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
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

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宪范着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目录

导言 1

一、城镇女性 2

(一)计划经济体制对女性就业的保护 3

(二)就业难:改革向城镇女性提出的挑战 4

二、农村女性 6

(一)改革使农村女性社会劳动者的角色得到强化 6

(二)“男工女耕”的分工使农村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的精神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7

(三)大批农村女性实现了非农转移 9

城镇篇 14

第一部 就业 14

一、就业机会增加,结构趋向合理 14

(一)充分就业的追求目标 14

(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使我国城镇女性就业机会增加,结构趋向合理 15

(一)就业动机是衡量女性对妇女解放思想认同的尺度 22

二、就业动机:高层级动机占有重要地位 22

(二)关于中国城市女性就业动机的两个调查 24

三、择业观 29

(一)改革前,人们的择业意识不强,女性亦然 29

(二)改革后,社会转型带来的单位分化构成了择业意识增强的客观基础 30

(三)择业取向 34

(四)择业的高期望值和自身的低素质 37

四、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39

(一)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39

(二)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 41

五、就业中的劣势群体 45

(一)城市女性曾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保护 45

(二)改革将计划经济保护下的城镇女性逐渐推向劳动力市场 47

(三)大批女工下岗 48

(四)用人单位拒收女性 62

六、生育保障--一个由女性自己推动实施的改革举措 71

(一)生育保障制度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 72

(二)几个理论问题 73

(三)已经实施的几种方案 75

七、双重角色紧张--女性走向社会的伴生物 77

(一)职业女性双重角色紧张的状况 77

(二)职业女性双重角色紧张的特点 79

(三)改革给双重角色紧张带来的变化 83

(四)出路 88

八、“妇女回家论”:一种陷入误区的理论 90

(一)在改革的大潮中,部分妇女回家已是不争的事实 91

(三)妇女走向社会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92

(二)同样不争的事实是,并非所有的妇女都返回到家庭,随着经济的发展,她们还会牢牢地呆在自己的岗位上 92

(四)需要研究的问题 94

第二部 女性文化 96

九、女性形象 96

(一)关于女强人的讨论 97

(二)关于刘慧芳形象的讨论 104

(三)关于女性雄化--温柔缺乏症的讨论 110

(四)当代中国女性的温柔缺乏症 120

第三部 婚姻与家庭 127

十、择偶标准 127

(一)改革前畸重政治条件 127

(二)改革后的择偶标准 130

十一、婚后居处 140

(一)婚后居制是女性家庭地位的重要标志 140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夫方居式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 142

(三)婚后居处的变化 143

十二、家庭结构 145

十三、家庭权力结构 149

(一) 平权式家庭:主流家庭权力结构模式 149

(二) 缺席性女权家庭:另一种家庭权力结构模式 151

十四、新的家庭角色期待 155

(一)城市家庭功能的变化 156

(二)家庭角色期待的变化 157

(三)女性对新的角色期待的认同 162

(四)另一种家庭角色关系:妻子的社会机会大于丈夫 165

十五、离婚 170

(一)离婚现象的认识价值 170

(二)改革以来,离婚率在低水平上逐渐上升 172

(三)离婚率上升的原因 175

(四)离婚诉讼中女性原告多 181

(五)离婚原因:逐渐趋近婚姻的本质 183

农村篇 208

第四部 作为劳动者的农村女性 208

十六、农村改革概述 208

十七、改革使农村女性社会角色得到强化 212

(一)农村改革产生了强化农村女性社会角色的机制 212

(二)常见的家庭分工模式 218

十八、两个调查实例 221

(一)南阳村 221

(二)丁家沟 226

(三)南阳村和丁家沟男女劳力经济身份的比较 233

(一)概述 236

十九、农村女性的非农转移 236

(二)女性非农转移的形式及其状况 241

(三)转移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 251

(四)离土又离乡的女农民工 262

第五部 婚姻与家庭 270

二十、择偶标准:由家庭取向转向个人取向 270

(一)两个中部地区的调查 271

(二)大城市郊区:华漕乡调查 278

二十一、远嫁现象 280

(一)远嫁的人数 280

(二)远嫁现象大量发生的时间 282

(三)远嫁女性的年龄结构 283

(四)远嫁女性迁出地的经济特征 283

(五)实现远嫁的途径 284

(六)远嫁女的性活状况 286

(七)远嫁机制的形成 287

(八)远嫁的社会效应 289

二十二、婚后居制与家庭结构类型 291

(一)婚后居制 291

(二)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家庭占主流地位 295

(三)女性家庭内权力的增加 298

二十三、离婚 302

(一)离婚观念 302

(二)离婚事件中女方主动提出者居绝大多数 306

(四)离婚原因 308

(五)农村离婚女性的权益受损状况严重 311

后记 313

(三)离婚者的年龄结构 3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