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基于供需分析的洪灾保险研究
基于供需分析的洪灾保险研究

基于供需分析的洪灾保险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少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500839
  • 页数:2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古代货殖活动中体现出的经济和哲学思想进行研究。
《基于供需分析的洪灾保险研究》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2

1.1.1 中国洪水灾害的损失概况 2

1.1.2 中国洪灾损失的补偿现状 8

1.1.3 问题的提出 19

1.2 国内外的研究述评 21

1.2.1 国外的研究述评 21

1.2.2 国内的研究述评 25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4

1.3.1 研究的目的 34

1.3.2 研究的意义 35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内容 36

1.4.1 研究的思路 36

1.4.2 研究的方法 37

1.4.3 研究的内容 38

1.5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39

第2章 洪灾风险的可保性及其保险产品的经济学属性 41

2.1 洪灾风险 42

2.1.1 洪灾风险的概念 42

2.1.2 洪灾风险的特性 43

2.1.3 洪灾风险的分类 46

2.2 洪灾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49

2.2.1 风险可保性的影响因素 50

2.2.2 扩大洪灾风险可保性的途径 55

2.3 洪灾保险 58

2.3.1 洪灾保险的内涵 59

2.3.2 洪灾保险的条件约束 59

2.3.3 洪灾保险的特点 61

2.3.4 洪灾保险的作用 63

2.4 洪灾保险的经济学属性分析 65

2.4.1 洪灾保险是准公共产品 66

2.4.2 洪灾保险的正外部性 69

2.4.3 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洪灾保险的供求曲线 71

2.5 本章小结 73

第3章 中国洪灾保险的需求分析 75

3.1 洪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77

3.1.1 洪灾的风险因素 78

3.1.2 政府的防洪减灾策略 79

3.1.3 承灾体的特性 79

3.1.4 个体的社会经济特性 79

3.2 中国洪灾保险的需求特点分析 80

3.2.1 从农业保险的困境看洪灾保险需求的不足 80

3.2.2 不同防洪区域对洪灾保险需求的博弈分析 84

3.2.3 洪灾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87

3.3 条件评价法的理论基础 90

3.4 中国洪灾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 91

3.4.1 数据来源 91

3.4.2 样本分析 91

3.4.3 需求实证结果分析 95

3.5 本章小结 101

第4章 洪灾保险的供给分析 103

4.1 洪灾保险供给的影响因素 104

4.1.1 政府政策的支持 104

4.1.2 信息不对称 105

4.1.3 经营成本 106

4.2 中国洪灾保险供给特点分析 107

4.2.1 从巨灾保险的困境看洪灾保险供给的不足 107

4.2.2 洪灾保险供给不足的博弈分析 110

4.2.3 洪灾保险供给不足的原因 115

4.3 中国洪灾保险供给的实证研究 117

4.3.1 数据来源 117

4.3.2 样本分析 118

4.3.3 供给实证结果分析 121

4.4 本章小结 127

第5章 洪灾保险模式国际比较 130

5.1 英国模式:市场主导的“捆绑式”保险 132

5.1.1 产生的背景 132

5.1.2 政府的角色 133

5.1.3 运行机制 133

5.1.4 实施效果 135

5.2 美国模式:政府主导的专项保险 135

5.2.1 产生的背景 136

5.2.2 政府的角色 137

5.2.3 运行机制 138

5.2.4 实施效果 139

5.3 其他国家模式 139

5.3.1 挪威模式:保险公司专营的“捆绑式”保险 139

5.3.2 日本模式:政府主导的保险 140

5.3.3 土耳其模式:多主体合作的“小捆绑式”保险 140

5.4 各国洪灾保险模式比较 141

5.4.1 模式的共同点 141

5.4.2 模式的优缺点 143

5.5 经验启示 145

第6章 中国洪灾保险模式的探讨 149

6.1 中国历史上开展准洪灾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150

6.1.1 准洪灾保险的模式 150

6.1.2 经验与启示 154

6.2 中国洪灾保险模式的选择 155

6.2.1 选择的原则与依据 155

6.2.2 目标与步骤 160

6.2.3 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161

6.2.4 模式的构成要素 164

6.3 中国开展洪灾保险的对策研究 166

6.3.1 面临的问题分析 166

6.3.2 对策研究 168

6.4 小结 171

第7章 结论 172

7.1 结论 172

7.2 不足及展望 176

参考文献 179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99

致谢 2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