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整合胃肠黏膜病变任建林2016观点
整合胃肠黏膜病变任建林2016观点

整合胃肠黏膜病变任建林2016观点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建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8912711
  • 页数:154 页
图书介绍:
《整合胃肠黏膜病变任建林2016观点》目录

胃肠黏膜结构、功能的研究进展 1

1.胃黏膜保护机制是一个立体、多层次、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网络体系 1

2.胃黏膜损伤是防御因素与侵袭因素失衡的结果,“细胞保护”概念对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仍有指导意义 6

3.胃黏膜血流的增龄变化是胃黏膜防御-修复机制老化的主要原因 11

4.肠黏膜生物屏障与机械、免疫屏障的协同作用,维护肠道内环境的稳定 13

胃黏膜病变与胃微生态研究现状及展望 20

5.胃不是一个无菌器官,胃内存在许多已发现和未被发现的微生物 20

6.胃黏膜病变与胃微生态密切相关 23

7.幽门螺杆菌与胃内非幽门螺杆菌微生态相互影响 24

8.重构胃微生态对胃黏膜疾病有治疗效果 25

9.目前胃微生态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6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进展 30

10.幽门螺杆菌流行呈地域分布的特点,与社会经济水平、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30

11.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传染病 31

12.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膳食行为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 32

13.幽门螺杆菌通过直接损伤、诱导免疫应答及异常酸分泌介导消化性溃疡发生 33

14.以内镜技术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及细菌培养是幽门螺杆菌诊断的新方向 35

15.幽门螺杆菌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探寻理想的根除方案依然任重道远 37

16.特发性溃疡需引起重视和关注 41

17.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总结与展望 42

胃肠黏膜病变与胃癌研究进展 45

18.即使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仍有很高的发生率 45

19.在亚洲,特发性消化性溃疡比例明显增加,值得重视 47

20.胃癌筛查方法与国情有关,内镜是筛查胃癌的主要手段 48

21.拉曼分子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50

22.胃黏膜“血清学活检”可以辅助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57

23.传统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胃癌诊断准确率 58

24.新型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有助于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 60

25.胃癌的基因分型有利于个体化治疗 66

26.曲妥珠单抗、阿帕替尼等分子靶向药物是胃癌治疗的新选择 67

27.胃癌治疗的总结与展望 69

小肠黏膜病变与小肠恶性肿瘤 75

28.黏膜保护剂,而不是质子泵抑制剂,可能有利于改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伤 75

29.美国胃肠病学协会重新定义了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并提出胶囊内镜应作为小肠出血的一线检查方案 77

30.沙利度胺可以作为治疗难治性胃肠道出血的药物 79

31.目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最有价值的标志物是铬粒素A,有效的治疗药物是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 81

32.小肠恶性肿瘤少见,胶囊内镜与小肠镜可以提高检出率,化疗对患者生存期影响小 83

33.小肠疾病的总结与展望 85

大肠黏膜病变与大肠恶性肿瘤 89

34.了解大肠癌的流行病学与病理是有效治疗的前提 89

35.健康人群的肠道微生态 91

36.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导致大肠腺瘤癌变 93

37.肿瘤分子标志物三叶因子家族的监测对结肠癌治疗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95

38.新型内镜的研发有望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96

消化道黏膜状态与克罗恩病 102

39.肠黏膜屏障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决定肠黏膜的稳态 103

40.肠黏膜屏障损伤在克罗恩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108

41.屏障功能修复对于克罗恩病黏膜愈合及炎症缓解具有关键意义 111

消化道黏膜状态与溃疡性结肠炎 118

42.溃疡性结肠炎在欧美国家发病率显著高于亚太地区,吸烟、阑尾手术是其保护性因素 119

43.遗传基因型筛查还不能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评估 120

44.肠道微生态紊乱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发病机制 121

45.结肠上皮细胞特异性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结肠的决定因素 123

46.目前新型生物制剂及干细胞疗法的出现,有可能翻开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篇章 124

47.常规药物制剂依然是目前国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手段 125

48.以英夫利昔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是常规治疗无效的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方案 128

49.白细胞分离法可以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自身免疫反应 130

50.干细胞治疗可以通过促进肠道黏膜修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30

51.介入治疗为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131

52.外科切除病变结肠对缓解和控制肠外症状很有价值 131

53.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的一些思考与展望 132

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138

54.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上升,其并发症与年龄、种族、地域有关 139

55.幽门螺杆菌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保护因素,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不是导致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 140

56.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技术进展的优缺点 140

57.24小时多通道腔内阻抗测量pH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检出率的有效方法 141

58.高精度食管测压有利于评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食管交界处的屏障功能 143

59.海藻酸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新药物 145

60.增强胃食管交界处抗反流能力的微创技术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 145

61.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的结语及展望 1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