.3 TCM码网格图的构造 181

4.5.4 TCM码的卷积码表示 182

4.5.5 网格编码8PSK系统的渐近误码性能 184

第5章 无线通信多址技术 186

5.1 无线通信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 186

5.1.1 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双工通信的方法 186

5.1.2 窄带多址系统与宽带多址系统 187

5.1.3 无线通信多址技术的理论基础 188

5.2 频分多址(FDMA) 190

5.2.1 FDMA的基本原理 190

5.2.2 FDMA系统中的干扰问题 191

5.2.3 FDMA系统的特点 191

5.3 时分多址(TDMA) 192

5.3.1 TDMA的基本原理 192

5.3.2 TDMA的帧结构 193

5.3.3 TDMA系统的同步问题 194

5.3.4 TDMA系统的特点 195

5.3.5 TDMA系统的有关计算 196

5.4 码分多址(CDMA) 197

5.4.1 CDMA的基本原理 197

5.4.2 实现CDMA的数学基础 197

5.4.3 CDMA系统的特点 209

5.4.4 CDMA系统中的两个问题 210

5.5 扩频多址(SSMA) 210

5.5.1 跳频多址(FHMA) 211

5.5.2 混合扩频多址(HSSMA) 211

5.6.1 空分多址(SDMA) 213

5.6 其他多址方式 213

5.6.2 极分多址(PDMA) 214

第6章 宽带抗干扰技术 216

6.1 扩频通信概述 216

6.1.1 扩频通信的概念 216

6.1.2 扩频通信的特点 217

6.1.3 扩频通信的基本理论 221

6.1.4 扩频通信系统的类型 223

6.2 直接序列(DS)扩频系统 224

6.2.1 扩频通信基本模型 224

6.2.2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 227

6.2.3 多进制直接序列扩频信号 230

6.2.4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相关解扩 233

6.2.5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抗噪性能 237

6.3 跳频(FH)通信系统 245

6.3.1 跳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245

6.3.2 跳频及其频率合成器 248

6.3.3 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 250

6.3.4 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噪性能 261

6.3.5 跳频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 263

6.4 跳时(TH)通信系统 263

6.5 混合扩展频谱系统 264

6.5.1 跳频/直接序列(FH/DS)混合系统 264

6.5.2 跳频/跳时(FH/TH)混合系统 265

6.6 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与解调 266

6.5.3 跳时/直接序列(TH/DS)混合系统 266

6.6.1 OFDM基本原理 267

6.6.2 OFDM系统传输特性 269

6.6.3 OFDM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271

6.6.4 OFDM系统性能 279

第7章 无线通信接收技术 283

7.1 均衡技术的基本概念 283

7.1.1 均衡的基本原理 283

7.1.2 均衡技术的分类 285

7.2 线性均衡器 287

7.2.1 峰值失真准则 287

7.2.2 均方误差(MSE)准则 288

7.3.1 判决反馈(DFE)均衡器 291

7.3 非线性均衡器 291

7.4 自适应均衡器 293

7.4.1 自适应均衡的基本原理 293

7.3.2 最大似然序列估值(MLSE)均衡器 293

7.4.2 迫零算法 294

7.4.3 最小均方算法 295

7.4.4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296

7.4.5 算法小结 298

7.5 分集技术的基本概念 298

7.5.1 分集的基本原理 299

7.5.2 选择分集 299

7.5.3 最大比率合并 300

7.6.1 空间分集 301

7.6 几种典型的分集方式 301

7.6.2 极化分集 303

7.6.3 其他分集方式 305

7.7 多径信号的分离与合并 305

7.7.1 多径信号分离与合并的基本原理 305

7.7.2 RAKE接收机 306

第8章 无线通信组网技术 313

8.1 无线组网基础 313

8.1.1 无线组网的发展 313

8.1.2 无线组网中的业务选择 315

8.1.3 无线数据业务 316

8.2.1 无线网络拓扑 319

8.2 网络拓扑结构 319

8.2.2 蜂窝网络拓扑 320

8.2.3 信号信噪比的计算 321

8.2.4 容量扩展技术 322

8.3 全球数字移动电话系统(GSM) 322

8.3.1 GSM业务和功能 323

8.3.2 GSM系统体系结构 323

8.3.3 支持移动环境的机制 325

8.3.4 网络基础结构中的通信 327

8.4 CDMA数字蜂窝系统(IS-95) 329

8.4.1 频率和信道规范 329

8.4.2 前向CDMA信道 329

8.4.3 后向CDMA信道 332

8.4.4 CDMA的移动性和无线资源管理 335

8.5 个人通信和个人通信网(PCS/PCN) 337

8.5.1 个人通信的概念 337

8.5.2 无线个人通信的现状 337

8.5.3 无线个人通信的发展动态 339

8.5.4 IMT-2000 341

8.6 信息时代的无线局域网 346

8.6.1 无线LAN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346

8.6.2 无线LAN网络拓扑结构 347

8.6.3 无线LAN传输信道 348

8.6.4 无线LAN标准及其比较 349

参考文献 3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