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
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

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毓智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39242620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就是把汉语的研究放在人类语言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本书内容包括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对其整体语法特点的影响上,上古汉语代词的语序问题,汉语方言中反映出的类型学问题,词汇向语法标记演化的认识基础,现代汉语疑问手段的特性,汉语概念化的特点对其语法的影响,汉语的大音节构造,语法的历史层次等等。本书具有资料和理论双重价值,适合所有对汉语感兴趣的人士。
《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目录

第一章 理论背景 1

1.1 内容安排 1

1.2 类型学研究方法的嬗变 4

1.3 向语言学习语言学 5

1.4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的认知基础 9

1.5 语言类型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16

第二章 语言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系统的影响 19

2.1 引言 19

2.2 SVO语言的典型句法特征 20

2.3 古汉语与英语的其它语法相似性 23

2.4 句子的基本语序对语法标记系统的影响 27

2.5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原则的形成 31

2.6 结语 37

第三章 先秦汉语代词的基本语序 39

3.1 引言 39

3.2 两个理论问题 40

3.2.1 代词的特殊句法行为 40

3.2.2 从句与单句的句法差异 41

3.3 先秦时期人称代词的单句和从句的语法对立 43

3.3.1 所谓“例外”的句法环境 43

3.3.2 代词在从句和单句中的句法对立 45

3.3.3 影响否定结构中人称代词的句法位置的其他因素 48

3.3.4 代词的单句和从句用法对立的理论蕴含 50

3.4 结语 51

第四章 方言语法特点之间的类型学相关性 52

4.1 引言 52

4.2 SVO语言的典型句法特征 53

4.3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原则的形成 54

4.4 粤语与北方话之间的差别 56

4.4.1 粤语动补结构的发展较北方话滞后 56

4.4.2 粤方言较弱的现代汉语组织信息的原则 57

4.4.3 粤方言的不发达的处置式 59

4.4.4 粤方言的不发达的动词拷贝结构 61

4.4.5 粤方言的有限制的动词重叠的使用 62

4.4.6 粤方言比较句的特殊语序 64

4.4.7 粤方言完成体的肯定式和否定式表达的对称性 65

4.4.8 粤方言的特殊双宾语结构 66

4.5 其它方言的语法特征的类型学相关性 68

4.5.1 发展较弱的动补结构 68

4.5.2 较弱的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原则 69

4.5.3 不发达的处置式 70

4.5.4 缺乏动词拷贝结构 72

4.5.5 具有与普通话不同语法特征的动词重叠形式 72

4.5.6 特殊的双宾结构 73

4.5.7 完成体的肯定式和否定式表达的对称性 74

4.6 结语 74

第五章 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之关系 76

5.1 引言 76

5.2 指代词和结构助词 77

5.2.1 人类语言定语从句标记的共同来源 77

5.2.2 结构助词的量词用法 79

5.2.3 量词的指代词用法 81

5.3 量词向指代词转化的机制 84

5.3.1 量词的单一个体用法和向有定性转变的可能性 84

5.3.2 汉语的结构赋义规律和量词的有定性语义特征的获取 87

5.4 量词向结构助词过渡的中间环——指代词 90

5.4.1 量词向结构助词发展的必须过程 90

5.4.2 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功能上的相似性 92

5.4.3 结构助词语法化的程度差异 96

5.5 结语 96

第六章 汉语的领有动词与完成体的表达 98

6.1 引言 98

6.2 理论准备和基本知识 99

6.2.1 “完成体”的概念 99

6.2.2 领有动词向完成体标记发展的认知基础 100

6.3 普通话完成体标记的不对称性的成因 101

6.4 领有动词肯定式的完成体表达功能 104

6.4.1 “有”与动词的直接搭配 104

6.4.2 “V+有+O”格式的语法意义 106

6.4.3 “有所+V”格式的语法意义 108

6.4.4 “有+所+V”用法的历史兴衰 111

6.4.5 “有没有+V”格式的产生和发展 113

6.4.6 “有”向完成体标记发展的动因 117

6.5 结语 117

第七章 自然数“1”表达有定性的认知基础 119

7.1 引言 119

7.2 来自汉语方言、历史文献和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例证 120

7.2.1 汉语方言中“1”表有定性的现象 120

7.2.2 汉语历史文献中的例证 123

7.2.3 现代汉语中的有关用法 124

7.2.4 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例证 125

7.2.5 英语中的有关现象 126

7.3 有定性与数量表达 128

7.3.1 有定性与数量表达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128

7.3.2 数目“1”的加强有定性的作用 131

7.4 有定性和数量表达之间的认知基础 133

7.4.1 认知域及其成员 133

7.4.2 数目“1”与有定性的程度 134

7.4.3 “有定性”的概念结构和自然数“1”的数学特性 135

7.5 结语 137

第八章 给予动词演化成被动标记的机制 138

8.1 引言 138

8.2 “给”在现代汉语中作使役用的情况 139

8.3 在汉语历史、方言以及其他语言中作使役用的例子 140

8.4 给予动词“给”和使役式之间的联系 145

8.5 使役和被动兼用 152

8.6 结语 156

第九章 汉语疑问代词的特性 158

9.1 引言 158

9.2 所谓的疑问算子“呢”的真正语法意义 159

9.3 关于疑问代词的不定指用法 162

9.4 疑问代词的三种用法之间的关系 165

9.5 结语 168

第十章 “呢”的语法意义以及跟疑问代词共现的条件 170

10.1 引言 170

10.2 陈述句中的“呢” 173

10.3 特指疑问句中的“呢” 177

10.4 “呢”的引申用法 181

10.5 疑问代词在其它问句形式中的用法 183

10.6 结语 191

第十一章 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 192

11.1 引言 192

11.2 代词的有定性与其复数标记 193

11.2.1 代词语义的有定性及其单复数标记 193

11.2.2 “NP+们”的使用规律 196

11.2.3 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NP”结构 197

11.2.4 指示代词与单数“一”的合音形式 199

11.2.5 指示代词在替代事物上的限制 200

11.3 指示代词在历史和方言中的独特句法行为 203

11.3.1 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的历史变迁 203

11.3.2 方言中指示代词的特殊条件限制 206

11.4 有定性和数量表达之间的认知关系 208

11.4.1 其它语言的类似现象 208

11.4.2 有定性范畴的语义结构 209

11.4.3 对有定性词语所指对象的数量特征的感知 210

11.4.4 汉语的复数标记与数量词不共现的原因 211

11.5 结语 213

第十二章 范畴化中的数量语义特征的语法表现 215

12.1 引言 215

12.2 目前关于形容词研究的问题 216

12.3 形容词的句法行为 219

12.4 形容词的数量特征与其句法行为 223

12.4.1 量级序列类形容词 223

12.4.2 百分比类形容词 227

12.4.3 极限类形容词 231

12.4.4 正负值类形容词 235

12.4.5 四类形容词句法活动能力的比较 237

12.4.6 不同语言对数量语义特征认知的差异 238

12.5 结语 239

第十三章 汉语动词概念化的特点及其对语法的影响 241

13.1 引言 241

13.2 现代汉语的物体转换动词的方向性的中和 242

13.3 汉语历时和方言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一致性 243

13.3.1 古代汉语的方向中和的动词 243

13.3.2 古汉语的声调屈折与动词方向的中性化 245

13.3.3 方言中的方向义中和的动词 247

13.3.4 语法化中动词方向义的中和 249

13.4 现代汉语中有关动作方向性的语法特点 250

13.5 结语 254

第十四章 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语法的影响 255

14.1 引言 255

14.2 动作和结果的由合到分 256

14.3 动作和地点、方向的由合到分 262

14.4 结语 271

第十五章 汉语的大音节结构 273

15.1 引言 273

15.2 关于音节的理论背景 274

15.3 普通话的象声词和联绵词 275

15.3.1 象声词 276

15.3.2 联绵词 279

15.4 来自方言和历史的证据 280

15.4.1 元杂剧中的象声词 280

15.4.2 获嘉方言的象声词 281

15.4.3 潮阳方言的象声词 282

15.4.4 北京话的重叠式象声词 285

15.4.5 汉语方言的分音词 286

15.5 大音节的组织原则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90

15.6 结语 291

第十六章 大音节中的唇音同化现象 293

16.1 引言 293

16.2 大音节中的唇音同化现象 294

16.2.1 洛阳方言 294

16.2.2 获嘉方言 296

16.2.3 伊盟方言 301

16.2.4 晋中方言和太原方言 304

16.3 唇音同化所揭示的大音节特性 307

16.3.1 大音节中的元音层面 307

16.3.2 大音节结构的产生机制的假说 308

16.4 结语 311

第十七章 语法现象的历史层次 313

17.1 引言 313

17.2 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范围和功用 314

17.2.1 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范围 314

17.2.2 名词重叠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314

17.2.3 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316

17.2.4 量词重叠表遍指的规律 319

17.3 名词和量词重叠式的历史考察 320

17.3.1 重叠式发展的不平衡性 320

17.3.2 “人人”的语义和语法变化 322

17.3.3 从个别的词汇用法到能产的语法规则 323

17.3.4 语法规律作用对象的变化 325

17.3.5 高频率词语在语法发展中的双重性 326

17.4 结论 327

第十八章 语法的规律与例外 329

18.1 引言 329

18.2 语法规律的使用范围 330

18.3 语法规律作用的语言层次 331

18.4 统计性语法规律 333

18.5 语法系统的历史层次 335

18.6 结构赋义和词汇标记的相互作用 339

18.7 根据“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 343

18.8 结语 346

参考文献 347

术语、人名和语言索引 3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