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育简史
中国教育简史

中国教育简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惠芬,金忠明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61713207
  • 页数:568 页
图书介绍:以各个教育学派的形成、发展、分化为主线,在宏观上把握教育思潮流向的前提下,对具体的教育制度、教育经验进行剖析和概括;注意文化和教育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还中国教育发展多元性的历史面貌;以历史主义态度对教育学派、教育录、教育制度给予恰当的历史定位,实事求是地肯定和否定;采取了详它书之所略、略它书之所详的原则,给学生自学留下了充分的余地。 该书被广泛用作师范院校的大学本科和专科的教材,同时用作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一些研究生课程班,也采用了本教材,其中的某些内容还引起过热烈的讨论。 此次修订,除了对局部内容有所修改外,增设了核心词和每章提要,每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均采用黑体字标示,更便于学生和自学。同时还设计了若干思考题,这些题目注重涵盖基础知识相互联系,又引导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扩大思维的空间,有助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沟通,也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选择,促使其进一步学习和自修。
《中国教育简史》目录

前言 1

第一编 远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 3

第一章 人类教育的起源 3

第一节 教育与生存 3

一、远古人类的教育活动 3

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 6

三、教育的起源与实质 7

第二节 教育与发展 11

一、原始宗教的教育功能 12

二、原始艺术的教育功能 13

第三节 教育与文字 16

一、语言的发展 16

二、文字的产生 17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教育 21

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建立 21

一、夏代的学校教育 21

二、商代的学校教育 22

三、西周的学校教育 24

第二节 六艺教育的形成 28

一、射御之教 29

二、礼乐之教 32

三、书数之教 38

第三章 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 42

第一节 官学衰落与学术下移 42

一、官学衰落 42

二、学术下移 43

第二节 士与私学 45

一、士阶层的崛起 45

二、私学的发展 47

第三节 稷下学宫与诸子百家 49

一、稷下学宫 49

二、诸子百家 51

第四章 教育学派与教育思想 56

第一节 孔丘、孟轲、荀况与儒家学派 56

一、教育作用论 57

二、贤士教育论 62

三、六艺教育论 65

四、教育方法论 77

五、后期儒家对教育理论的总结 86

第二节 墨翟与墨家学派 93

一、教育作用论 93

二、兼士教育论 97

三、实利教育论 99

四、教育方法论 102

第三节 老聃、庄周与道家学派 105

一、教育作用论 105

二、游士教育论 109

三、审美教育论 113

四、教育方法论 115

第四节 商鞅、韩非与法家学派 119

一、教育作用论 119

二、农士教育论 122

三、法制教育论 124

四、教育方法论 126

五、儒、法、道、墨四家之关系 129

第二编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教育 133

第五章 秦代的教育 133

第一节 法家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推广 133

一、书同文 134

二、行同伦 135

三、言同一 137

第二节 《吕氏春秋》的意义 138

一、背景与特点 138

二、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139

第六章 汉代的文教政策 145

第一节 道学当政与儒学复苏 145

一、道学当政 145

二、儒学复苏 146

第二节 董仲舒对策及教育思想 149

一、对策的产生 149

二、教育思想的特征 150

第三节 独尊儒术与经学 153

一、独尊儒术 153

二、经学教育 154

第七章 汉代封建教育制度的奠基 158

第一节 太学和宫邸学 158

一、太学的建立与发展 158

二、太学的教学与管理 160

三、宫邸学 163

第二节 鸿都门学和郡国学 164

一、鸿都门学的创建 164

二、鸿都门学的历史意义 164

三、郡国学 166

第三节 私学 168

一、私人授徒 168

二、蒙学 170

第四节 察举制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71

一、察举制的初建 171

二、察举制的发展 172

第五节 王充教育思想的作用与意义 173

一、学知 173

二、博览 174

三、距师 176

四、文儒 177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教育思潮的演变与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 180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分化与融合 180

一、人格的分裂与思想的解放 180

二、名教与自然的争议 183

三、教育的多元发展 184

四、教育的汇通融合 185

第二节 社会化的审美教育 188

一、文学教育的发展 188

二、文人的自我修养 191

三、审美教育的泛化 194

第三节 家庭化的伦理教育 196

一、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 196

二、《颜氏家训》的意义 200

第四节 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 201

一、魏晋学校教育制度的恢复与变化 201

二、南北朝教育制度的发展 207

第九章 隋唐教育发展与学校制度的完善 213

第一节 隋唐统治集团的文教政策 213

一、隋朝的文教政策 213

二、唐朝的文教政策 214

第二节 封建教育制度的完善 217

一、中央专门学校 218

二、中央兼职机构 219

三、地方专门学校 221

四、地方兼职机构 222

五、唐朝的教育管理 222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24

一、产生与发展 224

二、程序、科目与方法 227

第四节 文艺传播与人生美育 230

一、文艺传播的条件 230

二、审美教育的推广 234

第五节 重振儒学:韩愈教育思想的作用 237

一、崇儒学 237

二、倡古文 239

三、振师道 240

第六节 中外教育的交流 243

一、中日教育 243

二、中朝教育 246

三、中印教育 247

第三编 宋至清中叶时期的教育 251

第十章 宋明教育思潮(上) 251

第一节 理学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251

一、理学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251

二、理学教育思潮的发展 254

第二节 理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259

一、振兴道统 259

二、天理权威 261

三、道德修身 264

第三节 理学教育的方法 265

一、立志 265

二、居敬 267

三、读书 269

第十一章 宋明教育思潮(中) 273

第一节 功利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273

一、功利教育思潮的发端 274

二、功利教育思潮的发展 275

第二节 功利教育的基本特征 279

一、理在事中 279

二、才贵适用 280

三、百家之学 282

第三节 功利教育的方法 285

一、讨论 285

二、游历 286

三、质实 286

四、创发 287

第十二章 宋明教育思潮(下) 288

第一节 心学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288

一、心学教育思潮的产生 288

二、心学教育思潮的发展 290

第二节 心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293

一、心、理合一 293

二、知、行合一 295

三、本体之乐 297

第三节 心学教育的方法 300

一、悟通 300

二、循真 302

三、磨炼 304

第十三章 清朝的实学教育思潮 306

第一节 实学教育思潮的产生与演变 306

一、实学教育思潮的产生 306

二、实学教育思潮的演变 308

第二节 实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309

一、经世之学 309

二、考据之学 311

三、科技与文艺 313

第三节 实学教育的方法 317

一、践行 317

二、征实 318

第十四章 宋至清中叶官学制度的发展 321

第一节 宋代的教育制度 321

一、中央官学 321

二、地方官学 326

第二节 元代的教育制度 328

一、中央官学 329

二、地方官学 330

第三节 明代的教育制度 335

一、中央官学 336

二、地方官学 339

第四节 清代的教育制度 341

一、中央官学 342

二、地方官学 345

三、蒙学和幕学 346

第十五章 书院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50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 350

一、书院的产生 350

二、宋朝的书院 351

三、元朝的书院 356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书院 358

一、明朝的书院 358

二、清朝的书院 362

第三节 书院的教学与组织 366

一、书院的教学 366

二、书院的组织 369

第四编 中国近代教育 373

第十六章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前奏 373

第一节 封建社会末期教育状况 374

一、清代后期教育的腐败 374

二、清代学者的革新主张 374

第二节 经世致用教育思潮的再兴 376

一、经世致用教育思潮的复兴 376

二、经世致用教育思潮的发展 377

第三节 太平天国教育的作用 379

一、太平天国的教育活动与主张 379

二、《资政新篇》的教育理想 382

第十七章 外国文化教育的影响与教会教育 385

第一节 传教士活动与早期教会学校 385

一、传教士活动的历史背景 385

二、传教士的初期活动 386

第二节 教会教育的发展及其作用 387

一、教会教育的发展 387

二、教会学校的教育课程 389

三、教会教育作用的两重性 391

第十八章 洋务教育思潮与传统教育的改革 393

第一节 洋务教育思潮的概述 393

一、务采西学 394

二、改革科举 396

三、建立新学 397

四、中体西用 399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改革 403

一、新型学校 403

二、留学教育 410

第十九章 改良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的深化 415

第一节 改良教育思潮的特征 415

一、教育为本 416

二、西政与西体 418

三、改革旧教育 421

第二节 传统教育改革的深化 425

一、维新运动中改良派的教育活动 425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430

三、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433

第二十章 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教育意义 442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传统教育的变革 442

一、革命教育主张 442

二、革命教育活动 445

三、对清末教育的改造与变革 448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教育 453

一、复古教育的逆流 453

二、新教育的展开 455

三、新文化的启蒙 458

第二十一章 教育运动和实验及新学制的建立 463

第一节 平民教育运动 463

一、平民教育运动的产生 463

二、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 466

第二节 教育方法实验 468

一、课堂授课制的改进 469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倾向 472

第三节 壬戌学制的建立 474

一、新学制的建立 474

二、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477

第二十二章 教育思潮的分化 479

第一节 民主主义教育思潮 479

一、教育价值本位化 480

二、科技教育社会化 484

三、平民教育乡村化 487

四、儿童教育个性化 491

五、教育方法实践化 494

第二节 民族主义教育思潮 496

一、产生与发展 496

二、道德教育与人文理想 500

三、原因与作用 5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思潮 507

一、历史的选择 507

二、政治教育与革命理想 509

三、矛盾、交织与影响 517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 522

第一节 国民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 522

一、教育方针 522

二、实施原则 525

三、具体措施 528

第二节 学校教育 532

一、学前教育 532

二、初等教育 532

三、中等教育 534

四、高等教育 539

第三节 教育管理 540

一、教育行政 540

二、教育督导 541

三、毕业会考 543

第二十四章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54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 545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 545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 546

第二节 干部教育与民众教育 548

一、干部教育 548

二、民众教育 554

第三节 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特征 560

一、教育为政治革命服务 560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561

三、社会化的大教育 562

结语 5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