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新中国体育指导思想研究
新中国体育指导思想研究

新中国体育指导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砚农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10104355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新中国体育事业从奠基立业,经过曲折发展,伴随着整个社会建设的进程,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辉煌成就。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体育工作方针、思想引领、指导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宗旨和新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体育为人民服务”必然地成为体育事业各项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的地位。建国60多年以来,体育事业随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随着人民对体育事业的需要、需求,形成了相应地体育工作方针、指导思想,以及各项具体工作的思路、政策、措施。本书对体育工作指导思想的形成发展所做的历史性地回顾、分析、研究,使我们对体育事业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有更深的感悟,对引领体育事业主动融入并创造性的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更理性的认识。
《新中国体育指导思想研究》目录

第一章 “增强人民体质”,洗耻“东亚病夫”(1949—1956年) 1

一、“体育为人民服务”核心指导思想的形成 1

(一)建设人民的新体育 2

(二)“体育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 9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体育工作任务与方针 27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体育指导思想 30

(一)学校体育培养“祖国保卫者、建设者” 30

(二)“积极领导,逐步发展”职工体育 37

(三)“服从生产、坚持业余、自愿原则”开展农村体育 44

(四)“体育先行”拓展国际空间 47

第二章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曲折前进(1957—1966年) 49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9

二、“三育两有”的教育方针 50

(一)德、智、体全面发展 50

(二)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52

(三)颁布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 52

(四)开展课外活动和业余训练 53

三、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全面“跃进”中的体育指导思想 54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体育事业的影响 54

(二)体育“大跃进”思想的错误和严重损失 57

四、体育事业收缩、调整中的指导思想 69

(一)体育界对“八字方针”的认识与理解 69

(二)体育发展规模的收缩和重点的调整 70

(三)“迅速提高运动水平,扩大政治影响” 79

(四)新中国第二个体育高潮的形成 84

(五)群众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小型多样” 85

(六)“加强战备”强化国防体育 90

第三章 极左肆虐,浩劫中体育遭扭曲(1966—1976年) 93

一、“文革”时期极左思想的肆虐 94

(一)对体育领域“修正主义思想”的批判 94

(二)“五·一二”命令 96

二、学校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主课” 98

(一)对极左思想的有限度抵制 103

(二)“读书无用”和“学一技之长”的思潮 104

(三)贯彻“三好”和进行“教育革命” 107

(四)“教育革命”、“开门办学” 109

三、群众体育“突出政治”和“占领业余文化阵地” 111

(一)“体育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112

(二)抓“路线斗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118

(三)“占领农村业余文化阵地” 120

(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130

(五)“为无产阶级斗争服务” 135

(六)从“儿童抓起” 144

(七)“体育革命”与“竞赛改革” 147

第四章 体制改革,“侧重抓提高”(1977—1992年) 151

一、“侧重抓提高”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151

(一)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151

(二)“侧重抓提高”的战略思想 156

(三)“体育要大干快上,科研必须先行” 159

二、以改革“开创体育新局面” 164

(一)“发动社会力量办体育” 164

(二)“分级分类、使竞赛社会化、多样化、制度化” 167

(三)拓宽训练渠道,建立竞争机制 169

三、着手体制改革“推动体育的社会化和科学化” 171

(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71

(二)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72

(三)20世纪80年代体育改革的阶段特点 173

(四)改革管理机构“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174

(五)推进“群众体育进一步社会化” 176

(六)竞技运动管理“整合和强化举国体制” 177

(七)“社会化、多样化、制度化”竞赛制度 179

(八)“鼓励竞争、拓宽渠道、依托社会”训练的体制 183

(九)体育院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加强科研” 185

(十)完善管理“促进体育的科学化” 190

第五章 深化改革,走向市场,以法治体(1992—2000年) 195

一、深化体育体制改革 195

(一)“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机制转换是核心” 196

(二)“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建立项目管理体制 201

二、逐步实现职业化,把竞技体育推向市场 207

(一)职业化是竞技体育深化改革的途径 207

(二)“红山口会议”与足球改革构想 209

(三)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全面展开 212

三、“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 215

(一)对体育产业化的认识 215

(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的出台 217

四、两个《纲要》与《体育法》的颁发 221

(一)“以法治体”的思想基础 222

(二)《体育法》的颁布 223

(三)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27

(四)发布《奥运争光计划纲要》 232

第六章 以人为本,与奥运同行,“增强全民族体质”(2001—2010年) 243

一、新世纪体育工作的目标、方针和指导思想 243

二、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 245

(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新理念 246

(二)“五个结合”的举办战略 247

(三)北京奥运会的辉煌 248

三、以人为本,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249

(一)“增强全民族体质,强国强民” 249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思想 252

(三)形成国民体质监测体系 254

(四)推进全民“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 257

四、构建体育服务体系、向体育强国迈进 260

(一)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260

(二)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264

参考文献 2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