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明伟,吴晓等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4100354
- 页数:184 页
目录 1
绪论 1
上篇 相关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 9
1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聚居区和城市 9
1.1 流动人口的概念 9
1.1.1 与“流动人口”相关的不同定义 9
1.1.2 “流动人口”的概念界定 10
1.2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概念 11
1.2.1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概念界定 11
1.2.2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基本特性 12
1.3.1 “对立—同化”模式 14
1.3 “流动人口聚居区——城市”关系的社会学认知 14
1.3.2 “并存”模式与“联结”模式 15
1.3.3 几点启示 16
1.4 本章小结 18
2 西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概况 20
2.1 西方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20
2.2 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改造过程和整治措施 24
2.2.1 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整治的基本过程 24
2.2.2 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整治的主要措施 28
2.3 本章小结 40
3.1.1 建国以来人口流动的管控 45
3.1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背景 45
3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及其积极作用 45
中篇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和现状研究 45
3.1.2 改革开放之后“民工潮”的爆发 47
3.2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生成规律 50
3.2.1 流动人口聚居区生成的外在条件 50
3.2.2 流动人口聚居区生成的内在机制 52
3.3 流动人口聚居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56
3.3.1 促进城市结构的完善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6
3.3.2 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57
3.4 本章小结 58
4.1.1 区位分布 60
4.1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剖析 60
4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及其负面影响 60
4.1.2 居民概况 61
4.1.3 土地使用 64
4.1.4 空间布局 65
4.1.5 居住环境 68
4.2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现存的主要问题 69
4.2.1 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低下 69
4.2.2 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的生活和就业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71
4.2.3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运作很难融入到流入地的管理体系之中 72
4.2.4 流动人口聚居区给流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73
4.2.5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物质环境和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74
4.3 本章小结 76
下篇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改造和整合研究 79
5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综合性整合 79
5.1 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 79
5.2 社会文化发展模式的完善 80
5.2.1 普及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的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 81
5.2.2 完善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在城市中的社会保障体系 83
5.2.3 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资本的良性培育 84
5.3 政治政策发展模式的完善 87
5.3.1 强化流入地基层自治组织对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管理职能 87
5.3.2 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整合提供及时明确的政策引导 90
5.4 物质形态空间发展模式的完善 93
5.4.1 编制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物质性整合规划 94
5.4.2 加强公共住宅与流动人口安置区的建设 104
5.4.3 保障流动人口聚居区物质性整合的实施 116
5.5 本章小结 118
附篇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相关专题研究 121
6 专题研究一 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类型和基本特征 121
6.1 农民工住宅区 121
6.2 外来移民社区 123
6.3 矿业营地 125
6.4 黑人社区 127
7.1 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调查 131
7 专题研究二 江苏省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典型案例调查 131
7.1.1 所街村:从“河南村”到“安徽村” 132
7.1.2 红山片区:外来工混居区 136
7.2 无锡市流动人口聚居区调查 141
7.3 苏州市流动人口聚居区调查 143
7.4 附:典型案例——北京“浙江村”调查 146
8 专题研究三 江苏省与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系统性比较 154
8.1 江苏省与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比较 154
8.2 江苏省与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基本特征比较 156
8.3 江苏省与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整合实践比较 159
9.2 发展演化方面 164
9.2.1 香港 164
9.1 目标定位方面 164
9 专题研究四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异透视 164
9.2.2 新加坡 165
9.3 成功要素方面 166
9.3.1 香港 166
9.3.2 新加坡 168
9.4 计划内容方面 170
附录一 174
附录二 176
课题组成员完成、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目录 179
后记 181
主要参考文献 182
- 《全国校外艺术课堂新形态示范教材系列 少儿钢琴表演曲集》唐冠祥编著 2019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刘尚希著 2019
- 《海绵城市概论》刘娜娜,张婧,王雪琴 2017
- 《城市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实践与应用》李欢秋,刘飞,郭进军编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滕五晓著 2019
- 《城市·记忆》高瞩主编 2019
- 《高超声速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杨基明,李祝飞,朱雨建,张恩来,王军编者 2019
- 《2019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国)关成华,韩晶 2019
- 《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郭忠义,侯亚楠著 2018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液固旋流分离新技术》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编写;汪华林等著 2019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大数据Hadoop 3.X分布式处理实战》吴章勇,杨强 2020
- 《高等教育双机械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5版》吴宗泽,罗圣国,高志,李威 2018
- 《回味从前》周作人,张亦庵,徐蔚南等著 2019
- 《有机磷酸酯的暴露、毒性机制及环境风险评估》许宜平,王子健等著 2019
- 《抗战与军队政治工作》李富春等著 1938
- 《证据》田文芳,王绍昱责编;王原,吴飞翔,金海月 2019
- 《世界文豪之家》(日)阿部公彦等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