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别了,亚洲
别了,亚洲

别了,亚洲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长谷川庆太郎著;鲍刚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493571
  • 页数:150 页
图书介绍:
《别了,亚洲》目录
标签:别了

第一章 亚洲对于日本经济意味着什么? 1

第一节 日本为何要“脱亚” 1

亚洲最富有的国家——“日本” 1

国民生产总值差距的鸿沟 2

“脱亚”是美国占领政策的主要目标 5

第二节 依靠技术革新占领世界市场 6

建立自由获取廉价石油供应的体制 6

消化尖端技术——高水平教育战略的成果 7

全面确立先进的日本式经营管理 10

第三节 日本人与亚洲人的意识差别 12

日本与其它亚洲国家有共性吗 12

从土地改革与否看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 13

“自由”的广度和深度 15

第四节 日本成为军事小国的功利 16

“笔胜过枪” 16

废除征兵制的意义 18

第五节 “日元升值”与国际战略 20

迎接真正的“通货紧缩”时代 20

全面撤出发展中国家的战略 21

“饥饿的亚洲”并非虚构 22

第二章 亚洲强国中国的困惑 25

第一节 迅速发展、调整停滞的经济周期 25

日本人的败北感 25

产生幻灭感的大量解约 26

第二节 “对外开放政策” 28

被“宣传”牵着走的“进步知识人士” 28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政策 30

第三节 经济起飞的四个前提条件 31

十亿人的大国 31

消除民族对立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32

普及教育保证现代化所需的人才 33

第四节 可怕的“大锅饭” 34

日中钢铁产量一度持平 34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 37

颇具风险的合资企业 38

第三章 与南朝鲜和台湾合作的利弊 40

第一节 东北亚的新兴力量 40

殖民地时代的遗产 40

经济增长与对日感情变化 42

南朝鲜、台湾土地改革的意义 44

第二节 希望有进一步的政治自由 47

安全保障的沉重负担 47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障碍 50

第三节 从“中等发达国家”走向发达国家 53

“技术总统”全斗焕 53

起步甚晚的台湾 55

对日贸易持续“入超” 57

第四节 “三八”线和台湾海峡 59

日本的作用和义务 59

必须绝对避免武装冲突 61

亲日的南朝鲜与疏日的台湾 63

第五节 南朝鲜的未来 64

扩大自由 64

朝元跌价对日本的魅力 65

日本、南朝鲜关系的发展 66

第四章 东南亚乎,澳大利亚乎 69

第一节 失去了丰富的资源供给地 69

日本的占领和败退 69

东南亚和日本是典型的“南北关系” 71

批判日本实则批判本国的制度 72

分财积“善” 74

第二节 东南亚是无底的泥潭吗? 77

由“南洋姐”到“赴日淘金者” 77

“看东方”的本意 79

没有充分利用本身长处的产油国 82

服从政治需要的“经济援助” 84

第三节 马科斯政权的崩溃和日本的撤离 86

日本商社曾是菲律宾的行政机关 87

美国的目的只是“保留住军事基地” 90

第四节 澳大利亚也是撤离的对象 92

破绽百出的工会政策 92

“环太平洋构想”的破灭 94

第五章 战后日本的正确路线 97

第一节 非核非军事化的明智选择 97

殖民地统治的沉重负担 97

摆脱困境致力于经济发展 100

战败留下的教训值得反思 101

日本已成为世界的“乐园” 103

第二节 农业问题——日本的癌症 105

理想中“平等社会”的实现 105

老人问题的根源何在 106

推行农业保护政策的后果 107

优越的居住环境导致地价上涨 109

第三节 占国民生产总值1%以下的军事预算 111

原日本军将领毫无指挥才能 111

军事小国的三大好处 112

难以摆脱的战争责任 116

不复存在的军事大国 117

第六章 “大东亚共荣圈”此路不通 121

第一节 不干涉他国的“新日本人” 121

对菲律宾事件袖手旁观 121

刻意追求富裕生活与自由度 123

虚拟的“亚洲头等公民” 124

没有回报的经济援助 125

“援助”比拥有殖民地合算 127

第二节 采取以发达国家为轴心的方针 129

责任分担 129

日本毋须搞军事援助 130

日趋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132

彻底“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 133

不能忘记越南的教训 134

世界将更多地依赖日本 136

第三节 耽于保守主义的日本人 139

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经受锻炼 139

政治如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141

难以摆脱的战败情绪 142

所谓的“岛国根性” 144

如何维持“富有而自由”的生活 145

附表 147

后记 1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