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软件构件与体系结构  原理、方法与技术
软件构件与体系结构  原理、方法与技术

软件构件与体系结构 原理、方法与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映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1279709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包括软件构件和软件体系结构两大部分内容。首先,本书结合软件复用,详细介绍了构件的基本概念,构件模型等。
《软件构件与体系结构 原理、方法与技术》目录

第1章 软件复用 1

1.1 软件复用的概念 1

1.2 软件复用的实现(*) 2

1.2.1 软件复用的基本问题 2

1.2.2 软件复用的关键因素 3

1.3 软件复用与构件技术 4

1.4 思考题 5

第2章 构件技术 6

2.1 软件构件产生的背景 6

2.1.1 软件产业与软件工厂 7

2.1.2 软件开发中的问题 8

2.1.3 构件复用的益处、负效应和原则 9

2.2 软件构件的概念 10

2.2.1 软件构件的演化 10

2.2.2 软件构件的定义 10

2.2.3 软件构件的规格说明 12

2.3 软件构件接口 12

2.4 软件构件模型(*) 13

2.4.1 软件构件模型的概念 13

2.4.2 青鸟软件构件模型 14

2.4.3 软件构件模型的描述方法 15

2.5 软件构件的深层理解 16

2.5.1 软件构件的粒度(*) 17

2.5.2 构件基础设施(*) 18

2.5.3 软件构件的获取方式 18

2.5.4 软件构件的管理 19

2.5.5 软件构件的组装与部署 19

2.6 思考题 19

第3章 面向构件 20

3.1 面向构件的概念 20

3.2 构件的分类 20

3.3 构件的设计与实现 22

3.3.1 构件接口定义的原则 22

3.3.2 原子构件的制作 22

3.3.3 复合构件的制作 23

3.3.4 构件的获取步骤 23

3.4 构件的管理与维护(*) 25

3.4.1 构件库的组织 25

3.4.2 构件库的分类模式 26

3.4.3 构件的刻面分类法 26

3.4.4 构件库的维护 27

3.5 思考题 27

第4章 基于构件 28

4.1 构件组装 28

4.1.1 构件组装中的问题 28

4.1.2 构件组装的方法与技术 29

4.1.3 构件组装中的内容 30

4.2 构件部署(*) 33

4.2.1 构件运行环境 33

4.2.2 构件配置与定制 34

4.3 基于构件的软件配置管理 34

4.3.1 基于基线的软件配置管理方法 34

4.3.2 构件软件版本管理方法 35

4.4 高内聚复合构件获取方法(*) 36

4.4.1 相关概念 37

4.4.2 特征与构件关系的建立 38

4.4.3 高内聚领域构件控制 40

4.5 思考题 41

第5章 领域工程 42

5.1 领域工程与应用工程 42

5.1.1 相关概念 42

5.1.2 领域工程的构成 43

5.1.3 应用工程的构成 43

5.1.4 领域工程与应用工程的关系 44

5.1.5 领域工程的主要活动与产品 45

5.1.6 领域工程的实施原则 47

5.2 领域共性与变化性(*) 48

5.2.1 变化性的分类 48

5.2.2 变化性绑定 48

5.2.3 变化性控制 50

5.2.4 变化性处理技术 51

5.3 领域工程的实施过程(*) 51

5.3.1 领域分析 51

5.3.2 领域设计 52

5.3.3 领域实现 53

5.3.4 领域产品之间的追踪性 54

5.4 基于领域工程的软件开发过程(*) 55

5.4.1 DSSA模型 55

5.4.2 特定系统的需求获取 56

5.4.3 特定系统体系结构的获取 57

5.4.4 可复用构件的选择和组装 58

5.5 思考题 58

第6章 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内容 59

6.1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59

6.1.1 概念背景 59

6.1.2 软件体系结构的若干定义与比较 61

6.1.3 软件体系结构的构成要素 63

6.2 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内容(*) 66

6.2.1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 66

6.2.2 体系结构构造 67

6.2.3 软件体系结构的分析、设计和验证 68

6.2.4 软件体系结构的发现、演化和复用 69

6.2.5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过程 70

6.2.6 特定领域的体系结构DSSA 70

6.2.7 软件体系结构支持工具 70

6.3 思考题 70

第7章 软件体系结构模式与模式系统 71

7.1 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71

7.1.1 模式的定义 71

7.1.2 模式的构成要素 72

7.1.3 模式描述的内容 73

7.1.4 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74

7.1.5 模式的分类 75

7.2 惯用法 76

7.2.1 惯用法的特点和益处 76

7.2.2 惯用法的发现 77

7.3 设计模式 77

7.3.1 设计模式的定义 77

7.3.2 设计模式问题类别 78

7.3.3 设计模式分类 83

7.4 体系结构模式 86

7.4.1 体系结构模式的定义 86

7.4.2 体系结构模式的分类 86

7.4.3 常用体系结构模式 88

7.5 模式系统与体系结构风格(*) 104

7.5.1 若干相关定义 104

7.5.2 模式系统对软件开发的支持条件 105

7.5.3 模式系统的全局分类视图 105

7.5.4 面向问题的模式选择步骤 107

7.5.5 软件体系结构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比较 107

7.6 思考题 107

第8章 软件产品线 108

8.1 软件产品线的概念 108

8.1.1 软件复用与软件产品线 108

8.1.2 软件产品线的好处与代价 110

8.1.3 软件产品线与软件构件 112

8.1.4 软件产品线与软件体系结构 112

8.2 软件产品线的基本活动 112

8.2.1 产品线方法的基本活动 112

8.2.2 核心资产开发 114

8.2.3 产品开发 117

8.2.4 管理 118

8.2.5 软件产品线的建立方式 118

8.3 若干典型的产品线实践域(*) 119

8.3.1 产品线实践域描述模板 119

8.3.2 产品线实践域分类框架 120

8.3.3 体系结构的模板描述 121

8.3.4 构件开发的模板描述 122

8.3.5 COTS利用 123

8.4 青鸟软件产品线 124

8.4.1 青鸟软件产品线的构成 124

8.4.2 青鸟软件产品线的关键活动及其制品(*) 125

8.4.3 青鸟软件产品线方法的特点(*) 125

8.5 思考题 126

第9章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127

9.1 设计方法 127

9.1.1 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元模型 127

9.1.2 领域模型驱动的SA设计(*) 129

9.1.3 模式驱动的SA设计 131

9.1.4 用例驱动的SA设计 133

9.1.5 工件驱动的SA设计(*) 135

9.1.6 属性驱动的SA设计 137

9.1.7 对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分析 139

9.2 设计过程 140

9.2.1 体系结构的需求 141

9.2.2 体系结构的设计 144

9.2.3 体系结构的文档化 146

9.2.4 体系结构的复审 147

9.2.5 体系结构的实现 148

9.2.6 体系结构的演化 149

9.3 思考题 150

第10章 基于UML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151

10.1 UML与软件体系结构 151

10.1.1 UML的内容和组成 151

10.1.2 UML的特点及其与SA设计的关系 158

10.1.3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RUP中的SA 159

10.1.4 RUP中的模型体系 162

10.2 设计过程与方法 163

10.2.1 设计过程概述与模型映像 163

10.2.2 模型及其之间的关系 163

10.2.3 模型映像、追踪与实现 166

10.2.4 模型之间的约束(*) 168

10.3 思考题 170

第11章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 171

11.1 SA描述概述 171

11.1.1 SA描述方法 172

11.1.2 SA描述框架标准 172

11.1.3 SA描述的内容框架 173

11.2 形式化的方法 175

11.2.1 Z标记语言 175

11.2.2 通信顺序进程CSP 178

11.2.3 化学抽象机(*) 181

11.2.4 π演算(*) 183

11.3 典型的ADL(*) 184

11.3.1 ADL简介 184

11.3.2 ACME 185

11.3.3 Wright(*) 191

11.3.4 UniCon(*) 192

11.3.5 Darwin(*) 197

11.3.6 其他(Aesop,MetaH,C2,SADL) 199

11.4 基于UML的SA描述 200

11.4.1 直接使用的方法 201

11.4.2 使用UML扩充机制的实现方法 203

11.4.3 使用UML的Profile机制的实现方法(*) 209

11.5 思考题 210

第12章 软件体系结构编档(*) 211

12.1 SA编档概述 211

12.1.1 软件文档类型 211

12.1.2 SA文档的作用 212

12.1.3 SA文档化的内容 213

12.1.4 合理文档化的规则 215

12.2 SA视图类型与风格 216

12.2.1 模块视图类型与风格 217

12.2.2 构件-连接件(C&C)视图类型与风格 225

12.2.3 分配视图类型与风格 232

12.3 SA编档实施 237

12.3.1 相关定义 238

12.3.2 软件接口编档 240

12.3.3 软件行为编档 242

12.3.4 视图的选择 247

12.3.5 制作文档包 250

12.3.6 文档评审 251

12.4 思考题 251

第13章 基于场景的软件质量属性 252

13.1 场景与软件的属性 252

13.2 软件的功能属性 252

13.2.1 相关定义 253

13.2.2 基于场景的软件功能属性建模方法 253

13.3 软件质量属性 254

13.3.1 软件质量属性场景 254

13.3.2 常见软件质量属性描述 261

13.3.3 软件质量属性总结与比较 269

13.4 思考题 270

第14章 软件体系结构评估方法 271

14.1 评估概念 271

14.1.1 评估原因 271

14.1.2 评估益处 272

14.1.3 评估时机 273

14.1.4 评估的常见方法 273

14.2 评估组织 274

14.2.1 评估的总体框架 274

14.2.2 评估的描述模板 274

14.2.3 评估的小组构成 275

14.2.4 评估中的涉众 276

14.2.5 考察的质量属性 277

14.2.6 评估的结果与成本 279

14.3 基于场景的软件体系结构评估方法 280

14.3.1 SAAM方法 280

14.3.2 ATAM方法 284

14.3.3 ARID方法(*) 289

14.3.4 3类评估方法比较(*) 291

14.3.5 其他方法(*) 292

14.4 思考题 292

第15章 基于构件和软件体系结构的软件演化 293

15.1 软件演化的概念 293

15.1.1 软件演化定义 293

15.1.2 软件演化分类 294

15.1.3 基于构件的SA模型及其SA演化 296

15.2 软件变化跟踪技术 298

15.2.1 软件变化的分类 298

15.2.2 软件变化的捕捉与跟踪方法 298

15.2.3 变化传播的整体描述框架 304

15.3 软件演化(*) 304

15.3.1 软件的静态演化 305

15.3.2 软件的动态演化 307

15.3.3 基于SA的软件演化描述模型 310

15.3.4 软件演化的可靠性评估 311

15.4 思考题 312

第16章 大型案例分析 313

16.1 TqmNET框架概述 313

16.1.1 TqmNET框架简介 313

16.1.2 TqmNET框架所选结构 314

16.1.3 TqmNET框架结构的内部组成 315

16.1.4 TqmNET框架实现中的相关技术 316

16.2 TqmNET框架详解 318

16.2.1 TqmNET框架的数据访问层 318

16.2.2 TqmNET框架的业务逻辑层 319

16.2.3 TqmNET框架的表示层 320

16.3 TqmNET框架在工时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321

16.3.1 TQM系统简介 321

16.3.2 TQM系统的数据访问层实现 322

16.3.3 TQM系统的业务逻辑层实现 331

16.3.4 TQM系统的表示层实现 334

16.4 思考题 337

参考文献 33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