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劳动供给研究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劳动供给研究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劳动供给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弓秀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478800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描述了不同性别劳动力在林业、种植业和非农业的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上一篇:旅游文化学下一篇:成本会计实务
《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劳动供给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5

1.2.1 研究目标 5

1.2.2 研究内容 5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 7

1.4 创新之处 7

1.5 概念界定 8

1.5.1 家庭和户、农户 8

1.5.2 农户劳动供给 10

1.5.3 家庭效用最大化与家庭收益最大化 10

1.6 技术路线 10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2

2.1 国内外劳动供给理论研究 12

2.1.1 家庭决策理论 12

2.1.2 家庭时间配置理论 14

2.1.3 家庭分工理论 17

2.1.4 家庭背景下的女性劳动供给 20

2.1.5 不同市场条件下农户的农业劳动供给 23

2.1.6 劳动供给曲线研究 27

2.1.7 生命周期与劳动供给 28

2.2 国内外劳动供给实证研究 29

2.2.1 性别与劳动供给 29

2.2.2 农户劳动供给多样性研究 32

2.2.3 劳动互补和替代关系研究 33

2.3 我国关于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34

2.3.1 农民的经济行为和意识 34

2.3.2 就业决策的决定因素 35

2.3.3 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 36

2.3.4 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行为 37

2.4 我国农户劳动供给的重要议题和本书研究重点 38

第三章 理论基础 40

3.1 贝克尔家庭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 40

3.2 弗兰克·艾利思的社会性别分工 43

3.3 风险与农户劳动时间利用 49

3.4 本书的理论借鉴 54

第四章 家庭劳动供给状况分析 55

4.1 样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56

4.1.1 家庭人口 56

4.1.2 人口性别结构 59

4.1.3 人口年龄结构 60

4.2 四川省沐川县家庭劳动供给状况分析 62

4.2.1 农业劳动和非农业劳动时间的时序变化特征 62

4.2.2 农业内部劳动时间的时序变化特征 64

4.2.3 劳动供给时间与纯收入变化特征 66

4.3 安徽省金寨县家庭劳动供给状况分析 69

4.3.1 劳动供给时间的时序变化特征 69

4.3.2 劳动供给时间与纯收入变化 70

4.4 家庭内男女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76

4.5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本质 80

4.5.1 农户劳动时间利用的基本目标 80

4.5.2 农户剩余劳动时间利用的控制权 85

4.5.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释的新角度 87

4.6 本章小结 89

第五章 家庭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91

5.1 家庭生命周期与劳动供给 91

5.1.1 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91

5.1.2 家庭生命周期与劳动供给时间和结构 94

5.2 家庭富裕程度与劳动供给 97

5.2.1 家庭富裕程度的划分方法讨论 97

5.2.2 不同富裕程度家庭劳动供给的性别差异 98

5.2.3 家庭富裕程度与劳动供给结构 98

5.2.4 家庭富裕程度与劳动供给时间 99

5.2.5 家庭富裕程度与劳动供给结构相似度 104

5.3 家庭平均受教育水平与劳动供给 106

5.4 本章小结 108

第六章 家庭劳动供给时间的实证分析 110

6.1 家庭劳动供给的多样性 110

6.2 家庭劳动供给的理论基础 113

6.3 计量经济学模型 115

6.3.1 模型选择 115

6.3.2 变量设置 118

6.3.3 样本描述 122

6.3.4 估计结果和解释 123

6.4 本章小结 139

第七章 影子工资与劳动供给 143

7.1 农业工资的非递归特性(农业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性) 143

7.2 影子工资理论 145

7.3 计算影子工资和影子收入 148

7.3.1 统计描述 149

7.3.2 生产函数估计 149

7.3.3 计算影子工资和影子收入 156

7.4 影子工资和影子收入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58

7.4.1 模型设置和变量选择 158

7.4.2 估计结果及解释 160

7.5 本章小结 165

第八章 农户兼业行为与农户劳动时间分配 174

8.1 农户兼业的本质与发展 175

8.1.1 农户兼业的本质与特征 175

8.1.2 农户兼业发展的原因 177

8.1.3 农户兼业发展的利弊 179

8.2 农户兼业与农户劳动时间分配机理 188

8.2.1 基于农户总收入最大化的农户家庭时间配置 189

8.2.2 家庭次要劳动力与家庭劳动时间配置 191

8.3 山西中部地区农户兼业情况评价 192

8.3.1 调查农户兼业的基本情况 192

8.3.2 兼业农户未来经营意向 194

8.3.3 山西中部地区农户兼业情况评价 197

8.4 本章小结 199

第九章 农户劳动供给与农户剩余劳动力转移 202

9.1 农户劳动供给与家庭内部分工 203

9.1.1 家庭农业劳动供给与分工 204

9.1.2 剩余劳动时间控制权与分工变化 206

9.2 农户劳动分工与农户剩余劳动力转移 207

9.2.1 农户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 207

9.2.2 农户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劳动职能分工 209

9.3 本章小结 210

第十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211

10.1 主要结论 211

10.2 政策含义 215

10.3 本研究的不足 217

附录1 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 219

附录2 农户劳动供给的近期调查报告——基于山西13村的调查 223

附录3 农户时间分配及生产情况调查表 250

参考文献 263

致谢 2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