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法学教育的“系统集成”改革
中国法学教育的“系统集成”改革

中国法学教育的“系统集成”改革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力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208138544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法学教育的“系统集成”改革》目录

第一章 中国法学教育的问题、挑战和改革突破口 1

第一节 两大传统的核心问题 2

一、粗放扩张与质量滑跌的逆向性 2

二、法科教育体制设计的承载之困 4

第二节 法治中国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5

一、以“人本”为中心的改革新范式 6

二、“认知偏差”和“体制缺陷”的辅正 8

三、谋求国际化的涉外法科人才培育 10

第三节 法科院校的布局及软实力之弊 10

一、缺乏“比较优势”的法科院校布局 11

二、作为体制内标杆的法科院校 12

三、承袭传统与新秀崛起的法学院速写 13

第四节 下一轮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 15

一、寻找深水区改革的可选项 15

二、以法律职业导向为改革突破口 16

三、“法律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别 18

四、回应三个典型的质疑 19

第二章 以职业主义为导向的法学教育论证与命题 21

第一节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的共性分歧 23

一、欧美文献的两大阵营 23

二、亚太拉美研究的三条进路 26

三、“朗代尔的疑问”与法学教育的共性分歧 30

第二节 法学教育技术性与公共性的两难困境 30

一、“技术性”导向的法学教育质疑 30

二、“公共性”的法学教育路线误区 33

第三节 法学教育的“自反性现代化”思路 37

一、两难困境背后简单的现代性 37

二、走出困境的自反性现代化 40

第四节 职业与社会契约理论在法学教育领域 41

一、系统/环境:功能分化的维度 42

二、“共变”的其他子系统 43

第五节 当下中国法律职业教育的若干命题 48

一、“职业胜任力”的低层化波及效应 48

二、法律人才培养忽略的“机会成本” 50

三、“学科为壑”的大学单一培养建制 51

四、多元化的“改革可选项”亟待整理 52

五、“建制化”培养涉外型的法律人才 54

第三章 法律家一流的卓越胜任力结构 55

第一节 法律职业教育何以转向胜任力目标 57

一、现代职业角色认知的偏颇 57

二、什么是“胜任力结构” 59

三、胜任力结构转向的优越性 60

第二节 法律职业的九项胜任力特征 62

一、个人效能(personal effectiveness) 63

二、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 64

三、过程执行(working with process) 65

四、人际影响(interpersonal influence) 68

第三节 法律职业适才适性者的胜任力甄选 69

一、胜任力特征的区别对待及意义 69

二、甄选的依据:绩效结论与更多胜任力的复合 70

三、更多胜任力的甄选方法 72

第四节 胜任力结构形成的基本路径 73

一、借入“动机获得理论” 73

二、跨越伦理的一般性 75

三、问题假设的方法 76

四、更多的法学经典阅读 78

五、并非“例证”或“虚拟”的判例研讨 82

六、模拟事务所及其慎用 83

七、狭义地使用诊所教育 84

第四章 法律家培养与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耦合 89

第一节 法律职业准入的模式比较及甄别 91

一、法律职业准入的模式 91

二、决策的机会成本在哪里 93

三、资源优化配置的因应之道 94

第二节 法律职业教育考核的实效化 97

一、从“关卡”到“过程”的转变 97

二、法学院胜任力考核的机会成本 98

三、甄选的提前和“大学考试”的权重设计 99

四、避免一些错误的倾向 100

第三节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两段化”与胜任力的阶段培养 101

一、资格考试的弊端及法学教育的必要回应 101

二、推行资格考试“两段化”的机会成本 103

三、两次资格考试的差别性定位 104

第四节 两段式资格考试中的研修教育 106

一、法律家一元化的“破局” 106

二、配套“短期特色研修”与机会成本的削减 107

三、研修的方式和机构的配置 107

第五章 法律家培养与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基石 111

第一节 “院系林立”格局的瓶颈及体制突破 112

一、一流文科标准:问题导向、定量倾斜与国际评估 113

二、学科建设改造:“复合”与“专精”的平衡 116

三、过程结构优化:“专业延后”和“二次选择” 119

第二节 中国“通识”的尴尬、冷观和前行 121

一、法律家的卓越与多元、纯粹的通识教育 121

二、法科生们遭遇的“通识”之忧 122

三、通识对法学教育专业化的“局部修正” 124

第三节 拔尖法科人才的跨越式培养 127

一、拔尖文科生源的甄选机制 128

二、非同一般的人文素养基础的炼成 130

三、比较视域的更深层、多元和体制性介入 132

四、贯通机制下的连续专精化训练 133

第六章 “三三制”:法学教育改革模式的可选项 137

第一节 法律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模式 138

一、施行高级法律职业教育的可选项 138

二、以推行“贯通本硕”为切入点 139

三、以“三三制”作为改革实施方案 141

四、职业主义改革的精英打造目标 141

第二节 职业主义导向改革的关键内容 142

一、通过遴选程序保证优质生源 142

二、按照职业主义标准调整课程设置 143

三、改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过程 145

四、配备适才师资和职业主义教材 146

第三节 改革课程的设计及生源的遴选 147

一、课程规划设计的九个原则 147

二、进阶式的基本课程设计方案 149

三、法律职业适才适性者的遴选框架 150

四、生源的选拔机制 151

第四节 改革方案的普适性修正和扩展 152

一、重拾法律人的“士”的精神 152

二、逐步放大课程改革计划的“韧性” 154

三、渐次开设较为成熟的新型课程 156

四、增列新的企业法务方向培养目标 157

第七章 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蓝图和路线 159

第一节 法科院校走向国际化的类型及格局 162

一、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两大方向 162

二、法科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四种类型 163

三、正在变化的国际化法律人才需求 167

四、国际化法科办学的错位及协同 169

第二节 法科院校国际化观测及挑战之应对 173

一、国际化办学评估的维度和精度 173

二、扭转国内法科领域的“留学赤字” 179

三、国内法律服务市场放开后的磨砺 182

第三节 法科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技术面改革 185

一、国际性法科师资的引智和分工 185

二、涉外法科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188

三、留华法科优质学位的建制化方案 191

附录一 职业主义导向的法律专题特别讲义范例 195

附录二 职业主义导向的真实案例深度研讨范例 2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