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  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  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 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海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6568968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受此次事件影响,美国政府外空政策发生了急剧变革,即从“外空和平化”、“外空非竞赛化”转向了“外空军事化”、“外空竞赛化”。从此,美、苏两国开始在外空领域展开了长期而激烈的军备竞赛。本书从科学政治学的研究视角切入,利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国防部、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及兰德公司等机构的解密档案,并参照艾森豪威尔、肯尼迪、杜勒斯、赫鲁晓夫等人的回忆录,重点研究美国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党派政治、军种政治、国家政治,以及美国陆、海、空不同军种在苏联“人造卫星”时间前后的利益冲突与政治博弈。
《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 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4

1.1.1 选题背景 4

1.1.2 理论意义 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视角 10

1.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10

1.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14

1.2.3 前人已解决的问题及拓展方向 17

1.2.4 科学政治学:本书的研究视角 20

1.3 本书的研究资料、相关说明及创新点 23

1.3.1 研究资料 23

1.3.2 相关说明 25

1.3.3 创新点 29

第二章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与美国外空政策变革 31

2.1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前的美国外空政策 32

2.1.1 “新面貌”: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的背景 32

2.1.2 IGY:美国确立“和平利用外空”政策 40

2.1.3 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意图及艾森豪威尔调整外空政策 43

2.2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与“外空差距”争论 46

2.2.1 《外空入门》:美国紧急应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 46

2.2.2 国防动员办:建议成立总统科顾委 54

2.2.3 “盖瑟报告”泄露: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升级 58

2.3 “外空差距”争论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 65

2.3.1 NSC5814/1:“外空非竞赛化”政策逆转 66

2.3.2 “科罗纳”计划:“外空非军事化”政策逆转 71

2.3.3 艾森豪威尔对“外空差距”说的抵制及妥协 76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党派政治 81

3.1 肯尼迪VS艾森豪威尔: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的“外空差距”争论 81

3.1.1 “新边疆”与“新面貌”的冲突 82

3.1.2 “灵活反应”战略与“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冲突 87

3.1.3 “军事安全观”与“综合安全观”的冲突 94

3.2 国会VS艾森豪威尔:有关“外空差距”的委托调查报告 99

3.2.1 国会委托华盛顿外交政策研究所的调研报告 101

3.2.2 国会委托美国经济及工业研究所的调研报告 111

3.2.3 国会民主党议员对艾森豪威尔的批评 125

3.3 肯尼迪VS尼克松:总统竞选中的“外空差距”争论 131

3.3.1 尼克松、艾森豪威尔及美国外空政策变革 132

3.3.2 1960年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的“外空差距”争论 137

3.3.3 肯尼迪竞选总统的胜出及其外空政策 168

第四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军种政治 179

4.1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前各军种的外空项目 180

4.1.1 国防部对陆海空导弹项目的分工 181

4.1.2 陆军与海军的导弹项目之争 183

4.1.3 空军的导弹及侦察卫星项目 188

4.2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后“外空差距”争论中的军种利益 192

4.2.1 陆军与空军的冲突 194

4.2.2 国防部与参联会的冲突 199

4.3 艾森豪威尔消除军种冲突与美国外空政策的转向 202

4.3.1 成立ARPA与NASA 203

4.3.2 出台《国防改组法》 208

第五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国际政治 213

5.1 苏联的政治宣传与美苏“外空差距” 213

5.1.1 政治突袭: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强目的性 214

5.1.2 社会主义胜利: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的政治宣传 224

5.1.3 赫鲁晓夫对苏联“人造卫星”的宣传 227

5.2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舆论反应与美苏“外空差距” 231

5.2.1 毛泽东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的评论 232

5.2.2 《人民日报》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的评论 235

5.2.3 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媒体与苏联“人造卫星”事件 238

5.3 美国及西方国家的舆论反应与美苏“外空差距” 243

5.3.1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初西方媒体的部分报道 244

5.3.2 1957—1960年西方国家公众对美苏“外空差距” 的态度 256

第六章 结语:外空、象征政治及国家安全的建构性 267

6.1 为军事科技研发辩护的国家安全 269

6.2 国家安全:社会建构还是客观存在? 271

6.3 外空:冷战时代的象征政治 281

参考文献 283

(一)美国相关部门解密档案 283

(二)美国政府相关报告 286

(三)美国智库相关报告 288

(四)互联网相关电子文献 290

(五)主要当事人物的回忆录、日记及传记 291

(六)相关历史文件及资料汇编文献 294

(七)英汉文研究著作 295

(八)英汉文报刊文章 304

(九)国内外相关学位论文 311

(十)有关苏联“人造卫星”事件的音像资料 312

(十一)挂历及邮票资料 312

附录 313

附录一 书中出现的英文人名及任职情况 313

附录二 书中出现的核心词汇及缩略语 333

附录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关外空政策的会议及议题 342

附录四 本书主题所涉及的大事编年史 344

附录五 肯尼迪与尼克松总统竞选的部分辩论词 350

附录六 肯尼迪参议员于1958年8月14日在参议院有关外空政策听证会上的部分发言记录 362

附录七 1945—1964年美国国防开支及其涨落情况 371

附录八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及肯尼迪政府时期的主要官员 374

附录九 艾森豪威尔政府紧急应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而发布的《外空入门》宣传手册部分内容 378

附录十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人民日报》刊登的漫画 388

附录十一 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我国诗人的部分诗歌 395

致谢 40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