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
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

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小龙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104522
  • 页数:3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科学与技术的本性角度,对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概述国内外从科学本性入手探讨科技与人文关系的研究成果,并由此总结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物理科学、形式科学、认知科学、现代技术以及中国古代科技五个部分研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本性问题;最后综合考察科技本性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主要价值在于:将不同哲学的思维方式(科学哲学的分析思维,中国哲学的类比思维以及西方哲学的思辨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将哲学研究的不同角度(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综合运用,深入细致地探讨了科学技术本性问题以及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得出了一些独到的结论,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启发性的经验。
《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目录

导 论 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研究概述 1

一、引言 1

二、近代科学的诞生:科学假说的产生还是科学革命的发生? 3

三、科技与人文关系研究的五种途径 10

(一)科学哲学:个体—属性分析和事态—事件分析 10

(二)海德格尔之“思”:科学不“思”还是“思非科学” 13

(三)批判的社会理论:单向度的单向人还是单维度的双向人? 17

(四)鲜明的后现代思潮 23

(五)科学的文化研究:从科学文化走向文化科学 25

第一章 现代物理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 30

一、当代物理学哲学研究途径浅析 30

(一)物理学概念分析 31

(二)物理学前沿哲学问题 36

(三)物理学自然图景 38

(四)物理学方法论 40

二、EPR关联的分析 44

(一)机遇(chance)解释 45

(二)巧合(coincidence)解释 45

(三)同格(co-ordination)解释 46

(四)前定和谐(pre-establised harmony)解释 46

(五)逻辑同一(logical identiy)解释 47

(六)共因(common cause)解释 49

三、量子概率的模态解释 53

(一)量子力学中的概率特征 53

(二)对量子概率统计解释的批判 56

(三)量子概率的模态频率解释 59

四、量子测量的模态解释 64

(一)量子测量的解释问题 65

(二)测量的模态解释的主要思想内容 70

(三)模态解释的意义 76

五、霍金虚时间概念浅析 79

(一)霍金时间概念的变革 79

(二)虚时间的物理意义 84

(三)虚时间的哲学意义 86

六、全同粒子的哲学问题 92

(一)全同粒子概念 93

(二)个体性概念 97

(三)全同粒子的关联 100

第二章 现代认知科技中的人文问题 105

一、对意识的科学探索及其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106

(一)艾克尔斯的实体二元论 107

(二)克里克对视觉意识的研究 109

(三)埃德尔曼的神经元达尔文主义 111

(四)科学研究的哲学导向 113

(五)道家心灵思想的启示 115

二、脑死亡与自我意识 117

(一)何为人? 118

(二)人为何? 119

(三)我是谁? 121

(四)脑死亡的判断不将是一个价值判断 122

三、知觉二元论:二元化的另一种方式 124

(一)隐私论题 124

(二)物理的和精神的 127

(三)同时性 131

(四)同时性不是一个因果关系 134

四、知觉二元论与自由意志 137

(一)意识的起源 137

(二)心灵存在的判别标准 139

(三)自由意志 143

五、附生性,因果性,还原性 147

(一)戴维森的反常一元论和附生性概念 148

(二)金在权对戴维森的批评 150

(三)重新理解戴维森 154

六、层次,形式与实在 160

(一)夏法尔论基础主义 161

(二)形式实在论 164

(三)因果作用是如何发生的? 169

(四)认识论的非还原主义 174

第三章 概率与归纳理性对科学本性的解读 179

一、当代归纳逻辑是假说确证逻辑 180

(一)归纳逻辑发展简史 180

(二)归纳问题是信念合理接受问题 182

(三)当代归纳逻辑是概率确证逻辑 196

二、对概率的阐释——认识论问题 200

(一)归纳概率的逻辑阐释 202

(二)概率的频率理论 206

(三)概率的性向理论 208

(四)概率的主观主义阐释 212

三、知识接受之逻辑难题——归纳悖论 218

(一)确证悖论及其解决 219

(二)绿蓝悖论及其解决 232

(三)彩票悖论及其解决 246

第四章 现代技术中的人文问题 257

一、技术的本质与人的“物”化 257

(一)技术的本质 257

(二)人的“物”化 262

二、技术化生存与人性化生存 266

(一)技术化生存的矛盾和现实困境 266

(二)人性化生存的现实诉求 272

三、“虚拟”、“虚拟世界”与“虚拟生存”的实践特性 277

(一)何谓“虚拟”? 277

(二)波普尔的世界3和虚拟世界 280

(三)新的“三个世界”的划分 284

(四)虚拟生存的实践特性 287

四、同一家园中的人与机器 290

(一)人与机器融合 292

(二)善待机器、善待人类 295

五、高科技时代的和谐社会 302

(一)历史上和谐社会设想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302

(二)科技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305

(三)高科技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挑战 307

(四)高科技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制度创新 310

第五章 中国传统科技中的人文问题 313

一、中国古代生物循环变化思想初探 313

(一)生物循环变化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 313

(二)生物循环变化思想产生及发展的哲学基础 316

(三)生物循环变化思想与生物进化思想的比较 323

(四)中国古代生物循环变化思想评价 327

二、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 328

(一)勾股术与黄金分割率 329

(二)“河图”、“洛书”与黄金分割率 330

(三)“贾宪三角形”与黄金分割率 332

(四)“五运六气”学说与黄金分割率 334

(五)黄赤交角与黄金分割率 335

三、先秦儒、道思想对科学发展的不利影响 340

(一)先秦儒、道思想对自然规律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341

(二)先秦儒、道思想在自然科学的探索面前缺乏信心 344

(三)先秦儒、道思想否认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价值 346

四、近代科学的传入与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解 348

(一)引子——中国与西方:科学发展的道路不同 348

(二)求知精神:科学发展的根本 349

(三)学科学而未学求知精神: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解 351

(四)缺少求知精神:当前妨碍中国科学发展的精神因素 355

五、评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自然观 358

(一)“天人合一”自然观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 359

(二)“天人合一”自然观对中国古代科技思维的影响 361

结束语 366

参考文献 377

后记 3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