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蓝红星编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4133387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对中国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客观把握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贫困特征以及致贫因素;接着,对民族地区贫困空间分布动态演进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新时期民族地区贫困空间集聚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和研究;同样,对新时期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另一个重点——贫困代际传递进行研究;最后,结合新时期民族地区反贫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目录

第1章 导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5

1.3 研究目标 7

1.4 研究思路 8

1.5 研究内容 9

1.5.1 研究的空间范围及概况 9

1.5.2 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10

1.6 研究方法 13

1.6.1 文献检索和阅读 13

1.6.2 田野调查 13

1.6.3 计量经济学方法 14

1.6.4 比较分析方法 14

1.7 研究的困难及可能的创新 14

1.7.1 研究的困难 14

1.7.2 可能的创新 15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16

2.1 贫困的一般研究 16

2.1.1 贫困概念的演进 16

2.1.2 贫困的衡量标准 25

2.1.3 中国农村贫困线的确定步骤及方法 29

2.1.4 中国农村贫困线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33

2.2 民族地区的贫困研究 37

2.2.1 民族地区的界定 37

2.2.2 民族地区的贫困类型 38

2.2.3 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 39

2.2.4 民族地区贫困的致贫因素 40

2.2.5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对策研究 41

2.3 小结 43

第3章 新时期民族地区贫困的一般考察 45

3.1 民族地区贫困的概况 45

3.1.1 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 45

3.1.2 民族八省区的贫困状况 46

3.1.3 民族自治地方的贫困状况 49

3.1.4 少数民族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贫困状况 50

3.1.5 民族地区的多维贫困(MPI)状况 52

3.2 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 55

3.2.1 贫困空间分布广泛且特困地区呈集中连片状 55

3.2.2 贫困程度深且脱贫人口易返贫 57

3.2.3 人口较少民族与特困少数民族高度耦合 60

3.2.4 减贫速度下降、剩存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加 61

3.2.5 收入之外的多维贫困现象突出 62

3.3 民族地区贫困的致贫因素分析 64

3.3.1 外部环境因素 64

3.3.2 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水平低 69

3.3.3 民族地区农民的人力资本较低 75

3.4 小结 87

第4章 民族地区贫困的空间集聚 89

4.1 我国贫困空间分布的动态演进 89

4.1.1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贫困空间分布(1979~1985年) 89

4.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贫困空间分布(1986~1993年) 91

4.1.3 扶贫攻坚时期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1994~2000年) 97

4.1.4 21世纪初期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2001~2010年) 99

4.2 新时期民族地区贫困空间集聚的类型分析 104

4.2.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104

4.2.2 边境贫困带 107

4.2.3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 110

4.2.4 牧区——易忽视的贫困空间 111

4.3 小结 119

第5章 民族地区的慢性贫困问题 122

5.1 慢性贫困:一般性研究 122

5.1.1 慢性贫困的起源及其发展 122

5.1.2 慢性贫困的特征 124

5.1.3 慢性贫困的成因 126

5.2 贫困代际传递 127

5.2.1 慢性贫困与贫困代际传递 127

5.2.2 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分析 128

5.3 贫困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以四川大小凉山彝区为例 135

5.3.1 大小凉山彝区贫困概况 135

5.3.2 数据来源与分析 136

5.3.3 基于Probit模型的村级贫困决定因素分析 141

5.3.4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慢性贫困实证分析 145

5.3.5 大小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解释 147

5.4 小结 154

第6章 民族地区的妇女贫困问题 156

6.1 多维度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的妇女贫困 156

6.1.1 民族地区妇女的收入贫困 156

6.1.2 民族地区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贫困 158

6.1.3 民族地区妇女地位的贫困 160

6.1.4 民族地区妇女生存健康的贫困 161

6.1.5 主体性缺失下的民族地区妇女贫困 162

6.2 民族地区妇女贫困的因素分析 164

6.2.1 少数民族地区妇女贫困的制度和背景解释 164

6.2.2 政府的反贫困行动对社会性别问题敏感度较低 165

6.2.3 政府实施的反贫困项目很难关注到女性的利益和愿望 166

6.2.4 针对少数民族妇女的扶贫行动缺乏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 166

6.3 性别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妇女反贫困政策分析 168

6.3.1 妇女反贫困行动中的政府角色 168

6.3.2 新时期妇女反贫困的主要政策 171

6.4 小结 175

第7章 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的演变历程及绩效评价 176

7.1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历程 176

7.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1949~1977年) 177

7.1.2 农村体制改革推动的反贫困阶段(1978~1985年) 178

7.1.3 高经济增长下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8年) 179

7.1.4 新贫困标准下的开发式扶贫阶段(2009年至今) 181

7.2 中国农村反贫困的主要政策 183

7.2.1 组织保障政策 184

7.2.2 目标瞄准政策 184

7.2.3 政府投入政策 185

7.2.4 产业化扶贫开发政策 186

7.2.5 减轻负担政策 187

7.2.6 社会扶贫政策 188

7.2.7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190

7.2.8 国际合作政策 194

7.2.9 人力资本开发政策 194

7.3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特殊政策 196

7.3.1 放宽标准,扩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范围 197

7.3.2 扶贫资金和物资重点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倾斜 198

7.3.3 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困难,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199

7.3.4 组织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少数民族地区 201

7.3.5 同国际社会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开发合作 202

7.4 少数民族农户的改善——中国贫困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的实践 204

7.4.1 中国贫困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简介 204

7.4.2 项目区少数民族概况 205

7.4.3 少数民族农户的收入和消费 205

7.4.4 少数民族农户的生活条件 208

7.4.5 少数民族农户的社会参与和儿童入学 211

7.5 小结 215

第8章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216

8.1 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 216

8.1.1 贫困规模依然庞大 216

8.1.2 贫困空间集中连片分布特征突出,贫困程度深 217

8.1.3 扶贫边际效应递减,脱贫难度加大 218

8.1.4 边际区位分布,生态环境愈来愈脆弱 219

8.1.5 因灾致贫返贫现象严重 220

8.1.6 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面积大 221

8.2 新时期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223

8.2.1 反贫困战略转型的视角 223

8.2.2 摆脱空间贫困陷阱的视角 228

8.2.3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视角 235

8.2.4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社会性别视角 239

8.3 小结 241

附录 244

附录一 四川大小凉山彝区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244

附录二 四川大小凉山彝区入户调查问卷 246

附录三 调查样本所在县贫困状况统计表 248

附录四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纪要 251

参考文献 263

致谢 27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