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构 20世纪音乐中“开放结构”的观念及实践](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85/s6f5a762.jpg)
![解构与重构 20世纪音乐中“开放结构”的观念及实践](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85/s6f5a762.jpg)
解构与重构 20世纪音乐中“开放结构”的观念及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蕾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806929391
- 页数:324 页
导论 1
一、问题提出 1
二、选题意义 3
三、研究现状 8
四、理论路径 24
第一章 从“封闭”到开放:结构的转型 27
第一节 “封闭”的音乐结构 29
一、“确定性”原则 32
二、“向心力”原则 34
三、“有序时间”原则 35
第二节 突破“封闭”的历史尝试 37
一、中世纪:圭多 37
二、文艺复兴:奥克冈 39
三、古典时期:C.P.E.巴赫、海顿、莫扎特与骰子游戏音乐 48
四、20世纪前期:艾夫斯与考威尔 59
第三节 “开放”的音乐结构 62
一、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65
二、开放结构的概念界定 67
三、开放结构的主要结构特征 72
四、开放结构的类型 75
【上篇】开放结构的解构策略 79
第二章 20世纪开放结构形态考察(一):美国作曲家开放结构的观念与实践 85
第一节 视觉艺术视角下的“移动结构”——艾尔·布朗的《可动结构Ⅱ》 85
一、“移动结构”概述 85
二、移动的视觉艺术:考尔德与波洛克 87
三、《可动结构Ⅱ》的结构材料 90
四、《可动结构Ⅱ》的结构组织 105
五、关于局部控制的整体开放问题 112
第二节 东方哲学视角下的“机遇结构”——约翰·凯奇的《变化的音乐》 115
一、“机遇结构”概述 115
二、与东方哲学的因缘 117
三、《变化的音乐》的结构素材 122
四、《变化的音乐》的结构组织 130
五、关于局部控制的整体开放问题 139
第三章 20世纪开放结构形态考察(二):欧洲作曲家开放结构的观念与实践 140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视角下的“音乐—文学结构”——布列兹《第三钢琴奏鸣曲》 140
一、“音乐—文学结构”概述 140
二、现代主义文学结构:马拉美与乔伊斯 142
三、《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结构材料 144
四、《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组织 150
五、反奏鸣曲:另一种开放的姿态 164
第二节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瞬间结构”——斯托克豪森的《瞬间》 166
一、“瞬间结构”概述 166
二、多元文化的影响 172
三、《瞬间》的结构材料 177
四、《瞬间》的结构组织 183
五、关于整体控制的局部开放问题 192
【下篇】开放结构的重构实验 195
第四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妥协:卢托斯瓦夫斯基《威尼斯游戏》 199
一、二部大型曲式结构 203
二、有限偶然的技法 214
第五章 简约下的重组整合:赖利In C 225
一、基于模块重复之上的“开放”概念 226
二、“宏观时间”下的有序结构思维 234
三、泛自然调性语言 237
四、回归和谐:印度音乐的启灵 239
第六章 走向多元共生:谭盾的《鬼戏》 241
一、寻找新的音色与声源 242
二、拓展时空的概念 246
三、有声与无声的自由对位 248
四、有控制偶然技法与传统体裁和结构的沿用 250
五、走向多元共生:“1+1+1+……=1+1+……+1” 253
第七章 开放作品的价值取向及审美诠释 255
第一节 解构之缘起 257
第二节 开放结构的“解构”价值取向 262
一、消解中心 262
二、消解主体 263
三、消解对立的二元 266
第三节 解构—重构的共在 271
第四节 开放作品、感知与表演 273
一、作品的概念 273
二、作曲家、聆听者与表演者 274
结论 278
一、研究结论 278
二、后续展望 282
附录 285
一、论文谱例、图表分析索引目录 285
二、作曲家手稿谱例、图片与资料 293
三、乐谱音响版本一览表 301
参考文献 306
后记及致谢 323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彼得·布鲁克导演实践研究》邓小玲著 2019
- 《反思性实践》胡红梅, 2019
- 《教师新观念》王丽琴主编;吕萍,朱爱忠,严红等编委 2019
- 《高含硫气藏开发腐蚀控制技术与实践》唐永帆,张强 2018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研究》樊春燕主编 2019
- 《学校特色教育探索与实践》管升起著 2019
- 《龙影 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 增补版》何辉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