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社会语言学导论
社会语言学导论

社会语言学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防炜,周土宏,申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1238347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全新的角度介绍和分析社会语言学这门边缘学科,全书分为三章十节,分别从微观社会语言学、交际社会语言学、宏观社会语言学三方面进行阐述。
《社会语言学导论》目录

绪论 1

0.1 社会语言学的性质 1

0.2 社会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4

0.2.1 社会语言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4

0.2.2 社会语言学产生的外部条件 5

0.3 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7

0.3.1 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 7

0.3.2 社会语言学的实践意义 7

第一章 微观社会语言学 11

第一节 引言 11

1.1 拉波夫的社会语言学方法论 11

1.2 我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13

第二节 语言变异 15

2.1 语言变异 15

2.1.1 与语言变异相关的几个概念 15

2.1.2 影响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 16

2.2 语言变化 24

2.2.1 语言变化——“进行中的变化” 24

2.2.2 语言变化规则 25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27

3.1 社会语言学调查 28

3.1.1 调查准备 29

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33

3.2 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 37

3.2.1 抽样调查 37

3.2.2 抽样的基本要求 42

3.3 调查实例介绍 45

3.3.1 马萨葡萄园岛的语音变化研究 45

3.3.2 纽约城市方言研究 47

3.3.3 我国北京话“女国音”现象研究 51

3.3.4 我国北方话鼻韵尾变异研究 53

第二章 交际社会语言学 59

第一节 引言 59

1.1 交际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59

1.2 交际社会语言学的特点 60

1.3 交际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核心 60

第二节 言语交际 63

2.1 语言和社会交际 63

2.1.1 交际的需求是语言产生的动因 63

2.1.2 语言的发展和社会交际 67

2.2 言语交际行为 72

2.2.1 言语交际的构成元素 72

2.2.2 言语交际的基本过程 76

2.3 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77

2.3.1 合作原则 78

2.3.2 礼貌原则 83

2.3.3 得体原则 85

第三节 交际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89

3.1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 89

3.1.1 “交际能力”的提出 89

3.1.2 “交际能力”理论体系 90

3.2 甘柏兹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 92

3.2.1 会话策略 92

3.2.2 语境化理论 93

3.2.3 “言语共同体”理论 94

3.3 列文森的礼貌理论 96

3.3.1 面子理论体系 96

3.3.2 列文森礼貌理论体系 99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 102

4.1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103

4.1.1 文化内涵 104

4.1.2 跨文化交际内涵 107

4.1.3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108

4.1.4 跨文化交际的特征 110

4.2 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11

4.2.1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111

4.2.2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112

4.2.3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调查实例分析 114

4.3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17

4.3.1 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 118

4.3.2 非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 120

4.3.3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126

4.3.4 文化差异的克服 130

4.4 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对比分析 131

4.4.1 道歉行为对比 131

4.4.2 恭维行为对比 138

4.4.3 拒绝行为对比 142

4.4.4 问候行为对比 146

4.4.5 致谢行为对比 147

4.4.6 告别行为对比 148

4.5 斯科隆跨语篇交际理论的提出及应用 148

4.5.1 跨语篇交际 150

4.5.2 跨语篇理论的实例分析 155

第三章 宏观社会语言学 163

第一节 引言 163

第二节 语言接触 164

2.1 语言的借用和融合 165

2.1.1 借词 165

2.1.2 语言的融合和混合 167

2.2 双语(多语)和双言 169

2.2.1 双语和双言 169

2.2.2 调查实例分析 170

2.3 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 172

2.3.1 语码的分类 172

2.3.2 多重语码现象 174

2.3.3 语码转换 175

2.3.4 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 178

2.3.5 语码混用 184

2.3.6 语域和语体 186

2.4 语言扩散 187

2.4.1 语言扩散的研究 187

2.4.2 影响语言扩散的因素 188

第三节 语言规划 190

3.1 语言规划概述 190

3.1.1 语言政策 190

3.1.2 语言规划 191

3.1.3 语言规划的分类 192

3.2 语言地位规划和语言本体规划 193

3.2.1 语言的地位规划 194

3.2.2 语言的本体规划 198

3.3 语言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01

3.3.1 语言规划的基本方法 201

3.3.2 语言规划的基本步骤 203

3.4 语言规划的基本原则 204

3.4.1 科学性原则 204

3.4.2 稳妥性原则 206

3.4.3 经济性原则 207

3.4.4 政策性原则 207

3.5 语言规划的意义 208

3.5.1 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意义 208

3.5.2 语言规划对语言本身的意义 209

第四节 我国的语言规划 209

4.1 新中国成立前的语言规划 209

4.1.1 文字改革方面 209

4.1.2 书面语改革方面 211

4.1.3 语言标准化方面 212

4.2 新中国成立后的语言规划 213

4.2.1 汉字的规范和改革 213

4.2.2 《汉语拼音方案》 215

4.2.3 推广普通话 216

4.3 少数民族的语言规划 218

4.3.1 语音标准化 219

4.3.2 改革、创制文字 219

4.4 当前中国的语言规划 220

4.4.1 强势语言、强势方言与母语安全问题 220

4.4.2 汉字的规范 222

4.4.3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解读 223

4.4.4 社区功能转变背景下的语言规划调查分析 228

4.4.5 港、澳语言政策 230

4.4.6 经验总结 232

第五节 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233

5.1 交际能力教学 234

5.1.1 交际能力与教学模式 234

5.1.2 教学的交际过程 235

5.1.3 几种教学法的分析 238

5.2 社会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240

5.2.1 交际能力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 240

5.2.2 其他理论的影响 242

5.2.3 双语教学 244

5.2.4 我国的双语教学 246

5.3 社会语言学与母语文教学 248

5.3.1 我国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 249

5.3.2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 249

5.3.3 中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 252

第六节 社会语言学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264

6.1 社会语言学与方言学 264

6.1.1 社会语言学理论对方言学研究的影响 264

6.1.2 社会语言学方法对方言研究的影响 266

6.2 社会语言学与商业广告 266

6.2.1 社会语言学理论对商业广告的影响 266

6.2.2 实例分析 267

6.3 社会语言学与法律实践 269

6.3.1 社会语言学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269

6.3.2 实例分析 270

参考文献 2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