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古代戏曲论坛
古代戏曲论坛

古代戏曲论坛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敢,杨胜生编
  • 出 版 社:澳门:澳门文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993748110
  • 页数:449 页
图书介绍:
《古代戏曲论坛》目录
标签:戏曲 论坛

第一辑(主持人吴敢) 1

1999年第1期(总第1期,1999年1月2日) 1

《赵氏孤儿》剧目研究与古代戏曲选本 1

《乐府遏云》探秘 4

《风月(全家)锦囊》的原貌 7

善美生于所尚——古代戏曲选本问题断想 11

古代戏曲选本的价值 14

1999年第8期(总第8期,1999年8月7日) 17

姚燮与《今乐府选》 17

明传奇流派与《六十种曲》 21

《顾曲斋元人杂剧选》审视 24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说略 27

我的《思凡》研究 31

1999年第16期(总第16期,1999年12月30日) 34

傩词与明代傩戏演出礼资 34

汲古阁本与富春堂本《白兔记》版本缺憾 38

礼教的叛逆与复归——李亚仙、郑元和故事的嬗变思考 41

《琵琶记》:从民间到庙堂 45

江苏省古代戏曲研讨会综述 49

2000年第1期(总第17期,2000年1月13日) 52

传递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接力棒 52

齐如山的“发现” 55

多元化多层面地开展戏曲史的研究 58

治曲杂识 61

戏曲史研究漫议 64

2000年第2期(总第18期,2000年2月17日) 67

《白兔记》现存版本的承继关系 67

《雷峰塔》传奇流变考述 70

论明清剧作中的杜默现象 74

读曲札记二则 77

2000年第8期(总第24期,2000年8月17日) 81

《宝剑记》声腔管窥 81

曲苑之奇葩 言情之妙品——《绿牡丹》特异性小议 84

言情诗文与言情剧 87

叶小纨及其杂剧《鸳鸯梦》 90

也谈傩词与傩戏礼资 93

2001年第14期(总第30期,2001年2月13日) 97

民初的三部戏曲史著作 97

加强20世纪戏曲学术史研究 100

戏曲史研究的新动向 103

“外来之观念”与20世纪古典戏曲研究 106

戏曲史研究应走向多元 109

用戏剧符号学析《西园记》的结构 112

第二辑(主持人吴新雷) 112

1999年第2期(总第2期,1999年1月23日) 112

西施的沉浮 115

李卓吾评批的《三刻五种传奇》 117

《审音鉴古录》的道光本和咸丰本 119

1999年第9期(总第9期,1999年8月25日) 122

《秣陵春传奇》的创作年代 122

《狮吼记》对《醒世姻缘传》的影响 124

刘墉(罗锅)手书《观剧》诗 126

“反恨”与“补天” 129

黄人:戏曲史研究的拓荒者之一 131

1999年第15期(总第15期,1999年12月25日) 131

关汉卿已佚杂剧简论 133

《梧桐雨》杂剧的抒情性 135

叶小纨和她的《鸳鸯梦》杂剧 138

2000年第3期(总第19期,2000年3月16日) 141

清世祖的昆曲情缘 141

昆艺生辉 兰苑流芳——《中国昆剧大辞典》题序 144

汤显祖的戏曲二度创作理论 151

“南北曲合套”与“南北调合腔”辨 154

《姑妄言》中描写的昆腔戏 157

2000年第9期(总第25期,2000年9月14日) 157

《桃花扇》的木刻本 159

《救风尘》中赵盼儿的典型形象 164

唐英剧作的艺术特征 167

明杂剧《月下老定世间配偶》考述 170

第三辑(主持人齐森华) 172

1999年第3期(总第3期,1999年2月25日) 172

由争辩求共识——关于戏曲史研究的断想 172

咏剧诗歌的价值 176

中外杨贵妃之异同 180

古典戏曲与儿童剧 182

戏曲评点研究之检讨 186

1999年第10期(总第10期,1999年10月27日) 189

舞台形制与戏曲特征 189

运城三路里村三官庙戏台的断代问题 193

戏曲文物的历史研究价值 198

江浙的水乡舞台 203

2000年第4期(总第20期,2000年4月13日) 205

《牡丹亭》的折子戏 205

明清折子戏的成因 208

家乐与折子戏 212

戏曲选本《缀白裘》及其文献价值 215

折子戏与表演艺术 219

2000年第10期(总第26期,2000年10月12日) 222

明清徽州戏曲文化 222

徽州民间仪式戏剧 227

徽州“二汪” 230

《燕乐考原》版本源流及陈澧批校本 233

第四辑(主持人么书仪) 237

1999年第4期(总第4期,1999年3月20日) 237

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戏剧文化 237

清代宫廷大戏的产生及特点 240

清宫外戏始于康熙说 244

1999年第11期(总第11期,1999年11月4日) 247

读关汉卿《望江亭》札记 247

是否有两个朱素臣? 252

张凤翼和《琵琶记》 254

梁辰鱼“中恶语”辨 258

汤显祖和澳门 261

2000年第5期(总第21期,2000年5月11日) 263

清代“升平署”的月令戏 263

《昇平宝筏》在清代宫廷里缘何受青睐? 266

近代地方戏形成与戏剧起源 270

近代曲家考辨(二则) 273

2000年第11期(总第27期,2000年11月16日) 278

说晚清的“堂子” 278

韩国纪行文中的清宫演剧 280

《思凡》与《僧尼会》的来龙去脉 283

近代曲家考辨——《清代戏曲史》若干问题的辨析之一 287

梨园公会浅考 292

第五辑(主持人郑传寅) 295

1999年第5期(总第5期,1999年4月17日) 295

暴露和重构——浅析元杂剧悲剧 295

令人泣下: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追求 298

中国古典悲剧的情感结构 303

中国古典悲剧之伦理特征与哲理意蕴 307

1999年第12期(总第12期,1999年11月12日) 311

鬼戏的喜剧性 311

中国古典喜剧的再认识 315

烛照吝啬鬼的丑恶灵魂——《看钱奴》、《吝啬鬼》人物形象比较 319

唐明皇设置“教坊”的历史意义 323

2000年第6期(总第22期,2000年6月15日) 327

试论《南柯记》的荒诞特征 327

《牡丹亭》石道姑形象刍议 331

对情“持转易之关”与晚明对新理性的渴求 334

作为艺术整体的“临川四梦” 338

2000年第12期(总第28期,2000年12月14日) 342

山林钟鼎俱无味——《王粲登楼》所体现的文化困境 342

借他人酒杯 浇自己块垒 345

《倩女离魂》的艺术构思与戏剧性强化 348

跌宕起伏 大喜大悲——《倩女离魂》叙事节奏探析 352

《梅香》与《西厢记》的差距 355

第六辑(主持人周育德) 358

1999年第6期(总第6期,1999年5月30日) 358

《鸾啸小品》著录小议 358

昆曲人才群落与吴门曲派 361

漫谈陈继儒的《牡丹亭题词》 364

1999年第13期(总第13期,1999年12月9日) 369

清代宫廷的“节戏” 369

净明道与戏曲 373

失节之痛——吴伟业传奇论 376

“一代文学说”与中国戏曲 380

文人自白剧 383

1999年第14期(总第14期,1999年12月16日) 386

“小青热”的兴起与晚明文人“创调” 386

从题剧词看杨恩寿的人生观 389

对古代戏曲几条注释的商榷 392

第七辑(主持人黄天骥) 395

1999年第7期(总第7期,1999年7月1日) 395

元曲的“蒜酪味”和“蛤蜊味” 395

明代杂剧界说 399

关汉卿对英雄的特殊理解 403

元代北杂剧之旦本末本与男女主唱演员 408

第八辑(主持人黄仕忠) 413

2000年第7期(总第23期,2000年7月13日) 413

车王府曲本藏本数量及分布 413

车王府曲本与民众的人生理想 415

关于车王府曲本 419

车王府戏曲与花部乱弹的兴盛 423

车王府曲本的抄录年代 426

2001年第13期(总第29期,2001年1月11日) 430

谈红黑颜色崇拜与戏曲红黑脸谱人物 430

秧歌舞队的名称起源年代 433

从跳加官看“跳”戏的舞步来源 436

元人杂剧的时空观 439

傀儡·郭公·高纬 443

说北曲杂剧的“丑” 445

追求事业的进展与寻取价值的实现——代结刊词 吴敢 4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