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知识产权法新解
知识产权法新解

知识产权法新解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志敏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446331
  • 页数:5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研究知识产权法的学术专著。作者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法的教学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对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独到见解。本书对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修订、司法以及理论研究等均具有一定价值。
《知识产权法新解》目录

第一篇 知识产权法总论 1

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1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成果信息 1

(一)信息及其特点 1

(二)成果信息及其特点 4

(三)成果信息的基本内容 6

二、知识产权:一种对成果信息的再现利用行为及其再现利用后所形成的信息有形商品的流通行为加以支配之权利 8

(一)知识产权的实质:信息再现支配权 9

(二)知识产权独占性的二元结构:绝对独占权与相对独占权 10

(三)知识产权由禁止权和对价权两权利构成 12

(四)知识产权对信息有形商品的流通的支配权受到权利用尽原则的约束 16

三、知识产权的特点 17

(一)法定性 17

(二)独占性 19

(三)保护范围不确定性 19

(四)地域性 20

(五)时间性 21

设问分析1:如何理解成果信息的特点与知识产权的特性的关系? 22

设问分析2:信息商品上究竟存在着几种权利?——信息商品权利三元构造论 26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 32

一、知识产权法的目的、实现途径及其支撑理论 32

(一)直接目的、实现途径及其支撑理论 34

(二)最终的发展目的、实现途径及其支撑理论 36

(三)小结:二元目的之间的关系 40

设问分析3:知识产权的功能分析 40

二、知识产权法的分类 43

(一)著作权法与工业产权法 43

(二)创作法与标识法 44

(三)权利赋予型法与行为规制型法 44

(四)创设型法与援助型法 46

(五)行政介入型法与非行政介入型法 49

第二篇 著作权法 57

第三章 著作权法的理念 57

一、著作权法的发展理念 57

(一)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具有“作品性”的信息,即作品 57

(二)著作权法的发展理念:个性表达的多元化保护→文艺、科学事业的发展 62

(三)引申运用:解释论导入的必要 63

二、著作权法的平衡理念 70

(一)作者与传播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71

(二)传播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72

(三)作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72

第四章 作品——分类·例示·其它 74

一、作品的分类与例示 74

(一)作品的分类 74

(二)作品的例示 76

设问分析4:文学角色受著作权保护吗?——兼评续集是否构成侵权问题 77

设问分析5:关于由“歌曲十歌词”构成的音乐作品是合作作品还是结合作品的分析 81

设问分析6:实用美术作品的著作权限制——兼回答不能获得著作权和专利权保护的工业外观设计应该如何保护的问题 84

二、特殊作品 106

三、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17

(一)中国人的作品 117

(二)依据参加的国际条约或签订的双边协议,我国负有保护义务的作品 117

(三)首次在国内出版的作品 118

四、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119

(一)依法禁止出版与传播的作品 119

(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官方文件 119

(三)时事新闻 120

(四)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120

第五章 著作权人 121

一、原始著作权人 121

(一)作者 121

(二)特殊作品的原始著作权人 124

二、继受著作权人 127

第六章 著作权 128

一、著作权的产生——无手续主义 128

二、著作权的性质——相对独占权 130

三、著作权的内涵 132

(一)著作人身权 133

(二)著作财产权 142

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179

(一)著作权保护期限设定的基本思考 179

(二)关于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规定 181

第七章 著作权的行使与作品的再现利用 182

一、禁止权的行使与(利用前的)许可使用与权利转让 183

(一)许可权 183

(二)许可权的限制——拟制许可 190

(三)转让权 192

二、合理使用——一种拟制禁止权和对价权共灭之下的自由使用 194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 207

第八章 邻接权 208

一、邻接权概论 208

(一)邻接权的主体与客体 209

(二)邻接权的性质与独占范围 210

(三)邻接权的限制 211

二、出版者权 211

三、表演者权 214

(一)表演者人身权 214

(二)表演者财产权 215

四、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217

五、广播电视组织者权 220

第九章 权利侵害与救济 221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 221

(一)直接侵权行为 222

(二)妨害权利正当行使的行为 227

(三)间接侵权行为 228

二、著作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 230

(一)民事救济措施 230

(二)行政救济措施 235

(三)刑事救济措施 236

第三篇 专利法 237

第十章 专利法的理念 237

一、专利法的发展理念 237

(一)专利法的保护对象:具有“专利性”要件的发明创造 237

(二)专利法的发展理念:发明创造的保护→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的发展 240

二、专利法的平衡理念 241

第十一章 专利权的客体 244

一、发明创造 244

(一)发明与实用新型 244

(二)外观设计 248

二、专利性要件 250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性要件 250

(二)外观设计的专利性要件 258

三、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260

(一)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260

(二)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主题 261

第十二章 专利权人 264

一、原始专利权人 264

(一)专利申请权的归属 264

(二)专利申请后的专利申请权的转让 266

二、继受专利权人 266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取得与无效 266

一、专利权的取得 267

(一)专利申请的原则 267

(二)专利申请文件的准备 273

(三)审批程序 278

(四)如何获得较大的专利保护 285

二、专利权无效 288

(一)无效程序 288

(二)专利权无效的后果 291

(三)理想与现实——关于我国专利权无效制度的评价与对策 291

第十四章 专利权 296

一、专利权的性质——绝对独占权 296

二、专利权的内涵 297

(一)工业性再现(利用)权(即制造权) 297

(二)信息有形商品流通权 299

三、权利用尽及其效力的终止(=失效) 301

(一)专利权的国内用尽 301

(二)专利权的国际用尽 303

(三)权利用尽效力的终止 306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行使与专利的实施 311

一、由专利权人意志决定的专利实施行为 311

(一)专利权人的独占实施 311

(二)专利权人的许可实施 312

设问分析7:关于知识产权被许可使用权的第三人效 314

二、强制许可实施 323

(一)合理条件下的强制许可 324

(二)为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 324

(三)交叉强制许可 325

(四)为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计划许可 326

三、法定无偿实施 326

(一)法定无偿的专利再现利用 327

(二)法定无偿的专利产品的实施 329

四、专利权的转让 330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侵害与救济 331

一、直接侵权行为 331

(一)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与法院的权限 332

(二)专利的文言保护范围与等同保护范围 338

设问分析8:人民法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判断权限究竟有多大,又该如何行使?——关于职权分开的思考 347

(三)小结——关于专利(直接)侵权的判定步骤与方法 368

二、间接侵权行为 376

三、专利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 378

(一)民事救济措施 378

(二)行政救济措施 381

(三)刑事救济措施 381

第四篇 商标法 383

第十七章 商标法的理念 383

一、商标法的发展理念 383

(一)商标法保护的基本对象:注册商标 383

(二)商标法的发展理念:注册商标的保护→竞争秩序的维护→产业的发展 384

二、商标法的信誉保护理念 384

第十八章 商标 386

一、商标的概念与分类 386

(一)商标的概念 386

(二)商标的分类 387

二、商标与其他标记的区别 390

(一)商标与商号 390

(二)商标与商品名称 391

(三)商标与商品装潢 391

(四)商标与地理标志 392

三、商标的功能 392

(一)来源表示功能 392

(二)区别功能 393

(三)品质保证功能 394

(四)广告功能 394

四、商标的注册条件 395

(一)申请人应有将来使用的意思 395

(二)识别性 396

(三)非冲突性 399

第十九章 商标权的取得与撤销 401

一、商标权的取得 402

(一)商标注册的原则 402

(二)商标注册文件准备 404

(三)审批程序 405

二、商标权的撤销 410

(一)注册商标违法使用或不使用的撤销 410

(二)注册不当的撤销 411

(三)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413

(四)撤销注册不当商标及被争议商标的效力 414

第二十章 商标权 416

一、商标权的性质——绝对独占权 416

二、商标权的内涵 417

(一)工业性再现(利用)权 417

(二)有形信息商品流通权:权利缺位 424

三、商标权的续展 426

第二十一章 商标权的利用与限制 427

一、工业性再现利用权的利用与限制 428

(一)使用权的利用 428

(二)商标权的转让 433

(三)禁止权的限制 434

二、商标权的商标有形产品支配效力的利用与限制 437

(一)商标权的商标有形产品支配效力的利用 437

(二)商标权的商标有形产品支配效力的限制 438

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的侵害与救济 439

一、商标权的侵权行为 439

(一)商标权的直接侵权行为 439

(二)间接侵权行为 442

二、商标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 444

(一)民事救济措施 444

(二)行政救济措施 446

(三)刑事救济措施 447

第五篇 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449

第二十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449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449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及特征 449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及其规制对象的范围 451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453

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56

(一)仿冒标识行为 456

(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465

(三)一般条款适用的行为 476

(四)虚假宣传和诋毁商誉的行为 481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482

(一)民事责任 482

(二)行政责任 484

(三)刑事责任 485

第二十四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制度 485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制的选择 485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特性 485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制的选择 487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490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主体 490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对象 491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内容 492

三、侵权救济 497

(一)侵权行为 497

(二)侵权责任 498

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期限、撤销与终止 498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 498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期限 500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撤销 500

(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终止 500

第二十五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501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概述 501

(一)植物新品种的概念 501

(二)植物新品种的立法保护 501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502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主体 502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对象 503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 505

三、侵权救济 508

(一)侵权行为 508

(二)侵权责任 510

四、植物新品种权的取得、期限、无效与终止 510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取得 510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 512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无效 512

(四)植物新品种权的终止 513

余论 514

知识产权法是民法的部门法还是竞争法的部门法?——关于知识产权法的法域属性的思考 514

一、知识产权法作为民法的部门法的理由与缺陷 515

二、知识产权法是竞争法的部门法的理由和所需前提的设定 516

三、知识产权法在竞争法体系中的位置 519

参考文献 5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