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德麟,汪信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10049629
  • 页数:7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作者立足于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特殊性质和基本特征,着力探索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域不仅指向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而且也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一方面,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来考察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并力求通过对当代实践、科学、哲学的理解和把握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观和哲学观的当代形态;另一方面,作者又立足于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来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并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反思来规范和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全书视野宏大,内容丰富,是哲学学科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的成果。
上一篇:有爱无恐下一篇: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目录

目录 1

序 1

第一编 面向当代实践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发展 3

一、人类实践的现代发展和当代特点 4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产生和发展 16

三、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规定 28

第二章 当代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和谐 40

一、全球问题的哲学透视 40

二、工业技术文明批判 48

三、新技术革命及其启示 58

四、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66

第三章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74

一、全球与局域 74

二、和平与对抗 80

三、发展与改革 87

四、一元与多元 95

五、传统与现代 102

六、人类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107

第四章 人性及其合理实现 114

一、全球视野中的个性问题 114

二、人的本质及其异化 116

三、人的信仰及其危机 122

四、人的道德及其失范 128

五、人权与人道 131

六、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统一 136

第五章 当代实践的主体性条件 140

一、主体需要与利益 140

二、主体能力 150

三、主体思维方式 157

四、主体性中介 166

第二编 面向当代科学 179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及其当代发展 179

一、人类科学的现代发展和当代特点 179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产生和发展 193

三、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规定 206

第七章 当代科学体系中的自然科学 218

一、自然科学的现代发展和当代趋向 218

二、“自然科学是什么”的当代解答 224

三、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237

第八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过程 246

一、人文科学固有的矛盾及其可能性问题 246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类系统和存在方式 252

三、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56

四、维柯:人文科学超出自然科学而诞生 261

五、孔德: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倾向 274

六、马克思: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一门科学 282

第九章 当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302

一、20世纪科学观念的变革 303

二、系统思维 321

三、互补思维 335

第十章 当代科学的功能 349

一、当代科学的认识功能 350

二、当代科学的社会功能 357

三、当代科学的文化功能 368

四、科学的范围与限度 373

第三编 面向当代哲学 379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及其当代发展 379

一、人类哲学的现代发展和当代特点 37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产生和发展 390

三、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本规定 401

第十二章 自然哲学的当代命运 409

一、自然哲学直至当代的发展 409

二、当代自然哲学的主要问题 418

三、当代自然哲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 433

四、自然哲学在当代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439

第十三章 社会历史哲学的当代命运 444

一、社会历史哲学的当代发展 445

二、当代社会历史哲学的主要问题 457

三、当代社会历史哲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 467

四、社会历史哲学在当代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473

第十四章 人的哲学的当代命运 477

一、人的哲学的当代发展 477

二、当代人的哲学的主要问题 484

三、当代人的哲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 496

四、人的哲学在当代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500

第十五章 科学哲学的当代命运 504

一、科学哲学的当代发展 504

二、当代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515

三、当代科学哲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 533

四、科学哲学在当代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539

第十六章 道德哲学的当代命运 544

一、道德哲学的当代发展 544

二、当代道德哲学的主要问题 553

三、当代道德哲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 559

四、道德哲学在当代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563

第十七章 宗教哲学的当代命运 567

一、宗教哲学的当代发展 567

二、当代宗教哲学的主要问题 577

三、当代宗教哲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 586

四、宗教哲学在当代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595

第十八章 艺术哲学的当代命运 605

一、艺术哲学的当代发展 606

二、当代艺术哲学的主要问题 618

三、当代艺术哲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 628

四、艺术哲学在当代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634

第十九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发展 639

一、哲学的民族化与民族哲学的世界化 640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点 646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进程 656

第四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反思 669

第二十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 66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66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造成的根本变革 67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 684

第二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 69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实质、动力和形式 695

二、苏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702

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711

四、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720

第二十二章 面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诘难与挑战 73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问题 73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问题 73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问题 742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问题 746

第二十三章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749

一、强化民族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750

二、强化世界意识,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世界化 755

三、强化人类意识,自觉捍卫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7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