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建芬著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11204783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关于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述,通过对大量个案的建立,从实证的角度指出了同伴交往在心理治疗及心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目录

第一章 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问题研究概览和评析 1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 1

第二节 心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和理论阐释 3

一、心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 3

二、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解释 6

第三节 国内外有关早期“心理理论”与社会交往经验关系的研究现状 11

一、儿童早期在家庭中的社会交往经验与心理理论发展 13

二、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经验与心理理论发展 37

三、国内对心理理论、同伴交往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54

第四节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7

一、在研究数量上尚显不足 57

二、在研究内容上,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范畴 57

三、在研究深度上,缺乏对因果机制的深入探讨 57

四、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动态的跟踪和具有一定生态化意义上的研究 58

第五节 本书的基本框架 59

一、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 59

二、本研究方法学的思考 60

第二章 一个不争的事实: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关系密切 64

第一节 心理理论能力强的儿童是否也拥有较高的交往能力和好人缘——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能力、同伴接纳之间关系的静态研究 64

一、问题提出 64

二、研究方法 65

三、研究结果 70

四、讨论分析 81

五、研究结论 84

第二节 善于察言观色的儿童在同伴中是否也是个交际能手——自由游戏活动中的同伴交往与心理理论之间关系的动态研究 85

一、研究方法 85

二、研究结果 89

三、讨论分析 103

四、研究结论 108

第三章 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 109

第一节 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解能力吗——心理理论的训练 110

一、问题提出 110

二、研究方法 113

三、研究结果 121

四、分析讨论 124

五、研究结论 127

第二节 心理理论水平提高的儿童是否也改善了同伴交往——心理理论对儿童同伴交往影响的研究 128

一、研究方法 128

二、研究结果 129

三、讨论分析 140

四、研究结论 144

第四章 同伴交往类型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作用:基于实验和实践的研究 145

第一节 不同类型的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来自实验情境的证据 145

一、问题提出 145

二、研究方法 146

三、研究结果 153

四、分析讨论 157

五、研究结论 159

第二节 同龄交往和混龄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来自实践调查的事实 159

一、问题提出 160

二、研究方法 161

三、研究结果 163

四、分析讨论 166

五、研究结论 170

第三节 同伴交往如何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70

一、提供反例,促进儿童理论和证据的协调 170

二、同伴讨论机制中的反馈,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71

三、观察学习和模仿,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75

四、同伴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 176

五、同伴在场的情感支持,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78

六、充分的交往时间,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78

第四节 综合讨论 179

一、本研究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79

二、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 182

三、心理理论对儿童同伴交往影响的因果方向 184

四、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187

第五章 儿童是个交往心理学家——解读日常同伴交往中的心理理论 192

第一节 同伴冲突中的心理理论 193

一、同伴冲突及其价值 193

二、解读与分析:同伴冲突中的心理理论 195

第二节 同伴协商中的心理理论 203

一、同伴协商及其意义 203

二、解读与分析:同伴协商中的心理理论 204

第三节 其他同伴交往情境中的心理理论 211

一、儿童对想法(心理世界)和事物(物理世界)的认识 212

二、儿童对外表和真实区别的理解 212

三、儿童对他人情绪的感知 213

四、可爱的欺骗术——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 215

五、有趣的策略——儿童对同伴意图的感知和预测 217

六、儿童对策略运用和意图的驾驭——关系中的心理理论 218

七、儿童对知识的认识——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 220

八、儿童对开玩笑的理解——幽默感的展现 221

九、儿童对假装的理解——开展装扮游戏 223

十、心理理论的视角下同伴之间的教的行为 224

第四节 启示与结论:教师应该成为解读儿童的心理学家 227

一、儿童是个小小的交往心理学家 227

二、教师应该成为解读儿童的心理学家 229

第六章 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现实:儿童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关注的缺失 231

第一节 教育实践中缺失了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关注 232

一、教育观念上的缺失 232

二、教育行为上的缺失 235

三、教育内容上的缺失 243

第二节 教育现状中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关注仍显不够 251

一、自由游戏和角色游戏的大量减少,限制了儿童与同伴交往和接触的时间 252

二、不恰当的教师教育行为导致同伴交往的缺失 255

第七章 基于儿童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发展的教育实践探索与思考 260

第一节 基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教育实践探索与研究 261

一、问题提出 262

二、设计思路 263

三、行动实施 265

四、成效反思 277

第二节 在同伴交往中发展儿童的心理理论 282

一、提供充足的自由游戏活动时间,促进儿童与同伴的交往 282

二、关注同伴交往的次数,更要关注同伴交往的时间和交往质量 284

三、开展角色游戏 285

第三节 大力倡导“间断性混龄”教育,促进儿童同伴交往和心理理论的发展 286

一、为什么要实施混龄教育 288

二、何谓“间断性混龄” 289

三、为什么说“间断性混龄”是一种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组织形态 290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293

第一节 研究结论 293

一、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之间的关系 293

二、心理理论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 294

三、同伴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296

四、儿童是个交往心理学家 297

五、关注儿童的心理理论,关注儿童的同伴交往 297

第二节 未来展望 298

一、从心理理论测试任务来看 298

二、关于同伴交往行为自然观察的时间和指标问题 299

三、关于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关系的因果机制问题 299

四、加强心理理论和同伴交往的生态化研究 299

五、关于语言和心理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 300

六、发展和制定出在幼儿园情境下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套方法 300

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