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共生构建说论纲
共生构建说论纲

共生构建说论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思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0446004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作者在研究中西哲学思想史的基础上,发扬中华易理的基本精神,结合时代特点,由此生发开来创建了“共生构建”的哲学理论。
《共生构建说论纲》目录
标签:共生 构建

目录 1

引言 1

第一节 时代需要新的哲学 1

一 对诸种哲学的概述 1

二 现有哲学的局限 5

三 时代需要新的哲学 8

第二节 不能只用西方哲学尺度衡评当代新哲学 10

一 中西哲学存在根本差异 12

二 消解新哲学构建中的“中学西范”原则,重审现代中国哲学史 25

三 构建融汇整合中西长处的新哲学 30

第三节 新时代的新哲学应是一种最优生存智慧 37

一 新哲学应继承发挥中华易理 38

二 新哲学的忧患意识 41

第一章 从“泰慧文化”到“共生构建说” 45

第一节 “太极图”与“泰慧图” 45

一 “中华第一经”与中华“太极思维” 46

二 中华易理中的“六”与“九” 48

三 “易图”简说 50

四 “易旋涡” 57

五 当代一种新易图 58

六 从“太极图”到“泰慧图” 59

第二节 泰慧图与当代科学 64

一 分形分维呼应泰慧图 65

二 泰慧图是当代宇宙学的缩影图式 68

三 泰慧图与当代科学 70

四 对称和“对称破缺” 73

五 对称派物理学与泰慧图 74

六 “共生”思路与“构建”思路的融合 77

第二章 从“泰慧思、爱、美”到“共生构建说” 79

第一节 泰慧图释意 80

一 泰慧图是“共生构建说”的象征性图徽 80

二 泰慧图释意 83

三 泰慧文化与象数学、“新道家”的原则区别 86

一 泰慧之“思”首趋创新 87

第二节 泰慧之“思” 87

二 泰慧之“思”趋向“共生” 91

第三节 泰慧之“爱” 98

一 高科技时代呼唤“爱” 98

二 中国传统文化指向“爱” 100

三 西方传统文化也指向“爱” 107

四 确立“和爱原理” 112

第四节 泰慧之“美” 113

一 美作为社会文化的“隐态”而存在发展 114

二 作为“真”、“善”统一体的“美” 121

三 美才是异化的真正灭除者 124

第五节 “泰慧思、爱、美”是崭新的文化 128

一 “天、地、人、神”浑然一体 130

二 “泰慧文化”是当代先进文化 133

第三章 “共生构建说”是新时代的哲学 134

第一节 什么是“共生构建说” 134

一 “共生构建说”的内涵 134

二 “共生构建说”是一种哲学 136

第二节 “共生构建说”的哲学定位 137

一 “共生构建说”是整体论的哲学 137

二 “共生构建说”是和谐发展的哲学 139

三 “共生构建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学说 140

一 工业时代对自然和谐的破坏 141

第三节 “共生构建说”产生的社会背景 141

二 人类生存面临威胁后的清醒与呼唤 143

三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和谐共生 144

第四节 “共生构建说”的三个特征 146

一 哲学上的融汇整合性 147

二 科学上的分形分维性 148

三 文艺上的出神入化性 150

第五节 “共生构建说”的时代意义 152

一 “共生构建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152

二 “共生构建说”是一种新的方法论 153

三 “共生构建说”是一种新的价值观 154

一 上帝创世造人的神话教义 156

第一节 宗教神话中自然与人类的创生 156

第四章 从自然创生到共生的世界图景 156

二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157

三 幻想与现实中的“人与世界” 158

第二节 “宇宙”的起源与地球的演化 158

一 大爆炸理论与“宇宙”的起源 158

二 太阳系的形成 160

三 地球的演化 161

第三节 生命的出现与人类的诞生 163

一 原始生命的出现 163

二 生物的进化 164

三 从猿到人 166

第四节 人与自然共生的图景 168

一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原初为浑然一体 169

二 人从自然界的奴隶到自然界的主人 169

三 人与自然界从截然对立到和谐共处 171

第五章 “人类中心主义”的悲剧 172

第一节 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172

一 人类自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 172

二 人应该主宰这个世界 173

三 从主宰到独霸 174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175

一 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 175

二 分解分析的科学思维 176

三 “人是上帝的宝贝”的神学思维 177

第三节 从征服一切到破坏和谐 178

四 物质利益导向的社会思维 178

一 改变生存困境使然 179

二 从利用自然到改造与征服自然 179

三 科学技术的双向效应 180

四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181

第四节 人类对自然家园的背离 182

一 自然本是人类永恒的家园 182

二 城市的产生及其作用 183

三 城市化的趋势和人性的异化 184

四 人类正走向背离自然的悲剧 185

一 以人为主必然伤害万物 186

第五节 “人类中心主义”的悲剧正在上演 186

二 从霸道、奴役到伤害万物的必然性 187

三 科技与工业对自然的伤害 187

四 人走向异化的危险与自然对人的惩罚 188

五 破坏自然环境就是破坏人类生存的可能 189

六 地球危机不是耸人听闻的妄语 190

第六章 世界共生的基本原理 192

第一节 共生的相对原理 192

一 共生的时间相对性 192

二 共生的空间相对性 193

三 共生的条件相对性 193

一 共生的整体性 194

第二节 共生的和谐原理 194

三 共生的协调性 195

二 共生的规律性 195

第三节 共生共荣原理 196

一 共生的互动性 196

二 共生的渗透性 197

三 共生的互利性 197

第四节 共生的方向原理 198

一 共生的多样性 198

二 共生的复杂性 199

三 共生的发展性 200

一 共生的物质统一性 201

第五节 共生统一原理 201

二 共生的历史与具体统一性 202

三 共生的社会实践统一性 202

第七章 “共生构建说”的社会图景(上) 204

第一节 “共生构建说”与社会构架 204

一 什么是社会构架 204

二 共生构建社会和谐 205

第二节 “共生构建说”与股份制经济 206

一 多元共生的股份制是当代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207

二 “共生构建说”与股份制经济的关系 213

一 政治多极化趋势 214

第三节 “共生构建说”与世界多极政治 214

二 “单极”思维的错误 215

三 用“文明对话论”取代“文明冲突论” 216

四 “共生构建说”与多极政治的关系 218

第四节 构建世界和平 219

一 从自然界“协同效应”说起 219

二 中华易理——“共生构建说”——“共生”的人类文明 220

第八章 “共生构建说”的社会图景(下) 221

第一节 “共生构建说”与多元文化 221

一 文化发展的多元性 221

二 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人类性 222

三 基督教文化、儒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相得益彰 223

四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创新 225

第二节 “共生构建说”与文学艺术 226

一 文学艺术是一个类的概念 226

二 多元和谐方是美 227

三 形式多样、流派众多与思想丰富 229

四 共同构筑文学艺术的本质 230

第三节 “共生构建说”与和谐教育 230

一 和谐教育的理念 230

二 和谐教育的目的和方式 231

三 和谐教育的教学过程 233

一 什么是和谐人生 234

第四节 “共生构建说”与和谐人生 234

二 亲情、友情、爱情及和谐人生 236

三 情感与事业的和谐 236

四 物质生活与情感生活的和谐 237

第九章 “共生构建说”的若干启示 239

第一节 用“共生构建说”重新审视世界 239

一 谁之世界 239

二 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 242

三 和谐共生的世界图景 244

第二节 用“共生构建说”重新反思文化 245

一 文化的真谛与价值 245

二 文化的共生与创新 246

三 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之批判 248

第三节 用“共生构建说”解读文明 250

一 文明的基本含义及文明形态的历史沿革 251

二 文明发展的历史性与共时性 251

三 现代文明的多元共生与整合创新 253

第四节 用“共生构建说”理解文学 255

一 传统文学观的局限性 255

二 文学情感主题的主体外延 256

三 普通伦理与文学的普爱精神 257

结语 260

后记 2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