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009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009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009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课题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56799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本报告是以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为主题的研究报告。本书以国家创新能力理论为指导,通过“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报告”课题组形成的评价体系,利用大量的研究统计数据,综合性、动态地给出了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创新能力各维度的分析,为中国政府了解本国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并就中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009》目录

第一章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全球化趋势与创新国际化 1

二、科学技术在国家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2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2

四、创新型国家战略:挑战与新使命 3

第二节 设计理念 4

一、指导思想和研究目标 4

二、设计原则 5

三、设计思路 6

第三节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 6

一、创新投入 7

二、创新产出 9

三、创新潜能 9

第四节 具体指标描述 11

一、创新投入 11

二、创新产出 14

三、创新潜能 16

四、创新效率 19

第五节 基础数据来源和收集结果 19

一、基础数据来源 19

二、各创新指标测量的主年度 20

三、数据收集结果 21

第六节 国家创新能力评价计算方法 23

一、数据前期处理——指标缺失值的替代计算 23

二、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和各维度指数计算 26

第二章 世界各国创新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29

第一节 各国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排序 29

第二节 各国创新能力分维度指数排序 30

一、创新能力维度1——创新投入指数排序 30

二、创新能力维度2——创新产出指数排序 31

三、创新能力维度3——创新潜能指数排序 32

第三节 各国创新能力指数的结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 32

一、各国创新能力综合指数聚类分析结果 33

二、各国创新能力指数聚类与多尺度分析 33

三、各国创新能力“星级”评定与类型划分 35

四、各国创新能力指数聚类的结构特征值比较分析 37

第四节 创新能力分项指标的国家排序 42

第五节 各国创新能力指数结构特征和分项指标排名 59

一、群1国家的创新能力结构特征和分项指标排名 60

二、群2国家的创新能力结构特征和分项指标排名 68

三、群3国家的创新能力结构特征和分项指标排名 89

四、群4和群5国家的创新能力结构特征和分项指标排名 100

第六节 创新能力综合指数结构模型分析 112

一、创新综合指数回归方程 112

二、创新产出回归方程 113

第三章 世界主要国家创新能力的分析与比较 115

第一节 “金砖四国”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分析与比较 115

一、“金砖四国”创新系统的基本分析 115

二、“金砖四国”创新体系的比较分析 127

三、“金砖四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129

第二节 欧盟创新能力的分析与比较 142

一、欧盟创新脉络——从“欧罗巴奇迹”到“欧洲悖论” 142

二、欧盟创新政策——历史沿革与行动路径 144

三、欧盟创新系统与创新能力——多样性与同一性并存 149

第三节 美国创新能力的分析与比较 156

一、美国创新能力的现状 156

二、美国创新能力的表现 157

三、美国创新应对策略 162

第四节 日本与韩国创新能力的分析与比较 165

一、日本创新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165

二、韩国创新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168

三、日本与韩国创新体系比较 172

四、日本、韩国创新模式和美国创新模式的比较 177

第四章 中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179

第一节 中国创新投入能力的比较分析 181

一、中国创新投入能力的基本分析 181

二、中国创新投入能力的国际比较 183

第二节 中国创新产出能力的比较分析 192

一、中国创新产出能力的基本分析 192

二、中国创新产出能力的国际比较 197

第三节 中国创新潜能的比较分析 203

一、中国创新潜能概述 203

二、中国创新潜能关键要素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204

第四节 中国创新效率的比较分析 212

一、创新效率评价结果与分析 212

二、结构及建议 215

第五章 中国国家创新能力发展的战略研究 217

第一节 中国国家创新能力评价弱项指标的分析 217

一、研发投入 217

二、科技人力资源 217

三、反垄断程度 218

四、专利数量和专利研发效率 218

五、论文数量和质量 218

六、对外技术依存度 219

第二节 提升中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 219

一、从局部性改革向系统性构建的“系统范式”的战略方向转移 219

二、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企业“双主导”的战略方向转移 220

三、从“重视知识产权”向“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方向转移 221

第三节 提升中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222

一、优化创新人力资源储备,健全产业技术人才培训机制 222

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力度,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224

三、完善服务创新制度,提升创新潜能 226

四、推进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构建完整产业价值链 227

五、改革产业集群创新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 229

参考文献 231

附录A 已有国家创新能力报告介绍 234

附录B 已有国家创新能力报告测评计算方法介绍 245

附录C 维度交叉组合的效率值 2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