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  大陆动力学的钥匙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  大陆动力学的钥匙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 大陆动力学的钥匙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晋福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116020500
  • 页数:11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 大陆动力学的钥匙》目录

第一章 思路与方法 1

1.1 基本思路 1

1.2 研究方法 1

1.3 时限 2

第二章 大陆根-柱构造与壳-幔岩石学结构 3

2.1 大陆根-柱构造 3

2.1.1 岩石圈底界的形态 3

2.1.2 岩石圈和地壳在垂直剖面上的形态 6

2.1.3 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构造分区(新生代以来) 6

2.2 壳幔岩石学结构 8

2.2.1 研究方法 8

2.2.2 陆壳岩石学结构及其类型 10

2.2.3 上地幔岩石学结构及其类型 10

2.2.4 下地壳与Moho界面形成 12

2.2.5 壳幔岩石学结构的构造意义 13

第三章 大陆根-柱构造的火成岩标志 14

3.1 陆内火成岩构造组合 14

3.2 大洋闭合与陆-陆碰撞造山的岩石构造组合 14

3.3 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陆内俯冲的岩石学记录 15

3.4 陆内造山钾玄岩系列——造山岩石圈与外侧克拉通岩石圈会聚的产物 17

3.5 造山末(或后)期A型花岗岩类——造山带崩塌的标志 20

第四章 陆内造山过程与山根-岩石圈根的形成 22

4.1 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过程与山根-岩石圈根的形成 22

4.1.1 陆内造山火成岩带的成对性与造山带范围的确定 22

4.1.2 造山幕与造山带水平扩展(生长) 23

4.1.3 造山带边界的性质及其不对称性 23

4.1.5 陆壳的会聚与山根的形成 24

4.1.4 陆内俯冲造山缝合带的类型 24

4.1.6 地幔会聚与造山岩石圈根的形成 25

4.1.7 青藏高原的近期快速隆升 26

4.2 扬子大陆的陆内俯冲作用与大陆的缩小 27

4.2.1 华南与天水-雅江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带与扬子大陆的陆内俯冲 27

4.2.2 扬子大陆的缩小 28

4.2.3 扬子大陆与秦岭造山带的关系及某些运动学问题 28

4.2.4中生代前华南两次陆内俯冲造山事件 29

4.3 东部滨太平洋燕山期火成岩与造山过程 30

4.3.1 长期争论的疑难问题 30

4.3.2 岩石学与地球化学上弧火成岩的属性 31

4.3.3 岩石圈与陆壳厚度的估算 31

4.3.4 岩石圈拆沉诱发岩石圈去根作用 33

4.3.5 东部滨太平洋燕山期岩浆活动的成因模型 34

4.3.6 东部滨太平洋燕山期造山带类型与造山过程 36

第五章 大陆裂谷作用与地幔热柱的形成 40

5.1 大陆裂谷岩浆作用 40

5.2 壳幔热结构的扰乱——岩石圈快速热减薄的记录 41

5.3 软流圈埋深及性质 43

5.4 岩石圈的伸展、减薄与上隆 45

5.4.1 岩石圈伸展及其类型 45

5.4.2 伸展类型与岩石圈热减薄的速度 46

5.4.3 岩石圈减薄与上隆 47

5.5 地幔热柱的形成及其结构 49

5.5.1 地幔热柱与亚热柱 49

5.5.2 地幔热柱的形成 50

5.5.3 地幔热柱的结构与形状 51

5.6 岩石圈的飘移与大陆裂谷的扩张 53

5.6.1 热点(或热柱)火山活动的迁移——岩石圈飘移的记录 53

5.6.2 火山岩的侧向对称水平分带——大陆裂谷扩张的记录 54

5.6.3 火山喷发对岩石圈飘移的“铆钉效应” 56

5.7 陆下地幔深部过程及其浅部响应的事件序列 56

第六章 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与大陆动力学 59

6.1 拼合的中国大陆的形成 59

6.1.1 碰撞造山——大陆拼合的主要机制 59

6.1.2 印支期中国东部大陆的拼合 59

6.1.3 燕山期中国主体大陆的拼合 62

6.1.4 中生代山根与岩石圈根的岩石学记录 63

6.2.1 问题的提出 64

6.2 中国大陆三维构造框架的模型 64

6.2.2 双向压入-挤出构造——二维平面构造模型 65

6.2.3 深度维软流圈物质塑性挤压与向东流出模型 66

6.2.4 三维构造模型——大陆根-柱构造及其过程 68

6.2.5 讨论 72

6.3 克拉通块体群的构造效应 72

6.4 陆下地幔动力学 73

6.4.1 火成岩-构造组合大省与地幔对流 73

6.4.2 印支期以来,陆下地幔动力学系统及其演化 73

6.4.3 拆沉的岩石圈在哪里 75

6.4.4 中国大陆三层式壳幔动力学系统 77

6.5 层圈间的相互作用 78

6.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78

6.5.2 超级冷地幔下降流——中国大陆形成以来表壳运动(物理的与化学的)的总动力源 78

6.5.3 大陆根-柱构造——直接控制表壳运动的驱动力子系统 79

6.5.4 岩石圈尺度与表壳尺度的大地构造分区不完全一致的可能原因 80

第七章 某些重要地质问题的讨论 83

7.1 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关键 83

7.2 地球多层对流系统 84

7.2.1 地球多层对流系统的可能性 84

7.2.2 全地幔尺度(一级)对流系统 84

7.2.3 过渡地幔尺度(670km界面以上)(二级)对流系统 84

7.2.4 上地幔尺度(400km界面以上)(三级)对流系统 85

7.3 有泛大洋吗 86

7.4 大陆裂谷作用与大陆分裂(裂解) 87

7.5.3 大陆分裂的放热效应 88

7.5.2 超大陆的隔热效应 88

7.5.1 几个问题 88

7.5 潘基亚(Pangea)与大陆分裂 88

7.5.4 地质记录的检验 89

7.6 与大陆焊接有关的造山带及其分类 90

7.7 陆内造山带岩石圈岩石学结构的类型 91

7.8 青藏-喜马拉雅造山带山体的形态与动力学意义 93

7.9 地壳的性质与壳幔交换 94

7.10 关于全球动力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95

7.10.1 地质过程的事件性(或突发性) 95

7.10.2 未来地球的预测 96

7.10.3 地球层圈间物质与能量的传送与相互作用 96

参考文献 97

索引 103

英文摘要 1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