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  诉讼法卷
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  诉讼法卷

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 诉讼法卷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卞建林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533994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回顾和总结我国60年来的对法学发展和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诉讼法学论争,共收集约十个重大论争,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本书以事件来揭示我国诉讼法学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 诉讼法卷》目录

第一专题 关于司法独立的论争 1

一、引言 2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司法独立争鸣 5

(一)“司法独立”的政治定位 5

(二)1951年暂行组织条例与“双重领导体制” 8

(三)1952年司法改革运动与“肃清旧法观点” 13

(四)1954年宪法与“独立进行审判” 17

(五)反右运动与党在审判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26

(六)“文化大革命”与“砸烂公检法” 30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司法独立争鸣 32

(一)“独立进行审判”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34

(二)“党领导下的审判独立” 36

(三)院长、庭长要不要审批案件的短暂插曲 43

(四)社会政治生活与审判独立的发展空间 44

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司法独立争鸣 46

参考文献 55

第二专题 关于检察机关定位的论争 59

一、引言 60

二、检察机关与检察权的性质之争 63

(一)焦点一:检察权的性质之争 64

(二)焦点二:法律监督是否为检察权本质属性之争 69

三、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之争 74

(一)历史变迁 74

(二)领导体制之争 75

四、检察机关的职权之争 80

(一)概说 80

(二)职务犯罪侦查权 80

(三)批准逮捕权 84

(四)公诉权与审判监督权 87

参考文献 93

第三专题 关于无罪推定的论争 97

一、引言 98

二、关于无罪推定的历次论争 99

(一)第一次论争 99

(二)第二次论争 100

(三)第三次论争 102

(四)第四次论争 103

三、阶级性视域下的无罪推定论争 104

四、认识论视域下的无罪推定论争 108

五、诉讼法视域下的无罪推定论争 112

(一)关于“无罪推定”的名称之争 112

(二)关于无罪推定的表述之争 113

(三)关于无罪推定的要素之争 115

六、对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理解 117

(一)肯定说 118

(二)否定说 119

(三)有限确认说 120

七、刑诉法再修改对无罪推定的确立和贯彻 122

参考文献 123

第四专题 关于刑事诉讼目的与构造的论争 127

一、美国——日本——台湾——大陆 128

二、年轻人的挑战——一对师兄弟 131

三、中国的问题——龙马之争 144

四、站在转折点——90年代中期的那场大论战 148

五、挑战挑战者——新世纪的新论战 151

六、评论与展望——人权将是不变的主旋律 157

参考文献 161

第五专题 关于免予起诉制度的论争 165

一、免予起诉制度的历史发展 166

(一)免予起诉制度的产生和巩固 166

(二)免予起诉制度的废除 169

二、关于免予起诉制度的争论 170

(一)关于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废之争 171

(二)免予起诉制度是否侵犯了人民法院的审判权 183

(三)是否违背了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制约原则 188

三、论争的结果和意义——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影响 190

四、结语 193

参考文献 194

第六专题 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论争 197

一、引子 198

(一)死刑核准权收回前后的两个案例 198

(二)死刑政策——社会治安形势——死刑核准权 200

二、死刑核准权下放的历史沿革 201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死刑核准制度的创建 201

(二)1967—1979年死刑核准制度“名存实亡” 204

(三)1979—2003年死刑核准权的下放 204

三、1996年刑诉法、1997年刑法修改前后死刑核准权归属的论争 211

(一)旧法修改前对“双重核准制”的肯定与质疑 211

(二)旧法修改后对死刑核准权下放的否定与反思 213

(三)旧法修改前后对死刑核准权下放的支持 214

四、2000年后的死刑核准权上收活动 215

(一)契机:几起“枪下留人”案和冤案 215

(二)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核准权归位的准备 217

(三)死刑核准权上收的原因 219

五、2000年后死刑核准权归属的论争 220

(一)法学家对死刑核准权收回的主张 220

(二)实务界对死刑核准权收回的主张 223

(三)中央高层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推动 224

六、对收回死刑核准权的评价 225

(一)对收回死刑核准权的积极评价 225

(二)收回死刑核准权可望带动刑事司法全局变革 226

(三)对收回死刑核准权的担忧 229

(四)收回死刑核准权后改革的继续 230

参考文献 233

第七专题 关于民事诉讼模式的论争 235

一、模式论的提出与争鸣:职权主义VS当事人主义 237

(一)何谓民事诉讼模式 237

(二)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与划分根据 239

(三)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界定 246

(四)民事诉讼模式转化的向度 248

二、关于模式根源的思辨:马锡五审判方式 252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渊源与特征 252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背后的争鸣 254

(三)对马锡五审判方式及其模式属性的辩证评价 257

三、模式论的未来:“协同主义”、“和谐主义”能否模式化 260

(一)协动主义VS协同主义 260

(二)协同还是不协同 263

(三)如何协同 267

(四)围绕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争鸣 268

参考文献 271

第八专题 关于民事诉权理论的论争 275

一、1949—1979:革命的与破碎的 276

(一)苏联学者的二元诉权论 276

(二)诉权的湮灭与复苏 277

二、1980—1989:涅槃后的再生 280

(一)二元诉权论的传承与颠覆 280

(二)围绕诉权本质的争鸣 283

(三)诉权的现代化与诉讼民主化的呼声 285

(四)西方近代诉权学说的反思 287

三、1990—1999:改革中的激情澎湃 289

(一)保护诉权的热切呼声 289

(二)诉权基本问题再论证 292

四、2000—2009:新时代的新思考 297

(一)新诉权理论 297

(二)裁判请求权论 300

(三)诉讼权论 302

(四)诉权规制论 303

(五)全面开花的繁荣景象 304

参考文献 308

第九专题 关于民事裁判既判力的论争 311

一、引言 312

二、关于既判力的内涵 313

三、关于既判力的本质 316

四、关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319

五、关于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322

六、关于既判力的基准时 325

七、疑问与反思 327

参考文献 329

第十专题 关于证据概念和属性的论争 331

一、引言 332

二、证据概念之争 334

(一)五六十年代的论争——一个正确而朴素的开始:证据有真有假 335

(二)七八十年代——一个被奉为真理的框架:证据是事实 336

(三)新一轮的质疑:四面楚歌的事实说 343

三、证据属性之争 346

(一)五六十年代的论争——证据是否具有阶级性 347

(二)1979年以来的论争——证据是否具有合法性和主观性 348

(三)争议最小的属性:证据的关联性(相关性) 355

参考文献 357

第十一专题 关于证明标准的论争 359

一、引言 360

二、证明标准概念之争 361

三、证明标准词语之争——等同说PK区别说 363

(一)等同说 363

(二)区别说 363

四、证明标准特点之争 365

(一)主观性PK客观性 365

(二)阶段性PK非阶段性 366

五、证明标准理论基础之争——客观真实说PK法律真实说 367

(一)客观真实说 367

(二)法律真实说 368

(三)客观真实论者的回应 371

(四)反思 372

六、我国证明标准之构建 373

(一)客观真实证明标准 373

(二)内心确信无疑证明标准 375

(三)排他性证明标准 375

(四)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 376

(五)确定无疑证明标准 377

七、证明标准的多元化——二元制PK三元制 378

(一)我国现行的一元化证明标准体系 378

(二)二元制证明标准与三元制证明标准的提出 379

(三)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380

(四)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381

参考文献 381

后记 38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