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古代百科学术与中国思想的发展
古代百科学术与中国思想的发展

古代百科学术与中国思想的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广学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5067952
  • 页数:4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在总结以往对中国古代百科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匡老先生所倡导的中国思想史观作进一步的阐发,希望给读者一个概括的却也是系统的认识。
《古代百科学术与中国思想的发展》目录

第一章 取义:中国经学思想史中的诠释传统&南京大学文学院 徐兴无 1

引言 1

一、“取义”的传统 2

(一)“君子之学”与“取义”传统 2

(二)孔子的“取义”与“六经”的形成 6

二、“大义”的建构 12

(一)“六经”的意义体系 12

(二)“天人之道”与标举“大义” 16

三、“通义”与“正义” 20

(一)“广学”与章句之弊 20

(二)“通义”与经学统一 26

四、“本义”与“新义” 32

(一)唐宋新儒学与新经学的开创 32

(二)经学与道德实践 38

五、考证“字义” 44

(一)考据方法的自觉 44

(二)汉学的突破 51

(三)余论 56

六、主编的讨论 57

第二章 古代天学的发展与其对王道及其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 陈美东 杨文衡 59

引言 59

一、先秦时期的天学 60

(一)三代之前中华祖先的天文观念 60

(二)夏、商、周三代的天文历法 63

二、秦汉至明朝前期的天学 75

(一)历法思想 76

(二)关于宇宙和天地结构的思想 82

(三)宇宙神创说 87

(四)宇宙膨胀说 90

(五)星表、星图和浑象及其他 93

三、明朝后期至清末的天文学及本章小结 96

(一)西方天文学的传入 96

(二)传统天文学思想的延续 97

(三)王锡阐与《晓庵新法》 100

(四)本章小结 100

第三章 从礼、法关系的演变看中国治国理念的发展&南京大学法学院 张仁善 105

引言 105

一、礼与法的源起及功能定位——“惟德是辅”治国理念的萌芽 106

(一)“礼”最初形成于人际交往活动中 106

(二)上古“礼仪”的变迁与周代宗法礼制的确立 108

(三)法(刑)由源于对外兵事及其向内治的历史演变 113

二、礼与法关系的紧张——治国理念的探索 115

(一)儒家的“礼治主义”与法家的“法治主义” 116

(二)儒、法治国理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 119

三、礼与法的调和——“王霸杂用”治国理念的确立 123

(一)儒学在汉代的复兴与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 123

(二)“阳儒阴法”的统治策略 125

(三)法律的儒学化同时意味着专制主义的加强 126

四、礼法与礼教的融合——“礼教”治国思想的成熟 128

(一)从礼法融合向礼法与礼教融合的发展 128

(二)理学向礼教方向的深透 130

(三)理学向礼法制度方向的伸展 133

五、礼与法的分离——传统治国理念的近代转型 136

(一)社会转型特别是西学东渐催生了近代法律意识 136

(二)修法派着意摒弃“礼治”观念 138

(三)以法治代替礼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41

六、主编的讨论 143

第四章 “止戈为武”的战争观与华夏文明国家的形成及巩固&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 范中义 霍印章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蒋广学 147

引言 147

一、追求和平——“止戈为武”的宗旨 148

(一)“止戈为武”的明确提出及其深刻含义 148

(二)“止戈为武”是中华民族一贯遵循的战争观念 150

(三)“止戈为武”是农耕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153

二、除戎器,戒不虞——“止戈为武”的保障 155

(一)先秦诸子的备战思想 155

(二)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对先秦诸子备战思想的继承 156

(三)历史上突出的备战实例 159

三、天下大一统——“止戈为武”的神圣目标 163

(一)“不得已而战”是“止戈为武”的一般规律 163

(二)“尊王攘夷”是古代“止戈为武”的重要内容 166

四、仁者无敌——“止戈为武”、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 172

(一)仁战乃是取胜的决定因素 172

(二)民心“豫”,既是战而胜之的根本,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175

五、主编的讨论 180

第五章 历史学的“资治”功能与存亡兴替系于民思想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瞿林东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蒋广学 185

引言 185

一、“史”起于国家存亡兴替,作于史家的忧患意识 187

(一)史之用在于“资治” 187

(二)君子忧世而有史作 191

(三)史著的中心是探求存亡兴替之道 197

二、存亡兴替系于民的历史思想 201

(一)君道及官箴问题 202

(二)民生问题 206

(三)民族矛盾及民族融合问题 209

(四)儒学的发展及其国民素质教育问题 213

三、史家批判理性的不断升华 215

(一)史才三长而重在“通识” 215

(二)史学家批判理性的历史演变 217

四、主编的讨论 222

第六章 儒释道的人生哲学与中国知识阶层的精神世界&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 傅新毅 蒋广学 227

引言 227

一、早期思想家对人生哲学的论述 228

(一)孔子对士阶层的定“格” 228

(二)性善论、性恶论是早期儒家人生哲学的两个支点 232

(三)道家“冥合”自然的人性论 240

二、隋唐佛教心性论和道教性命双修的思想 244

(一)印度佛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理论形态 244

(二)隋唐佛教心性论 249

(三)唐代道教启开了“性命双修”的发展方向 262

三、宋明道学 265

(一)宋明新儒学产生的背景 265

(二)“继天立极、扶正人心”的新儒学 267

四、道学家理想人格与清代思想家对道学的改造 279

第七章 古代文学的演变与中国“人学”思想的发展&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吴正岚 285

引言 285

一、先秦“风骚传统”与人学思想 286

(一)《诗经》的“风雅精神” 286

(二)楚辞与人学思想 291

二、汉魏六朝文学的自觉与人学思想 295

(一)“古诗十九首”与人学思想 296

(二)建安文学与人学思想 299

(三)陶渊明的人学思想 300

三、唐代诗文与人学思想 303

(一)盛唐诗人李白、杜甫与人学思想 304

(二)中唐白居易、元稹的乐府诗与人学思想 306

(三)唐传奇中的男女之情 308

四、宋代文学与人学思想 310

(一)北宋古文创作与人学思想 310

(二)宋词与人学思想 313

五、元杂剧与人学思想 316

六、明清小说与人学思想 320

(一)明代四大奇书与人学思想 320

(二)清代小说与人学思想 323

七、小结 325

第八章 古代“格致学”的发展与中国科学理性的逐步提升&南京大学哲学系 林德宏 328

引言 328

一、圣人造物与爱物 329

(一)“物”不是实体概念,它只是人类认识和使用的对象 329

(二)圣人造物与爱物 333

二、百工造物与开物 339

(一)《考工记》、《墨经》是对手工工匠造物最初成就的总结 339

(二)具有近代工艺学色彩的《天工开物》 341

三、以农为本的农政思想 346

(一)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农学思想 346

(二)以农为本的农政思想 351

四、自然医学 356

(一)中国医学的基础是元气论 356

(二)扶正祛邪的自然医学 359

五、格致学的发展与科学理性的提升 364

(一)“格物致知”存在着“科学的”和“伦理的”两种研究思想 364

(二)宋代之后科学理性的逐步提升 367

(三)历史呼唤新的百科学术之诞生 370

第九章 中国新学科的创建与传统“人学”思想的现代转型&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周棉 373

引言 373

一、“西学中源”、“中体西用”观念下的西学传播 374

(一)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国人的“西学中源”说 374

(二)晚清的西学东渐与国人的“中体西用”观念 377

二、留学生与中国现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创建 383

(一)中国现代地学学科的创建 384

(二)中国现代数学学科的创建 387

(三)中国现代生物学学科的创建 390

(四)中国现代物理学学科的创建 393

(五)中国现代化学学科的创建 396

三、留学生与中国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创建 398

(一)中国现代哲学的创建 398

(二)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创建 402

(三)中国近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创建 405

(四)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 410

四、新学科、新学术和新的人学思想 413

(一)学科、学术及推进本民族学术现代化的追求 413

(二)传统人学思想的现代转型 416

五、主编的讨论 418

第十章 在“《易》为经首,子随经末”结构中发展的古代思想史&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蒋广学 421

引言 421

一、我国“人学”思想体系的初步建立 423

(一)五帝、三代的文化遗产 423

(二)老子、孔子对建立先秦“人学”的奠基作用 429

二、“《易》为经首,子随经末”学术结构的形成 436

(一)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与人学精神的“天人合一”化 436

(二)经史子集学术结构的初步形成 440

三、“《易》为经首,子随经末”体系下的“百科学术” 444

(一)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书目体系的微调 444

(二)以仁为根本属性的天人合一思想于“体”内的演变 445

四、新的人文精神的孕育与旧学术体系的逐步瓦解 452

(一)经学重新回到学术的中心地位 452

(二)各科学术对新的人文精神的孕育 456

(三)清代理学对各种思潮的回应与旧学术体系的终结 460

五、总结:古代“人学”的历史性与其普遍价值 462

(一)孔子人学思想的历史性 462

(二)古代“人学”的普遍价值 465

参考书目 470

后记 4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