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微观经济学  第2版
微观经济学  第2版

微观经济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善利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301048688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前两版反映良好,本版增加了有关拍卖理论和机制设计的一节,第四章的效用理论、第五章的消费者选择、第六章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以及第八章的成本理论都增加了一些内容,使得这些部分的内容更加充实。
《微观经济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1

一、经济学 1

二、微观经济学 3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3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3

二、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4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的功能与用途 5

一、微观经济学的功能 5

二、微观经济学的用途 7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 8

第一节 需求 8

一、个人需求 8

二、市场需求 11

第二节 供给 13

一、单个厂商的供给 13

二、市场供给 15

第三节 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 16

一、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16

二、关于均衡点的讨论 18

三、均衡点的移动 20

四、关于均衡点移动的数学分析 21

第三章 弹性理论 25

第一节 弹性的定义 25

一、函数不可求导情况下的弹性定义 26

二、函数可以求导情况下的弹性定义 26

三、弹性的对数定义 26

四、几种常见的弹性 26

五、偏弹性 27

第二节 点弹性与弧弹性 27

一、点弹性 27

二、弧弹性 28

第三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 30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 30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31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32

四、需求价格弹性的比较 33

五、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 34

第四节 需求的其他弹性 35

一、需求的收入弹性 35

二、需求的交叉弹性 36

第五节 供给弹性 37

一、供给价格弹性 37

二、供给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38

三、供给价格弹性分类 39

四、供给的交叉弹性 40

五、供给的成本弹性 40

第四章 效用理论 43

第一节 消费者偏好 43

一、消费者偏好的含义 43

二、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 44

第二节 效用理论与基数效用 45

一、效用 45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45

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46

四、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导出需求曲线 47

五、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 48

第三节 序数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50

一、序数效用 50

二、无差异曲线 51

三、预算线与预算空间 56

四、消费者的均衡 57

第五章 消费者选择 61

第一节 收入变化与价格变化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61

一、收入的变化 61

二、价格的变化 63

第二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64

一、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定义 65

二、正常品与劣等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66

三、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68

第三节 显示偏好理论 71

一、显示偏好的概念 71

二、显示偏好公理 73

三、利用显示偏好理论导出无差异曲线 75

第四节 价格指数与生活水平的变化 76

一、预算线与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比较 77

二、用指数比较生活水平的变化 79

第五节 不同情况下的消费者选择 80

一、消费者对于收入与闲暇的选择 81

二、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84

三、多约束下的消费者选择 86

四、政策分析 87

第六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92

第一节 风险的测度 92

一、风险与概率 92

二、期望值与方差 93

第二节 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 96

一、风险与效用 96

二、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 97

三、风险溢价 100

第三节 如何应付风险 100

一、多样化 101

二、购买保险 101

三、获取更多的信息 103

第四节 消费者的资产选择 104

一、资产及其种类 105

二、资产赢利率 106

三、风险与赢利率的权衡及消费者的选择 107

第七章 生产理论 111

第一节 生产函数 112

一、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长期与短期 113

二、生产函数 113

三、投入的比例 115

第二节 具有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 115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115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以及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118

三、生产阶段的划分 121

第三节 具有两种变动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 122

一、变比例投入下的生产 122

二、固定比例投入下的生产 124

三、要素替代 127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129

第四节 最优投入组合 130

一、等成本线 130

二、最优投入组合 132

三、扩张路线 133

四、要素价格变化与替代弹性 136

第五节 规模报酬 138

一、常数规模报酬 138

二、递增规模报酬 139

三、递减规模报酬 140

第八章 成本理论 143

第一节 成本的性质 143

一、显成本与隐成本 143

二、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145

三、成本函数 145

第二节 短期成本 146

一、短期成本与生产 146

二、短期总成本 147

三、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 148

第三节 长期成本 153

一、长期总成本 153

二、长期平均成本 154

三、长期边际成本 157

四、包络线与扩张路线 159

五、成本弹性与函数系数 160

第四节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 161

一、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162

二、学习效应 163

三、范围经济 165

第五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167

一、收益 167

二、利润最大化均衡 170

三、经济附加值 171

第九章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 174

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条件 174

一、买者与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174

二、产品同质、无差别 174

三、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175

四、经济运行主体具有完全的知识 175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短期均衡 176

一、短期均衡及其条件 176

二、完全竞争产业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178

三、产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79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 180

一、长期厂商的调整 180

二、产业的调整与企业的长期均衡 182

第四节 产业长期供给曲线 184

一、不变成本产业 184

二、递增成本产业 185

三、递减成本产业 186

第十章 政府对竞争产业的调节及其后果 189

第一节 政府干预市场均衡价格的后果 189

一、支持价格 189

二、限制价格 190

第二节 政府的税收政策 191

一、从量税收及其后果 191

二、一次总付税 193

第三节 对政府若干政策的评价 195

一、对政府经济政策评价的标准 195

二、价格管制的福利损失 196

三、支持价格的福利损失 197

四、政府征税的福利损失 199

第十一章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 202

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与均衡 202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 202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短期均衡 203

三、长期均衡 205

四、垄断的社会成本 206

第二节 垄断者的定价原则与策略 207

一、垄断者的定价原则 207

二、垄断者的价格歧视 209

三、时间差价与高峰负荷价 212

四、二重价 214

第三节 政府对垄断行业的调节 218

一、对垄断者的价格调节 218

二、对垄断者的税收调节 220

第十二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 225

第一节 垄断竞争 225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 225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 226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 227

四、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 229

第二节 寡头 229

一、寡头的定义与特征 229

二、古诺模型 230

三、斯泰克伯格模型 234

四、伯特兰模型 235

第三节 竞争与合作的选择 237

一、囚犯的困境:竞争还是合作? 237

二、寡头市场下的价格刚性 239

三、价格领先模型 241

四、卡特尔模型 242

第十三章 博弈理论 246

第一节 博弈问题的刻画与分类 246

一、博弈问题的刻画 246

二、博弈的分类 246

三、博弈的表示形式 248

第二节 博弈的标准型表示形式 248

一、标准形博弈的定义 248

二、均衡的概念 250

三、最大最小策略 255

四、混合行动(策略)的博弈 256

五、动态的博弈 257

第三节 扩展形式的博弈 262

一、扩展型博弈的定义 262

二、扩展性博弈中的策略与结果 263

三、扩展型博弈的标准型表示形式 264

四、子博弈与子博弈完备均衡 264

五、重复博弈 266

第四节 不完备信息下的博弈 268

一、不完备信息的定义 268

二、信息集 269

三、不完备信息博弈中的策略与子博弈 269

四、纳什均衡解 270

第十四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274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 274

一、单个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 274

二、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供给、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278

三、生产要素供求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279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 281

一、商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情况下的生产要素定价 281

二、生产要素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定价 285

第三节 资本市场与利率的决定 287

一、投资收益的折现值与投资决策 288

二、债券投资与债券有效收益率 289

三、投资风险与折现率的调整 290

四、均衡利率的决定 292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296

第一节 交易的一般均衡 296

一、交易的一般均衡含义与条件 297

二、效用可能性边界线 300

第二节 生产的一般均衡 301

一、生产的一般均衡含义与条件 301

二、生产的一般均衡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303

第三节 生产与交易的一般均衡 304

一、生产与交易的一般均衡的含义与条件 304

二、实现一般均衡的经济机制 306

第四节 福利问题 307

一、福利最大化 307

二、社会福利与个人偏好 309

三、社会福利、效率与平等 311

第十六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314

第一节 非对称信息 314

一、次品与逆选择 315

二、如何解决非对称信息下出现的问题 316

三、败德行为 320

四、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322

五、激励机制的设计 323

第二节 外部性 326

一、外部性及其后果 327

二、政府干预 329

三、明确所有权 331

四、合并企业 333

五、共有财产 334

第三节 公共产品 335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335

二、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 337

三、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决策机制 340

四、拟公共产品 343

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与提示 3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