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江西文化
江西文化

江西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怀林主编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33639707
  • 页数:6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立足于江西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中华文化总体中解读本区域的文化事象。尽可能探寻源头,梳理脉络,阐明特色,揭示发展趋势以及客观规律。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讫清朝末年。全书分十三章,分别讲江西文化的生态环境,江西文化的源头、演变及主要成就,经学与哲学,史学与地理学,文学与音韵学,科技与医药,戏剧与艺术,宗教与堪舆术,方言,民情风俗,名胜与文物,江西历史文化研究回顾,土特名产等。
《江西文化》目录
标签:主编 文化

绪论 1

一 江西地域文化即是“赣鄱文化” 3

二 江西地域文化发育的客观环境 5

三 江西地域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段 7

四 江西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10

五 江西地域文化的重商意识 17

六 江西地域文化中的宗教、堪舆术与巫术 20

七 江西境内地区间的文化差别 22

第一章 江西文化的生态环境 27

第一节 结构完整的地理环境 29

一 山河地貌 29

二 区位形势 31

第二节 农工商业发达的经济基础 33

一 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 33

二 陶瓷、矿冶居首位的手工业 36

三 商业与江右商帮的活跃 44

第三节 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46

一 日趋完密的行政区划 46

二 人口数量与家族组织的演进 48

第二章 江西文化的源头、演变及主要成就 53

第一节 江西的史前文化与商周时的发展 55

一 史前江西的稻文化 55

二 商周时代江西的青铜文化 58

三 江西文化源头的强劲发展趋势 63

四 周边区域文化在江西的传播交流 65

第二节 汉魏六朝时期江西的儒学文化 70

一 两汉时的民俗与百越领袖吴芮 70

二 儒学教育与传播 71

三 退隐与佛道风气笼罩江州 73

第三节 唐至清时期江西的科举文化 74

一 庶族群体的壮大及其向心意识 74

二 隆盛的书院教育与科举事业 75

三 新儒学在江西的演进 81

第四节 近代江西文化的衰变 86

一 传统文化积淀的负面影响 86

二 因时趋变思潮的兴起与实践 87

三 新式学堂教育与新一代人才的成长 89

第三章 经学与哲学 93

第一节 徐稚洁身自好的人格修养 95

一 坚拒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 95

二 孺子遗风世代相传 96

第二节 陶渊明的自然观与退隐思想 97

一 与“神不灭论”对立的自然观 97

二 门第观念与退隐思想 99

第三节 李觏救弊、通变的进步思想 100

一 “警宪邦国”的政治见解 100

二 合“礼”的利欲观与辟佛主张 101

三 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成分 103

第四节 周敦颐的人生观和以诚为本论 104

一 周敦颐与江西的因缘关系 104

二 《爱莲说》和以诚为本论 106

第五节 王安石博综百家与尚变革新的思想 107

一 博综百家,弘扬儒学义理 107

二 对“道德性命之理”的探索(11O)三 尚变革新的唯物自然观和认识论 112

第六节 刘敞折衷六经的儒学思想 114

一 心得独具的《春秋》学名家 114

二 治学论道,针砭时弊 116

第七节 朱熹理学及其在江西的传播 119

一 朱子学术在江西切磋发达 119

二 以“理”为核心的自然观、认识论与人性论 122

三 朱学的江西传播人 125

第八节 三陆子之学及陆学的传播 128

一 陆氏家学的开启与昌盛 128

二 陆九渊匡救时弊的政治主张 130

三 “心即理”、尊德性与义利观 131

四 陆学在江南的传播 136

第九节 文天祥“法天不息”思想与“浩然”人生观 140

一 “元气”本体论的思想 141

二 “法天不息”的辩证进化论 142

三 “浩然正气”的人生观 143

第十节 吴澄、虞集“和会朱陆”的思想主张 145

一 吴澄“和会朱陆”及其哲学思想 146

二 虞集抑朱扬陆的学术思想 149

第十一节 吴与弼、胡居仁的笃志践道与罗钦顺的唯物论思想 152

一 明代江西儒学的繁盛 152

二 平民学者吴与弼、胡居仁 153

三 罗钦顺的唯物论思想 155

第十二节 江右王门与罗洪先的学术思想 157

一 风靡江西的王门学派 157

二 邹守益等人的思想活动 158

三 罗洪先“经世以无欲为本”的思想 161

第十三节 何心隐、罗汝芳等的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 162

一 泰州学派在江西的发展 162

二 何心隐的“叛逆”思想与实践 164

三 罗汝芳的“赤子之心”思想及讲学活动 165

第四章 史学与地理学 169

第一节 创新与发展的演进 171

第二节 乐史《太平寰宇记》与陶岳《五代史补》 175

一 乐史与《太平寰宇记》 175

二 陶岳与《五代史补》 177

第三节 欧阳修、曾巩的史学工作及其史学思想 178

一 欧阳修的史学工作和史学思想 178

二 曾巩的史学工作和史学思想 181

第四节 刘恕、刘攽的史学成就 183

一 刘恕对《资治通鉴》的贡献 183

二 《通鉴外纪》的撰述 184

三 刘攽的汉史研究 185

第五节 洪迈《容斋随笔》与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187

一 洪迈及其《容斋随笔》 187

二 《容斋随笔》中史学内容及其价值 187

三 徐梦莘及《三朝北盟会编》的编撰 188

四 《三朝北盟会编》的内容、体例及价值 189

第六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的杰出贡献 190

一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的编撰 190

二 《文献通考》的体例和内容 191

三 马端临《文献通考》的杰出贡献 192

第七节 揭傒斯、欧阳玄的修史实践及其史学思想 194

一 揭傒斯的修史实践与修史论 194

二 欧阳玄的史学工作与史学功能论 195

第八节 汪大渊、朱思本、罗洪先的地理学成就 196

一 汪大渊与《岛夷志略》 196

二 朱思本与《舆地图》 198

三 罗洪先与《广舆图》 199

第九节 陈邦瞻、郭子章的史学成就 200

一 陈邦瞻改编宋、元二史 200

二 《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的体例、内容及其价值 200

三 陈邦瞻的史学思想 201

四 郭子章与地方史志的修撰 202

第十节 罗曰褧与邹维琏的史学工作 203

一 罗曰褧与《咸宾录》 203

二 邹维琏与《读史杂记》 205

第十一节 彭元瑞、刘凤诰、谢启昆的史学成就 206

一 彭元瑞、刘凤诰补注《新五代史》 206

二 谢启昆与《广西通志》 208

第十二节 江西传统史学的殿军——文廷式与李有棠 209

一 文廷式治史 209

二 文廷式的史学成就 210

三 李有棠与《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的编撰 212

第五章 文学与音韵学 215

第一节 田园诗人之祖陶渊明 217

一 陶渊明的生平和田园诗创作 217

二 乌托邦理想与《桃花源记》 219

第二节 唐音交响中的江西诗人 221

一 盛唐诗人刘眘虚 221

二 中唐诗人卢肇 222

三 晚唐诗人“郑鹧鸪” 223

第三节 唐、五代小说《逸史》与《唐摭言》 225

一 幻设故事以批判现实的传奇《逸史》 225

二 载闻详博的笔记小说《唐摭言》 227

第四节 两宋笔记小说的辉煌成就 229

一 乐史的《绿珠传》和《杨太真外传》 229

二 惠洪和他的《冷斋夜话》 230

三 洪迈的《容斋随笔》与《夷坚志》 231

第五节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 233

一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233

二 欧阳修的散文艺术 235

三 欧阳修的诗词创作 236

第六节 流芳百世的古文大家王安石与曾巩 238

一 革新名相、诗文圣手王安石 238

二 “蓄道德而能文章”的古文大家曾巩 241

第七节 北宋词坛的父子词人 245

一 宰相词人晏殊 245

二 秀气胜韵的晏几道 247

第八节 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 250

一 黄庭坚的生平与江西诗派的形成 250

二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 253

第九节 独辟蹊径的诗人杨万里 255

一 杨万里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255

二 新人耳目的“诚斋体” 257

第十节 南宋布衣词人刘过与姜夔 259

一 辛派词人刘过 259

二 文词音律兼长的词人姜夔 260

第十一节 文章与气节俱佳的文学群体 262

第十二节 《广韵》、《中原音韵》与《韵府群玉》 265

一 陈彭年等的《广韵》 265

二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266

三 阴时夫的《韵府群玉》 267

第十三节 元代诗文三大家 267

一 “汉廷老吏”虞集 268

二 “三日新妇”揭傒斯 269

三 趋于雅正的范梈 270

第十四节 明末的“临川四名士” 272

第十五节 清初的“易堂九子” 274

第六章 科技与医药 279

第一节 最早的冶金专著《浸铜要略》 281

一 炼铜技术的发展 281

二 《浸铜要略》与浸铜技术 282

第二节 最早的稻种专著《禾谱》 284

一 《禾谱》的诞生及赣中的稻种 284

二 《禾谱》的社会价值与《农器谱》的诞生 286

第三节 袁州天文台与赵友钦等科学家 287

一 宋代的历算家与天文台 287

二 赵友钦与《革象新书》 289

三 吴伯宗等明代天文历算家 290

四 揭暄、江永的历算著作 290

第四节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292

一 宋应星关注国计民生的志向 292

二 宋应星关于“气”和“声”的理论贡献 294

三 《天工开物》对农业技术的总结 296

四 《天工开物》对手工业技术的总结 297

第五节 制瓷技艺与《景德镇陶录》 300

一 巧夺天工的制瓷技艺 300

二 《景德镇陶录》集制瓷技术之大成 302

第六节 “样式雷”与龙泉木码法 305

一 建筑设计世家——“样式雷” 305

二 木材计算技术——龙泉木码法 306

第七节 救死扶伤的医药名家 308

一 董奉与杏林 308

二 陈自明及其《妇人大全良方》 309

三 严用和及其《济生方》 310

四 危亦林及其《世医得效方》 311

五 徐若虚及其《易简归一》 312

六 龚廷贤、龚居中及其著作 312

七 喻嘉言及其《尚论篇》、《医门法律》 313

第八节 樟树帮、建昌帮的中药炮制技术 314

一 樟树药帮的中药炮制技术 314

二 建昌药帮的中药炮制技术 316

第七章 戏剧与艺术 319

第一节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 321

一 “以情格理”的戏剧艺术巨匠 321

二 汤显祖的戏剧理论 323

第二节 不朽的名剧“临川四梦” 325

一 “以情格权”的《紫钗记》 325

二 “以情格理”的《牡丹亭》 326

三 寓言式讽刺剧《南柯记》和《邯郸记》 328

第三节 蒋士铨及《藏园九种曲》 330

第四节 南唐画苑三名家 332

一 山水画家董源 332

二 花鸟画家徐熙 333

三 人物画家曹仲元 333

第五节 “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八大山人 334

第六节 异彩纷呈的地方声腔 336

一 植根民间、高亢粗犷的南戏高腔——弋阳腔 337

二 兼容并蓄、光大发展的宜黄腔与宜黄戏 339

三 融会皖赣声腔特点的九江青阳腔 341

第七节 品种繁多的地方大戏剧种 342

一 多声腔的大戏剧种——赣剧 342

二 东河戏与旴河戏 344

三 抚河戏与吉安戏 345

四 宁河戏与西河戏 346

五 婺源徽剧和瑞河戏 347

第八节 充满地方风味的江西采茶戏 348

一 赣南采茶戏 348

二 赣东、抚州采茶戏 350

三 吉安、宁都采茶戏 351

四 南昌、高安采茶戏 352

五 九江、武宁采茶戏 353

第九节 高亢豪放的客家山歌——兴国山歌 353

第十节 傩戏与傩舞 358

一 萍乡、万载的傩戏 358

二 原始舞蹈的活化石——南丰傩舞 359

第八章 宗教与堪舆术 363

第一节 佛教传入江西 365

一 东汉至南朝期间江西的佛教 365

二 官僧共建佛寺举例 366

第二节 慧远在庐山宏传佛法 367

一 慧远的传教活动 367

二 慧远的佛学思想 368

第三节 禅宗在江西的祖师与宗派 370

一 南岳法系与“禅门规式” 370

二 沩仰宗等宗派的形成 371

三 青原法系与曹洞宗 373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佛教泛滥江西 375

一 元代佛教势力空前膨胀 375

二 慧经禅师“中兴”曹洞宗法 376

三 清代佛教中的居士学者 377

第五节 僧众反抗强暴的“入世”行动 379

一 “好佛得众”者反抗宋朝统治 379

二 僧侣们奋起抗元 380

三 不为贰臣的出家人 382

第六节 天师道教在江西扎根与传播 383

一 五斗米道进入江西 383

二 九天使者庙与江西的洞天福地 385

第七节 龙虎山天师道的隆盛 388

一 虚靖先生与祠禄宫观 388

二 张天师提领江南道教事 391

第八节 许真君与净明忠孝道 393

一 许逊斩蛟治水与万寿宫 393

二 净明忠孝道的创立与演变 395

第九节 基督教的传入与江西的“教案” 397

一 利玛窦传教江西 397

二 鸦片战争后天主教卷土重来 398

三 反抗教会欺压的“教案”事件 400

第十节 堪舆术与江西“形势派” 402

一 仆、杨避乱入赣南 402

二 江西形势派风水术 403

三 相地之风俗久盛不衰 405

第九章 方言 409

第一节 概说 411

第二节 赣语 412

一 赣语的特点和分布 412

二 南昌方言 413

第三节 客家话 417

一 客家话的特点 417

二 万安客家话 418

第四节 其他方言 420

一 官话 420

二 吴语 420

三 徽语 421

第十章 民情风俗 423

第一节 水稻生产习俗 425

一 春耕习俗 425

二 播种习俗 427

三 插秧习俗 427

四 弭灾习俗 428

五 收割习俗 430

六 牛崇拜习俗 431

第二节 林业生产习俗 432

一 栽树种竹的讲究 432

二 伐木习俗 433

三 竹木运输习俗 435

四 林业谚语 436

第三节 渔业生产习俗 437

一 捕鱼习俗 437

二 鱼苗业习俗 439

三 渔民信仰习俗 440

四 渔民禁忌习俗 443

五 渔业谚语 444

第四节 瓷业生产习俗 445

一 行帮 446

二 行规 450

第五节 药材交易习俗 454

一 药墟、药市的发展 454

二 药材的经营之道 455

第六节 生活习俗 460

一 服饰习俗 460

二 饮食习俗 466

三 居住习俗 473

第七节 竹枝词中的赣风民俗 481

一 内涵丰富多彩的江西竹枝词 481

二 竹枝词中的地方特色 483

第十一章 名胜与文物 501

第一节 名胜重地 503

一 庐山 503

二 龙虎山 504

三 麻姑山 506

四 西山 506

五 石钟山 507

六 杨岐山 508

七 青原山 509

八 洞山 510

九 云居山 510

十 閤皂山 511

十一 玉笥山 511

十二 翠微峰 512

第二节 古建古街 513

一 白鹿洞书院 513

二 白鹭洲书院 514

三 鹅湖书院 515

四 青云谱 516

五 滕王阁 517

六 八境台 517

七 郁孤台 518

八 舍利塔 519

九 永福寺塔 520

十 绳金塔 521

十一 观音桥 521

十二 万年桥 522

十三 赣州古城墙 522

十四 梅关与古驿道 522

十五 景德镇瓷器街 523

十六 浒湾书铺街 524

十七 河口镇临河街 525

第三节 遗址窑场 526

一 石器时代遗址 526

二 商周时代遗址 527

三 新干粮仓遗址 528

四 洪州窑址 528

五 高岭瓷矿遗址 529

六 湖田窑址 530

七 吉州窑址 531

八 临江窑址 532

九 白舍窑址 533

十 七里镇窑址 534

第四节 墓葬石刻 534

一 仙水岩崖墓 534

二 陶渊明墓 534

三 岳家两墓 535

四 黄庭坚墓 535

五 文天祥墓 536

六 辛弃疾墓 537

七 汤显祖墓 537

八 朱权墓 538

九 泷冈阡表碑 538

十 曾巩墓志 539

十一 通天岩石窟 539

十二 庐山石刻 540

十三 平茶寮碑 541

第五节 珍稀国宝 542

一 夹砂圜底陶罐 542

二 卧虎青铜方鼎 542

三 立鹿四足青铜甗 543

四 神人兽面青铜头像 543

五 伏鸟双尾青铜虎 543

六 玉雕羽人 543

七 雁监甗 544

八 青瓷堆塑谷仓 545

九 彩绘跃鹿纹盖罐 545

十 青白瓷戏台式瓷枕 545

十一 青花带盖梅瓶 546

十二 釉里红高足转杯 546

十三 宋版书《邵尧夫先生诗全集》 546

十四 楼阁式金钗 547

十五 玉香笼 547

十六 八大山人书画 548

十七 五百罗汉图 551

第十二章 江西历史文化研究回顾 553

第一节 考古 556

第二节 政治、军事、民族与社会 557

第三节 经济 559

第四节 文化教育 560

第五节 历史人物 562

第六节 革命史 564

第七节 客家 565

第八节 地方史志 567

第十三章 土特名产 569

第一节 民间工艺产品 571

一 景德镇瓷器 571

二 南昌瓷板画像 571

三 宜春漆器 571

四 铅山竹编 572

五 江西翻簧工艺 572

六 吉安樟木箱 572

七 婺源龙尾砚 572

八 星子金星砚 573

九 玉山罗纹砚 573

十 铅山连史纸 574

十一 李渡毛笔 574

十二 婺墨 574

十三 烟花鞭炮 575

十四 万载夏布 575

十五 石鼻糕点印模 576

第二节 土特名优食品 576

一 万年贡米 576

二 峡江米粉 577

三 宁冈玉兰片 577

四 广昌通心白莲 577

五 泰和武山鸡 578

六 万载三黄鸡 578

七 鄱湖银鱼 578

八 南丰蜜橘 579

九 三湖红橘 579

十 遂川金橘 579

十一 安义珠珞枇杷 580

十二 上饶早梨 580

十三 会昌荸荠 580

十四 浮红 580

十五 婺绿 581

十六 庐山云雾茶 581

十七 修水“宁红” 581

十八 遂川狗牯脑 582

附录 583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585

一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四批) 587

二 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三批) 588

近20年来关于江西历史的论著目录索引 596

一 主要书目 596

二 主要论文 604

主要参考文献 636

一 古籍 636

二 现代著作 637

后记 6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