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ROSE对象建模方法与技术
ROSE对象建模方法与技术

ROSE对象建模方法与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智学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1112457X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
《ROSE对象建模方法与技术》目录

编者的话 1

前言 1

第1章 软件与建模语言的发展史 1

1.1 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历史 1

1.2 语言探究 1

目录 1

1.2.1 人类语言 2

1.2.2 数学语言 2

1.2.3 计算机语言 3

1.2.4 系统建模语言 3

1.3 软件的发展历史 4

1.3.1 软件危机 4

1.4 建模语言的产生 5

1.4.1 需求鸿沟 5

1.3.3 软件工程工具 5

1.3.2 软件工程危机 5

1.4.2 建模语言 6

1.4.3 对象建模语言 6

1.4.4 统一建模语言与国际对象管理组织 7

1.5 习题 7

第2章 对象的基本概念 8

2.1 面向对象 8

2.1.1 什么是面向对象 8

2.1.2 为什么要面向对象 9

2.1.3 面向对象方法与传统软件方法之间的区别 10

2.2 对象与类 12

2.2.1 对象 13

2.2.2 类与实例 14

2.2.3 对象建模 15

2.3 对象职责 16

2.3.1 对象属性 17

2.3.2 对象服务 20

2.3.3 对象关联 25

2.4 抽象与继承 28

2.4.1 抽象 28

2.4.2 继承 29

2.5 封装与信息隐蔽 30

2.5.1 传统的封装与信息隐蔽 30

2.5.2 面向对象的封装与信息隐蔽 31

2.6 多态 31

2.6.1 多态的概念 31

2.6.2 面向对象的多态概念 32

2.7.2 消息机制描述 34

2.7.1 消息机制 34

2.7 信息交流 34

2.7.3 消息结构 35

2.8 复用 36

2.9 面向对象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36

2.9.1 早期方法 37

2.9.2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37

2.9.3 信息建模方法 37

2.9.4 面向对象方法 37

2.10 习题 38

第3章 ROSE技术 42

3.1 RATIONAL ROSE概要 42

3.1.1 ROSE简介 42

3.1.2 ROSE与其他建模语言的关系 42

3.1.3 ROSE使用简 43

3.2 类图(Class Diagram) 45

3.2.1 类(Class) 46

3.2.2 关联(Association) 49

3.2.3 概括(Generalization) 51

3.2.4 聚合(Aggregation) 52

3.2.5 链接属性(Link Attribute) 52

3.2.6 依赖或实例化(DependencyorInstantiates) 52

3.2.7实现(Realizes) 53

3.3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 54

3.3.1 用例分析 54

3.3.2 角色(Role) 54

3.3.3 用例(Usecase) 57

3.3.4 情景描述(Scenario) 60

3.3.5 活动框图(Activity Diagram) 61

3.4 交互图(Interaction Diagram) 63

3.4.1 对象(Object) 64

3.4.2 消息(Message)与描述(Script) 65

3.4.3 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 66

3.4.4 协作图(CollaborationDiagram) 68

3.5 状态图(Statechart Diagram) 69

3.5.1 状态图的概念及处理 69

3.5.2 嵌套状态 71

3.5.3 状态的活动 71

3.5.4 状态的进入和退出动作 71

3.6 包(Package) 72

3.6.1 包对类的封装方法 72

3.6.2 ROSE对包的处理 73

3.6.3 包依赖性 73

3.7.1 组件图的基本要素 74

3.7 组件与部署视图(Component DeploymentView) 74

3.7.2 部署图的基本要素 76

3.8 用Rational ROSE生成代码和逆向工程 79

3.8.1 生成代码 79

3.8.2 逆向工程 80

3.9 三层结构方法(Three-tier Architecture Approach) 81

3.10 习题 82

第4章 建立对象模型 85

4.1 Rational统一过程 85

4.1.1 RUP方法的背景 85

4.1.2 RUP生命周期 87

4.1.3 核心工作流 90

4.1.4 RUP过程中的建模 93

4.2 需求分析 94

4.2.1 需求获取 95

4.2.2 角色及用例 97

4.2.3 用例分析 99

4.3 系统静态分析 102

4.3.1 寻找对象 102

4.3.2 描述对象属性 106

4.3.3 描述对象之间的关联 108

4.4 系统动态分析 112

4.4.1 动态用例分析 112

4.4.2 对象状态分析 115

4.4.3 描述对象操作(方法、服务、职责) 117

4.5 系统设计及实现 120

4.5.1 系统总体设计 120

4.5.2 系统详细设计 125

4.5.3 组件封装 132

4.5.4 系统实现 134

4.6 习题 135

5.1 软件生命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 140

第5章 软件工程新概念 140

5.1.1 传统的软件生命周期 141

5.1.2 现代的软件生命周期 144

5.2 软件复用方法 146

5.2.1 软件复用的基本思想 146

5.2.2 软件复用的各种技术 149

5.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CASE) 151

5.3.1 基本概念 151

5.3.2 CASE工具的分类 152

5.3.3 集成CASE环境(I-CASE) 154

5.4 软件再工程技术 155

5.4.1 基本概念 155

5.3.4 青鸟系统CASE工具 155

5.4.2 再工程框架 158

5.4.3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158

5.4.4 重构(Restructuring) 160

5.4.5 正向工程 160

5.5 构件化(Component) 162

5.5.1 构件与构件化的基本概念 162

5.5.2 构件模型及描述语言 163

5.5.3 软件构架技术(Architecture) 167

5.5.4 获取、分类、检索及组装 168

5.6 中间件 170

5.6.1 基本概念 170

5.6.2 中间件的技术概况 171

5.7 软件产品线技术(Product Line System) 172

5.7.1 软件产品线的基本概念 172

5.7.2 ESC的产品线方法 173

5.7.3 SS2000产品线 176

5.7.4 北大青鸟工程 177

5.7.5 产品线方法面临的挑战 178

5.8 软件过程改进与标准化 178

5.8.1 软件质量与过程改进 178

5.8.2 ISO9000系列标准 184

5.8.3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185

5.8.4 国标与军标 187

5.9 习题 188

第6章 对象设计模式 190

6.1 设计模式的概念 190

6.1.1 历史背景 190

6.1.2 模式的定义 190

6.1.4 描述设计模式 191

6.1.3 模式的用途 191

6.1.5 模式的分类 192

6.2 怎样使用设计模式 192

6.3 几种典型的对象设计模式 194

6.3.1 创建型模式 194

6.3.2 结构型模式 200

6.3.3 行为模式 207

6.4 习题 223

第7章 对象持久化 225

7.1 对象持久化的基本概念 225

7.1.1 持久化对象和对象持久化 225

7.1.2 持久化机制 225

7.1.3 对象持久化方法 226

7.2 类层次体系结构 227

7.2.1 类的分层模式 227

7.2.2 用户界面层 228

7.2.3 控制/处理层 229

7.2.4 业务/领域层 229

7.2.5 持久化层 229

7.2.6 系统层 230

7.3 对象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 230

7.3.1 对象与关系数据的匹配差异 230

7.3.2 对象标识(OID) 230

7.33 映射的基本方法 232

7.3.4 处理并发、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235

7.4 对象持久化层的设计 237

7.4.1 持久化层的需求 237

7.4.2 持久化层的一种设计 239

7.4.3 数据装载问题 250

7.4.4 持久化层的管理 251

7.5 习题 252

第8章 分布式对象 254

8.1 分布式对象的基本概念 254

8.1.1 分布式对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54

8.1.2 分布式系统对传统对象模型的影响 254

8.1.3 实现分布式对象的机制 256

8.1.4 分布式对象体系结构 257

8.1.5 中间件(Middleware)与软件总线 258

8.1.6 分布式对象软件体系结构 259

8.1.7 几种主流分布式对象模型的比较 261

8.2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 263

8.2.1 概述 263

8.2.2 CORBA体系结构 264

8.23 GIOP与IIOP 266

8.2.5 对象适配器 268

8.2.4 可互操作对象引用IOR 268

8.2.6 接口存储库与实现存储库 269

8.2.7 静态CORBA 269

8.2.8 动态CORBA 272

8.2.9 CORBA服务 273

8.2.10 CORBA商务对象 275

8.2.11 CORBA技术的发展 275

8.2.12 CORBA应用实例 278

8.3 COM/DCOM/COM+技术 281

8.3.1 COM/DCOM概述 281

8.3.2 接口的概念与声明 282

8.3.3 IUnknown接口 284

8.3.4 COM对象的标识—GUID 286

8.3.5 客户对COM对象的调用 286

8.3.6 分布式COM——DCOM 287

8.3.7 COM的发展——COM+ 288

8.4 J2EE技术 291

8.4.1 J2EE概述 291

8.4.2 J2EE体系结构 293

8.4.3 J2EE核心技术 294

8.4.4 J2EE的开发角色 296

8.4.5 EJB 298

8.4.6 J2EE与COM/COM+技术比较 300

8.5 Web Service(Web服务) 302

8.5.1 Web Service概念 302

8.5.2 Web Service体系结构 303

8.5.3 Web Service的发展状况 307

8.6 习题 309

参考文献 31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