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论 1
第一节 庭审的构成和法庭的设置 1
一、庭审的构成要素 1
二、庭审设置的社会学和符号学意义 4
三、法庭位置及其文化心理分析 12
第二节 庭审的功能和价值目标 19
一、庭审的功能 19
二、庭审的价值目标 23
第三节 庭审制度研究的意义 27
一、庭审在诉讼程序中的中心 27
二、新庭审方式的合理化问题亟待探索 28
三、由研究现状看庭审制度研究需要加强 29
第二章 刑事庭审的原则和原理 31
第一节 刑事庭审的结构原则 31
一、法官独立 32
二、汉官中立 37
三、司法至上 39
四、诉辩平等 40
第二节 刑事庭审的审理原则 43
一、审判公开 43
二、直接言词 53
三、辩论质证 57
四、集中审理 60
第三节 刑事庭审的裁判原则 62
一、诉判同一 62
二、证据裁判 64
三、依法裁判 67
四、有利被告 69
第三章 庭审结构类型比较研究 71
第一节 前现代刑事庭审结构 72
一、弹劾式与纠问式庭审结构 73
二、前现代的混合式庭审结构 80
三、反理性的特别审判型 83
第二节 现代刑事庭审结构 94
一、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审判结构 96
二、大陆法系法官职权主义审判结构 100
三、对两种审判结构的比较评价 103
四、关于审判结构的“混合”发展 109
第四章 我国刑事庭审方式的特色与模式 113
第一节 庭审制度的中国特色及模式界定 113
一、新刑事庭审方式的“中国特色” 113
二、我国刑事庭审的模式与基本问题分析 120
第二节 新庭审方式的生存困境及运行效应 123
一、新庭审方式所受限制 123
二、新庭审方式的运行效应 129
第三节 改革完善刑事庭审制度的目标模式及路径 132
一、改革的目标模式:灰色模型与中国色彩 133
二、改善的具体路径:磨合、调合与整合 135
三、庭审制度进一步改革完善的主要内容 139
第五章 庭前程序研究 146
第一节 庭前审查程序研究 147
一、庭前程序的当前模式、特点及其利弊 147
二、庭前程序的比较研究 153
三、情况的分析与道路的选择 163
第二节 证据开示程序研究 169
一、证据开示的概念、内容和意义 170
二、国外证据开示程序的要点和法理 176
三、关于我国证据开示的制度设置 189
第六章 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研究 200
第一节 关于证据调查的顺序与方法 202
一、证据调查的顺序 202
二、具体案件中调查顺序与方法的确定 205
第二节 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当事人制度评析 211
一、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当事人有悖法理 211
二、现行法律框架下对被害人参诉问题的把握 218
三、今后的改革:恢复和加强被害人诉讼参加制度 221
第三节 对物证、书证等非陈述证据的调查 222
一、证据来源的说明 223
二、关联证据的提出 223
三、物证、书证调查的具体方法 223
四、视听资料和照片的调查方法 224
第四节 关于诉讼异议与诉讼辩论 225
一、关于诉讼异议 225
二、关于诉讼辩论 228
第五节 关于证据移送和庭后“默读审判”及相关问题 232
一、庭审调查后的证据材料移送 232
二、关于庭后“默读审判”的问题 236
三、关于法庭记录的制作与审阅 239
第七章 人证调查特别研究 242
第一节 证人出庭作证及其制度完善 242
一、证人不出庭严重损害了审判的公正性 243
二、证人不出庭反映了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深刻矛盾 247
三、以“综合治理”的方式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252
第二节 书面证方的运用与直接言词原则的变通 260
一、言词诉讼原则及书面证言使用的利弊 260
二、使用书面证言的一般性要求 264
三、我国刑事庭审中书面证言的使用条件 268
第三节 书面供证与当庭供证相矛盾时书面供证的运用 277
一、书面供证与当庭供证相比较的证明力与可靠性 278
二、存在言词证据的情况下书面供证使用的可能性 280
三、有关法律规范的确立方式探讨 286
第四节 人证调查方式之一:交叉询问 289
一、交叉询问的程序、规则及适用条件 290
二、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的特点 302
三、司法实践中运用交叉询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2
第五节 人证调查方式之二:对质询问 318
一、制度背景和立法例 318
二、对质询问的意义 319
三、对质询问的实施要求 322
四、对质询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324
第八章 法庭公诉与辩护研究 325
第一节 关于公诉变更 325
一、公诉变更的意义及立法的疏漏 326
二、公诉变更权的归属 330
三、公诉变更的程序 335
四、撤回起诉及再起诉问题 338
第二节 关于检察官的量刑建议 340
一、英美法系检察官的量刑建议 341
二、大陆法系检察官的量刑建议 342
三、我国检察官的量刑建议问题 344
第三节 关于刑事辩护及其正当性与合法性界限 346
一、“相对制度”——刑事辩护制度的法理基础 346
二、法庭辩护活动及辩护律师的独立性 349
三、辩护律师对法庭的真实性义务 353
四、关于律师庭审言论豁免权问题 357
第九章 法官审理和判决问题研究 361
第一节 关于法官的审理权力和责任 361
一、法官诉讼指挥权的内容 361
二、法官在事实和证据问题上的责任 364
三、法官庭审听证与职权调查的关系 370
第二节 法官认证问题研究 375
一、对法官认证的不同看法 375
二、法官认证的必要性及其限度 376
三、认证问题的具体处理方式 378
第三节 法官庭外调查核实证据 380
一、庭外调查核实的性质和意义 380
二、庭外调查核实的条件与范围 384
三、庭外调查核实所采用的手段 386
四、庭外调查的方式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处理 391
第四节 我国陪审制度模式的选择 393
一、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模式 394
二、大陆法系的陪审制度模式 399
三、两种陪审制度的功能分析 402
四、我国陪审制度模式与路径的选择 405
第十章 刑事判决研究 409
第一节 关于判决改变罪名问题 409
一、目前立法和司法解释的立场 409
二、法院直接改变罪名有悖法理 410
三、合理设计罪名改变程序 413
第二节 关于“不负刑事责任”的判决方式 414
一、司法解释创造新的判决方式 414
二、对“不负刑事责任”判决方式的分析 415
三、判决方式的比较研究 416
第三节 关于判决书应加强判决理由 418
一、说明判决理由的意义和实务中的问题 418
二、关于加强证据与事实的分析论证 425
三、关于加大判决书法理分析的力度 430
四、正确处理判决理由撰写的繁简关系 437
第四节 关于刑事判决的既判力 438
一、“一事不再理”原则及其意义 438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实现方式 439
三、中国刑事诉讼贯彻“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问题 44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黄宗智著 2019
- 《水工程法规 第2版》张智著 2018
- 《高效棉纺精梳关键技术》任家智著 2017
- 《汉语成语接龙词典》刘克智著 2013
- 《城市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研究》周曰智著 2017
- 《告别的时代》老智著 2018
- 《朝华童文馆 小故事大道理 6-10岁 领诵版》弘智著 2017
- 《朝华童文馆 王子故事书 6-10岁 领诵版》弘智著 2017
- 《朝华童文馆 中外名人故事 6-10岁 领诵版》弘智著 2017
- 《朝华童文馆 益智故事 6-10岁 领诵版》弘智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