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
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

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尚永亮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3919493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
《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目录

目录 1

上篇 庄子论 1

第一章 看透人生的智者——庄子 1

一、处穷守拙的狷介个性 2

二、对混浊时事的激愤情怀和强烈批判 5

三、源于生命忧恐的人生思考 11

四、遁世情怀与智者风神 18

第二章 矛盾的庄子和庄子的悖论 29

一、《逍遥游》与《齐物论》的矛盾 31

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小大之辩” 36

三、《逍遥游》的三个层面和逻辑顺序 42

第三章 《庄子》浪漫文学探微 48

一、浪漫精神与道境 48

二、《庄子》中的形象与三“言” 50

三、想象、虚构、夸张和抒情性描写 54

四、奇文、妙境、哲思 62

五、缘起与归宿 65

第四章 《庄子》与后世浪漫文学之发展 72

一、反叛世俗的精神 73

二、愤而为文的豪气和情辞 78

三、浪漫文学的末路 83

中篇 屈原论 91

第五章 屈原生年榷论 91

一、从朱王之争看摄提的本义 91

二、岁星纪年与摄提格的由来 93

三、“摄提贞于孟陬”与屈赋历法 98

四、岁星与摄提的关系及屈原生年之谜 103

第六章 《哀郢》的创作和屈原的放逐年代 108

一、《哀郢》创作之缘起 108

二、《哀郢》创作之时间 115

三、从《抽思》看《哀郢》 118

四、屈原放流的年代和地点 121

五、“陵阳”说和屈原的归宿 130

第七章 屈赋风格与屈原人格 135

一、沉郁哀怨的情感抒发与悲婉格调 137

二、劲直峻伟的志节和风骨 142

三、审美意向和艺术造境的清奇高远 146

第八章 屈原贾谊的意识倾向和模式意义 154

一、屈原的意识倾向和模式构成 154

二、贾谊与感士不遇主题 162

三、执著与超越之间 167

下篇 庄骚传播接受论 171

第九章 《庄子》在秦汉之世的传播和接受 171

一、《庄子》之成书及其在先秦的传播 172

二、西汉前期《庄子》接受者 174

三、《庄子》传播和接受的低潮期 184

四、东汉后期的任性贵生与《庄子》传播 190

第十章 魏晋名士与《庄子》解读 198

一、庄子与名士风流 198

二、玄学演进与庄学地位之提升 211

三、注《庄》解《庄》之风的盛行 221

四、魏晋名士的绍庄之作 232

第十一章 《楚辞》在西汉的传播地域和接受群体 257

一、京都长安及其周边地区 257

二、以寿春为中心的九江郡及其周边地区 263

三、中心传播地域的确立与武帝 270

时代的接受群体 270

四、西汉中后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者 276

第十二章 东汉之世对《楚辞》的解读和关于屈原的论争 282

一、东汉之世对《楚辞》的接受和解读 282

二、班固对屈原的批评及其原因 285

三、王逸之作《楚辞章句》及其对班固的反驳 292

四、王、班论争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296

第十三章 刘勰对屈原的态度及今人对《辨骚》篇的误读 302

一、刘勰对屈原是褒还是贬? 303

二、刘勰对屈原作品采取什么态度? 306

三、刘勰怎样看待屈赋中的浪漫特色? 314

四、刘勰对屈原及其辞赋之态度的现实原因 317

五、刘勰在评价屈原及其辞赋上的局限 319

第十四章 中唐诗人对屈原的接受和超越 322

一、接受态度的群体转移 323

二、困境中的执著 325

三、超越屈原模式 330

四、走向陶渊明 333

附录 339

闻一多对庄子的礼赞、解剖和扬弃 339

《九歌》研究之误区 353

庄子哲学思想研究之四阶段及其得失 358

庄子研究三十年 373

文学《庄子》二十年 389

后记 4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