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未竟的审美之旅  论新时期女性小说对日常生活的诗性探寻
未竟的审美之旅  论新时期女性小说对日常生活的诗性探寻

未竟的审美之旅 论新时期女性小说对日常生活的诗性探寻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赖翅萍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4904470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着重阐发“女性小说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探寻”,较好地揭示了当代女性小说的审美流变,由追求精神乌托邦而转向日常生活,对于当代女性小说创作分析较为深入,启示良多。她在立论上的严肃探求令人称道,副题“新时期女性小说对日常生活个体主体意识的思考”对于以往人们沉溺于精神乌托邦审美的倾向不啻为一种极好的提醒与批判,在某些方面也与五四时期女性精神和人格独立的凌空蹈虚进行了区分,可谓极为切题。
《未竟的审美之旅 论新时期女性小说对日常生活的诗性探寻》目录

“娜拉”出走前后怎样——“娜拉言说”书系总序&刘思谦 1

导言 一个女性日常生活叙事繁荣的年代 1

一 “日常生活崛起”与女性日常生活诗性探寻的自觉 1

二 日常生活及其哲学释义 8

三 诗性:两性生存/生命整体性的美学诉求 14

四 研究现状、目的、方法与全文结构 23

第一章 转型期市民日常生活个体主体意识的思考 31

第一节 张欣:“欲望主体”崭新形象的书写 35

一 彰显欲望 37

二 以德性制衡欲望 39

三 以情感与精神化育欲望 42

第二节 王安忆:都市日常生活实践主体的审美发现 45

一 生存品质的审美发现 46

二 审美意识与审美创造力的发现 48

三 生命意识的审美发现 50

四 女性自我意识与自由精神的审美发现 52

五 “在”的哲学与美学思考 53

第三节 池莉:从非反思性个体到反思主体的塑造 57

一 非反思性个体的塑造 58

二 反思主体的塑造 61

三 语境、经验与池莉的日常生活叙事转向 67

小结 70

第二章 婚恋叙事与爱的意义的新探寻 75

第一节 张抗抗:现代爱情、婚姻主体的想象与重建 79

一 启蒙语境与现代爱情、婚姻主体的浪漫想象 79

二 “革命”境遇下现代爱情、婚姻主体的确证与追问 83

三 商业语境与现代理想爱情主体的重建 88

第二节 蒋韵:古典爱情的现代思考与讲述 95

一 “过去时”古典爱情的现代思考与讲述 96

二 当下古典爱情的现代思考与讲述 100

三 “爱永远是一个人的事”吗 103

第三节 迟子建:恩爱——情爱的另一种叙述 108

一 日常性与诗意性共存 109

二 实用性与审美性统一 111

三 对矛盾与无常命运的承当 113

第四节 张洁:两性之爱的偏执书写 117

一 爱情至上的文学/文化想象与建构 117

二 对婚姻日常性与女性家庭角色的盲视 121

三 男性解构与爱的意义的消解 125

小结 129

第三章 身体写作与现代身体意识的探索 134

第一节 铁凝、王安忆:性权利与性伦理共在 137

一 “她就是性——绝对是性” 139

二 性权利与性关系的诗性敞开 144

三 守住“性”的“相对的分界” 148

第二节 林白:身体是优先值得赞美的在者 153

一 血肉之痛与女性身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154

二 女体的自主审美 160

三 生命本能与肉身存在的诗性敞开 164

第三节 “美女作家”:对身体权利的误读与滥用 168

一 歧路丛生的消费文化语境 170

二 重构现代都市的身体空间 172

三 对身体权利意识的误读与滥用 176

小结 179

第四章 家庭叙事与现代诗性家庭伦理的建构 183

第一节 徐小斌:女性百年以来日常生存困境的反思与救赎 186

一 百年以来女性日常存在的主体沦丧 186

二 重塑女性超验与超俗的主体存在方式 191

三 女性主体建构的日常化与实践性的思考 195

第二节 方方:建构以个体生命为本位的家庭叙事伦理 199

一 物质空间、生存本能与家庭伦理 199

二 家国伦理冲突与个体生命的两难 202

三 性别公正伦理缺失与女性个体生命的两难 207

第三节 魏微:70后眼中馨香诗意的“家” 212

一 “在家感”的咏唱 213

二 温婉动人的“妇人性情” 215

三 古朴和谐的小城与乡村 217

四 濡染着70后文化立场与审美趣味的家庭叙事 219

第四节 铁凝:新时期三十年家庭伦理与家园意识的探寻 222

一 对现代主体性家庭伦理的诉求 222

二 无“家”可归与主体沦丧 226

三 对小城和谐之“家”的文化释义 231

小结 237

结语 新时期女作家一次集体的审美旅行 242

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