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历史的见证  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
历史的见证  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

历史的见证 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明远
  • 出 版 社:香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凤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7293040
  • 页数:2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票证和人民币历史的回顾,展现了那段年代的历史。
《历史的见证 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目录

票证和人民币的故事(代序)  1

粮票的故事  3

粮票概述  4

粮食定量与城镇户口挂钩  5

第一套面粉购买证  6

计划供应的全国粮票  8

粮票的地区差别和种类  9

粮票的版面  9

管理票证的专门工作  10

农村的口粮怎么办?  10

粮票——命根子  11

“骄傲的全国粮票”  11

上海市最早发给票证的回忆  12

配给定量的波动起伏  13

农村口粮安排  14

农村非产粮区的粮食供应  14

粮票实在是命根子  15

难忘师生情  16

没有粮票就没有奶水  17

1959年:形势一片大好,肚子咕咕叫  18

1960年:中共中央指示压低口粮标准  18

揣着粮票游长江  19

灾害饥荒时期的粮食  20

童年时记忆最深的是挨饿!  20

一斤粮票的悲喜剧  21

大家都吃不饱  22

穷困的见证  22

黑市粮票:痛心的记忆  24

支援老家的全国粮票  25

农林学院的伙食  25

大学同学的无奈  26

糕点票、就餐券  27

1961年:高价糕点、糖果、饮食  28

斤斤计较着粮票  29

1962年:没有上海粮票就别想在饭店吃肉  30

一顿饭9分钱外加4两粮票  31

1963年:春节特供票  31

周恩来家宴:各人自带粮票  32

1964年:最大的心愿是“积攒粮票”  32

1965年:40斤粮票一条人命  33

农民向城镇换取粮票  33

插队知青的粮票  34

农村青年和粮票  35

油票、肉票的故事  36

多少年油水不足  36

农村用油少得可怜!  37

城镇油票定量不断减少  37

上海人心目中的油票  38

食用油限量供应  38

天津油票附麻酱票  39

油票的最小面额  40

一滴泪珠似的素油  40

猪肉计划供应  41

最早的肉票  41

年夜饭吃肉  42

猪肉佬、弥勒佛  43

有肉票也买不到肉  44

团圆饭  46

农村奖售肉票和奖励票证  46

北京人的肉票  48

上世纪70年代上海肉票供应  48

肉票的反复  49

布票的故事  51

布票概述  51

起初布票还不算困难  53

打折布票的危机  54

上世纪60年代布票严重紧缺  55

布票的种类  56

布票定量减半又减半  57

全家人的布票  58

抹不掉的记忆  59

唯一的新衣舍不得穿  60

模范标兵邢燕子结婚的布票  60

借布票结婚  61

对农村的奖励布票  61

棉花票  62

1厘米布票、手帕券  62

补丁盖补丁  62

假领与脖套  63

梦中的人造棉衬衣  64

一件学生服  65

裤子的窘困  66

旧货店“翻行头”  67

布票比钱重要  67

工业券的故事  68

又增加日用工业品购货券  68

中山装,要10张工业券  69

上海市发放工业券的情况  69

鞋类凭工业券限量供应  70

70年代——工业券的全盛时期  71

结婚专用票证  71

买自行车用工业券  72

买辆“大金鹿”用30张工业券  73

买缝纫机用工业券  73

买名牌手表要60张工业券  74

照相机、收音机  75

电唱机也凭工业券  76

购货本的故事  77

购货本的雏形:供给转移证  77

购货本跟城镇户口配套  78

项目不断增加的购货本  79

票和本儿的异同  79

1959年票证增加到12种  80

香烟限量供应  80

火柴限量供应  81

食糖限量供应  82

蔬菜限量供应  82

豆制品、粉制品限量供应  83

肥皂限量供应  84

1960年购货本,凭票证供应商品30种以上  84

就餐券  85

糕点券  85

1961年凭票、本供应副食品50种、商品156种  86

梁晓声回忆购货本  87

依靠购货本“找对象”  87

高档糖果  88

天津1962年的工业品购货证  88

1963年购货本和春节菜单  88

上海市的春节特供  89

1964年北京春节购货本  90

丢了购货本就如同丢了性命  91

通货膨胀、商品紧缺的难关  93

生活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不断上涨  93

严重的通货膨胀  94

对于国家干部和高知的照顾  95

1960—1965年的高价商品出台  95

高价商品的扩大  97

高价商品略微降价  98

高价政策的历史作用  99

“文革”期间的票证  101

哪堪回首 百种票券  101

人均贫困线降到7元  102

粮食价格继续上涨  103

“文革”中的粮票  103

一般市民对粮票的珍惜  104

街上的饭店和单位里的食堂  104

上世纪70年代:攒了粮票娶媳妇  105

粮票的力量  105

窝头票、大粪票  106

布票上的标语口号  106

“不爱红装爱武装”  107

市场畸形,充满政治色彩  108

寒冬的棉裤  108

一件红花格子衣服  109

上海的“文革”服装  109

劳保手套编成线衣  110

北国寒冬说布票  110

旧事重提7尺布票  111

因为布票打成“反革命”  112

不要布票的自制裤  113

农民的布  114

“文革”中的购货本和“号号票”  115

每家必须珍藏购货本  115

“文革”后期的大户、小户  116

知青供应券  117

购货本上的白糖  117

春节的稀罕物——瓜子儿  118

油盐酱醋都要写本儿  118

“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九十号!”  120

“号号票”  121

票证歌  122

难以挽回的巨额损失  123

侨汇券的故事  124

什么是侨汇券?  124

国务院关于贯彻保护华侨政策的命令  125

制定侨汇物资供应政策  127

华侨商店和凭侨汇证供应物资  128

早期“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  129

侨汇物资供应票(证、券)  130

“文革”前福建省的侨汇券  132

“文革”前广州市的华侨商店和侨汇券  133

“文革”大字报猛批侨汇券  134

1978年恢复侨汇物资供应办法  134

关于做好侨汇工作扭转侨汇下降的通知  135

广东佛山的侨汇券  137

“文革”后广东华侨商店复业  138

“文革”后收取侨汇券的标准  139

瞻家侨汇商品的优待价格  140

北京华侨商店再三优惠  141

上海的华侨商店  142

倒卖侨汇券的故事  143

侨汇券藏名酒  144

山东省的侨汇业务  145

山西省的侨汇业务  146

侨汇券善后工作  147

票证的社会影响  148

票证制度下的社会心态  148

统购统销与票证制度的怪圈  149

商业厅干部的苦恼  149

市场一大奇观——排队  150

年关的突击抢购  151

烟民们牢骚满腹  152

闻风排队抢购棉布  153

票证成了代价券  154

买卖布票的历史记录  154

“票证时代”的街头交易  155

倒卖票证的专业户  156

自由市场收粮票  157

票贩子——票证的倒爷发了财  158

工业品票证更值钱  159

对于回国长期工作的科技专家的票证照顾  160

65种票证全方位地支配生活  161

广东率先打破僵局  161

首次免收布票、棉絮票  162

80年代中期仍然使用票证  162

1993年:票证退出历史舞台  162

局部的余波微澜  163

人民币和外汇的故事  167

老人民币时期  167

新人民币时期  171

新中国的外汇和外汇券  184

进入小康社会  207

后记  2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