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单炜等编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767577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崩塌、岩堆、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震、砂土地震液化、渗透变形等方面论述了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护措施。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崩塌与岩堆 1

第一节 崩塌 1

一、崩塌的概念 1

二、崩塌形成的条件 1

三、崩塌的防治 3

第二节 岩堆 5

一、岩堆的概念及主要组成物质 5

二、岩堆的工程地质特征 5

三、岩堆的分类 6

四、岩堆的处理原则 7

一、滑坡的形态 9

第二节 滑坡的形态及分类 9

第一节 引言 9

第二章 滑坡 9

二、滑坡的分类 11

第三节 滑坡的发育过程及认识方法 12

一、滑坡的发育过程 12

二、滑坡的认识方法 14

三、滑动面的研究 16

第四节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9

一、岩土类型和性质 20

二、岩体结构及地质构造 20

三、地形地貌条件 21

四、水的作用 21

五、地震 23

一、定性分析 24

第五节 斜坡稳定性分析 24

二、定量分析 33

三、土坡稳定分析的几个问题 57

第六节 滑坡的预测、预报 60

一、滑坡的预测 60

二、滑坡的预报 62

第七节 滑坡的防治 65

一、工程地质勘测要点 65

二、防治原则 65

三、防治措施 66

第三章 泥石流 69

第一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69

一、地形条件 69

二、地质条件 70

三、气象水文条件 71

第二节 泥石流的分类 71

一、按泥石流物质成分分类 71

二、按泥石流物质状态分类 71

三、按泥石流域的形态特征分类 72

第三节 泥石流的分类特征 72

一、泥石流的密度 72

二、泥石流的结构 72

三、泥石流的流态 75

四、泥石流的直进性 75

五、泥石流的脉动性 75

第四节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 76

一、泥石流空间预测 76

二、泥石流时间预报 77

三、泥石流基本特征的确定 78

四、泥石流爆发危险度的判定 80

第五节 泥石流的防治 81

一、泥石流勘测要点 81

二、泥石流的防治原则 81

三、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82

第四章 岩溶(喀斯特) 85

第一节 岩溶的主要形态、形成条件和发育分布规律 85

一、岩溶的主要形态 85

二、岩溶形成的条件 87

三、岩溶的发育与分布规律 88

第二节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90

一、碳酸盐岩岩性的影响 90

三、地形地貌的影响 91

二、气候的影响 91

四、地质构造的影响 92

五、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93

第三节 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 95

一、岩溶地基变形破坏的主要形式 95

二、地表塌陷成因及分布特征 95

三、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97

四、岩溶地基稳定性定量分析 98

第四节 岩溶地基的防治 100

一、勘测要点 100

二、选线原则 100

三、防治措施 101

二、地震的成因类型 102

一、地震的概念及危害 102

第一节 地震的概念及成因分类 102

第五章 地震 102

第二节 震源、震中及地震波 104

一、震源与震中 104

二、地震波及其传播 105

第三节 地震的震级与地震烈度 106

一、地震震级 107

二、地震烈度 107

三、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109

第四节 地震效应及建筑场址的选择 110

一、振动破坏效应 110

二、地面破坏效应 114

四、建筑场地的选择 115

三、斜坡破坏效应 115

第六章 砂土地震液化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第二节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118

第三节 影响砂土地震液化的因素 120

一、土的类型及性质 120

二、饱和砂土的埋藏分布条件 122

三、地震动的强度及历时 122

第四节 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 125

一、标准贯入击数法 125

二、剪应力对比法 125

三、综合指标法 127

第五节 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 128

一、振冲法 128

三、强夯法 130

二、排渗法 130

四、爆炸振密法 131

五、板桩围封法 131

六、换土 131

七、增加盖重 131

第七章 渗透变形 132

第一节 概述 132

一、渗透变形的概念及工程危害 132

二、渗透变形的类型及特点 133

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 134

一、渗流的动水压力及临界水力梯度 134

二、影响土的抗渗强度因素——结构特征 135

一、判断渗透变形的可能性及类型 139

第三节 渗透变形的预测 139

二、确定坝基各点的实际水力梯度 140

三、确定临界水力梯度和允许水力梯度 142

第四节 渗透变形的防治 144

一、建筑物基坑及地下巷道施工时流砂的防治措施 145

二、抽水井防止管涌措施 146

三、水工建筑物(土石坝)防治渗透变形的措施 146

第八章 冻土 149

第一节 多年冻土的概念 149

一、多年冻土 149

二、多年冻土的上限和下限 149

三、多年冻土的分类 150

四、多年冻土地区的类型 151

五、多年冻土地区的地下水 151

六、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 152

第二节 冻土的工程性质与工程分类 153

一、冻土的工程性质 153

二、冻土的工程分类 157

第三节 多年冻土地区的特殊筑路问题 160

一、厚层地下冰 160

二、冰丘和冰椎 161

三、热融滑坍与热融沉陷 162

四、冻胀与翻浆 163

五、沼泽与沼泽化湿地 164

第四节 冻土上限深度的确定积多年冻土地区的选线原则 164

一、冻土上限深度的确定方法 164

二、多年冻土地区的选线原则 165

第一节 软土的形成 167

第九章 软土 167

第二节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168

一、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 168

二、透水性低 169

三、高压缩性 169

四、抗剪强度低 169

五、触变性 170

六、流变性 170

第三节 软土地基的计算 173

一、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173

二、软土地基的变形计算 175

第四节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176

一、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 177

二、袋装砂井法 183

三、塑料排水板法 198

四、夯实扩底灌注桩法 203

五、粉喷桩法 217

六、挤密桩法 232

七、土工合成材料处理软土地基 240

八、固化土的原理及其应用 249

九、强夯法 254

十、反压护道法 265

第十章 膨胀土 266

第一节 膨胀土的特性 267

一、野外特征 267

二、矿物成分 268

三、物理、力学特性指标 268

四、主要工程特性指标 268

五、影响胀缩变形的因素 270

二、建筑物变形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73

第二节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变形 273

一、建筑物的变形 273

第三节 膨胀土场地与地基的评价 274

一、膨胀土判别 274

二、膨胀土的膨胀潜势 274

三、膨胀土的建筑场地 275

四、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 275

第四节 膨胀土地基计算 275

一、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 275

二、地基土的收缩变形量 276

三、地基土的胀缩变形量 277

四、膨胀土地基承载力 277

三、桩基础 278

二、砂石垫层 278

第五节 膨胀土地基处理 278

五、膨胀土地基变形量 278

一、换土垫层 278

四、其他方法 279

第十一章 湿陷性黄土 280

第一节 黄土的湿陷性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 280

一、湿陷性黄土的特性 280

二、湿陷性黄土的分区 280

三、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80

四、黄土地层的划分 281

五、黄土湿陷性的原因 281

第二节 黄土湿陷性的测定方法 282

一、室内浸水侧限压缩试验 282

二、现场注水载荷试验 283

一、黄土湿陷性判别 284

三、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284

第三节 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 284

二、建筑场地的湿陷类型 285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285

第四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计算 287

一、地基承载力 287

二、黄土地基沉降计算 289

第五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290

一、建筑物的类别 290

二、建筑工程的设计措施 291

三、各类建筑对地基处理的要求 291

四、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292

参考文献 2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