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泥石流研究
中国泥石流研究

中国泥石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康志成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38007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泥石流灾害防治、泥石流调查和观测研究的基本成果,也是中国近40年泥石流特征、性质和基本规律的是录。他的内容包括泥石流的形成、形成过程、形成模式、运动、动力、物质特征及防治体系,对于泥石流的防治和风险管理有借鉴作用。
《中国泥石流研究》目录

1.1 泥石流的命名 1

1.2 泥石流的概念 1

1.2.1 前苏联 1

1.2.2 日本沙防学会 1

第1章 泥石流的基本概念 1

1.2.3 英国地质学会工程组 2

1.2.4 美国地质调查局 2

1.2.5 阿尔卑斯山地周边国家(法、瑞、意、德、奥地利等国) 2

1.2.6 中国研究者的看法(按年代排序) 2

1.3 泥石流定义评述 3

1.3.1 泥石流研究特点 3

1.3.2 泥石流研究问题 4

2.1.2 突发性灾害 5

2.1.3 群发性灾害 5

2.1 泥石流的灾害特点 5

2.1.1 常发性灾害 5

第2章 中国泥石流灾害 5

2.1.4 同发性灾害 6

2.1.5 转发性灾害 6

2.2 泥石流的危害 6

2.2.1 泥石流对城镇的危害(照片2.1,2.2) 7

2.2.2 泥石流对交通的危害 7

2.2.3 泥石流对矿山的危害 8

2.2.4 泥石流对农田的危害(照片2.11) 8

2.2.5 泥石流对江河的危害(照片2.12,2.13,2.14) 8

2.2.6 泥石流对环境的影响 9

2.3 泥石流灾害评估 9

2.3.1 泥石流灾情估计 9

2.3.2 泥石流灾害环境评估 10

3.1 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泥石流分类 16

3.1.1 按沟谷地貌持征的分类 16

3.1.2 按水源条件的分类 16

3.1.3 按土源条件的分类 16

第3章 泥石流的分类 16

3.1.4 按发展历史的分类 18

3.1.5 按发育阶段的分类 18

3.1.6 按发生频率的分类 18

3.1.7 按规模大小的分类 19

3.1.8 按力源条件的分类 19

3.1.9 按运动流态的分类 19

3.2 泥石流分类的初步研究 20

3.2.1 按运动和岩土类型的分类 20

3.1.10 按运动流型的分类 20

3.2.2 按泥石流性质的分类 21

第4章 中国泥石流的分布 23

4.1 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23

4.1.1 地形阶梯两个过渡地带 23

4.1.2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高原及边缘山区 23

4.1.3 强烈切割的河谷地带 23

4.2 泥石流的分布特点 24

4.2.1 沿深切割地貌屏障迎风坡密集分布 24

4.2.2 沿强烈地震带成群分布 24

4.2.3 沿深大断裂带集中分布 24

4.2.4 沿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带分布 24

4.3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表说明 24

4.3.1 泥石流分布特征表 24

4.4.1 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区 25

4.3.2 泥石流分布图 25

4.4 中国几个主要泥石流分布区 25

4.4.2 云南大盈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区 27

4.4.3 甘肃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区 30

4.4.4 四川安宁河谷泥石流分布区 32

4.4.5 渭河谷地泥石流分布区 32

4.4.6 川藏公路沿线泥石流分布区 34

4.4.7 香港特区山泥倾泻分布区 34

第5章 泥石流的形成 38

5.1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38

5.1.1 地质条件 38

5.1.2 地形条件 40

5.1.3 降水条件 41

5.2.1 地理环境因子 42

5.2 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42

5.2.2 地理人类社会因子 43

5.3 泥石流形成因子的分析 43

5.3.1 泥石流发生的缓变和急变因子 43

5.3.2 泥石流发生的激发条件 44

5.3.3 用泥石流因子来综合评估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45

5.3.4 用泥石流形成条件评估泥石流产生的可能性 46

5.3.5 利用降雨因子对泥石流发生进行预测的研究 47

5.4 泥石流形成的规模研究 50

5.4.1 泥石流流量 50

5.4.2 蒋家沟泥石流流量研究 53

5.4.3 泥石流总量研究 55

5.5 泥石流形成模式 56

5.5.1 两种启动模式概述 56

5.5.2 水动力模式的起动研究 58

5.5.3 土力模式各阶段运动力学分析 59

本章小结 62

第6章 泥石流的地质、地貌及地理环境特征 63

6.1 沟谷和坡面泥石流的形态特征 63

6.1.1 沟谷泥石流形态 63

6.1.2 坡面泥石流形态 64

6.2 地质历史时期的泥石流活动 66

6.2.1 古泥石流的活动 67

6.2.2 古泥石流的堆积特征 68

6.2.3 古泥石流活动期的划分 70

6.3 泥石流动力地质作用 71

6.3.1 泥石流快速的塑造作用 71

6.3.2 泥石流的磨蚀和刻蚀作用 72

6.4.1 泥石流沟谷的多年变化 74

6.3.3 泥石流的冲撞作用 74

6.4 泥石流沟谷的演变 74

6.4.2 泥石流沟谷的年际变化 75

6.4.3 一次泥石流过程中的沟谷冲淤变化 77

6.5 泥石流沉积作用 78

6.5.1 泥石流堆积扇 78

6.5.2 泥石流堆积作用对河流的影响 84

6.5.3 泥石流的沉积形态和结构 85

6.6 泥石流堆积物的工程物理力学性质 90

6.6.1 泥石流堆积物的物理特征 90

6.6.2 泥石流堆积物的力学特征 93

6.7 泥石流的地理环境变迁 96

6.7.1 泥石流灾害环境的形成条件 97

6.7.2 泥石流灾害环境的产生和发展 98

6.7.3 泥石流灾害环境的状况 99

6.7.4 泥石流灾害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100

6.7.5 泥石流灾害环境治理效果评估 100

本章小结 101

第7章 泥石流的物性特征 103

7.1 泥石流的物性概述 103

7.2 泥石流的浓度特征 103

7.2.1 天然输送浓度 103

7.2.2 沉积稳定浓度 105

7.2.3 以沉积稳定浓度值为主要指标的泥石流分类 110

7.2.4 泥石流形成的浓度变化 110

7.2.5 泥石流结构系数的理论意义 112

7.3 泥石流固体物质组成特征 114

7.3.1 各类泥石流的物质组成直方图 114

7.3.2 各类泥石流的物质组成的概率累积频率曲线 118

7.3.3 泥石流固体物质粗细分界粒径的确定 119

本章小结 122

第8章 泥石流的流变特征 124

8.1 泥石流浆体的黏滞系数 124

8.1.1 影响浆体黏滞系数的因素 124

8.1.2 关于黏滞系数的计算方法 126

8.2 泥石流浆体的屈服应力 130

8.2.1 影响浆体屈服应力的主要因素 130

8.2.2 宾汉体极限剪应力的统一表达式 131

8.3 泥石流原体实验与计算比较 133

8.4 泥石流的静力特征 134

8.4.1 泥石流体的浮托力 134

8.4.2 泥石流的静压力 137

本章小结 138

9.1 泥石流的流态 139

9.1.1 泥石流运动研究的概况 139

第9章 泥石流的运动特征 139

9.1.2 泥石流流态研究 140

9.1.3 泥石流流态分类 142

9.1.4 泥石流流态判据浅析 143

9.2 泥石流运动特征 146

9.2.1 泥石流运动形态类型 146

9.2.2 一次泥石流运动过程特征 149

9.2.3 一阵泥石流运动特征 152

9.3 泥石流运动机理分析 154

9.3.1 泥浆中黏粒含量及其分类 155

9.3.2 运动模式 156

9.4.1 黏性泥石流流速分布特点 159

9.3.3 运动特征分类 159

9.4 泥石流运动速度 159

9.4.2 黏性泥石流阻力及其特点 162

9.4.3 泥石流运动要素的量纲分析 167

9.4.4 我国泥石流流速研究综述 169

本章小结 176

第10章 泥石流的动力特征 177

10.1 泥石流的冲淤特征 177

10.1.1 天然沟道泥石流的冲淤特征 177

10.1.2 人工沟道的冲淤变化 178

10.2 泥石流的冲压力 181

10.2.1 泥石流冲击力的研究 181

10.2.2 泥石流冲压力计算方法 182

10.4 泥石流的爬高和冲起 184

10.3 泥石流弯道超高 184

本章小结 185

第11章 泥石流侵蚀与输移特征 186

11.1 泥石流流域的侵蚀作用 186

11.1.1 侵蚀方式概述 186

11.1.2 侵蚀量的分析 187

11.1.3 侵蚀速度分析 188

11.2 泥石流的搬运作用 189

11.2.1 连续悬浮搬运 190

11.2.2 悬移跳跃搬运 190

11.2.3 间断推移搬运 190

11.3 泥石流的输移作用 190

11.3.1 泥石流含沙量的演变过程 191

本章小结 193

11.3.2 泥石流输沙特性 193

第12章 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195

12.1 泥石流的防治对策概述 195

12.2 泥石流的防治体系 195

12.2.1 治理体系 198

12.2.2 防护体系 198

12.2.3 预防体系 199

12.2.4 预报体系 200

12.2.5 警报体系 200

12.2.6 其他防范措施 202

12.3 泥石流综合治理典型实例 202

12.3.1 黑沙河泥石流综合治理 203

12.3.2 大桥河泥石流综合治理 203

12.3.4 老干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205

12.3.3 东川后山4条泥石流沟的综合治理 205

12.3.5 陆王沟和于溪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206

12.3.6 浑水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206

12.3.7 南坪县城后山泥石流综合治理 206

12.3.8 盐井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207

12.3.9 火烧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207

12.3.10 南小河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208

12.3.11 田寺东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209

12.3.12 香港雷普街后山泥石流综合治理 210

12.4 泥石流局部防护工程典型实例 210

12.4.1 排洪道典型工程 210

12.4.4 格栅坝典型工程 211

12.4.6 香港防治山泥倾泻的四种典型工程 211

12.4.5 泥石流治理的其他典型工程 211

12.4.3 拱基坝典型工程 211

12.4.2 梯级坝典型工程 211

附录 泥石流观测站的研究 212

1.泥石流观测研究概述 212

2.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的观测研究 213

2.1 泥石流的发生频率 213

2.2 流域特征 214

2.3 固体物质补给调查 220

2.4 泥石流爆发与运动记实 221

2.5 蒋家沟泥石流观测史及主要观测成果 222

3.甘肃武都地区的泥石流观测研究 240

4.云南大盈江浑水沟泥石流观测研究 243

4.1 浑水沟泥石流运动特征 244

4.2 浑水沟泥石流运动要素观测研究 245

小结 248

主要参考文献 2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