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
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

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先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22076649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分析若干代表性强国崛起过程中的科学技术活动,从学术角度系统地讨论科技政策对强国的作用。
《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目录

第1章 总论 1

1.1 强国要素 2

1.1.1 经济实力 2

1.1.2 综合国力 2

1.1.3 兰德指标 3

1.1.4 竞争力报告 4

1.1.5 我国学者的观点 4

1.2 科学中心转移与强国更替 5

1.2.1 文艺复兴与科学发展 5

1.2.2 英国科学学会与欧洲工业革命 6

1.2.3 德国成为科学大师和工程师的摇篮 7

1.2.4 科技竞争造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7

1.2.5 诺贝尔奖百年显示科技强国角逐 8

1.3 科学革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9

1.3.1 科学革命 10

1.3.2 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 11

1.4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 13

1.4.1 大科学 13

1.4.2 国际化、网络化 14

1.4.3 技术成果转化周期缩短 14

1.5 各国的科技立国政策 15

1.5.1 日本:从“贸易立国”、“科技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 15

1.5.2 韩国:“疆土小国,科技大国” 15

1.5.3 以色列:中东瘦小巨人,科技强国强军 15

1.5.4 印度: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核技术 16

1.5.5 美国:“科学、科学、科学、科学” 16

1.6 李约瑟难题 17

1.7 中国数字 18

1.7.1 全球瞩目的经济数字 18

1.7.2 鼓舞人心的科技数字 19

1.7.3 第三只眼看中国数字 20

1.8 DEMOS报告 22

1.9 新李约瑟命题 23

1.10 科学不再“沉寂” 24

1.10.1 对新科技革命的期待 24

1.10.2 “会聚技术”或各领风骚 24

1.10.3 量子科学走出象牙塔 25

1.10.4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6

1.11 迎接新科技革命、走科技强国之路 26

参考文献 27

第2章 英国 30

2.1 工业革命的社会经济环境与需求 31

2.1.1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营造了良好的政治体制环境 31

2.1.2 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2

2.1.3 对外贸易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33

2.1.4 《国富论》为工业革命提供理论和思想基础 33

2.1.5 传统手工业的繁荣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组织和劳动力保障 34

2.2 技术创新与英国工业的迅速崛起 35

2.2.1 纺织业 35

2.2.2 采矿业 36

2.2.3 冶金业 37

2.2.4 交通业 37

2.2.5 制造业 38

2.3 科学基础与科学创新传统的形成 39

2.3.1 科学创新精神的培育 39

2.3.2 科学创新模式的转变 40

2.3.3 科学创新知识与成就 41

2.4 英国皇家学会促进知识创造与传播 47

2.4.1 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背景及其意义 48

2.4.2 英国皇家学会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普及 48

2.4.3 英国皇家学会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 49

2.5 月光社架起科学、技术与工业紧密结合的桥梁 50

2.5.1 月光社的成立及其使命 50

2.5.2 月光社对科学、技术和工业结合的贡献 51

2.5.3 月光社中的团体精神 52

2.6 建立激励创新创业的制度与环境 53

2.6.1 世界上第一部专利制度的实施 53

2.6.2 企业家的远见卓识 54

2.6.3 创新与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54

2.6.4 创业家与资本家的结合 55

2.6.5 高等教育培养了社会精英 56

2.7 英国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57

2.7.1 英国科技管理体系的特点 58

2.7.2 重要的公立科研机构——七大研究理事会 59

2.7.3 大学及其科研机构 64

2.7.4 新时期的创新战略 65

2.7.5 推进创新的重要举措 66

2.8 给我们的启示 68

2.8.1 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革命的根本力量 68

2.8.2 市场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 69

2.8.3 科学革命和创新文化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70

2.8.4 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70

参考文献 71

第3章 德国 73

3.1 科技腾飞的基础与准备——德国完备的教育体制 75

3.1.1 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75

3.1.2 扩大教育规模,将中等教育从贵族阶层扩大到普通群众 76

3.1.3 职业技术教育与熟练技工的壮大 77

3.1.4 洪堡与现代大学的建立 78

3.1.5 与工业界紧密结合的高等工程教育 80

3.1.6 德国教育体制的创新 81

3.2 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德国科学的巨大成就 82

3.2.1 高斯及“科学的皇后和仆人” 83

3.2.2 亥姆霍兹与德国物理科学的兴起 84

3.2.3 李比希与德国化学的崛起 87

3.2.4 普朗克、爱因斯坦与物理学革命 92

3.3 技术创新与德国的迅速工业化 96

3.3.1 克虏伯与钢铁工业 96

3.3.2 西门子与德国电气工业 100

3.3.3 戴姆勒与汽车工业 104

3.3.4 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107

3.3.5 通过技术实现进步 108

3.3.6 由技术领先走向技术称霸 110

3.3.7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辉煌 111

3.4 “二战”后德国的重新崛起 112

3.4.1 “二战”对德国科技体系的影响 113

3.4.2 战后崛起的教育及科技因素 114

3.4.3 德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与特点 117

3.5 启示 118

3.5.1 视科学技术为强国之本 118

3.5.2 视人才为致胜之道 119

3.5.3 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122

3.5.4 重视国际合作 123

3.5.5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24

3.5.6 对我国的启示 126

参考文献 127

第4章 美国 135

4.1 建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科技创新的成长与发展 136

4.1.1 美国科学技术的开创(1779~1860) 136

4.1.2 美国科学技术的成长与发展(1861~1920) 137

4.1.3 若干重大科技创新 139

4.1.4 美国早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141

4.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科学研究中心转向美国 141

4.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国力快速提升(1919~1939) 141

4.2.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和军事的发展(1939~1945) 143

4.2.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若干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44

4.2.4 美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发展的经验 147

4.3 二战后至70年代初:美国科学技术实现腾飞 147

4.3.1 美国战时和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条件 147

4.3.2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调整和影响 148

4.3.3 二战后世界冷战格局对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49

4.3.4 二战后至70年代初美国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50

4.4 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引领世界科技浪潮 153

4.4.1 美国科技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153

4.4.2 引领全球的重大科技产业之一——美国IT技术产业 156

4.4.3 引领全球的重大科技产业之二——美国BT技术产业 162

4.5 美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167

4.5.1 研究型大学 167

4.5.2 国立科研机构 168

4.5.3 大公司的思想领袖:企业研究院 170

4.5.4 创业型大学: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的“双城记” 172

4.6 美国科技创新的政策与机制 179

4.6.1 美国现代科技政策的圣经:“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179

4.6.2 美国科技政策的运行机制 184

4.6.3 美国人才战略 190

4.7 启示 193

参考文献 195

第5章 日本 197

5.1 脆弱的科技遗产(1868年前) 198

5.1.1 科技遗产 198

5.1.2 被叩开的国门 199

5.1.3 曙光初现 200

5.2 明治时期的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1868~1912) 201

5.2.1 全面西化 201

5.2.2 文明开化 203

5.2.3 殖产兴业 206

5.2.4 崛起扩张 210

5.3 大正、昭和初年的科技发展(1912~1945) 211

5.3.1 “一战”中的持续扩张与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 212

5.3.2 “二战”时的科学动员机制与公司研究 214

5.3.3 战时研究所与大学的发展 215

5.3.4 两次大战间的科技成果 216

5.4 “技术引进”与经济奇迹(1945~1973) 217

5.4.1 战后景象 217

5.4.2 逐步复苏 218

5.4.3 贸易立国 220

5.4.4 经济奇迹 224

5.4.5 创新体系 225

5.5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与发展转向(1973~1990) 226

5.5.1 高增长的终结 226

5.5.2 战略转向——“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227

5.5.3 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发展 230

5.5.4 以企业为主体之一的基础研究体系 231

5.6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与新的形势(20世纪90年代至今) 233

5.6.1 “泡沫经济”及其破灭 233

5.6.2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 233

5.6.3 主要的科技创新及其进展 237

5.6.4 “产学官”有效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 238

5.6.5 新的世纪与新的发展——“知识产权立国” 239

5.7 启示 243

参考文献 244

第6章 中国 247

6.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248

6.1.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248

6.1.2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 249

6.1.3 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251

6.1.4 中国必须依靠创新才能驱动发展 253

6.2 中国科技发展进入快速跃升期 254

6.2.1 取得一批重大科学成果 254

6.2.2 抢占一批战略高技术制高点 255

6.2.3 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56

6.2.4 SCI论文跃居世界第2位 258

6.2.5 国内发明专利快速增长 259

6.2.6 中国具备了科技大发展的能力 260

6.2.7 当前影响科技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 262

6.3 中国产业发展步入重要转型期 264

6.3.1 中国产业正在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264

6.3.2 当前企业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 265

6.3.3 中国产业创新的路径选择 267

6.4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 270

6.4.1 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270

6.4.2 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竞争力的关键 271

6.4.3 突破科技跃升期的重要环节 272

6.4.4 依靠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273

6.5 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 276

6.5.1 新技术革命——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机遇 276

6.5.2 向海洋进军——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战略考量 280

6.5.3 向外太空进军——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广阔空间 282

6.5.4 向深地进军——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坚实基础 284

6.5.5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 285

参考文献 28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