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长松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8066975
  • 页数:2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八章,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第三章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理论与实践的飞跃、第四章毛泽东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第五章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第六章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第七章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新变化、第八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与竞争、第九章当代社会主义的主要流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地位 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1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内容 2

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5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5

二、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到社会实践的飞跃 6

三、社会主义从单一到多种模式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7

四、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8

第三节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9

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9

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方法 11

第一编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 14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4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 14

一、16世纪、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4

二、18世纪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 15

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7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根本缺陷 20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2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 23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 23

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 24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5

一、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 25

二、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26

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28

四、社会主义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意义 30

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34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4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工人运动中传播 34

二、工人阶级政党的成立 35

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 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39

一、从“数国同胜论”到“一国先胜论”的发展 39

二、“十月革命”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41

三、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42

第三节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4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 44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49

三、社会主义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意义 57

第三章 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60

第一节 改革是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60

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 60

二、改革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 62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化和民族化的必然要求 63

第二节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兴起 63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63

二、苏联改革的艰难探索 67

第三节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改革到“改向”的回顾与反思 70

一、东欧剧变的过程 70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 72

三、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改革到“改向”的反思 73

第四节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历程 78

一、古巴的社会主义改革探索 78

二、朝鲜的社会主义改革探索 81

三、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探索 83

四、老挝的社会主义改革探索 86

五、社会主义实现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意义 88

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92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9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9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92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绩和历史局限性 94

第二节 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0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100

二、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103

第三节 毛泽东时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105

一、最初尝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和失误 105

二、成败得失的原因分析 107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11

第一节 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11

一、重新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11

二、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114

三、正确评价毛泽东和反思“文化大革命” 116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科学体系 118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18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122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2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24

一、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24

二、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26

三、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127

第六章 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132

第一节 进入新世纪科学社会主义面临新挑战 132

一、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32

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 133

三、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133

四、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134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36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36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38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0

四、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1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142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3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44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45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46

第四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147

一、“十个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 148

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51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 152

第三编 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与竞争第七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新变化 15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56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萌生 156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58

第二节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和变化 162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 163

二、战后资本主义制度变革与调整 165

三、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破产 168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与实质 171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原因 171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174

第八章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与竞争 176

第一节 关于“两制”关系的理论观点 176

一、代替论 176

二、趋同论 179

三、改良论 1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86

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86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88

三、“两制”长期并存和竞争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90

四、社会主义运动暂时低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92

第三节 科学认识“两制”关系的新视野 193

一、必须对“两制”和平共处的长期性有充分认识 194

二、必须对“两制”相互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认识 195

三、必须对“两制”之间矛盾与斗争的复杂性有充分认识 196

四、在“两制”竞争中必须善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198

第九章 当代社会主义的主要流派 201

第一节 民主社会主义 201

一、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国际的历史演变 201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政治纲领 203

三、“第三条道路”的尝试 206

四、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及面临的困难 210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 213

一、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13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215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217

第三节 民族社会主义 218

一、民族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18

二、民族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19

三、民族社会主义的主要模式 220

参考文献 2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