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
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

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波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3855405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5篇18章,着重论述分析了我国亚热带东部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的理论基础、技术体系、营建模式,以及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首次提出了自然演替和人工促进快速演替相结合的“二元演替方法” 技术体系,制定了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经营方案;展现了林业苗木专用复配制剂、林木包衣丸化种子、边坡植生基材、滨海盐碱地林木生长促进剂、修根型育苗容器等新型材料和实用技术;集成了阔叶林发展、生态经济型公益林、平原农田防护林、饮用水源区清洁林、河道生态绿化、工业污染区生态林、困难立地造林等技术模式;构建了森林生态状况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程序化的监测体系和监测技术,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实时监测。本著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发明专利技术及配套模式技术和研究方法等最新研究结果。
《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目录

第1篇 绪论 2

第1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2

1.1 研究背景 2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3

1.2.1 森林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3

1.2.2 森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5

1.2.3 森林群落时空变化动态 6

1.2.4 森林群落生物量 7

1.2.5 森林凋落物 8

1.2.6 植被恢复促进技术 11

1.2.7 抗性林木选育及快繁 13

1.2.8 林木专用复配制剂 15

1.2.9 包衣丸化种子 15

1.3 发展趋势 17

1.4 主要研究成果 17

1.4.1 森林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17

1.4.2 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18

1.4.3 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模式技术研究与示范 18

1.4.4 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体系建立与评价 19

1.4.5 成果转化 19

第2章 地域分异与实验方法 21

2.1 地域分异与区划 21

2.1.1 两个热量带 21

2.1.2 三个高度层 21

2.1.3 四个类型 22

2.1.4 九个立地类型区 22

2.2 森林植被特点与树种分布 23

2.2.1 森林植物区系特点 23

2.2.2 树种分布 23

2.2.3 森林水平分布 23

2.2.4 森林垂直分布 23

2.3 试验地概况 26

2.4 实验方法 27

2.4.1 标准样地设置与调查 27

2.4.2 主要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29

2.4.3 森林植被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31

2.4.4 主要森林群落生产力研究 34

2.4.5 森林可持续能力的量化研究 35

2.4.6 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 37

2.4.7 快速构建模式技术研究与示范 39

2.5 技术路线 41

第2篇 快速构建理论基础研究第3章 森林生态承载力 44

3.1 评价体系 44

3.1.1 评价目的 44

3.1.2 评价原则 44

3.1.3 指标体系 45

3.1.4 时空尺度 47

3.1.5 评价方法 48

3.1.6 评价标准 48

3.2 森林承载力分析 49

3.2.1 指标与贡献 49

3.2.2 承载指数 50

3.2.3 森林承载力预测 55

3.3 森林经营方案优化 55

3.3.1 增量模型 56

3.3.2 结构调整 57

3.3.3 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58

3.4 本章小结 58

第4章 主要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60

4.1 群落类型划分 60

4.1.1 针叶林 60

4.1.2 针阔混交林 63

4.1.3 常绿阔叶林 63

4.1.4 落叶阔叶林 64

4.1.5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64

4.1.6 山地矮林灌丛 64

4.1.7 竹林 64

4.1.8 经济林 64

4.2 物种组成 64

4.2.1 结构状况与生境特征 64

4.2.2 优势木组成结构 65

4.3 物种多样性 67

4.3.1 群落间多样性比较 67

4.3.2 群落内层次之间的多样性比较 68

4.4 生物量及碳贮量 68

4.4.1 森林群落生物量模型的构建 68

4.4.2 森林生物量增长趋势 70

4.4.3 群落生物量的时空格局 71

4.4.4 森林群落的碳汇研究 72

4.5 森林凋落物 73

4.5.1 不同群落年凋落物量及组分 73

4.5.2 不同群落凋落物月变化和季节变化 74

4.5.3 凋落物量在地理气候区域间的差异 74

4.5.4 凋落物量与树木生长性状及群落特征的关系 75

4.5.5 凋落物量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76

4.6 森林土壤 79

4.6.1 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 79

4.6.2 林龄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9

4.6.3 针阔混交林的树种比例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81

4.6.4 森林凋落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81

4.7 本章小结 82

第5章 主要森林群落时空变化规律 84

5.1 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分类精度 84

5.2 森林植被的时间序列 84

5.3 森林植被的空间景观格局 86

5.3.1 斑块数量特征 86

5.3.2 边缘密度分析 87

5.3.3 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分析 87

5.3.4 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分析 89

5.3.5 散布与毗邻指数分析 90

5.3.6 景观相似性指数分析 90

5.3.7 景观破碎度分析 90

5.3.8 景观异质性指数分析 91

5.4 本章小结 91

第6章 森林生物量计量模型与应用 92

6.1 样地调查方法 92

6.1.1 样地选择 92

6.1.2 样地布局 92

6.1.3 样地调查 93

6.2 最小样本数确定 93

6.2.1 树种组成及生物量分析 93

6.2.2 最小样本数的确定 94

6.3 生物量模型的选型 95

6.3.1 模型的变量确定 95

6.3.2 独立模型的筛选 96

6.3.3 独立模型的确定 97

6.3.4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97

6.3.5 单因子生物量模型 98

6.3.6 模型比较与检验 98

6.4 生物量优选模型 99

6.4.1 松类生物量模型 99

6.4.2 杉类生物量模型 99

6.4.3 硬阔生物量模型(Ⅰ) 100

6.4.4 硬阔生物量模型(Ⅱ) 101

6.4.5 软阔生物量模型 101

6.4.6 毛竹生物量模型 102

6.4.7 杂竹生物量模型 103

6.4.8 下木层生物量模型 103

6.4.9 草本层模型 103

6.5 生物量表 103

6.6 区域森林生物量测定 109

6.6.1 现存生物量 109

6.6.2 生物量组成 110

6.6.3 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 110

6.7 森林生物量的环境特征 111

6.7.1 地貌特征与群落生物量 111

6.7.2 坡向与群落生物量 112

6.7.3 坡度与群落生物量 112

6.7.4 坡位与群落生物量 113

6.7.5 土层厚度与群落生物量 114

6.8 森林生物量空间结构特征 114

6.8.1 区域特点与生物量 114

6.8.2 森林植被与生物量 115

6.8.3 优势树种与生物量 116

6.8.4 森林起源与生物量 117

6.8.5 树种组成与生物量 117

6.9 典型森林群落的生物量特征 118

6.9.1 常绿阔叶林生物量 118

6.9.2 杉木林生物量 118

6.9.3 马尾松林生物量 120

6.10 本章小结 120

第7章 二元演替方法 122

7.1 森林群落顺行演替途径 122

7.2 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 122

7.2.1 演替系列主要树种的更替过程 122

7.2.2 主要树种种群的更新动态 123

7.2.3 演替系列主要树种更替的原因 123

7.3 马尾松优势林演替过程 124

7.3.1 环境条件对马尾松优势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124

7.3.2 演替特征 126

7.4 二元演替方法实证和模式 127

7.5 本章小结 129

第3篇 快速构建新材料支撑体系第8章 阔叶树容器苗标准化培育 132

8.1 种子处理 132

8.2 环境调控技术 134

8.2.1 温度控制 134

8.2.2 湿度调节 134

8.2.3 光照调控 134

8.2.4 大气管理 135

8.2.5 防治虫病害 135

8.3 标准化培育模式 135

8.4 质量评价 135

8.4.1 形态指标 135

8.4.2 生理指标及活力指标 140

8.4.3 出圃质量标准 141

8.5 成本控制 142

8.5.1 成本构成 142

8.5.2 成本控制技术 143

8.6 效益评价 144

8.6.1 树种与造林质量 144

8.6.2 规格与造林质量 145

8.6.3 季节与造林质量 145

8.6.4 容器苗林的林分特征 146

8.6.5 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 147

8.7 本章小结 147

第9章 林木植生基材研发 149

9.1 育苗容器的选择与研制 149

9.1.1 单体管形容器 149

9.1.2 修根型大苗容器 149

9.1.3 无纺袋育苗容器 150

9.1.4 育苗容器与苗木质量 150

9.2 轻型基质的研制 152

9.2.1 基质与苗高 152

9.2.2 基质与地径 152

9.2.3 基质与生物量 153

9.2.4 基质与苗木质量 154

9.2.5 轻型基质配比 154

9.3 林木生长基材的开发应用 156

9.3.1 基材与物理性质 156

9.3.2 基材与水分散失 156

9.3.3 基材与淋洗液 157

9.3.4 基材与最大吸水量 157

9.3.5 基材与苗木生长量 158

9.3.6 植生基材综合评价 159

9.3.7 FDL-3植生基盘材的研发 160

9.3.8 JB-SOIL厚层植生基材的研发 160

9.4 本章小结 161

第10章 林木生长促进剂研制 163

10.1 林业苗木专用复配制剂 163

10.1.1 研制方法 163

10.1.2 配比优化 164

10.2 滨海盐碱地林木生长促进剂 167

10.2.1 研制方法 167

10.2.2 配比优化 168

10.2.3 综合配套技术 170

10.3 林木包衣丸化种子 170

10.3.1 沸腾造粒技术 170

10.3.2 夹心包衣丸化工艺 171

10.3.3 多效抗旱包衣剂研制 174

10.3.4 林木种子包衣丸化技术应用 178

10.4 本章小结 179

第4篇 快速构建模式技术研究第11章 阔叶林发展模式技术 182

11.1 马尾松林阔叶树群落恢复技术 182

11.1.1 马尾松林群落特征 182

11.1.2 群落恢复和重要值 183

11.1.3 群落恢复和树种多样性 184

11.1.4 群落恢复和优势树种 184

11.1.5 群落恢复关键技术 185

11.2 杉木林阔叶化改造技术 185

11.2.1 杉木林群落结构特征 185

11.2.2 杉木迹地更新阔叶树种选择 186

11.2.3 杉阔混交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 187

11.2.4 杉阔混交对林地土壤的影响 187

11.2.5 杉木林阔叶化改造关键技术 188

11.3 天然次生林阔叶化促进技术 188

11.3.1 天然次生林树种组成 188

11.3.2 天然次生林中阔叶树种的生长表现 190

11.3.3 天然次生林恢复时间与群落结构 190

11.3.4 天然次生林恢复时间与土壤性质 191

11.3.5 天然次生林阔叶化促进关键技术 192

11.4 本章小结 192

第12章 防护林营建模式技术 194

12.1 清洁水源林营建技术 194

12.1.1 定位监测 194

12.1.2 森林凋落物与土壤性状 195

12.1.3 清洁水源蓄水能力 196

12.1.4 清洁水源净化水质能力 197

12.1.5 清洁水源林构建技术 200

12.2 河道生态绿化营建技术 201

12.2.1 试验设计 201

12.2.2 山丘区河道植物选择 203

12.2.3 平原河道植物选择 206

12.2.4 植物群落模式筛选 207

12.3 平原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 208

12.3.1 防护林树种组成 208

12.3.2 防护林结构特征 209

12.3.3 树种与防护功能 210

12.3.4 农田防护林构建技术 213

12.3.5 低效林带改造技术 215

12.4 工业污染区防污林构建技术 215

12.4.1 污染环境下植物生长状况 215

12.4.2 熏气试验 218

12.4.3 植物抗污机理 220

12.4.4 抗性植物筛选 223

12.4.5 防污林模式构建技术 226

12.5 本章小结 227

第13章 生态经济型公益林经营技术 229

13.1 乡土生态经济型树种调查 229

13.2 生态经济型树种引进与快繁 231

13.2.1 金樱子良种选育 231

13.2.2 掌叶覆盆子良种选育 233

13.2.3 薄壳山核桃良种引选 234

13.2.4 红豆杉品种引选 234

13.2.5 光叶楮引种试验 234

13.2.6 香椿良种引选 235

13.2.7 锥栗良种引选 235

13.3 经营方式与生态特征 235

13.3.1 经营方式与林地土壤 235

13.3.2 经营方式与角尺度 235

13.3.3 经营方式与物种隔离度 235

13.3.4 经营方式与林分稳定性 236

13.4 生态经济型公益林经营模式 236

13.4.1 毛竹林生态经营模式 236

13.4.2 小竹林改造模式 236

13.4.3 木本粮油类树种经营模式 236

13.4.4 木本药材类树种经营模式 237

13.4.5 干、水果类树种经营模式 237

13.5 本章小结 238

第14章 困难地造林模式技术 240

14.1 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 240

14.1.1 土壤盐分动态变化 240

14.1.2 主要绿化树种适应性 241

14.1.3 土壤改良技术 242

14.1.4 滨海盐碱造林关键技术 243

14.1.5 盐碱地造林模式 244

14.2 海岛困难地造林技术 247

14.2.1 造林树种选择 247

14.2.2 包衣种子和保水剂应用 250

14.2.3 结构配置模式 251

14.2.4 营造林技术 251

14.3 裸露山体植被恢复技术 252

14.3.1 坡度与植物生长 252

14.3.2 土壤硬度与根系抵抗力 252

14.3.3 根径与拔出抵抗力 253

14.3.4 FDL-3植生基盘材改良客土吹喷法 253

14.3.5 JB-SOIL厚层植生基材吹喷方法 254

14.3.6 档土翼超厚层基材吹喷边坡绿化法 254

14.3.7 抗冲刷保水肥料袋结合植生基材吹喷方法 255

14.3.8 植物保育块方法 255

14.4 本章小结 255

参考文献 2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