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现代史  修订版
中国现代史  修订版

中国现代史 修订版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宗荣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61705557
  • 页数:46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史 修订版》目录

导言 1

第一编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5月—1923年12月)第一章 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政局 5

第一节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 5

一、军阀纷争局面的出现 5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7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8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0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11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1

二、工人大罢工,五四运动新阶段 13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5

第三节 直皖战争和孙中山重组军政府 21

一、直皖战争 21

二、粤桂战争和孙中山重组军政府 22

第二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直系军阀的反动统治 2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4

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4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7

第二节 北洋军阀的混战和革命的新局面 28

一、帝国主义侵华的新形势,中苏建交 28

二、军阀混战和北洋军阀政府的更迭 30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迟滞 31

四、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33

五、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36

六、少数民族的觉醒 41

第三节 国共合作的酝酿 43

一、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和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43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44

三、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推进国民党改组工作 45

第四节 文化思想教育科技状况 47

一、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47

二、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和反对复古派的斗争 49

三、“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53

四、五四前后的教育改革 54

五、中国科学社 56

第二编 国民革命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的崩溃(1924年1月—1927年7月) 63

第一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63

第一节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63

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63

二、革命运动的恢复与发展 65

三、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67

第二节 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高潮的兴起 69

一、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69

二、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71

三、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74

四、反奉倒段斗争和三一八惨案 75

五、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 77

六、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 79

第三节 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及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80

一、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80

二、西山会议和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82

三、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83

四、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85

五、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87

第二章 北伐战争和北洋军阀的溃败 90

第一节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90

一、北伐前夕的国内形势 90

二、国民革命军的胜利进军 91

第二节 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95

一、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95

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96

三、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革命运动 98

四、迁都之争和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101

第三章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104

第一节 蒋介石集团的叛变 104

一、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统治 104

二、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105

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07

第二节 汪精卫集团的叛变 110

一、武汉政府的继续北伐和武汉地区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 110

二、武汉政府的内部危机和走向反动 112

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114

四、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的失败 116

第三编 国民党统治的建立与加强 工农武装革命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1927年8月—1937年7月)第一章 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和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 128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28

一、宁汉合流和国民党各派系的纷争 128

二、国民政府北伐和东北易帜 131

三、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133

四、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外交 135

第二节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139

一、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 139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45

三、中共“六大”的召开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 147

四、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153

五、土地革命的蓬勃开展 155

六、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158

第三节 中间政治派别的活动 161

一、第三党的平民革命 161

二、国民党改组派的主张与活动 163

三、人权派的人权法治运动 165

四、改良主义的乡村建设运动 166

第四节 国统区文化思想和教育科技 168

一、左翼文化运动的兴起 168

二、文化“围剿”与反“围剿” 171

三、“三民主义的教育”与民间进步教育思想 172

四、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174

五、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176

第二章 日本武装侵略东北和全国抗日反蒋的斗争 179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79

一、九一八事变 179

二、抗日民主浪潮的掀起 181

三、一二八事变和淞沪抗战 184

四、伪满州国的成立和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186

第二节 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190

一、国民党法西斯政权的强化 190

二、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192

三、国民经济的艰难发展 195

四、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起伏 197

第三节 苏区革命的深入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201

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成立 201

二、王明“左”倾错误对革命的危害 206

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209

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214

第三章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 217

第一节 华北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217

一、华北事变 217

二、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219

三、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223

四、日本与英美矛盾的扩大和国民党政策的若干变化 225

第二节 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29

一、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229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33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235

一、内蒙古人民反对封建王公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235

二、藏族人民的反分裂斗争 237

三、新疆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238

四、湘西苗族人民的革屯运动 240

五、台湾人民的反日斗争 241

第四编 抗日战争 国民党政权走向腐朽和人民力量的壮大(1937年7月—1945年8月)第一章 日本大举侵略中国 中华民族奋起抗战 2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249

一、卢沟桥事变 249

二、八一三上海抗战 252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55

四、中间集团的抗日主张和爱国华侨对抗战的支援 256

五、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对中国抗战的不同态度 258

第二节 正面战场的抗战 260

一、国民政府抗战的军事部署 260

二、平津失陷后的华北战场 261

三、国民政府迁都和南京沦陷 262

四、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建国纲领》 264

五、徐州会战 266

六、武汉保卫战 268

第三节 敌后战场的开辟 270

一、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70

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271

三、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274

四、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275

五、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 277

第二章 武汉失陷后的中国抗战 280

第一节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投降分裂危险的增长 280

一、日本侵华新方针 280

二、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281

三、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283

四、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的斗争 284

五、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288

第二节 日军的局部进攻 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291

一、南岳军事会议 291

二、日军的局部进攻和国民党军的抵抗 291

第三节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294

一、日军重点进攻敌后根据地 294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 296

三、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和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299

四、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 301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形成 302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的加强 顽固派反共活动的升级 304

一、国民党对人民统治的加强 304

二、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 307

三、中间集团的动向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309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 312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国民党统治日益腐朽 312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12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正面战场 314

三、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314

四、国民党统治日益腐朽 316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 318

一、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 318

二、中国共产党巩固根据地的各项措施 319

三、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斗争 321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经济 324

一、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和国统区的经济 324

二、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327

三、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掠夺 329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 331

一、抗战初期抗日文化运动的发展 331

二、文化思想战线的斗争 333

三、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 338

四、革命文艺运动的新发展 341

第五节 抗战时期少数民族的爱国斗争 343

一、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 343

二、西藏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344

三、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344

四、蒙古、回、黎、苗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345

第四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47

第一节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和正面战场的溃退 347

一、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347

二、正面战场的抗战和豫湘桂战役 349

三、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351

第二节 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 354

一、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354

二、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56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57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60

一、雅尔塔会议和美苏对日本沉重的军事打击 360

二、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大反攻 361

三、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363

第五编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年9月—1949年10月)第一章 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 中国人民力争和平民主 371

第一节 抗日战争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建国方针 371

一、战后的形势和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方针 371

二、共产党关于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 374

三、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376

第二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378

一、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378

二、解放区自卫战争的胜利与国统区人民反内战运动 380

三、停战协定与政治协商会议 382

第三节 蒋介石部署全面内战 解放区军民准备自卫战争 385

一、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和美国的“调处” 385

二、解放区军民加紧准备自卫战争 388

第二章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391

第一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 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391

一、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 391

二、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392

三、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396

第二节 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398

一、国统区殖民地化的加深 398

二、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加深 399

三、国民党“制宪国大”和改组政府骗局的破产 401

第三节 国统区人民反美反蒋斗争的高涨 404

一、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404

二、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 407

第三章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10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410

一、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南下作战 410

二、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深入和整党整军运动 414

三、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417

第二节 国民党的“戡乱总动员” 国统区民主运动的深入发展 419

一、国民党的“戡乱总动员” 419

二、美国力图控制中国的新策略 420

三、国民党的“行宪国大”和总统选举 421

四、中间路线的破产和民主党派的重新组合 422

五、国统区民主运动的深入发展 423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 425

一、中共中央关于战略决战的决策 425

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27

三、国统区经济的总崩溃和国民党和平阴谋的破产 433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38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38

二、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440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443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44

大事年表 450

后记 466

返回顶部