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化艺术志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化艺术志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化艺术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文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3910275
  • 页数:619 页
图书介绍: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化艺术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章 音乐 27

第一节民族音乐 29

一、民族传统音乐 29

听是听见,手摸不着(哈尼族) 31

巴拉拉夺德(哈尼族) 32

西厢坝子一窝雀(彝族) 34

勒果(彝族) 35

哈少(傣族) 36

珲松搂(傣族) 37

要吃好酒撒高梁(瑶族) 38

斑鸠飞(苗族) 39

色则甘玛图(拉祜族苦聪人) 40

挂妻调(汉族) 41

二、新创民族歌曲 41

阿波毛主席(哈尼族) 41

哈尼人民热爱毛主席(哈尼族) 44

喊月亮(哈尼族) 47

兄弟一条心(彝族) 49

自古山里出歌手(彝族) 51

在阳光灿烂的阿细故乡(彝族) 53

江上巡逻(傣族) 56

边境小寨(瑶族) 59

我们是苗家好咪彩(苗族) 61

猜花果(彝族) 63

三、民族乐器 64

批西 64

四弦 64

口弦 64

三弦 64

浩哽 64

脚步乃 64

丁操 64

抱闭 64

楞弄 64

播比 64

四、新创民族器乐曲 65

阿究赫(哈尼族) 65

多依树下(彝族) 70

异龙湖随想曲(彝族) 72

第二节 戏曲音乐 74

一、花灯音乐 74

(一)发展含典型特性的抒情灯调 78

(二)突出载歌载舞的叙事灯调 78

(三)规范半说半唱的抒叙兼备灯调 78

二、滇剧音乐 84

(一)传入和继承阶段 84

(二)衍变阶段 84

(三)改革发展阶段 86

三、京剧音乐 112

(一)“自小同舀一溪水”唱腔设计 112

(二)“相亲又相爱”唱腔设计 113

四、洞经音乐 114

五、扬琴音乐 126

六、歌剧音乐 131

第二章 舞蹈 137

第一节 舞种 139

同尼尼(哈尼族) 139

铓鼓舞(哈尼族) 139

扇子舞(哈尼族) 139

木雀舞(哈尼族) 139

碗舞(哈尼族) 139

棕扇舞(哈尼族) 139

烟盒舞(彝族) 139

响把舞(彝族) 139

土风舞(彝族) 140

大三弦舞(彝族) 140

栽秧鼓舞(彝族) 140

乐作舞(彝族、哈尼族) 140

儿童舞(彝族、哈尼族) 140

花灯舞(彝族) 140

芦笙舞(苗族) 140

铜铃舞(瑶族) 140

篾帽舞(傣族) 140

绸带舞(傣族) 140

铜木神鼓舞(壮族) 140

跳大魂(布依族) 140

葫芦笙舞(拉祜族) 140

竹筒舞(芒人) 140

祭孔舞(汉族) 141

第二节 风格 141

屈膝 141

摆扭送胯 142

地域特征 142

第三节 舞源 142

劳动 142

祭祀 142

生活 142

第四节 新创舞蹈 142

白鹇鸟(哈尼族) 143

老人家(彝族) 143

阿细刀舞(彝族) 143

她从画中来(彝族) 143

砂丁泪(汉族) 144

栽秧鼓(彝族) 144

街子依(哈尼族) 145

撮泥鳅(哈尼族) 145

第三章 戏剧、曲艺 147

第一节 花灯 149

老贾休妻 150

包二接姐 155

张三宰羊 162

白云与阿芳(选场) 169

第二节 滇剧 180

红梅记(选场) 180

冷山春暖(选场) 195

火烧洋关(选场) 202

第三节 京剧 210

多沙阿波(选场) 210

第四节 话剧 220

送彩礼 220

第五节 歌剧 233

多沙阿波(选场) 233

第六节 舞剧 242

西山星火 242

第七节 广剧 244

第八节 曲艺 245

第四章 艺术机构 259

第一节 业余表演组织 262

羊街灯会 262

塔瓦灯会 262

白云灯会 263

红果哨灯班 263

王古川灯班 263

永宁业余花灯队 263

虹溪滇剧社 263

蒙自艺林社 264

个旧华山社 264

个旧艺联社 264

个旧金声社 264

建水泸江社 264

个旧市业余京剧爱好者协会 265

第二节 专业表演组织 265

红河州歌舞团 265

建水县花灯剧团 266

红河州滇剧团 267

个旧市京剧团 267

第五章 文学创作 269

第一节 诗歌 271

一、古代诗 272

临安春社行 272

临安除夕 272

阿庐古洞 273

燕子洞 273

杨升庵、王钝庵梅花唱和诗百首 273

山茶和韵 289

菊谱新诗 291

二、现代诗 295

哈尼人 295

摔跤场上的歌 296

写给母亲、妻子和孩子 297

第二节 民族民间文学 299

一、各族歌谣 300

人间增添着幸福(哈尼族) 300

哈尼婚约一节棍(哈尼族) 300

拉竹筒(苗族) 300

花不逢春不会开(彝族) 301

彝族情歌选录 302

白话 302

四大腔 303

曲子 306

天足歌(回族) 308

二、矿工歌谣 309

走厂调 309

劳动歌谣 310

生活歌谣 311

思亲歌谣 311

骂老板歌谣 312

歌颂党的歌谣 312

三、民族叙事长诗 312

阿细的先基(选辑·彝族) 312

哈尼祖先过江来(哈尼族) 318

苦聪创世歌(拉祜族) 322

逃婚的姑娘(选辑·彝族) 326

四、传说故事 336

惹簸骑虎(彝族) 336

姑娘节(哈尼族) 337

火童(哈尼族) 338

白葫芦花(苗族) 341

金色的铓锣(傣族) 343

龙的传说(回族) 345

猴子和乌龟种香蕉(瑶族) 346

仙人造桥(汉族) 346

阿拜的故事(哈尼族) 348

螃蟹哥(苗族) 349

老牛望天(拉祜族) 350

广西府改直隶州(汉族) 350

子冼与哈洒(彝族) 351

孙髯翁轶事(汉族) 351

许晖藻与风三妹(彝族) 351

张月槎轶事(汉族) 352

神奇的遮天树(哈尼族) 352

乌鸦与白鹇(瑶族) 353

火把节的传说(彝族) 354

人是怎样来的(瑶族) 354

挂坟钱(壮族) 354

凤凰鸟的故事(回族) 355

插龙牌(回族) 358

巧货(回族) 359

醉朴拉捐款三文(彝族) 361

王廷表与杨慎的故事(汉族) 362

白猿献宝(汉族) 363

晒鱼坝的由来(汉族) 363

小鹿和老虎(壮族) 364

梳妆山和石头山…(彝族) 365

花围腰的传说(彝族) 365

曾解元对对联(汉族) 366

贪先生书“太和元气”(汉族) 366

忌虫节(彝族) 367

金鸡扒石(汉族) 368

第三节 散文、报告文学 369

周总理关怀咱矿工 369

啊!锡山 371

朱委员长到矿山 374

云锡专家在英国 378

沙甸女老板 387

第四节 电影、电视剧 394

锡城红旗飘(电影·选辑) 394

生与死的界线(电视剧·选辑) 399

第五节 刊物 410

《红河文学》 410

《个旧文艺》 411

《南国草》 411

《异龙湖》 411

《飞霞》 411

《甸溪》 411

《金水河》 411

《锡城文化》 411

《泸西文艺》 411

《红河群众文艺》 411

《云锡文艺》 411

《红河乐舞》 411

第六节 各级文联 412

红河州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412

个旧市文联 412

蒙自县文联筹委会 412

石屏县文联 412

元阳县文联 412

泸西县文联 412

建水县文联 412

金平县文联 412

开远市文联 412

第六章 美术、摄影、书法、篆刻 413

第一节 美术 415

第二节 摄影 422

第三节 书法、篆刻 422

第四节 工艺美术 423

一、锡制工艺美术品 423

二、陶瓷工艺品 424

三、民族民间剪纸与刺绣 425

四、盒子灯 425

五、乌铜走银制品 426

第七章 电影 42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29

第二节 电影放映 430

第三节 放映机构 435

一、电影院 435

个旧市锡都电影院 435

蒙自县人民电影院 435

开远市人民电影院 435

建水县电影院 435

个旧市红旗电影院 435

开远市泸江电影院 435

蒙自县南湖电影院 435

蒙自县大众电影院 436

弥勒县电影院 436

二、影剧院 436

三、集镇电影院 436

四、农村电影队 437

五、工会、工矿、俱乐部、开放礼堂 437

六、其它系统放映单位 438

(一)教育卫生系统 438

(二)机关单位 438

(三)农垦系统 438

(四)工交、电力、地质系统 438

(五)交通、林业系统 438

第四节 影片发行 438

一、影片发行 438

(一)16毫米影片发行 438

(二)8.75毫米影片发行 439

(三)35毫米影片发行 439

(四)其它 439

二、票价、片租和分成 440

(一)票价 440

(二)片租 440

(三)分成 442

第五节 少数民族语电影配音 443

第六节 经营管理 445

第八章 图书发行 447

第一节 沿革 449

一、建国前的图书发行业 449

二、新华书店 450

第二节 队伍建设 451

第三节 发行工作 452

第九章 图书阅览 455

第一节 藏书 457

第二节 流通 459

第三节 辅导与培训 460

第十章 群众文化 463

第一节 阵地活动 465

第二节 城乡文娱活动 465

第三节 边境口岸文化活动 467

河口县桥头区文化站 467

金平县勐拉区文化站 467

金平县十里村区文化站 467

绿春县坪河区文化站 468

绿春县骑马坝区文化站 468

绿春县半坡区文化站 468

金平县马鞍底区文化站 469

第四节 民族传统节日 469

“哦玛突” 469

“矻扎扎” 469

“十月年” 469

“火把节” 469

“二月初十歌舞会” 470

“踩花山” 470

“泼水节” 471

“牛王节” 471

“开斋节” 471

“古尔邦节” 471

“圣纪节” 471

“盘王节” 471

第十一章 文物古迹、风景名胜 473

第一节 省、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76

一、省级 476

建水双龙桥 476

建水文庙 476

建水指林寺 477

建水古窑址 477

建水朱家花园 478

弥勒孙髯翁墓 479

蒙自瀛洲亭 479

屏边莲花洞石窟 480

蒙自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480

遗址 480

蒙自碧色寨火车站 482

二、州级 482

开远腊马古猿化石产地 482

弥勒虹溪石牌坊 483

弥勒文昌宫 483

石屏秀山寺 483

石屏文庙 484

石屏罗色庙壁画 484

蒙自曹士桂墓 484

蒙自革命烈士纪念碑 485

建水朝阳楼 485

建水天缘桥 486

元阳勐弄司署 487

三、县级(附表) 487

第二节 保护措施 492

第三节 风景名胜 493

一、管理 493

二、主要名胜 494

个旧宝华公园 494

开远南洞 495

开远西龙潭 495

开远泸江公园 495

建水燕子洞 496

蒙自南湖 497

泸西阿庐古洞 497

泸西钟秀山 498

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临时代表会会址 499

闻一多纪念亭、纪念碑 499

蒙自缘狮洞古建筑群 499

弥勒白龙洞 500

第十二章 文化管理 503

第一节 州文化(教)局与州艺术研究室 505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506

第三节 文化财务管理 507

文化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507

文化企业财务管理 509

财务管理队伍 513

第四节 文化经费 515

一、文化行政经费 515

二、文化事业经费 515

群众文化经费 517

图书馆经费 518

艺术表演团体经费 519

其它文化事业费 522

三、文物事业费 522

四、文化企业经营盈亏 524

国营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经营盈亏 525

新华书店经营盈亏 526

第五节 文化事业设施 529

房屋建筑设施 529

文化事业业务设备 531

第十三章 志书编纂 533

第一节 府志 535

一、临安府志 535

二、广西府志 536

三、开化府志 536

第二节 州、县、市志 537

一、弥勒州(县)志 537

二、石屏州(县)志 538

三、建水州(县)志 538

四、阿迷州(开远市)志 539

五、蒙自县志 539

六、个旧县(市)志 540

七、泸西县志 540

八、元阳、红河、绿春县志 541

九、屏边、河口、金平县志 541

第三节 红河哈尼族彝族 542

自治州志 542

第十四章 人物传记 543

王廷表 545

包见捷 545

杨绳武 546

陈玉廷 546

许贺来 547

张汉 547

孙髯 548

尹壮图 548

陈履和 549

曹士桂 551

梁嘉言 551

潘金怀 551

张好 552

许印芳 552

马维琪 553

胡本姚 554

蒋子端 554

沈河清 554

袁嘉谷 555

李伟卿 556

陈思贡 557

吴玉夫 558

萧茂园 559

陈度 559

孙恒敏 560

陈少堂 560

向逢春 561

梁之相 561

罗吟波 562

白亮诚 563

李桂兰 564

张宝钗 565

马坚 566

马竹庵 567

魏巍 568

黄谷柳 569

东涤吾 570

杨剑侬 572

周佐华 572

王尊贤 573

第十五章 著述 575

哈尼哈吧初探 577

〔海菜腔〕探源 582

边地农村群众文化自然形态的思考 584

〔海菜腔〕的音乐特征暨内涵因由 589

哈尼族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类别初识 590

诗文之喻 593

红河彝族地区花灯舞蹈初探 593

彝族花灯浅析 594

应改革边疆地区文化事业费的内部结构 598

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601

审时度势,在改革中求发展 603

回顾与思考 605

附录:本志参考资料 617

后记 6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