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师典
师典

师典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圣苓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08052425
  • 页数:1542 页
图书介绍:《师典》是上海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等单位向2004年第20个教师节献礼的图书。《师典》由“师之典籍”(国内外关于教师的经典论说)、“师之典章”(世界各国(包括联合国)和中国各地关于教师的规章制度)、“师之典范”(教师中的典范人物以及名师名生)“师之典故”(体现教师精神的故事)、“师之典义”(有关教师的词汇解释)五部分组成。其附录(人类教师文明编年纪事和教师语类)也很有特点。古今中外,凡涉及教师的重要的典籍、典章、典范、典故、典义都收录其中。这是一部关于教师和教育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型准工具书。《师典》为我们解了这个问题。《师典》架构宏伟,工程浩大。本市70多位教育专家与大学教授,资深编辑与记者,中学特级、高级教师等参加了编撰作,前后历时近十年。他们遍搜论述教师的经典名篇,统一于主编的总体构想,既不东拼西凑,也没有成篇,而是从一个崭新的视点审视和归纳“教师这个母题,准确运用所掌握的事实与理论,熔炼成到的见解和体会,阐释有关教师的种种话题。《师典》的每一部分依中外、时代、思潮、流派等次序排列,结构严谨,线条明晰,查检方便。一卷在手,纵览全局,举一反三,深得教师文化之真髓。其系统性与工具性,为同
《师典》目录
标签:主编

编辑说明 1

师之典籍 3

中国部分 3

惟敩学半 3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6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9

学无常师 13

明其教令 20

所染 25

大宗师 29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34

师术 38

教化者不能违所宜 41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6

尊师 51

观师 55

师有不忍之心 59

心知规而师傅导 63

师者,人之模范也 68

圣人好己师 74

人不可以不就师 78

君子曷敦夫学 82

勉学 86

师说 92

进学解 97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01

有大贤焉而为其徒 106

信乎,其为师之重也 109

为学之难 112

真师 116

先生之功在国家,其学术开拓千古 119

精神不死,是谓不朽 124

新教育的精神 126

教育者之人格 130

误教与无教 133

北大之精神 139

藤野先生 143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150

第一流的教育家 156

以教人者教己 159

“谢本师” 162

名师出高徒 166

好老师 好学生 171

有趣的教授 175

师道严 学风勤 180

经师易求 人师难得 185

教师的立体美 191

外国部分 198

教育年轻人最好的方法是教育自己 198

理想的学校 205

真理面前半步也不后退 214

做一个有教养的教师 217

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219

教师的使命 224

把科学文化引进一切学校 227

若不独立 人非为人 235

教师的两个“卓越” 239

你们是世上的盐 242

培养智慧力量 246

获得教养的途径 249

教育与理想生活 254

教师的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 259

孤独的旅客 266

教师,得以永生的事业 271

伟大的日子 275

人类命运取决于人的素质 279

教师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 286

什么是教育 291

我是一神童 299

教育即自然发展 305

学校是伟大思想的故乡 310

根据儿童理解力给以任务 321

教育的四大支柱 330

师之典章 337

中国部分 337

文命敷于四海 337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 338

师氏、太傅、少傅 339

六德、六行、六艺 342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343

大学之道 345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347

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350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52

汉武帝立五经博士 354

各令随家法 357

鸿都门学 358

置学师令、行五经课试法令 359

初立国子学 361

大选儒生为小学博士令 362

国子寺置祭酒 364

置文学馆学士 367

科举和学校教学 369

潭州岳麓山书院记 371

国子监、太学博士等省并诏 373

师儒应遴选心术正者 374

丽泽书院约规 377

白鹿洞书院揭示 379

象山书院章程 382

诏立京师蒙古学 385

令整顿各处教官 387

东林会约 388

谕礼部慎选国子学官敕 393

谕国学师徒敕 397

学宫“卧碑文” 400

“三师”为一品官 402

庄廷鑨《明史》案 406

圣谕十六条 407

训饬士子文 408

绘《皇舆全览图》 410

乡会试师生回避 411

立书院以兴贤育才诏 412

禁绝枪手代倩 414

义塾规条 415

“真正的”教会学校 418

文会馆备斋课程表 419

请整顿同文馆疏 420

上清帝第五书 421

停止科考诏 423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章程 424

江苏省教育总会通告各厅、州、县劝学所、教育会及各会员研究学部变通初等小学章程书 427

检定小学教员章程 431

检定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教员章程 434

师范学校规程 438

国民学校令 445

中等学校教员职责及待遇案 448

请大学院明令各省注重训练乡村教育师资案 451

小学教员薪水制度之原则 454

职业学校法 456

中等学校教职员服务及待遇办法大纲 459

师范学校法 462

小学法 465

各省市职业学校职业学科师资登记检定及训练办法大纲 468

小学规程 471

各省市义务教育师资训练班办法 475

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工作大纲 477

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 481

师范教育改进案 483

师范学校毕业生服务规程 486

修正国立中学暂行规程 489

教员服务奖励规则 492

小学教员待遇规程 495

教育部津贴职业学校专科教员及导工薪给办法 498

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审查暂行规程 500

教育部奖励师范学校教员进修及学术研究暂行办法 503

教育部设置专科以上学校教员奖助金办法 506

师范学校辅导地方教育办法 509

师范学院附设中心国民学校及国民学校教员进修班暨函授学校办法 512

国立中等学校教职员薪给表 515

小学教员检定办法 517

国民学校法 520

中等学校训导人员、公民教员资格审查办法 523

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 525

学校教职员抚恤条例 529

中学及师范学校教员检定办法 532

边疆初等教育实施办法 536

国民学校教职员任用待遇保障进修办法 539

红色教员联合会暂行章程 542

高级师范学校简章 544

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第三科科长联席会议决议 546

师范学校暂行规程 548

中等学校教职员待遇条例 553

小学教师检定任用办法及小学教师服务章程 556

暂行中学规程 558

师范教育实施大纲 562

中等学校暂行规程 565

陕甘宁边区中等学校的方针、学制和课程 567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57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 573

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 575

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草案) 577

教育部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 579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58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86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 5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5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604

残疾人教育条例 6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15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 620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623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631

外国部分·外国教师规章关于培养新专家的改进措施 634

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的法律 638

中等普通教育学校章程 644

改革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基本方针 650

关于完善普通教育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师资培养、业务进修以及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的措施的决议(述要) 659

小学教员须知 665

教育基本法 668

关于师资培养制度的改善方略 671

高等专科学校设置基准 676

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方略 680

公共教育基本法 684

帝国大学条例政令 687

基础教育法 691

初等教育法案 695

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 698

初等学校及教师通则 702

教育职业道德准则 705

外国部分·外国教师制度美国的教师资格制度 708

美国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 712

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 715

美国的师范教育 716

西方各主要国家的教师工资待遇 719

美国“选择性教师证书”制度 721

英国的教师资格制度 722

英国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 724

英国大学教师聘任制 727

英国的师范教育 728

法国的教师资格制度 730

法国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 732

法国大学教师聘任制 733

法国的师范教育 734

德国的教师资格制度 735

德国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 736

德国大学教师聘任制 737

德国的师范教育 738

日本的教师资格制度 739

日本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 742

日本大学教师聘任制 745

日本的师范教育 746

日本中小学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度 747

韩国的教师资格制度 749

俄罗斯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 752

俄罗斯的师范教育 754

苏联的教师资格制度 756

苏联的教师工资待遇 75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大会的教师典章小学教师的专业培训 758

中学教师的专业培训 759

公共教育委员会 760

特殊学校的组织 764

农村教育的组织 767

学校建筑立法 771

现代语言教学 773

学校督导 776

中小学师资培训中的心理学教学 779

古典语言教学 782

小学教师的工资 785

中学教师的工资 786

学前教育的组织 789

中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792

中小学的卫生教学(健康教育) 795

青年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 798

教育中心理服务的发展 801

教师的国际相互交流 804

小学教师的地位 807

小学教师的培训 810

中学教师的培训 819

中学教师的地位 821

学校督导 827

小学师资培训人员的培训 832

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的组织 836

单一教师的初等学校组织 842

关于小学教师的培训和短缺问题的两个文件 847

扫盲和成人教育 857

国外教师 868

中学师资的短缺 873

教育、培训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特别论及中等教育及其目的、结构和内容 878

第比利斯环境教育大会宣言和建议 883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889

扫盲:90年代的行动政策、战略与计划 897

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906

21世纪议程 911

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文件 919

萨拉曼卡特殊需要教育宣言 929

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 933

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 938

师之典范 951

中国部分 951

君王之师伊尹 951

使教育人格化的傅说 951

摆脱鬼神的姬昌 952

执教胄室的姬旦 952

开职业教育先河的管仲 953

主张让学校议政的子产 954

谈德论道的老聃 954

创立私学的孔丘 955

军事教育家孙武 956

学行结合的子思 957

送教上门的墨翟 958

强调“壹教”的商鞅 958

创造“教育”一词的孟轲 959

以农为学的许行 960

学而“知止”的庄周 961

天真而执拗的公孙龙 961

“最为老师”的荀况 962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韩非 963

综合百家之说的吕不韦 964

深谋远虑的陆贾 964

作为胎教第一人的贾谊 965

传承诗教的毛公 966

主张以礼义为教化原则的韩婴 966

折中儒道的刘安 96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968

翻译《尚书》的孔安国 968

始创公学的文翁 969

整理文献的刘向 969

博学深思的扬雄 970

重视人才能力的王充 971

学无常师的班固 972

发明“小学”的许慎 972

绛帐授徒的马融 973

劝人向学的王符 974

遍注群经的郑玄 974

审订教材的蔡邕 975

调停儒法争议的荀悦 975

徘徊于出世入世之间的仲长统 976

身兼儒道的葛洪 976

文人相“亲”的曹丕 977

“才须学也”的诸葛亮 978

操守化德的管宁 979

谈玄论世的何晏 980

“材性论”的刘劭 981

主张人性异同的王弼 982

力主“任之之教”的向秀、郭象 983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 984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的傅玄 985

“事多审正”的陈寿 986

“史书作注”的裴松之 987

兼通儒佛的雷次宗 987

计算圆周率的祖冲之 988

“形灭则神灭”的范缜 989

精研“四声”的沈约 990

“深得文理”的刘勰 991

废除门第之限入学的萧衍 992

既重“早教”又倡“晚学”的颜之推 993

“问对育人”的王通 994

“儒道兼通”的陆德明 995

“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孔颖达 996

“良臣明君重教化”的魏徵 997

“大慧禅师”一行 998

“日本文化的恩人”鉴真 998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韩愈 999

“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李翱 1000

“化乎天下”的张籍 1001

白鹿洞书院的奠基者李渤 1002

为学“四正”的皮日休 1002

“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 1003

“发微春秋”的孙复 1004

“分斋教学”的胡瑗 1005

“尚统”思潮勇士石介 1006

“教之本在于师”的李觏 1007

追求“尽善之学”的邵雍 1008

深究“教之之道”的王安石 1009

“师友以解其惑”的曾巩 1010

“迂叟”司马光 1011

“开物成务”的沈括 1012

“君子与君子同道为朋”的欧阳修 1012

“澄清天下之志”的苏轼 1013

“立人之道”的周敦颐 1014

“尽人之材不误人”的张载 1015

“以斯道觉斯民”的程颢 1016

“从道不从君”的程颐 1017

洛学弟子游酢 1018

以诚为本的杨时 1018

“学贵力行,不贵空言”的尹焞 1019

默坐澄心的李侗 1020

忧患“春秋”的胡安国 1021

“确然自守”的胡宏 1022

广交学友的张栻 1022

“格物致知”的朱熹 1023

“相兼相济”的吕祖谦 1024

教人“学做人”的陆九渊 1025

“不教之教”的杨简 1026

“兴国在人”的杨万里 1027

教人自强不息的黄榦 1028

“教学明伦”的陈文蔚 1029

为世人提供“迷途之指南”的陈淳 1030

固守力行的程端蒙 1031

“传德劝学”的真德秀 1032

“开辟正学”的魏了翁 1033

事功学派的首脑陈亮 1033

道艺兼习的叶适 1034

“持守脊梁”的饶鲁 1035

贫贱不移的谢枋得 1036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1037

崇儒兴学的耶律楚材 1038

“义薄云天”的江万里 1039

“厚生教民”的许衡 1040

“以德为本”的吴澄 1041

“去蔽复性”的金履祥 1042

自得之学的陈苑 1042

反对呆读死记的陈澔 1044

“学为圣人”的许谦 1045

首创教育阶段论的程端礼 1045

倡导去恶存善学风的郑玉 1046

拳拳兴学的杨士奇 1047

“师道自任”的胡俨 1048

廉洁自守的李懋 1049

“先力行而后文艺”的薛瑄 1051

从事“田园教育”的吴与弼 1051

以经筵名世的谢一夔 1052

“有叩无不告”的陈献章 1053

开明代会讲之先河的胡居仁 1054

“如精金美玉”的罗钦顺 1055

“志笃而力勤”的湛若水 1056

“起向高楼撞晓钟”的王守仁 1056

以经国济世为务的王廷相 1058

“即事即学,即学即事”的吕柟 1058

强调系统教学的张居正 1059

提倡个性自由发展的李贽 1060

喜爱“小儿语”的大学者吕坤 1061

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教育思想家徐光启 1062

“为学之要,一诚尽之”的刘宗周 1063

“明道理,做好人”的孙奇逢 1064

重视实学的宋应星 1065

“日本的孔夫子”朱之瑜 1066

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前导黄宗羲 1067

开近代教育思想之端的陆世仪 1068

“来学之士,一以友道处之”的张履祥 1068

以教为本的王夫之 1069

“磨镜匠”魏禧 1070

“反观自省”的李颙 1071

以醇儒名世的陆陇其 1072

“以活学代死学”的颜元 1073

“颜氏学说”的传人李塨 1074

学贵其化的戴震 1075

“不傍门户”的全祖望 1076

以为“六经皆史”的章学诚 1077

热心文教的阮元 1078

倡导有用之学的欧阳厚均 1079

关注童子教学的王筠 1080

“但开风气不为师”的龚自珍 1080

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魏源 1081

“务为当世有用之学”的冯桂芬 1082

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王韬 1082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拓者容闳 1083

“励才御侮”的李端棻 1084

“中体西用”的张之洞 1085

“义学为贫寒”的武训 1086

享誉杏坛的爱国老人马相伯 1086

提倡学以致用的王先谦 1087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郑观应 1088

“以设立学堂为先”的盛宣怀 1089

我国大学教育的先驱张百熙 1090

兴办新学的实践家孙诒让 1091

“以教育改良实业”的张謇 1092

最早介绍西方教育的严复 1093

改良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康有为 1094

开女学风气之先的严修 1095

“学校为立国之本”的孙中山 1096

中国“义务教育”的前驱袁希涛 1097

“学界泰斗”蔡元培 1098

“真求学”的章太炎 1099

“开民智为第一义”的梁启超 1100

既为教师又当学生的蒋维乔 1101

斥巨资兴学的陈嘉庚 1102

提倡“保存国粹与适应时势”的范源濂 1103

“允公允能,矢志教育”的张伯苓 1104

民国革新教育的领袖经亨颐 1105

主张“完全教育”的王国维 1106

平民教育家徐特立 1107

从严治校的吴玉章 1108

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拓荒者黄炎培 1109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 1110

无情批判旧教育的鲁迅 1111

民主办校的探索者马寅初 1112

体育的化身和旗帜马约翰 1113

拥有洋、中两种文凭的学贯中西的教育家周诒春 1114

“教授治校”的马叙伦 1115

力主教育应“中西合璧”的蒋梦麟 1116

“终身以之”于教育的夏丏尊 1118

“索我理想之中华”的李大钊 1119

主张“通才教育”的梅贻琦 1120

一代宗师陈望道 1121

探索教育中国化道路的晏阳初 112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 1123

“六三三”新学制的创导者胡适 1124

“做中学,做中教”的陈鹤琴 1125

“新教育”的倡行者舒新城 1126

新中国教育的领导者毛泽东 1127

“教育即乡村建设”的梁漱溟 1129

教育著作等身的孟宪承 1130

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 1130

红色教授杨秀峰 1132

党的早期教育事业的创建者成仿吾 1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设计师邓小平 1133

语言学界的宗师吕叔湘 1135

语文教育界的学术领袖张志公 1136

外国部分 1137

运用“产婆术”教学的苏格拉底 1137

培养哲学王的柏拉图 1138

创导自由教育的亚里士多德 1139

“德行为首”的昆体良 1140

“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维多里诺 1141

认为人通过教育才成为人的伊拉斯谟 1142

“要使每一个儿童都接受教育”的马丁·路德 1142

“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 1143

在生活中陶冶德性的费希特 1144

创导“绅士论”的洛克 1145

“训导即教化”的康德 1146

培养能履行公私职责的人的弥尔顿 1147

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夸美纽斯 1148

具有传奇色彩的富兰克林 1149

强调适应自然教育的卢梭 1150

百科全书派领袖人物狄德罗 1151

“爱的教育”的提出者裴斯泰洛齐 1152

杰出的教育改革家洪堡 1153

重视教育培养性格的欧文 1154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 1155

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 1156

“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 1157

“实科教育的奠基人”斯宾塞 1158

强调教育机智的乌申斯基 1159

科学教育的先锋赫胥黎 1159

“日本的伏尔泰”福泽谕吉 1161

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帕克 1161

实用主义教育的泰斗杜威 1162

幼儿园的改革家蒙台梭利 1163

设计教学法先导克伯屈 1164

“终身教育之父”朗格朗 1165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克尔 1166

“课程编制”的布卢姆 1167

把“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有机结合”的加涅 1167

倡导“不分级学校”的古德莱德 1168

美国教育史大家克雷明 1169

“非学校化社会”的创始者伊里奇 1170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巴班斯基 1171

“现代道德认知发展之父”科尔伯格 1172

重视道德教育的博克 1173

对“教养”有独到见解的克拉夫基 1173

“教育唤醒”的斯普朗格 1174

主张培养通才的赫钦斯 1175

“天才教育”的科南特 1176

“教学机器之父”斯金纳 1177

提倡“发现学习”的布鲁纳 1177

重视发展个性的沛西·能 1178

“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沙茨基 1179

“少年违法者”的良师马卡连柯 1179

“智力发展阶段论”的皮亚杰 1180

“活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 1181

“实验教学论”的赞可夫 1182

“全人教育”的小原国芳 1182

强化教育社会学观念的克拉克 1183

文化教育学的首创者的利特 1184

“新人道主义教育”的雅斯贝尔斯 1184

提倡“文化教学”的加塞特 1185

提倡“友爱教学”的布鲁巴克 1186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 1186

“教育人类学”的博尔诺夫 1187

名师与名生 1189

孔子与子路 1189

冀怀庆和司马迁 1190

成连与俞伯牙 1191

张旭与颜真卿 1192

任渭长与任伯年 1193

康有为与梁启超 1194

蔡元培与刘开渠 1195

蔡元培与傅斯年 1196

闻一多与沈季平 1197

寿镜吾与鲁迅 1198

夏丏尊与丰子恺 1198

蔡元培与黄炎培 1200

胡适与吴健雄 1200

胡适与罗尔纲 1201

胡适与吴晗 1202

胡适与苏雪林 1203

陶行知与吴树琴 1204

管叶羽与谢冰心 1205

杨昌济与毛泽东 1206

柳潜与毛泽东 1207

孙良工与毛泽东 1208

李叔同与刘质平 1210

吴大猷与杨振宁 1211

李叔同与丰子恺 1212

钱三强与约里奥夫妇 1213

胡沁园与齐白石 1214

吕思勉与钱穆 1215

陈垣与启功 1216

王维克与华罗庚 1217

周震鳞和徐特立 1218

徐悲鸿与吴作人 1219

曹靖华与龚人放 1221

洪彦远与苏步青 1222

郭任远与童第周 1223

文玉笙与王思治 1224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1225

拉丁尼与但丁 1226

巴罗与牛顿 1227

赫尔德尔与歌德 1227

康德与费希特 1228

茹科夫斯基与普希金 1229

戴维与法拉第 1230

孔特与伦琴 1231

亨斯洛与达尔文 1231

福楼拜与莫泊桑 1232

居里夫人和施士元 1233

安东尼娜·杜派丝卡与玛丽·居里 1234

蒂莉·布朗与查理·罗斯 1235

恩里科·费米与埃米里奥·塞格雷 1236

刘易斯·阿克利与欧内斯特·劳伦斯 1237

赛莫菲与田长霖 1238

师之典故 1243

中国部分 1243

“一饭三吐哺” 1243

杏坛讲学 1243

师未必知弟子 1244

学琴“得其为人” 1244

因材施教 1245

子贡尊师 1245

日三省吾身 1246

墨家之法 1246

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1247

孟母三迁 1247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248

专心致志 1248

扁鹊学医 1249

拜荆如参师 1249

孺子可教 1250

“多连博贯” 1250

励夫求学 1251

刮目相待 1251

当惜分阴 1252

破例收徒 1252

答问养志 1253

《师说》赠徒 1253

交以为师 1254

“早教”为上 1254

磨杵成针 1255

太傅识人 1255

布衣教官 1256

不徇私情 1256

“惊起卧龙” 1257

慎始善终 1257

严讷宴请仆从 1258

定名“几何” 1258

人品高于诗品 1259

持钱买水不如凿井而饮 1260

出人头地 1260

鹅湖之会 1261

苏湖教法 1262

尊师无向背 1263

程门立雪 1263

忠臣孤子 1264

“诗画退兵” 1265

鼠赐之功 1265

赠物偷儿 1266

心送友人 1266

真人不露相 1267

称病谢官 1267

送布鞋做寿礼 1268

巧治孽子 1268

愿学生强于老师 1269

清贫自守 1269

礼遇剃头匠 1270

为学一丝不苟 1270

治学不可含糊 1271

妙对索球 1271

微服私访 1272

直面世界 1272

耳环换书本 1273

借钱赔偿卖菜翁 1273

茅以升剪辫 1274

曾国藩打发亲友 1274

秉公办事 1275

优礼留学生 1275

牛角挂书 1276

公款不可滥用 1276

“当学生没资格就来当教授” 1277

“章疯子”冒险出京 1277

杨昌济劝学 1278

善待害群之马 1279

教子勤俭 1279

辞富而居贫 1280

认准自己是一名教师 1280

当众折烟杆 1281

善诱“打油诗” 1281

拜“一字师” 1282

不做官,要做事 1282

“孔夫子开运动会” 1283

出外读书去 1283

不让外国人无理取闹 1284

长跪为办学 1285

击鼓骂总统 1286

对骂促成师生谊 1286

夏丏尊借长衫 1287

校长让铺 1287

逃婚求学 1288

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1288

服务他人为乐 1289

慈父严师 1289

勇开先例 1290

助生留学 1290

听取茶客的批评 1291

拒投友人票 1292

让学生先过河 1292

迷书不觉蜈蚣咬 1293

王力喜获赠书 1293

穷而有志 1294

拯救数学天才 1295

不只是要博士文凭 1295

从“笨蛋”到“第一” 1296

谢绝谋私 1296

一箱“金子” 1297

不拿外国学位 1297

善待“问题学生” 1298

萝卜汤里的秘诀 1298

教授被锁书库 1299

中国人的骨气 1300

抱女讲课 1300

特殊的诺言 1301

萧长华荐徒 1301

华传浩拜师 1302

脱衣去鞋端茶 1302

“毛估比不估好!” 1303

校长室里的小课桌 1304

外国部分 1305

受难的先觉者 1305

斯芬克斯之谜 1305

金苹果 1306

龟兔赛跑 1306

狼来了 1307

把羊群交给狼看守 1307

雅各的梯子 1307

粉壁上的字迹 1308

披着羊皮的狼 1308

荆棘冠 1309

赤裸的真诚 1309

躺在桂冠上 1309

天天画线 1310

清白的一生 1310

苏格拉底式的糊涂 1310

吾爱吾师,而尤爱真理 1311

没有画完的圈圈 1312

宁死不屈 1312

斯巴达式的问答 1312

条条道路通罗马 1313

祖国比天堂还大 1313

人的第二天性 1313

“你先画蛋吧!” 1314

炼狱 1314

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1315

把苹果擦亮 1315

全才人 1316

提携年轻学者 1316

临终师训 1317

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光 1317

“我爱知识,也爱怀疑” 1318

喜剧家的悲剧 1318

道尔顿和他的瞎子老师 1318

“从这里可以看到愚蠢” 1319

感官是学习的仆役 1319

灰姑娘 1320

山鲁佐德的智慧 1320

开门吧,芝麻! 1321

擦亮阿拉丁神灯 1322

瞎子摸象 1322

知识就是力量 1323

浮士德式的人物 1323

康德和“康德之路” 1324

以独生子为教育实验 1325

摹仿家庭 1325

我思故我在 1325

用教师的话发誓 1326

“生活学校” 1326

1848年革命和教师 1326

用点老式大学的方法 1327

与狼同穴者被狼同化 1327

不合世人口味的鱼子酱 1327

把小孩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1328

点亮他的灯 1328

定义即否定 1328

戴博士帽的傻子 1328

诚实的林肯 1329

时间就是金钱 1329

真理同谬误仅差一步 1329

地球还是在转着 1330

发现新大陆 1330

英雄交响乐 1331

厌倦的“睡觉”是一种批评 1331

“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 1332

巧荐肖邦 1332

师生分享奖金 1332

中毒醒来之后 1333

“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1333

“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1334

期待学生超越老师 1334

时间的“富裕户” 1334

人生太短暂了 1335

“我丝毫不想要勋章” 1335

大科学家与他的学徒工弟子 1336

李斯特女弟子 1336

抓住时间老人的额发 1337

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加! 1337

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 1337

十万个为什么 1338

光明使者 1338

天才学生与天才老师之间的对话 1339

儿童处于学校的中心 1339

自愿学习论 1340

面向3%的英才 1340

师弟绝交 1340

愤怒的青年 1341

狐狸尾巴 1341

“智力美德” 1342

马卡连柯的“爆炸法” 1342

师之典义 1345

中国古代师之典义 1345

老师 1345

教师 1345

师 1345

师氏 1345

最为老师 1346

师言 1346

师表 1346

师父 1346

师法 1346

家法 1346

师门 1347

家门 1347

师承 1347

师训 1347

师傅 1347

傅父傅母 1347

师道 1347

师道尊严 1348

师范 1348

师儒 1348

先生 1348

先 1348

生 1348

老先生 1349

博士 1349

国子博士 1349

宗学博士 1349

四门博士 1349

教授 1349

四氏教授 1349

祭酒 1350

尊师重道 1350

尊师重傅 1350

博习亲师 1350

严师为难 1350

宗师 1350

大宗师 1350

人师 1350

经师 1351

业师 1351

业儒 1351

硕师 1351

大师 1351

名师 1351

明师 1351

塾师 1351

西席 1352

闾里书师 1352

小学教师 1352

大学教师 1352

太学博士 1352

真师 1353

夫子 1353

子 1353

师长 1353

师保 1353

师友 1354

师友从事 1354

师友祭酒 1354

翰林侍读 1354

翰林学士 1354

翰林内教坊 1354

翰林学士承旨 1354

翰林兼国史院 1354

磬师 1354

掌教 1354

学堂总理 1355

总教习 1355

教习 1355

教谕 1355

教官 1355

监督 1355

督学 1355

监学 1355

教席 1355

教职 1356

教无常师 1356

教养 1356

教学相长 1356

教泽 1356

教鞭 1356

考 1356

考官 1356

考格 1356

大考 1357

大比 1357

大成 1357

至圣 1357

至圣先师 1357

杏坛 1357

亚圣 1357

大士 1357

孔门 1358

大学问 1358

弟 1358

弟子 1358

弟子员 1358

学生 1358

学生子 1358

学子 1358

学民 1358

学长 1358

学儿 1359

学徒 1359

门人 1359

门下士 1359

门下客 1359

门下晚生 1359

门生 1359

门生故吏 1359

门弟子 1359

门徒 1360

门孙 1360

生子 1360

生员 1360

生徒 1360

生童 1360

生儒 1360

后生小子 1360

后生子 1360

后生可畏 1360

后来人 1360

后起之秀 1361

后学 1361

后儒 1361

童子郎 1361

童生 1361

四士 1361

四子书 1361

孔门四友 1361

四氏学 1361

四先生 1362

四拜授业 1362

四配 1362

四书 1362

四诗 1362

四学 1362

及门弟子 1362

及第 1362

私门生 1363

私淑弟子 1363

桃李门墙 1363

桃李春风 1363

桃李满天下 1363

莘莘学子 1363

博士弟子 1363

博物君子 1363

博学鸿词 1363

博览五车 1364

庠 1364

序 1364

校 1364

西周的学校考核 1364

学在官府 1364

学在四夷 1364

私学之兴起 1365

文化下移 1365

儒分为八 1365

墨离为三 1365

有教无类 1365

四教 1365

学而优则仕 1366

不愤不启 1366

因材施教 1366

不耻下问 1366

学思结合 1366

忠恕之道 1366

立志有恒 1366

改过迁善 1366

克己内省 1367

学不厌,诲不倦 1367

兼爱于人 1367

躬行实践 1367

稷下之学 1367

仁义道德教育 1368

磨砺意志 1368

专心有恒 1368

以法为教 1368

以吏为师 1368

独尊儒术 1368

三大文教政策 1369

以教化为大务 1369

鸿儒之教 1369

问难穷究 1369

惜时勤学 1370

考试升格 1370

登龙门 1370

“千里马”说 1370

交以为师 1370

“三教”融合 1371

书院的兴起 1371

书院的“门户开放” 1371

“三”“百”“千” 1371

隋唐以来的诗文、名物教学 1371

太学“三舍法” 1372

教之之道 1372

存天理,灭人欲 1372

“温故知新”新解 1372

学校八禁 1372

八股文 1373

心学 1373

学必经世 1373

以教为本 1373

漳南四斋 1374

教会学校 1374

京师同文馆 1374

最早的出国留洋学生 1374

“八股”三罪 1374

学堂的兴起 1374

大同世界 1375

科举制度的废除 1375

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 1375

打倒孔家店 1375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1376

中华职业教育社 1376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1376

湖南自修大学 1376

新学制 1377

儿童教育的兴起 1377

近现代教育和教师观念教育 1378

教学 1378

教养 1378

宏观教育 1379

微观教育 1379

传统教育 1379

现代教育 1379

教育趋势 1379

教育层次 1380

教育手段 1380

教育机智 1380

教育艺术 1380

教育途径 1380

教育动态 1380

教育模式 1380

教育因素 1380

教育活动 1381

教育媒体 1381

教育过程 1381

教育主体 1381

教育客体 1382

学校教育 1382

社会教育 1382

家庭教育 1382

教育本质 1383

教育现象 1383

教育规律 1383

教育功能 1383

教育职能 1384

教育结构 1384

启发式教学 1384

注入式教学 1384

优秀教师 1384

模范教师 1385

骨干教师 1385

特级教师 1385

实习教师 1385

见习教师 1386

中学三级教师 1386

中学二级教师 1386

中学一级教师 1386

中学高级教师 1387

小学三级教师 1387

小学二级教师 1387

小学一级教师 1388

小学高级教师 1388

导师 1388

博导 1388

教授 1389

副教授 1389

讲师 1389

高级讲师 1390

助教 1390

教师资格 1391

教师资格制度 1391

教师节 1392

教师法 1392

教师权利 1392

教师义务 1392

师德 1392

师德教育 1393

师德修养 1393

师德评价 1393

当代教师典义 1394

学习型教师 1394

反思型教师 1394

课程超市 1394

教师文化 1394

教师专业素质 1394

教师角色 1395

教师身份 1395

教师专业化 1395

教师专业发展 1396

新教师入职辅导 1396

教师职前培养 1396

教师在职培训 1397

教师校本培训 1397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1397

教师职务聘任制 1397

解聘教师 1398

教育功臣 1398

名师工程 1398

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1398

跨世纪园丁工程 1398

专家教师 1399

新手教师 1399

教师评价 1399

“绿色证书”教育 1400

课程 1400

课程包 1401

课程类型 1401

微型课程 1401

天才 1401

天赋理论 1401

本能 1402

先天 1402

内化 1402

外化 1402

发展 1402

个体发展关键期 1403

发展阶段 1403

个性 1403

新世纪的新教师观 1403

教师素质现代化 1404

教育创新 1404

素质教育基础观 1404

人才观念现代化 1405

现代通才教育 1405

教师的终身学习观 1405

创造性学习观念 1405

教师职业道德之特点 1405

教师专业道德规范 1406

教师生活道德规范 1406

教师语言道德规范 1406

教师交往道德规范 1407

教师的表达能力 1407

教师的童心 1407

教师人格与真善美 1407

教师的情感智力 1407

教师的自制 1408

教师的诚意 1408

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 1408

教师科研成果的多元评价 1409

教研显示教师的综合能力 1409

教师处理信息的能力 1409

教师撰写科研论文 1409

教师知识的信息化 1409

教师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1410

网络与网络社会 1410

网络媒介的优势 1410

网络社会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1411

网络的教育功能 1411

网络与教育便利 1411

网络与学习创新 1411

网络与教育现代化 1412

网络与学生空闲时间 1412

网络教育与青少年成才 1412

网络素养 1412

网络时代的远程教育 1413

网上学校 1413

网络与学校教育环境比较 1413

电脑游戏与儿童学习内容 1414

电脑游戏与儿童思考能力培养 1414

电脑游戏与社会能力培养 1414

电脑游戏与成就感 1414

网络知识库 1415

网络教育中的师生权利 1415

网络教育中的权威 1416

学习行为的主动性 1416

学习行为的交互性 1416

学习行为的创造性 1417

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地位 1417

网络社会的学习是资源型学习 1417

教育思想流派 1418

全民教育 1418

终身教育 1418

全纳教育 1419

结构主义教育 1419

进步主义教育 1420

改造主义教育 1420

永恒主义教育 1421

要素主义教育 1422

存在主义教育 1422

主智主义教育 1423

人文主义教育 1423

自由教育 1423

人本主义教育 1424

教育万能论 1424

教育无能论 1424

教育独立论 1425

学校消亡论 1425

愉快教育 1425

情境教育 1426

创造教育 1426

合作教育 1427

成功教育 1427

跨文化教育 1428

发展性教育 1428

附录 1431

附录一 人类教师文明编年纪事 1431

附录二 教师语类 1510

后记 15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