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德荣,王占仁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10157184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我国著名党史专家郑德荣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总结之作,是在作者撰写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史稿》、《毛泽东思想发展史》、《毛泽东思想论纲》、《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新论》等八部专著中相关内容及一百八十篇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为视角,进行汇总、整合、提炼并作必要的补充加工整理而成的。全书分《论理篇》、《历程篇》、《成果篇》三篇二十三个问题。书稿通过20多万字的篇幅将相关理论作了提纲挈领的展现,文字浅显而生动,是一部较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普及读本和高校政治理论课辅助读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目录

自序 1

论理篇 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真谛 3

一、马克思主义固有属性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在于同实践相结合,在斗争中不断发展 3

二、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求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这块土壤上 5

三、中国共产党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表明:必须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2

一、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和奠基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思想 12

二、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必然要求,也是针对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的迫切需要 2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的旨意在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建设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4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宝贵历史经验 25

第三章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28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2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民族化,也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30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体化,又要使中国独创性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31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把它们作为行动的指南 33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着重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34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34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 36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和理论基础 36

二、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所处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 40

三、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和不竭动力 42

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和思想渊源 45

五、党的思想路线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的生命线 46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49

一、实事求是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49

二、党的思想路线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 51

三、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 54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特点与规律 57

一、反对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历史特点 5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72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76

一、要有一个坚强的党的领导核心和卓越领导人独立自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76

二、要对中国国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变化动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殊国情紧密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 78

三、要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修正错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 79

四、要反对教条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历史特点 81

五、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 83

六、要走自己的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归结点 85

历程篇 91

第八章 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效应” 91

一、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基本上正确地指导中共制定政策与策略,在实际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启蒙作用 92

二、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共产国际在帮助中共转变政治战略的同时,实行思想禁锢和组织控制,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97

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转变政治战略和工作方式,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积极有利的外部环境 102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标志 108

一、《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 108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 110

三、建党建军思想和红军战略战术原则 113

四、土地革命路线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思想 114

第十章 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17

一、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转折要求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题 117

二、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使毛泽东思想在各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21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125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航向的偏离与拨正 128

一、毛泽东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航向的偏离 128

二、邓小平拨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航向,继承与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34

第十二章 十二大以来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越贡献 146

一、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146

二、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和党的基本路线 148

三、十四大确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50

四、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纲领 152

五、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54

六、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5

七、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论断 157

成果篇 163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16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6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79

第十四章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方法与根本路线 194

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法论和根本路线 194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贯穿于党九十多年奋斗始终 198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大动脉” 203

第十五章 毛泽东思想践行的集中载体和路径 205

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科学内涵 206

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09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2

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价值 214

第十六章 毛泽东思想的支柱理论 218

一、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219

二、武装斗争理论 237

三、党的建设理论 252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268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29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 30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30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 305

四、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 306

第十八章 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观” 309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 310

二、改革动力论 31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314

四、共同富裕论 316

第十九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厚理论底蕴 31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思想 31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党的建设上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观在党的建设上的集中体现 32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理论创新 326

第二十章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价值与科学意义 330

一、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330

二、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333

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指针和保障 336

第二十一章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特征比较 340

一、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340

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不同特点 345

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347

第二十二章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350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不同历史范畴的两大理论体系 350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后者是与前者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352

参考文献 361

后记 3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