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儒学南传与壮族思想发展
儒学南传与壮族思想发展

儒学南传与壮族思想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韦玖灵著
  • 出 版 社:香港新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62875386X
  • 页数:441 页
图书介绍:
《儒学南传与壮族思想发展》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与壮民族的形成 1

二、壮族先民认同汉文化,接受儒学,遵从礼教,步入文明,思想不断发展 5

注释 12

第二章 壮族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社会条件 13

一、壮族地区的自然条件 13

(一)自然地理概况 13

(二)古代壮族地区物产特点 14

(三)古代壮族地区商业交通开发总貌 18

二、古代壮族地区的政治变迁 21

(一)郡县划一时期政治隶属与政治区域的变迁 21

(二)羁縻制度时代地方行政的调整与政治区域的变迁 27

(三)土司制度时代地方行政的调整、改土归流与逐步定型化 31

三、古代壮族地区的经济开发 36

(一)先秦到隋唐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 36

(二)宋元明清壮族社会农业、工矿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经济的初步繁荣 42

注释 48

第三章 古代壮族地区的民族关系 51

一、壮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广西的土著民族 51

二、壮族先民与南来的中原民族的关系 62

(一)岭南瓯骆人与中原华夏人的接触 62

(二)岭南瓯骆人与楚人的交往 70

(三)壮族先民与汉族的密切关系 74

三、壮族称谓的演变与壮民族的形成 76

(一)羁縻制度时代壮族先民的称谓与分布 77

(二)土司制度时代壮族先民的称谓与分布 79

(三)壮民族的形成 85

四、古代壮汉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同化 91

(一)古代壮汉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融合与同化 91

(二)从古代广西壮汉人口比例变化看壮汉民族的互为融合与同化 97

(三)壮汉民族相互融合与同化的基础 101

注释 112

第四章 壮族思想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古老端源 117

一、中国文明的曙光与壮族文明的萌发 117

二、壮族文明的起源从考古资料得到证实 121

三、壮族社会原始文化风尚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得到印证和补充 129

注释 139

第五章 先秦时期壮族思想观念的萌芽 140

一、先秦时期的壮族社会 140

二、壮族原始宗教观念 143

(一)自然神崇拜观念 143

(二)鬼神观念 145

(三)灵魂不灭观念 147

三、图腾崇拜观念 148

(一)花图腾崇拜观念 149

(二)龙蛇图腾崇拜观念 150

(三)蛙图腾崇拜观念 152

(四)鸟图腾崇拜观念 155

四、天地生成观念 157

(一)气生天地观念 157

(二)气化万物观念 159

(三)万物有灵观念 160

(四)劳动改变环境观念 163

五、人类起源观念 168

(一)花朵变人观念 168

(二)洪水劫后衍人生观念 169

注释 170

第六章 秦汉时期儒佛道的传入与壮族思想的开发 171

一、秦汉时期的壮族社会 171

二、儒、佛、道传入壮族地区 173

(一)秦汉之际儒学传入壮族先民地区 173

(二)佛教在汉末魏晋时期传入壮族先民地区 178

(三)道教在汉末传入壮族先民地区 180

三、壮族思想的开发和壮族先民地区知识分子的成长 182

(一)“三陈”是开启壮族思想最早的儒士 183

(二)士燮是壮族地区的儒士以及政治家和经学家 186

(三)牟子是壮族地区传播佛教,糅合儒、佛、道的首位代表人物 192

四、壮族思想开发的特征 197

(一)接受儒学,遵从礼教,步入文明 197

(二)开坛讲学,发展教育,人才渐增 199

(三)各种思想,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加速壮族思想的开发和文化的发展 199

注释 200

第七章 隋唐时期壮族思想的成长 203

一、隋唐时期的壮族社会 203

二、历代朝廷命官的教化措施,官学的兴起,科举的推行及其对壮族思想成长的影响 205

三、冼夫人“忠孝”、“信义”、“怀集百越”、“赤心奉国”的爱国思想行为 212

(一)结“信义”于本乡,怀集百越,促进民族和睦与团结 214

(二)劝诫子孙,“赤心”奉国,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215

四、《大宅颂》和《智城碑》及韦敬办、韦敬一的元气哲理及“人皆礼义”的社会思想 218

(一)《大宅颂》、《智城碑》全文 219

(二)《大宅颂》、《智城碑》的思想 222

注释 226

第八章 宋明时期壮族思想的发展 227

一、宋明时期的壮族社会 227

二、教化措施的广泛推行,州县社学的普遍兴起,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书院的逐步建立,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 229

三、侬智高的“大南国”及爱国主义思想 246

(一)侬智高生平简况 246

(二)侬智高“以战求附”的爱国思想 250

(三)侬智高起兵反宋的历史功绩 259

四、冯京的社会思想 264

(一)冯京生平简况 264

(二)冯京的社会思想 265

五、李壁的社会思想 266

(一)李壁生平简况 266

(二)“匪教弗成”的教育思想 267

(三)“善政惠民”的政治思想 268

(四)“桂海天留修贡地”的爱乡之情 269

六、瓦氏夫人的忠君爱国思想及岑氏兵法 271

(一)瓦氏夫人生平及桂西岑氏土官世家简况 271

(二)瓦氏夫人“语以朝廷恩海”的忠君思想 273

(三)瓦氏夫人“誓不与贼俱生”的爱国思想 273

(四)瓦氏夫人抗倭致胜是她灵活运用岑家兵法的结果 275

注释 276

第九章 明末清初壮族思想的升华 279

一、明末清初的壮族社会 279

二、《传扬诗》的伦理道德思想 283

(一)《传扬诗》产生的背景及年代 283

(二)“以上补下,搭配公平”是《传扬诗》提出的道德理想和基本原则 286

(三)诚信真心、勤劳志气是《传扬诗》阐发的社会道德规范 291

(四)尊老爱幼、和睦团结是《传扬诗》阐扬的家庭道德准则 299

三、刘定逌《三难通解训言述》等诗文及其人生哲学和爱国思想 307

(一)刘定逌生平简况 307

(二)崇奉孔孟思想,服膺程朱理学 309

(三)“心”“义”、“立志”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312

(四)“读书穷理”,“明志”、“蹈矩”的修行方法和途径 314

(五)忧怀家国、饥溺情深的爱国思想 317

四、张鹏展的《峤西诗抄序》等诗文及其哲学理念和伦理思想 319

(一)张鹏展生平简况 319

(二)“诗有三义”,“气人合一”的文学思想 320

(三)“崇实、黜浮”,“躬行为本”的哲学理念 322

(四)“养德”、“友爱”,“忠节”、“孝敬”的伦理思 324

(五)关怀桑梓,关爱民生的忧国爱民思想 327

五、韦天宝的《士先器识论》之哲学思想及改革政弊的历史观 328

(一)韦天宝生平简况 328

(二)韦天宝的《士先器识论》全文 330

(三)器识性心的主体思想 332

(四)格物致知的认识过程 336

(五)絜矩慎德的品行修养 338

(六)素位持守的处世之道 340

(七)弘毅居敬的修行途径 342

(八)关心民瘼、改革政弊的历史观 344

六、黎建三父子的《素轩诗集》及其关心民瘼的思想 347

(一)黎建三父子生平简况 347

(二)黎建三立身勤恳,体察民情,关心民瘼的民本思想 347

(三)黎君弼“武不可黩”,“文德怀柔”的思想 351

注释 353

第十章近现代社会壮族思想的飞跃 357

一、近现代的壮族社会 357

二、郑献甫的《四书翼注论》、《补学轩散骈文集》等诗文及其思想 362

(一)郑献甫生平简况 362

(二)信奉儒学,注释儒经,自称“寒儒”,批评佛道 363

(三)反对摹拟蹈袭的创作风格,提出“神明出变化”、“名将无阵法”的变化、发展观 365

(四)坚持“仁学”,认为“心体”是“孝”的根本,“孝弟”是“仁学”的根本 366

(五)敢反潮流,质疑“性善”,赞同“性恶”,提出自己的人性观 368

(六)控诉列强入侵,鞭挞清廷昏庸的爱国主义思想 372

三、韦丰华的《今是山房吟稿》、《今是山房吟余琐记》等诗文及其思想 376

(一)韦丰华生平简况 376

(二)“正心术”,“明学术”,“振文风”,“品端洁而行轨”的教育思想 377

(三)“真情实感”的创作思想中所体现的反映论观念 379

(四)同情民众疾苦,抨击贪官污吏 380

(五)正确处理人情世故,鄙弃土豪劣绅,誓不攀龙附凤 382

四、黎申产的《菜根草堂吟稿》等诗文及其思想 384

(一)黎中产生平简介 384

(二)“忠君”、“孝敬”的伦理思想 385

(三)贞节烈志的道德理念 387

(四)关心民瘼的忧患意识 388

(五)反对封建迷信的禁巫观念 389

五、黄焕中的《苦农行》、《杂感》、《感时》、《感怀》等诗文及其思想 391

(一)黄焕中生平简况 391

(二)“造此不平局”的鲜明政治理念 393

(三)“归我以侵地”的强烈爱国思想 397

六、韦绣孟的《茹芝山房吟草》等诗文及其思想 412

(一)韦绣孟生平简况 412

(二)尊孔崇儒思想 412

(三)反对清廷乞和投降、丧权辱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415

七、黄诚沅的《武缘县图经》、《娲寄庐文撮》等诗文及其思想 419

(一)黄诚沅生平简况 419

(二)上帝是天地万物本原的思想 420

(三)孔子是中国的大教主 422

(四)崇儒“尊经”,重视“中庸”,躬行实践,反对佛道 424

(五)施行“仁、德、义”,志在富民强国 427

(六)反对军阀政治的爱国忧民之情 429

(七)时势造就英雄的忧患意识 432

注释 433

后记 43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